1樓:網友
以最小宇宙體積單元為基礎,能否裝得下葛立恆數?
如果簡咐拿宇宙大**前奇點理論上的體積(蒲朗克體積)來衡量,其實目前為止科學界所能劃分的最小體積單位就是這個蒲朗克體積,其數值為立方厘公尺,而整個宇宙空間大小,用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23萬億光年)來計算,那麼整個宇宙就可以劃分為個蒲朗克體積。如果每個蒲朗克體積的空間內,我們塞進去乙個數字,那麼也就纖吵意味著整個宇宙空間可以塞入個數字。
這個數字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不過,這個數字與葛立恆數的最簡單形式g(1)相比,就顯得弱爆了,33=333=3333=333^3^3,這個關於3的指數塔,光倒數第二層就有萬億多個指數的迭代,到g(1)的第四層時顯然目前再厲害的計算機,也無法計算出來,也無法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出來。更何況葛立恆數是64層的呢!
總結一下。葛立恆數是目前科學界用於表達乙個具體數學問題解的表達方式,是一種近乎無限迭代的指數塔,即使將全宇宙分解為最小的蒲朗克體積單元,使之與每乙個數字相對應,也遠遠不夠葛立恆數容納,即便是最低階的g(1)級別,整個宇宙也無法勝任。當然,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乙個是純粹的數學概念,乙個是空間概念,二者攔豎純根本就不對等。
2樓:帳號已登出
葛立恆1935 年生於美國加州。他小時候喜歡天文學,15 歲就獲得獎學金入讀芝加哥大銀磨學,曾與後來聞名天文學界的卡爾·薩根同窗,但他當時的主要精力不在學習科學,而是練習體操和蹦床。三年獎學金滿,葛立恆又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鋒枯鬥電子工程,開始學習數論,期間榮獲加州蹦床冠軍。
之後,他又去阿拉斯加服役,並在駐地讀完物理專業本科。1962 年,在伯克利獲得博士學位後,葛立恆加盟at&t 旗下的貝爾實驗室,任資訊科學研究主管。
在1963 年舉行的一次數論會議上,葛立恆結識了匈牙利敗改傳奇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之後三十多年,兩人的友誼成就了數學史上一段美談。上世紀80年代,葛立恆甚至特意擴建了自己的房子給埃爾德什住。在他看來,埃爾德什擁有遠見,對數學的走向擁有更廣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