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分佈範圍,風俗習慣,服飾特點,重點節日(不要很長的,簡潔)

2025-04-05 00:40:21 字數 3884 閱讀 6085

1樓:其菊月

羌族主要分佈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茂縣、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嫌念縣。

風俗習慣:羌人居於川西北高原的峽谷山間,多居住碉樓和吊豎磨腳樓,高則數十丈,善於唱歌跳舞,節日多在一起圍成圓圈,跳鍋莊,羌語稱「莎朗」。羌族有著名的樂器——羌笛,王之渙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人喜飲酒,以青稞釀製咂酒,羌語叫「日咩西」,北川羌人多飲以玉公尺釀製的白酒。

服飾上,羌人著長衫,外套羊皮馬褂,婦女多為布織褂子。穿船型布餘者鬥鞋,叫「云云鞋」。頭上一般會有很多頭飾,以銀為主,一般來說頭上包帕子,在靠近嘉絨藏區的羌人的頭飾和藏人差不多。

重點節日有六月初六轉山會,也叫祭山會,在北川,這一天是祭祀大禹的日子。十月初一,是羌歷新年。另外在茂縣有瓦爾俄足節,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或者謝謝對羌族及羌族文化的關心。

56各民族的服飾特點、傳統節日、生活習俗、飲食文化(短一點的)

2樓:

摘要。飲食漢族以公尺、面為主,喜食蔬菜、豆類、肉、魚及蛋類,尤其注重烹調技術;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為主,喜飲奶茶;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烏孜別克族喜吃烤羊肉串和抓飯;朝鮮族愛吃打糕、冷麵和泡菜;藏族愛吃糌耙和喝酥油茶。◎服飾滿族婦女愛穿旗袍;蒙古族習慣穿蒙古袍和馬靴;藏族愛穿藏袍,繫腰帶,穿長靴;朝鮮族愛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稱。

彝族、苗族、瑤族婦女愛穿百褶裙,佩戴金銀製的飾品;維吾爾族愛戴四楞繡花小帽。

56各民族的服飾特點、傳統節日、生活習俗、飲食文化(短一點的)56各民族服飾特點,傳統節日,生活習俗,飲食文化,給您做以下歸整。

中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由於自然環境、社會條件等差異,各族人民在飲食、服飾、節日等方面也形成了各民族的風俗。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乙個傳統節日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地區有過年吃年糕的習俗。

十二點鐘聲一響,就代表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初。

二、初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說些祝福的話。

飲食漢族以公尺、面為主,喜食蔬菜、豆類、肉、魚及蛋類,尤其注重烹調技術;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為主,喜飲奶茶;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烏孜別克族喜吃烤羊肉串和抓飯;朝鮮族愛吃打糕、冷麵和泡菜;藏族愛吃糌耙和喝酥油茶。◎服飾滿族婦女愛穿旗袍;蒙古族習慣穿蒙古袍和馬靴;藏族愛穿藏袍,繫腰帶,穿長靴;朝鮮族愛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稱。彝族、苗族、瑤族婦女愛穿百褶裙,佩戴金銀製的飾品;維吾爾族愛戴四楞繡花小帽。

羌族有什麼習俗?

3樓:小小歐平兒

羌族有敬老、好客、冠禮、尚武等良好的傳統禮俗。

羌族社會在其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處處表現出對長者和老人尊重。過去凡婚喪節日聚飲咂酒時,都由最年長的人先致開壇詞,說吉利話。隨即開壇先飲,然後依長幼次序飲酒,雖寨首、團總、鄉保長亦不在長者先。

老人進屋,屋內的人要起立相迎讓座。宴席由老人坐上位,待其坐定後,他人才能入座。路遇老人,必側身讓路,騎馬遇老人,要下馬行禮。

群眾性的歌舞時,也往往由老人領唱領舞。新中國建立後這一禮俗得到繼承併發揚。

羌族人民歷來尚禮好客。有所謂「進門三禮:煙、酒、茶」一說,一些地區在貴客臨門時要鳴槍歡迎,並邀親鄰陪席,共飲咂酒,演唱歌舞以助興。客人在主家也不隨意進側房或上樓。

4樓:網友

羌族,自稱爾瑪,是中國西南的乙個古老民族。現在中國官方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現有人口約萬人(2000年)。

羌族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後滋事。

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羌族,自稱爾瑪,是中國西南的乙個古老民族。現在中國官方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現有人口約萬人(2000年)。

羌族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後滋事。

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

5樓:冰雪陽光久久

羌族的習俗如下:

1、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著皮製、毛製衣裝。明代以來紡織業發達起來,則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裝。

解放後至今,服飾的面料更加多樣化。男子喜包青色頭帕,冬季有的還喜帶狐皮帽,穿麻、棉、綢、毛面料的長衫,有的長衫飾有花邊。外套為無袖的羊皮或毛、棉製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墊坐,且適於勞動。

2、男子腳裹毛制或麻、棉製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製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3、婦女服飾鮮豔多彩。頭飾因區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

黑虎地區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著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後腰系繡花飄帶。

喜戴銀牌、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為「色吳」的橢圓形項鍊。每逢節日喜事,羌女盛裝豔麗,雍容華貴。

4、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著白石崇拜習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羌笛傳自遠古,各種歌舞歡快 多情,羌族服飾有獨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節日有羌歷年、祭山會、牛王會,娛樂活動有跳莎朗舞、爬天杆、 射獸饃、放索套。

其它如挑花刺繡、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風情。羌族地區盛產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調味品。‍

羌族人的生活習俗

6樓:網友

1、服飾。

無論男女,都穿棉布或錦緞(過去為自制土布或麻布)長衫,右衽,比較寬鬆,形似旗袍。

男衣過膝,女衫有的到腳背。色彩因年齡不同有所變化,中老年人多為單一的藍色、黑色,年輕姑娘則喜歡豔麗的色彩。衣領、袖口和對襟有扎花,斜襟部嵌有一至三指寬的花紋,有的鑲梅花形銀飾,皆手工細作。

2、飲食。羌族飲食豐富。主食是玉公尺、洋芋、小麥、青稞,輔以蕎麥、油麥和各種豆類,蔬菜品種多樣。傳統的飲食有攪團、玉公尺蒸蒸、「金裹銀」或「銀裹金」、洋芋餈粑、煮洋芋、豬膘肉。

3、出行。羌族地區山高谷狹,交通險阻,羌族人憑智慧架起了竹索橋、「懸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橋,開鑿了棧道。索橋在古代稱「笮」,是將竹繩系在河谷兩岸堅固的物體上,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以通人畜。

4、舞蹈。羌族舞蹈舞風古樸典雅,粗獷優美。主要分為自娛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禮儀性舞蹈、集會性舞蹈四類,基本動作較為一致而各具特色。自娛性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種有「莎朗」和「席步蹴」,與節日、喜慶活動密切相關。

5、婚嫁。新中國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懷抱婚」、「童子婚」、「買賣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有轉房、入贅、搶婚的習俗。新中國成立後,自主婚姻逐漸居多。

但傳統的禮儀程式一直保留至今。

隨著羌寨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儀式更增添了新的內容。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將羌族的傳統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7樓:爾瑪阿者

樓上說的真不少!不過現在越來越走向消亡了,都被商業文化衝擊得差不多了。作為乙個現代羌族人,感覺羌族文化正在現代經濟文明衝擊下,逐漸褪變成一種民族文化的形式表演。

所以樓上朋友在網頁中複製來的一些對羌族特色的標準化概括,在現實中也慢慢成了羌族旅遊文化村的複製模式。實際上羌族文化豐富多樣,羌族民間諺語:「隔山不同衣,隔水不同俗。

遠遠不是標準答案能概括的!

現代的羌族人民,正拼命吸收著現代文明,已經放眼世界。如果要了解羌族,最好到羌族地區生活體驗,多多考察,這樣i才能完整的瞭解羌族!瞭解羌族的過去、現在、將來!

藏族的風俗習慣,藏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1 姓名 藏族習慣上有名無姓。名字一般有男女性別之分,通常是兩字或四字,多取自佛教經典,因而重名的人較多,分別在名字上加上大 小或本人的特徵,也有在名字前面加上出生地 居住地或本人職業以示區別。貴族 活佛在名字前面有房名 官名或尊稱,房名是世襲莊園的稱號,沒有血緣的意義。2 服飾 藏族男女多蓄辮,喜...

韓國有哪些風俗習慣,韓國有哪些風俗習慣

他們有什麼風俗?你知道麼?他們都已經註冊了 端午節是他們的 孔子是韓國人 漢字他們發明的 愛因斯坦的爺爺是吃泡菜長大的 姚明是韓國的後裔 這都是他們所謂的 所以這個國家的風俗就是 臉皮厚 你要是中國人就換1個國家寫吧 還能證明你有點頭腦 就你們回答牛,一點文化,一點素質都沒有的傢伙們,說一樓和三樓呢...

波蘭有什麼風俗習慣傣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一 交際禮儀。在人際交往中,波蘭人的舉止優雅,語言文明,彬彬有禮,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同外人打交道時,波蘭人對稱呼極其重視。他們的習慣,是要儘可能地採用鄭重其事一些的稱呼。按照波蘭人的習慣,自己在交際場合被介紹給他人之後,必須要主動同對方握手為禮,同時還要報上自己的姓名,不然即為失禮。在波蘭,最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