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禰的生活小幫手
首先「望遠鏡能看多遠」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們的肉眼就是一臺光學儀器,肉眼可以看到254萬光年以外的仙女座大星雲。
但是看不見距離地球最近的太陽系。
外恆星比鄰星。
光年)。說乙個光學儀器能看多遠是沒有意義的,只能說看多清。
製作原理:天文望遠鏡。
上一般有兩隻鏡筒,大的是主鏡,是觀測目標所用的;小的叫尋星鏡,是尋找目標所用的,也叫瞄準鏡。目鏡是單獨的個體,是決定放大倍率的物品,目鏡上都會有f值,這是目鏡的焦距,用主鏡的f值除以當前使用的目鏡的f值,就是當前的放大倍昌並率,記住,放大倍率是標準,6釐公尺口徑的望遠鏡的極限放大倍率是120倍左耐激跡右,8釐公尺的倍率最大160倍左右。
2樓:網友
通過折射,來對光線進行加工。
天文望遠鏡因為其口徑大於肉眼瞳孔直徑,所以能彙集更多的光,看到更暗的天體。顯然,同樣亮度的天體越遠其亮度就越暗,所以望遠鏡就能看到相對來說更遠的天體。不過,並不是說明在這個範圍內所有的天體多能看見,比如使用了一天天文望遠鏡看到了m87,幾千萬光年,但是並不說明看看到比他近的矮星系,恆星的天體。
望遠鏡能看到的是更暗的天體而不是更遠的天體。
還想再說幾句,看到有幾位網友都說到這與望遠鏡的解像度有關,其實不然,口井越大望遠鏡的解像度的卻越高,但是,望遠鏡能看到多安的物體和解像度毫無關係。望遠鏡的解像度=波長/口徑,所以對同衡散運一望遠鏡來說紫光的解像度小於紅光的解像度,想想一下,要是入你們所說,這顆解像度有關,就是說乙個用紅光看不到的天體體用紫光能看到,如果把這臺望遠鏡搬到大氣外能收到r射線的話,這個天體會非常非常的明亮,這可能嗎?所以,望遠鏡能看到多暗的物掘檔體與解像度無關。
斗膽指出二樓咐梁的乙個錯誤,高階一點的天文望遠鏡也許要用到電的幫忙。
不是望遠鏡要用電,而是望遠鏡使用的赤道儀要用電,如果把這臺望遠鏡安到手動赤道儀上或是低平赤道儀上,他完全可以不用電。
3樓:網友
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克卜勒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乙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銷賣運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克卜勒望遠鏡)物鏡焦距較配銷長,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目鏡的焦點內,靠近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虧梁像;目鏡焦距較短,作用相當於乙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實像放大,相對於實像來說,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克卜勒望遠鏡的光路圖如下:
天文望遠鏡原理
4樓:生活的
天文望遠鏡原理就是凹凸鏡的反射。光源的光線進入物鏡後拉近了距離,使視角變大,所以成放大的像,因此可以觀察到肉眼無法看清的物體。
天文望遠鏡一般有兩個鏡筒,分別是主鏡和尋星鏡,其中主鏡是用來觀測目標,尋星鏡是用來尋找目標。天文望遠鏡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折射式、折反射式以及現代大型式,其中折射式有伽利略式望遠鏡、克卜勒式望遠鏡,反折射式有施密特式折反射望遠鏡、馬克蘇托夫式等。
天文望遠鏡的折反射望遠鏡兼有折射鏡和反射鏡。1931年,德國光學家施密特以卡塞格林式為基礎,用一塊別具一格的接近於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鏡作為改正透鏡,與球面反射鏡配合,製成了可以消除球差和軸外像差的施密特式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光力強、視場大、像差小,適合於拍攝大面積的天區**,尤其是對闇弱星雲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
天文望遠鏡的主鏡是,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按光路可以分為折射式 反射式和折反射式。折射式望遠鏡的物鏡可以等效為一塊凸透鏡,實際應用的消色差主鏡,最簡單的由一片冕玻璃凸透鏡和一片火石玻璃凹透鏡組成,中間用加拿大樹膠粘合起來,組成雙膠合透鏡 更復雜一些的用3片甚至4片透鏡組成復消色差和超消色差物鏡,但成本就很高昂了。反射式望遠鏡的主...
天文望遠鏡是誰發明的,第一個天文望遠鏡是誰發明的?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 1608年,一位荷蘭的眼鏡師傅發現利用二片透鏡並調整透鏡位置可以看清遠方的景物,彷佛是把遠方的景物拉到眼前來看一般,因而發明瞭望遠鏡。後來,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聽到了這個訊息,並於1609年製作了一部口徑42mm的望遠鏡。這部望遠鏡讓他 大開眼界 因為他驚訝地發現,月球表面有高山和...
關於天文望遠鏡的問題
博冠70900不錯,或者買個稍大的牛反,我剛剛入手了一個博冠70 900,拍攝效果還行,能看到土星環,和木星大紅斑!其他的,還在進一步觀察中,這幾天總陰天,在城市裡的觀測環境也不好!這位仁兄騙人的,是貼上來的。70看大紅斑費勁,而且最近沒木星,土星光環是一條線。天狼別講了,我用的d80t,色差一塌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