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寒食節的詩句有哪些
1樓:澄晴霞
1、寒食節日寄楚望二首【作者】溫庭筠【朝代】唐芳蘭無意綠,弱柳何窮縷。心斷入淮山,夢長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當三五。愁碧竟平皋,韶紅換幽圃。
流鶯隱員樹,乳燕喧餘哺。曠望戀曾臺,離憂集環堵。
當年不自遣,晚得終何補。鄭谷有樵蘇,歸來要腰斧。
家乏兩千萬,時當一百五。颸颸楊柳風,穰穰櫻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櫓。金犢近蘭汀,銅龍接花塢。
青蔥建楊宅,隱轔端門鼓。彩素拂庭柯,輕球落鄰圃。
三春謝遊衍,一笑牽規矩。獨有恩澤侯,歸來看楚舞。
2、六年寒食洛下宴遊,贈馮、李二少尹【作者】白居易【朝代】唐豐年寒食節,美景洛陽城。三尹皆強健,七日盡晴明。東郊蹋青草,南園攀紫荊。
風拆海榴豔,露墜木蘭英。假開春未老,宴合日屢傾。珠翠混花影,管絃藏水聲。
佳會不易得,良辰亦難並。聽吟歌暫輟,看舞杯徐行。公尺價賤如土,酒味濃於餳。
此時不盡醉,但恐負平生。殷勤二曹長,各捧一銀觥。
3、東陽乎冊道中作(一作寒食日)【作歲汪巨集者】方幹【朝代】唐百花香氣傍行陵中人,花底垂鞭日易醺。野父不知寒食節,穿林轉壑自燒雲。
描寫寒食節的古詩
2樓:承吉凌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我整理的描寫關於寒食節的古詩,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桐高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寒食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生查子·寒食不多時。
寒食不多時,幾日東風惡。無緒倦尋芳,閒卻鞦韆索。
玉減翠裙交,病怯羅衣薄。不忍捲簾看,寂寞梨花落。
寒食雨二首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脂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盯絕蘇軾。一曰:
局則尺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這首詩中描寫寒食節風俗的詩句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日暮bai漢宮傳蠟燭du 寒食 唐代 韓翃 春城zhi無處不飛花,dao寒食東風御柳斜。專 日暮漢屬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釋義 暮春時節,長安城裡到處都是飛舞的柳絮 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 的柳枝。夜色...
關於寒食節的成語,關於寒食節的古詩詞
有關寒食節的成語 殘羹冷炙。殘羹冷炙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捨的東西。殘羹冷炙的出處 北朝 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 雜藝 唯不可令有稱譽 見役勳貴。有關寒食節的詩句 1 閭門即事 唐 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2 清明 宋 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
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 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 據 辭源 辭海 寒食節 釋義 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 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 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