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起因搏慧:躲避敵人,壯大隊伍,儲存革命火種。
經過基含答:打擊了敵人,隊伍還補充了新鮮血液。
結果:創造了驚世之舉,建立了革命根據老困地。
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意義是什麼?
2樓:ok王倩
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意義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踏上長征路。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
長征的意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長征為什麼叫二萬五千裡
3樓:網友
長征,簡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這次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統治***長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所造成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糾正這次左傾錯誤,戰掘伏勝千難萬險,足以引為自豪的英雄史詩握枯。
參加長征的部隊有紅軍第。
一、二、四方面軍及紅25軍。在紅一方面軍長征之前,尋淮洲、方誌敏等曾率領抗日先遣隊北上,途中被敵包圍而失敗。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主力從瑞金、于都、長汀、寧化等地出發,段散洞開始長征。
據統計,**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裡,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其中五座終年積雪,雪山行程共2700裡),走過入跡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裡),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鬥300多次;紅二方面軍長征從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歷時11個月,轉戰九省,行程一萬六千里,進行大小戰鬥110次;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餘里,進行過大小戰鬥千百次。
聽說過沒見過,兩萬五千裡,是那首歌的歌詞
崔健的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聽說過,沒見過,兩萬五千裡 有的說,沒的做,怎知不容易 埋著頭,向前走,尋找我自己 走過來,走過去,沒有根據地 想什麼,做什麼,是步槍和小米 道理多,總是說,是大炮轟炸機 汗也流,淚也落,心中不服氣 藏一藏,躲一躲,心說彆著急 噢,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噢,一 二 三 ...
描寫二萬五千里長徵詩詞,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詩詞
樓主好,下面這個是我為一位朋友原創的,拿來分享下,希望有所幫助!80週年,憶長征往事 長征小夥 從瑞金到吳起鎮,乘車。約2天5小時26分鐘,1811.5公里。這是網路上,隨便查到的一組資料。顯然,對大多數人都沒有意義。然而,當時間回到80年前,這組資料就變成了舉世矚目的奇蹟,和滿含辛酸的血淚史。我們...
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紅軍有哪些故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脣,鼻子有點兒翹,兩隻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