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睡前成語故事
1樓:aa佳佳
兒童睡前成語故事如下:
1、《孔融讓梨》
從前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懂事。孔融有五個哥哥,乙個小弟弟。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不少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們讓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中的梨,發現梨有大有小,但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乙個最小的。
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
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乙個最小的呢?」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真是乙個好孩子。」
這個故事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乙個道德教育故事,講給孩子聽後,可以告訴他們要懂得謙讓,禮讓他人。
2、《拔苗助長》
宋國的時候,有一位農夫,嫌自己種的秧苗長得太慢,整天憂心忡忡。有一天,他又如往常一樣去田裡幹活,看著這些秧苗,似乎一點沒長,於是他開始冥思苦想,要用什麼辦法使地裡的秧苗長得快一些呢?
忽然他靈機一動,跑到田裡把禾苗乙個個地拔高,看著地裡的秧苗一下子長高了不少,他開心極了。收拾好農具就準備回家。一到家就對他的家人說:
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幹了不少活,總算讓田裡的秧苗長高了一大截。「
家人覺得奇怪,趕緊跑到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全都枯萎了。宋國人知道後一臉懊悔。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一味地求快,反而忽略了其根基。不該急於求成,否則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適合兒童的睡前成語故事
2樓:容尚離
掩耳盜鈴
春秋時期,晉國趙家滅了范家。有人趁機偷了范家家的東西,小偷看到院子裡掛著乙個大鐘。這口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形狀和花紋都很美。
小偷很高興,想把美麗的鈴鐺帶回他的家。但是鐘太大太重了,搬不動。
他想了又想,只有乙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成碎片,分別帶回家。
小偷發現了一把大錘子,他用盡全力敲鐘。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慌了,心想完了,這不等於告訴人們,我是來這裡偷鐘的嗎?
他一著急,就一頭抱著鍾。他張開雙臂想捂住鈴鐺,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還是傳了出來了。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嘿,鍾變小了,聽不見了!
小偷很高興。「太好了!捂住耳朵,就聽不到鐘聲了!
他立刻找到兩團布團,塞住了耳朵,以為沒有人能聽到鐘聲了。於是他鬆開手,把鍾砸了。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上,抓住了小偷。
井底之蛙
青蛙住在一口廢棄的井裡。一天,青蛙在井邊遇到了乙隻大海龜。青蛙對烏龜誇口說:
你看,我住在這裡多麼幸福啊!」有時快樂,在井邊跳一會兒;當他累了,他回到井邊,在磚洞邊睡了一會兒。
在軟泥裡散步也很舒服。看那些蝦和蝌蚪。他們不是我的對手。
再說,我是這口井的主人,在這口井裡我很自在。烏龜聽了青蛙的話,想進去看看。但在左腳還沒完全伸進去之前,右腳就被卡住了。
它急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事告訴了青蛙:「你見過大海嗎?浩瀚的大海,這不海止千萬裡;海的深度,有千丈。古時候,大水氾濫,十年有九年,海中的水漲不了多少。
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旱,海中的水也沒有淺。所以海洋不受洪水和乾旱的影響。生活在這樣的大海里,真是幸福啊!」井裡的青蛙聽到了烏龜的話。驚呆到沒有話可說了。
睡前成語故事
3樓:信曼嵐
小時了了的故事: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乙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宇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
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
如果不是名人去,守羨滾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膽地去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敬派指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融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箇中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說道:「小時了了,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駁地道:
我想陳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亮配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後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讚揚的話,骨子裡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讚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乙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後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被聰明誤,長後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孩子身邊的成語故事,形容孩子好成語故事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聞雞起舞 形容孩子好成語故事 表現兒童勇敢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兒捉米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結果不小心摔了下來,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兒很快就會被淹死。別的小朋友有的嚇哭了,有的嚇跑了。只有一個叫司馬光的小朋友很勇...
成語故事吹毛求疵,吹毛求疵的成語故事
求 找尋 疵 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故意為難人。吹毛求疵的成語故事 求一個成語 應該是個成語故事吧 10 吹毛求疵 貶義 指故意尋找毛病。本身並沒有毛病。吹毛求疵 拼音 chu m o qi c 解釋 求 找尋 疵 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
成語適可而止的成語故事,適可而止的成語故事
適可而止 的意思bai 什麼意du思 成語解釋 故事典zhi故 的意思 什麼dao意思 成語解釋 故專事典故 詞目適可而止 發音屬sh k r zh 釋義適可 恰好可以。到適當的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出處 論語 鄉黨 不多食 宋 朱熹注 適可而止,無貪心也。示例從來沒有暴風雨能夠持久的。果然持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