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節佳句,端午節詩詞佳句

2025-04-13 14:15:11 字數 1649 閱讀 5413

端午節詩詞佳句

1樓:親愛的郡愛生活

端午節詩詞佳句如下:1、《乙卯重五詩》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2、《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兼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做咐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3、《己酉端午》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4、《端午日》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慶胡運名。

5、《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宋·蘇軾。

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

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譽梁十分酒、一分歌。

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重陽節詩詞佳句

2樓:驕學相長

重陽節詩詞佳句如下:1、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出自唐代王大旦埋勃的《蜀中九日》

解釋:重陽節登高眺望家鄉,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只感無限煩愁。

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出自唐代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

解釋: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3、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

出自宋代晏殊的《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

解釋:在節氣接近重陽的時侯,芙蓉和金菊爭芳鬥妍。

4、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行香子·天與秋光》

解釋:天氣反覆變化,已是秋日風光,心情也漸漸變得悲傷,仔細觀察一下黃色菊花就知重陽節快到了。

5、綠滾螞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出自宋代晏幾道的《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解釋遲螞:舉綠杯,舞紅袖,趁著九九重陽,人情溫厚似故鄉。

3樓:小琦最愛說教育

重陽節詩詞佳句困清察:1、重陽有佳節,具物欣年豐。——李適《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2、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汪茄魂銷。——納蘭性德《採桑子九日》

3、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4、異國逢佳正裂節,憑高獨苦吟。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韋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6、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劉商《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7、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覺惜重陽。——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8、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李郢《早發》

9、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10、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司空圖《丁巳重陽》

端午節詩歌(不是詩詞)!!!!!!!!!!!!

歷史的時空浩浩蕩蕩,風雲席捲,延續了幾千年!千年風雨滌盪著民族興衰,榮辱不屈,書寫著傳承的詩篇,那是古老的國度一脈相承,恆久不變的優秀內涵。那是華夏兒女共同戰天戰地,取得的光輝與燦爛!而今,同樣的節日縱貫長空,卻歷經千年,而今,同樣的血脈延續著那同樣的懷念。每一年,在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日這一天,粽香的...

描寫端午節划龍舟的詩詞,描寫端午節「划龍舟」的古詩有哪些?

1 競渡歌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

端午節又稱什麼,端午節又稱什麼節

端午節的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 端五節 端陽節 重五節 重午節 天中節 夏節 五月節 菖節 蒲節 龍舟節 浴蘭節 粽子節等等。端陽節,據 荊楚歲時記 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