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的兩項重要標誌是什麼

2025-04-15 14:40:12 字數 1742 閱讀 6741

1樓:灰色的天天空空

鐵農具與牛耕。春秋時期農辯陵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是鐵農具與牛耕的使用。春秋時芹賣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和牛耕,戰國時期,得到嫌灶逗擴大、推廣。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

2樓:愛的年華

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鐵農具的使用、牛耕技術的出現。

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開始出現使用,促進了農業上的精耕細作,大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這是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屬於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的範疇,也反映了當時冶鐵技術的進步。這些都是當時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

所以說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是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1.鐵農具的使用——生產力的提高。

西周晚期:鐵器開始使用;春秋時候,鐵農具開始出現;戰國時,鐵農具使用範圍擴大。鐵器的使用,說明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鐵器時代的到來,標誌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2.牛耕的普遍——農用動力的革命。

春秋戰國時期,牛用於犁耕逐漸推廣。耕犁的出現,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3.水利灌溉業的發展——推動農業的發展。

農業技術的提高,主要表現在水利技術的提高上。

1)灌溉技術:中原地區。

已普遍用桔槔來灌溉農田。

2)池塘:淮河流域著名的芍肢灌溉工程(今安豐塘),是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前598~前591)楚令尹孫叔敖興建的,位於安徽省壽縣南,可以灌溉一萬多頃。

3)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戰國時期秦國。

蜀守李冰主持興建,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

原灌縣。境內,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樞紐工程,也是現有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

4)古代關中地區的大型引涇灌區——鄭國渠。

原有奴隸社會生產關係。

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生產力,於是出現了新的生產關係——封建社會。

生產關係,緩和了階級矛盾,促進生產力和社會的發展。

什麼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標誌

3樓:

摘要。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出現大變革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的標誌,就是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和農業生產工具的使用—— 鐵犁和牛耕 1.鐵農具的使用——生產力的提高 西周晚期:鐵器開始使用;春秋時候,鐵農具開始出現;戰國時,鐵農,以上就是我的。

您能補充下嗎,我有點不太理解。

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出現大稿謹變革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的標誌,就是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和農業生產工碰敬告具的使用—— 鐵犁和牛耕 1.鐵農具的使用——生產力的提高 西周晚期:鐵器開笑明始使用;春秋時候,鐵農具開始出現;戰國時,鐵農,以上就是我的。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的重大變革是什麼

4樓:鏡頭下的名場景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發生了什麼重大變 :

1.鐵製農具的廣泛使用。 鐵器的出現改變了農耕方式。從刀耕火種到農具使用:春秋戰國以前:以刀耕火種為主要生產方式,木器弊行純和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生產力相對落後。

2.牛耕技術的推廣帶讓。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以後,鐵犁牛耕成為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

3.精租咐耕細作的傳統開始形成。許多農業技術已經與近代很接近。

4.大型水利工程開始興建,如都江堰、鄭國渠等,農田水利灌溉水準大幅提高。

5.植物生態學和動植物分類學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耕作方式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化

鐵器的出現改變了農bai耕du方式。從刀耕火種到農zhi具使用。1 春秋戰國以前dao 以刀耕火種版為主要生產方式,木器和石權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生產力相對落後.2 春秋戰國時期 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以後,鐵犁牛耕成為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1 春秋戰國以前 以刀耕火種為主要生產方式,木器和石器...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採用的新的生產工具是

鐵器或鐵製農具。由於冶鐵技術的創造和發明 鐵礦的開發和冶鐵手工業的逐漸發展,到戰國中期以後各種農業和手工業的工具已普遍用鐵製。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生產取得了重大發展,其原因是何種生產工具和技術的革新?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農業生產取得了重大發展,其原因是何種生產工具和技術的革新?答案是鐵器 農具 與牛...

春秋戰國時期,標誌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是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和青銅器的產生和製造在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上逐步廣泛使用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所以應選b 答案 d 答案解復析 試題分析 制本題考查的內容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的標誌。衡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兩個主要因素 勞動者和生產工具。生產工具的發展情況和生產方式的變革體現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