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描寫和鸕鷀互動,鸕鷀捕魚的動作描寫

2025-04-17 21:10:17 字數 2991 閱讀 6242

1樓:折玫瑰送潮汐

這次春遊的專案真是豐富多彩!其中,我最開心的是「混水摸魚」了!只見管理員拉來一大箱魚,倒入水中。

我們都爭先恐後地衝入水池。我真幸運剛下水就捉住了一條大魚。非常高興,心正春塵想:

再捉幾條吧!隨後,我躡手躡腳地走到水池角邊「呀!舉禪什麼東西在我腳邊搓來搓去」我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條大魚啊!

我又伸手去捉沒想到剛伸手去它就逃跑了!捉了幾下,我都空手而歸,但我一點也沒洩氣,反而興趣更高了!我走向水池**,盯住一條魚,剎那間,就像鸕鷀森羨捕魚一樣,身手敏捷,捉了條大魚。

這條魚可真大呀!在我手裡活蹦亂跳,好像在說:「小姑娘,放我走吧!

我和同學們戀戀不捨地上了岸。

2樓:新倉鎮

鸕鷀(phalacrocorax carbo),別名水老鴉、魚鷹、鷧(音意)、烏鬼,是鵜物行槐形目鸕鷀科的1屬,有30種,是一種廣泛分佈的鸕鷀科海鳥,其身體比鴨狹長,體羽為金屬黑色,善潛水捕魚,飛行時直線前進,中國南方多飼養來幫助捕魚,在昏暗的水下,鸕鷀一般看不清獵物。因此,它只有藉助敏銳的聽覺才能百發百中。鸕鷀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嚥。

除南北極外,幾乎遍佈全球。人工馴養環境中的鸕鷀,除每天定時入水捕魚外,喜棲於朝陽通風的環境中休息。適於在不結冰的環境溫度中生活。

飼料以小魚、黃鱔及豬腸為主食,每隻每天飼料量800~1500克。換羽期適當增喂豆類食品,如豆腐等,每帶穗只每天300~400克。每天下午餵食1次,食後多立於棲架上休息。

飽食後的鸕鷀不宜運動和罩友使役捕魚。

馴養鸕鷀用於捕魚,可自雛鳥60日齡開始,跟隨魚船同已馴熟的成鳥入水練習。約150日齡後,大部分經過馴養的鸕鷀都能順利掌握捕魚的本領。經過人工長期馴養的鸕鷀,其飛翔力較差,多數個體不習慣於長時間的高飛,可以較熟練的識別同群的鸕鷀或所棲息魚船。

用於捕魚的鸕鷀,需用綠繩或稻草在其頸部系以活套,也可用金屬環套在頸部,防其捕魚後吞食。每次捕魚後,主人取下銜回的大魚。還需要餵給小魚以資獎勵,促使其再次下水捕魚。

馴養鸕鷀捕魚,多掌握在每天上午空腹時,每次入水捕捉40~60分鐘,捕後立於船上休息40~60分鐘後再次入水捕魚。一般每天可3次入水捕魚120~180分鐘,鸕鷀入水捕魚時多咬頭部或鰓部。

3樓:coco哦寶

怎麼描寫和鸕鷀互動方法,描寫人物與環境的互動時,要通過主角的五汪橋猜感來寫,主要是視覺和聽覺。不要用上困型帝視角消滾去描述客觀狀態。

鸕鷀捕魚的動作描寫

4樓:這是昊昊啊

只聽「撲通、撲通」幾聲,鸕鷀們帶著主人的希望下水了。它們把翅膀收攏,脖子伸得十分的長,以便它們可譁讓歷以減少在水中游動的阻力,用帶亂搜蹼的腳用力地划著水。突然,它們發現了魚便奮力地向那邊劃去。

魚兒嗅到了危險,一頭衝進了水藻中。鷓鵝在四周尋找著,那魚卻配合著伸出滑穗頭窺探,結果被的鵝一下把它的頭吞進了嘴裡。魚用力地甩動著尾巴,想從中逃脫。

因為鸕鷀被繩子縛住了脖子,吃不下去,只好游上去交給主人,然後高興地再鑽入水中。<>

「鸕鷀捕魚」描寫了鸕鷀怎麼樣的特點。

5樓:小吳愛教育

體現了鸕鷀身姿優美,呈垂直站立姿勢的特點。

原文節選:十來只灰黑色的鸕鷀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鸕鷀吃飽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齊地站在船舷上。漁人就蕩起槳,划著小船回去了。

常成小群活動。善游泳和潛水,游泳時頸向上伸得很直、頭微向上傾斜,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物舉梁身潛入水下。以各種魚類為食。主要通過潛水捕食。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河口及其沼澤地帶。亦常停棲在岩石或樹枝上晾翼。野生鸕鷀平時棲息於河川和湖罩運沼中,夏季在近水的巖崖或高樹上,或沼澤低地的矮樹上營巢。

性不甚畏人。常在海邊、湖濱、淡水中間活動。

普通鸕鷀多數為留鳥,特別是在中國南方繁殖的種群一般不遷徙;在黃河以北繁殖的種群,冬季一般都要遷到黃河或長江以南地區越冬。春季遷到北方繁殖地的答大時間一般在3月末4月初,秋季一般於9月末10月初開始遷離北方繁殖地,往南方越冬地遷徙。遷徙時常整合小群,有時亦有多達近百隻的大群。

鸕鷀描寫了哪三幅畫面

6樓:曦蓮灘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描繪了一幅幅動靜交融的美麗圖畫。

鸕鷀》系浙江省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1課,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鄭振鐸先生。作者依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為我們逐次展現了三幅洋溢著水鄉風韻的優美畫面。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漁人閒憩圖」。

作者笑友在這裡精心擷取了幾種頗能反映水鄉特徵的景物,「夕陽映照下平如明鏡的小湖」、「幾棵垂柳」、「一望無垠的稻田」、「又窄又長的小漁船敗鬧」、「悠然的漁人」、「待命的鸕鷀」,著力營造出一種恬靜、悠閒的氛圍。

隨後,作者筆鋒陡轉,一幅「鸕鷀捕魚圖」展現在我們眼前。隨著漁人的「一抹」,訓練有素的鸕鷀紛紛鑽進水裡。湖面開始盪漾,浪花開始跳躍,漁人開始忙碌。

鸕鷀更是上鑽下跳、翻騰不迭。小湖洋溢著一派活躍、歡騰的景象。

最後呈現給我們的,則是最具國畫碰枯槐意味的「漁舟唱晚圖」。嫋嫋四起的炊煙,漸漸暗淡的天色,恢復平靜的湖面,襯托著蕩槳歸舟的漁人,把我們再次帶入了恬靜、平和的意境之中。

從鸕鷀這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鸕鷀怎樣的特點?

7樓:芊芊和你說民生

《鸕鷀》一文中從「一抹」可以看出漁人十分關愛鸕鷀。

一抹」可以看出漁人對鸕鷀的關愛,小心傷著消前它;還可以看出漁人與鸕鷀配合默契,只要「一抹」,它們就撲撲地鑽進水裡捉魚去了。

鸕鷀》課文記敘穗橋高了漁人在美麗幽靜的湖面上,指揮鸕鷀捕魚的情景。

課文結構。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分為3段。第1自然段為第一段,寫在平靜的湖面上,鸕鷀等待著漁人捕魚的命令。

第2—4自然段為第二段,寫漁人指揮鸕鷀捕魚,打破了湖面的平靜。第5—7自然段是第三段,寫漁人給鸕鷀猜尺餵魚後,划著小船回去了,湖面又恢復了平靜。課文從等待捕魚到捕魚結束,寫出了捕魚的整個過程,同時描繪了湖面「靜—動—靜」的變化。

翠鳥的外形特點和本領是什麼?鸕鶿的外形特點和本領是什麼

所以你在 分類問這個是想幹什麼 翠鳥外形特點 顏色鮮豔,身體小巧玲瓏,眼睛透亮靈活,嘴巴又尖又長本領 捕魚 鸕鶿外形特點 體羽黑色,並帶紫色金屬光澤。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邊黑色,而呈鱗片狀,體長最大可達100釐米。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鉤,適於啄魚 下喉有小囊 喉部具大 白點。生殖期中,脅下有大...

描寫動物外形和動作的詞語,描寫動物外形和動作的四字詞語30個

猴頭猴腦 h u t u h u n o 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造句 這孩子跑野了,半點也沒規矩,猴頭猴腦的。虎背熊腰 h b i xi ng y o 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造句 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虎背熊腰的壯小夥子。上躥下跳 sh ng cu n xi ti o ...

小練筆 寫一段話模仿《將相和》,描寫人物的語言 動作 神態

負荊請罪 我們的語文書裡有一篇課文叫 負荊請罪 你知道嗎在這個故事之前還有一個故事呢,下面我就講給你們聽聽 戰國時有一個著名的政治家 外交家叫藺相如,他膽識超群,而且機智聰明。在趙惠王統治時期,有一個姓和的人把一塊美玉 璧 獻給了趙王,秦國的國王秦昭王聽說此事後,也非常想得到那塊璧,就派人向趙王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