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民族雜劇的特點,元雜劇主要分為哪幾類?各具有什麼特點?

2025-04-18 22:30:38 字數 1552 閱讀 4780

元雜劇主要分為哪幾類?各具有什麼特點?

1樓:漫閱科技

元雜劇可分為愛情婚姻劇、歷史劇、社會劇、公案劇、神仙道化劇等五類。在現存的雜回劇劇目中,愛情婚姻答劇約佔五分之一,以四大愛情劇——《西廂記》、《拜月亭》、《牆頭馬上》、《倩女離魂》最為著名,其突出特點在於塑造了一批光彩耀人的婦女形象,寄託了作者對愛情理想和社會理想的追求。歷史劇的數量最大,佳作頗多,一般都繼承了宋代講史「大抵多虛少實」、「大抵真假參半」(《都城紀勝》)的傳統,和歷代詠史詩借歷史來抒發作家感情的藝術方式,重點不是再現歷史的真實面貌,而是表現作家的現實感受和主觀情感。

社會劇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描寫了現實社會中帶有普遍性的社會現象,揭露各種社會弊端,並寄希望於封建道德的復興和發揚。公案劇或寫清官懲治豪強,為百姓申冤昭雪,或寫清官處罰惡人,為良善伸張正義,表現出懲惡揚善的鮮明傾向。元雜劇中的水滸戲,大致也可以算作公案劇的乙個分支。

神仙道化劇大都以對仙道境界的肯定和對人世紅塵的否定,構成其主要內容,同時交織著出世、憤世和戀世的複雜情感,表現出元代文人的精神苦悶和心靈幻想。

元代的雜劇有哪些特徵?

2樓:雲南新華電腦學校

元雜劇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調)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金末元初產生於中國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礎上以及諸宮調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作為一種新型的完整的戲劇形式,元雜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嚴格的體制,形成了歌唱、說白、舞蹈等有機結合的戲曲藝術形式,並且產生了韻文和散文結合的、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

結構:元雜劇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乙個完整的故事,個別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連演。

折是**組織的單元,也是故事情節發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較多的場次,類似於現代戲劇的「幕」。有的雜劇還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當於現代劇的序幕,用來說明情節,介紹人物。

雜劇每折限用同一宮調的曲牌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時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獨唱。(其他角色只有說白),分別稱為「末本」或「旦本」。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淨、醜等。元雜劇每本戲只有乙個主角,男主角稱正末,女主角稱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淨:俗稱「大花臉」,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異之處的人物。如張飛、李逵。

醜:俗稱「小花臉」,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還有孛老(老頭兒)、卜兒(老婦人)、孤(**)、徠兒(小廝)。

劇本的構成:劇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構成。

唱詞是按一定的宮調(樂調)、曲牌(曲譜)寫成的韻文。宮調,即調式,相當於現代**的c調d調等。曲牌,是曲調的名稱,每個曲牌都屬於一定的宮調。

劇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標明宮調。元雜劇規定,每一折戲,唱同一宮調的一套曲子,其宮調和每套曲子的先後順序都有慣例規定。

科是戲劇動作的總稱。包括舞臺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賓白」,是劇中人的說白部分。賓白又分以下四種:對白(人物對話);獨白(人物自敘);旁白(背過別的人物自敘心理話);帶白(唱詞中的插話)。

賓白是元雜劇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所謂「曲白相生,方盡劇情之妙」,正說明這一點。

元雜劇於什麼時候興起,元代雜劇興起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元代 公元1206 1368年 bai是中國的少du 數民族蒙古zhi族建立的統一的大帝國dao,它雖然專統一中國只有不足百年的歷屬史,但對中國各民族的藝術交流,卻產生了有力影響。中華藝術史上的奇葩 元雜劇,就是在元代鼎盛成熟起來。雜劇 所以有此名稱,研究者認為,就是因為當時的戲劇藝人和雜技藝人同場...

談談元雜劇發展興盛的情況

元代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戲劇樣式。它的最初出現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間它經歷了從不完備到完備的發展過程。雜劇體制的完備 成熟並開始興盛起來是在蒙古王朝稱元以後。到了成宗元貞 大德年間,雜劇的創作和演出進入鼎盛時期。雜劇最初流行於北方,以大都 今北京 為中心,遍佈河南...

《竇娥冤》是一出元雜劇,全名是什麼?

竇娥冤 全名為 感天動地竇娥冤 著名雜劇,全劇共四折。課文是全劇的第三折,是矛盾衝突的結局。全名叫感天動地竇娥冤,而且這部劇非常經典,也非常優秀,幾乎很多人都聽過,非常出名。全名叫感天動地的竇娥冤。現在很少有人叫全名了,因為全名實在太長了也沒有什麼意義。竇娥冤 主要講的是什麼呢?有哪些藝術特色呢?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