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體系化制度化發展的原因

2025-04-19 16:50:26 字數 4071 閱讀 5542

1樓:貓在潛水

原因:1.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日的來臨,防止戰爭悲劇重演、規劃戰後世界秩序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許多有識之士主張建立有效的機制,以穩定世界經濟。

2.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衝擊了歐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褲悔化。戰爭結束後,德、意、日戰敗國幾乎成為一片廢墟,國內經濟百廢待舉;英、法等戰勝國「贏得了戰爭,輸盡了財富」,實力大為削弱;惟獨美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大為膨脹起來。

美國不僅在工業生產胡派正上佔壓倒優勢,而且在國際**和金融方面也確立了統治地位,成為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3.經濟實力的急劇膨脹使美國企圖羨扮按照自己的意志規劃戰後的世界經濟藍圖,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

年,佈雷頓森林會議召開。

年,國際貨幣**組織和世界銀行正式成立。

年,關貿總協定簽訂,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

意義影響:1.美國擁有特殊地位,有利於美國對外**的發展,有利於美國商品輸出。

2.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世界和平。

3.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趨勢,反映了二戰後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2樓:麼秀利

世界經濟體系化是指貨品、科技、資訊、服務、貨幣、人員、資本及管昌檔理經驗等生產要素的跨境及跨區流動,這意味著世界經濟正日益成為乙個緊密聯絡的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乙個世界國巖迅唯家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體系化 制度化的原因如下:

1.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2.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對於資訊管理技術的發展,為經濟社會全球化奠定了物質和技術研究基礎。

3.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制度保障。

4.國際服務**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發展全球化的直接影響原因。

粗培 5. 企業管理的國際化,特別是跨國公司在世界上的迅速擴張,發揮了推動作用。

3樓:易冬桖

世界經濟體系化制度化發展的原因:(1)世界經濟秩序的混亂和**御棗保護主義引發大危機以及二戰,各國吸取教訓主張建立鎮鬥拆有效機制,以穩定世界經濟;(2)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3)美國的經濟實力及各大國銷碧的推動。

4樓:椎欲騎鯨

在金融方面: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在國際**方汪襲面:通過「關稅與**總協定」建立起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體系。

三大支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跡滾**組織,關貿總協定。

美國在二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有利於美國對外經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

4)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反映了世困州兄界經濟向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5樓:網友

世界經濟體系化制度化發展的原因是衝虧世界經濟發展散散神是全球化的,隨著慢慢發展必然會走向制度化體制化規範化的道路這是歷史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6樓:網友

1944年,美國等44國召開佈雷頓森林會議,決定建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國際組織。1945年,罩粗巨集國際貨幣**組織和世界銀行成立,規定固定匯率制、加強國際貨幣合作,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形成佈雷頓森林體系。1947年,關貿物冊總協定簽署,確立國際自由貿凳正易體制,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

經濟全球化是怎樣形成的?

7樓:暖暖小姐

由於全球資訊的交流沒有界限。

8樓:網友

首先1.由於新航路的開闢加快的世界的交流。

2.由於工業革命。

世紀80年代迅猛發展。

9樓:蓮的心事

引起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科學技術的進步。

2)跨國公司的發展。

3)市場經濟體制成為各國的選擇。

所有這些都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條件,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形成。

經濟全球化的現狀

10樓:網友

要正確把握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存在,始終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世界的發展也決不能長期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國際形勢的劇變和動盪促使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具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維護獨立主權、團結合作的趨勢正在加強。

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乙個突出特點。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範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大國關係不斷調整,多個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地位上公升,成為國際舞臺上不容輕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日趨活躍,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

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儘管還是乙個長期的過程,但這種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對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瞭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全球化趨勢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因而勢必繼續加大窮國與富國的發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於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有利於各國共同發展。

11樓:網友

經濟全球化是指資本、資訊、技術、勞動力、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流動、配置、重組的過程,是生產、投資、金融、**使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相互競爭和制約的趨勢。它是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的體現,是國際分工不斷朝橫向和縱向發展的結果。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大潮流,任何國家只能適應這一潮流,而不可以迴避這一現實,否則就要被人類文明甩掉。

但是,經濟全球化本身只是乙個抽象的概念,它有自己具體的表現形式。主要表現在國際**的發展;國際資本流動量的擴大、流動速度的加快;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以及資訊科技的革命使全球市場緊密聯絡在一起等方面。

二戰後,在美國發動下成立了關貿總協定(gatt),1995年改建為世貿組織(wto)。經過多個回合的談判,成員國的平均關稅由1948 年的40%降至1997年的4%,加上全球生產大幅度增長, **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發展中國家的**依存度已從1970年的不足20%達到1998年的38%。

隨著科技的發展,國際**產品已經從傳統「硬」商品領域擴充套件到技術、專利、金融等「軟」產品領域。近幾年,出現了edi (電子資料交換),e—business(電子商務)等便利快捷的電子化**手段, 這將會對國際**產生革命性影響。

國際資本移動是指資本從一國或地區跨越國界向別國或地區移動、轉移,進行商品生產和金融等服務業方面的投資活動。二戰後,國際資本移動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國際**和國際生產的增長速度,其中75%部分為直接投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直接推動力。現在,國際投資額已近8 萬億美元。

目前,許多國家仍在制定優惠政策,以吸引外資在本國的投資。國際資本投資領域,也從傳統的自然資源開發,轉向製造業和商業、金融、保險、運輸等服務行業,並且開始向高技術工業部門集中。

國際直接投資的產物——跨國公司,也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好載體。跨國公司憑藉資本、技術資訊、營銷戰略等壟斷優勢,再憑藉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選擇最佳投資地點,使公司生產和銷售活動建立在全球戰略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使經濟全球化向深度和廣度方向邁了一大步。

12樓:墨溟棋媌

還是分析下人口總數、人均各項指標,包括各項人均福利、人均享有森林覆蓋率等等吧,相對來講我認為比較簡單。

經濟全球化是怎樣形成的

13樓:漢匠文化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臘昌為:

1、新科技革命巨集局祥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2、國際蔽搏**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3、 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4、 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程序。

如何評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評價 1 二戰後,美國企圖按照自己的意志規劃戰後的 世界經濟藍圖 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通過佈雷頓森林會議和 關稅與 總協定 美國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確立了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為美國的擴張創造了條件。2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反映了二戰後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 制...

我國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我國的經濟體系為什麼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

半市場半計劃經濟。在一些門類部門和領域還是比較屬於市場經濟,比如大部分的日用商品,除了稅收較高,監管外還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有些部門主要是計劃經濟。這個區別主要是看是否有非常強勢的行政參與和指令,有量的指標。在石油行業 航天業 電信等等是受 比較嚴格管理下運營,並以此備有壟斷能力。但這些並不是單一的,...

怎樣理解必須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怎樣理解必須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經濟其實就是實現供方與需求方的價值交換,所以交換的環境越廣越開放,這種交換就會更平衡,更公平。其次一個區域的生產資料和市場必然是有限的,若是想最好的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必須完善開放性的經濟體系 最後,就是開放的經濟體系必須如果存在參差不齊,一些行業不開放,就會出現現今的中石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