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可否適用緩刑

2025-04-22 01:16:19 字數 3296 閱讀 5061

1樓:創作者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觀上出於過失,但過失程度不同,罪過輕重有別,應對罪過輕、較輕的人適用緩刑,罪過重、較重的不宜適用緩刑。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群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2樓:網友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後,駕駛員肇事逃逸是不可以使用緩刑的,因為肇事逃逸是嚴重的違法行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能否適用緩刑

3樓:鄭萌

肇事後逃逸的不宜適用緩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態,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觀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處理機關控制、脫離控制,不願意承擔刑事責任或不願意對被害方予以賠償,客觀上不具有悔罪行為。

因而在其歸案後,即使產生了悔罪心理,實施了悔罪行為,但他們的「罪過」比起肇事後未逃逸的大得多,僅應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考慮,不宜適用緩刑。

實踐中,對於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要是屬於一般情節,即量刑範圍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同時滿足其他的緩刑條件,那麼在判刑的時候同時宣告緩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過要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話,則一般是不適用緩刑。

一、交通肇事逃逸保險賠嗎?

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

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墊付。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由此可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範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只有超出交強險責任限額範圍的部分,才需要按照當事人的過錯確定民事賠償比例。

二、撞車後逃逸怎麼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事故枯隱中沒有人員重傷或死亡,逃逸的駕駛員要負事故主要以上責任,但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對肇事者的處並敗鍵罰是兩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並處15日以下拘留,同時對其機動車駕駛證扣12分。

如因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引發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絕巧以上有期徒刑。根據《交通安全法》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吊銷駕駛證。交通事故後逃逸的,吊銷駕駛證,且終身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肇事逃逸緩刑能否適用

4樓:周宇龍

法律分析:對於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其適用緩刑的條件更為嚴格,是否適用緩刑,還需結合其認罪態度、到案情況、前科情況、犯罪情節、賠付情況,取得諒解的情況等綜合因素確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

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態,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觀上逃跑喊梁明,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處理機關控制、脫離控制,不願意承擔刑事責任或不願意對被害方予以賠償,客觀上不具有悔罪行為。因而在其歸案後,即使產生了悔罪心理,實施了悔罪行為,但他們的「罪過」比起肇事後未逃逸的大得多,僅應作為從鄭告輕處罰渣帆的情節考慮,不宜適用緩刑。

法律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十一條 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交通肇事逃逸適用於緩刑嗎?

5樓:天津刑事推薦官

首先說交通肇事逃逸可以判緩刑,但必須以符合緩刑的法定條件為前提。

交通肇事罪緩刑的情況有以下三種:

1、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是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於再危害社會;

3、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群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群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交通肇事後逃逸是否適用緩刑

6樓:網友

肇事逃逸中行遲歲譁為人主觀上不具有悔罪表現,不符合適用緩刑的條件。因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發生交通事故後,肇事的主要責任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肇事現場的行雀握為,其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態,因而不具有悔罪心理碼行。就算其在歸案後產生了悔罪心理,進行了賠償,但他們的罪過比起肇事後未逃逸的大得多,故僅應作為從輕處罰的情節考慮,不宜適用緩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法釋〔2000〕33號最高人民法院釋出)因逃逸緻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7樓:陳迪新

不可適用緩刑。根據《刑法》的規定,緩刑的適用條件之一是「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依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叢遊年以下有期徒刑神鄭並;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判處的最低刑期為三年以上,遊跡因此不應適用緩刑。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範圍是什麼,交通肇事逃逸怎麼才構成犯罪,認定標準是什麼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 刑事 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於推卸 逃脫責任的行為。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 1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 行為人有酒後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後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

交通肇事逃逸保險理賠嗎,交通肇事逃逸保險賠嗎

對於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保險公司只賠付交強險,商業險一般不進行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 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緻人死...

這算是交通肇事逃逸罪嗎,怎樣算是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後,對於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 行政 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對肇事情況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駛,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所謂的 逃逸 在行為人的主 客觀上無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