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為什麼還要開設大學語文,大學是否應該開設語文課程

2021-03-03 21:17:03 字數 5390 閱讀 2692

1樓:匿名使用者

恢復被中斷了多年bai的大學語文課du,目前已成為高校課程設定必zhi須面對的dao問題。它不僅20是世紀人

回才培養的客答觀要求,也是新形勢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21因此,開設大學語文課是完全必要的。

大學還有語文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有一門課程是大學語文。

2023年釋出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教育部的質量工程為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大學語文立了4個建設專案。

在過去,大學語文是得不到這種「待遇」的。

202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函,建議各地教委、部屬高校「結合本地區、學校實際,認真做好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後,北大、南開、清華、北航、華東師大等學校馬上採取行動,把大學語文列為除中文系以外的學生必修課。

名家觀點:

陳垣陳垣先生在輔仁大學時,親自抓全校一年級國文教學並帶頭上課。當時有的理科學生不認真學習大一國文,先生曾親自動員,提出理科學生若缺乏較深的國文知識,缺乏文字表達能力,自己的科研成果,就無法通順表達出來。

陳垣先生常謂不能教國文,如何教歷史?國文不通的人,如何能讀史書?他親自教大一國文和中國史學文選課,直到20世紀50年代,他雖聲望日隆,年事日高,還堅持不懈。

3樓:載荷之周

你要是大學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那基本上主幹課程都是和語文有關的,因為這個專業本來就相當於語文專業,而選擇其他文科類專業一般也會有大學語文這門課程。

只有理工科專業很少涉及語文課程,但是理工科專業基本都有數學課程。

4樓:nickhbak丶

看學什麼專業啦,我學的材料就沒有語文課

5樓:匿名使用者

有,必須有。我學的化學都有語文,不過不是很重要的課

6樓:私墅先生

看專業,理工科的一般都沒有

大學是否應該開設語文課程?

7樓:森嶼嶼丶

應該。毋庸諱言,當代大學生整體的中文水平不高。很多人不僅對經史子

集等傳統國學的修養平平,也寫不出流暢優美的現代白話文,僅能對付日常的應用文寫作。

其中不少人甚至不具備基本的中文水平,表述疙疙瘩瘩,錯別字連篇。這跟高校連年擴招導致生源質量下降有關係,也跟整個教育體系不重視語文教育有關係。教育部建議大學開設語文課,正是基於這樣令人擔憂的現狀。

而北大、清華等學校應聲把語文課設為必選課,算是一種積極的應對。

兩家**的報道分歧在於:教育部對高校開設語文課究竟是帶有強制性質的「要求」,還是溫和而不作硬性規定的「建議」?其實,提高學生中文水平是一個多層次的問題:

縱向跟私塾時代的學子比,甚至跟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比,當代大學生的中文水平是有所下降的;橫向跟他們對英語等科目的重視程度相比,對中文的學習是有所輕忽的。

但這只是總體而言,具體到每一個人,大學生的中文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所以,不宜採用簡單的一刀切的辦法,而應綜合運用強制「要求」和溫和「建議」來解決問題。

首先,高校的中文教育應該設一個強制性的「及格線」,進行基本的語法和作文的測試,不通過則不能畢業,類似於英語的四級考試。按說,中文基礎教育應該在中小學階段就已完成,可事實是,多年以來語文教育尤其是寫作訓練的重要性在升級考試中並未得到充分體現,大量並未熟練掌握母語的學生不斷進入大學。

對於這些學生,大學階段是他們走出校門前補上中文這一課的最後機會了。為了避免他們未來可能出現的尷尬,高校應該開設中文教育的基礎課程,使每一個畢業生都能做到文從字順,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8樓:閭儼柏茂才

幾乎所有經濟類專業都開「大學語文」。工學類專業把「大學語文」做選修課。法學、圖書檔案、考古、哲學甚至把「大學語文」列入必修課。

9樓:手機使用者

昨日有報道稱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隨後有**連線教育部對此進行核實。教育部有關部門稱,大學開設語文課僅是建議,並沒有強制效力。據瞭解,大學開設語文課的建議是教育部在2023年底召開的「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上提出的,旨在強化母語意識,深化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有關建議得到了與會各高校以及語言專家的支援。

之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等多家學校先後把語文課列為必修必選課。

毋庸諱言,當代大學生整體的中文水平不高。很多人不僅對經史子集等傳統國學的修養平平,也寫不出流暢優美的現代白話文,僅能對付日常的應用文寫作。其中不少人甚至不具備基本的中文水平,表述疙疙瘩瘩,錯別字連篇。

這跟高校連年擴招導致生源質量下降有關係,也跟整個教育體系不重視語文教育有關係。教育部建議大學開設語文課,正是基於這樣令人擔憂的現狀。而北大、清華等學校應聲把語文課設為必選課,算是一種積極的應對。

兩家**的報道分歧在於:教育部對高校開設語文課究竟是帶有強制性質的「要求」,還是溫和而不作硬性規定的「建議」?其實,提高學生中文水平是一個多層次的問題:

縱向跟私塾時代的學子比,甚至跟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比,當代大學生的中文水平是有所下降的;橫向跟他們對英語等科目的重視程度相比,對中文的學習是有所輕忽的。但這只是總體而言,具體到每一個人,大學生的中文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所以,不宜採用簡單的一刀切的辦法,而應綜合運用強制「要求」和溫和「建議」來解決問題。

首先,高校的中文教育應該設一個強制性的「及格線」,進行基本的語法和作文的測試,不通過則不能畢業,類似於英語的四級考試。按說,中文基礎教育應該在中小學階段就已完成,可事實是,多年以來語文教育尤其是寫作訓練的重要性在升級考試中並未得到充分體現,大量並未熟練掌握母語的學生不斷進入大學。對於這些學生,大學階段是他們走出校門前補上中文這一課的最後機會了。

為了避免他們未來可能出現的尷尬,高校應該開設中文教育的基礎課程,使每一個畢業生都能做到文從字順,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對那些原本就具備基本中文水平的學生,對那些經過補課達到「及格線」的學生,就不必強調「必修」和「要求」了。畢竟大學生的學習負擔已經很重,畢竟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需要很高的中文修養,這就有一個取捨的問題。對於有志於進一步提高中文素質的學生,對於有能力在學好專業課的基礎上鑽研「國學」的學生,學校應該開設與此相關的選修課。

這種課程不像小學語文那樣填鴨式授課,進行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類的總結、切分,而應該是類似於《古文觀止》般對古今優秀漢語文字的賞析,應該是類似於《百家講壇》般對經典國學著作的解析,應該是「我手寫我心」的自由寫作訓練。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僅僅開設一門《大學語文》就行,而是得從思想上真正重視,遴選最適當的課程,派遣最優秀的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蓬勃的求知慾,培養出精通中文的高手。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的傳統教育一直存在重視人文知識而輕視自然科學的傾向。直到十九世紀,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清王朝的國門,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路下,自然科學的重要性才得到國人的正視。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重文輕理」和「重理輕文」兩種教育思路一直纏鬥不休。

近年來,經濟大潮奔湧,實用主義抬頭,大學生重視英語考級和各種實用的證書資格考試,而忽略人文社科知識的掌握,造成了語文水平的滑坡。偏沉的惡果已經顯現,輕視語文的傾向必須扭轉。

對大學語文的認識 800字左右

10樓:杞奇

2023年匡亞明倡導重開大學語文課以來,大學語文教學逐漸興起,並出現了多種教材。其中,徐中玉、齊森華和王步高、丁帆主編的教材影響較大,2023年、2023年先後被推薦為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普通高校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比較這兩種教材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一、徐中玉主編本一枝獨秀

(一)15年精益求精,功勳卓著

徐中玉主編的教材有「五類九種」之多,2023年編寫的《大學語文》,歷經四版,是集體高智慧的結晶。「修訂四版」按時間順序梳理了中國文學發展的脈絡,每階段之後附有文學史概述。選材視野開闊,中國文學是主體,還有外國文學部分,有關「讀書和寫作」的課文專列一單元。

最後有附錄,包括:常用應用文寫作要點,學年**、畢業**寫作要點等九篇。沒有忽視語文的工具性,知識功能,足見編者的卓識。

教材規範性強,每篇課文後附有「思考和練習」,比如陶淵明一節,引用龔自珍《舟中讀陶》設計了一道習題,和選文《詠荊軻》互相映證,突出了陶詩的二重風格。在中學教材的基礎上,拓寬了學生對陶詩風格的理解。可謂別具匠心。

「修訂四版」為大學語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分量雖然略嫌不足,但易於教學。這是早期通行、權威的教材。

(二)新在編排體例,旨在弘揚人文精神

2023年6月徐中玉編寫的《大學語文》有幾點值得注意:

1、選文雖然有「品評、**」一個單元,但是刪除了「修訂四版」的部分附錄:常用應用文寫作要點,學年**、畢業**寫作要點等附錄,由於編排體例的變化增加了中國文學史概述。對寫作知識的忽視是這本教材的缺點。

毛信德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新編大學語文》含文學卷和寫作卷,編者將「習慣上的『大學語文'與『應用寫作'兩門課程的教材合為一個整體」。吳振清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大學語文》,「特別增加了應用文寫作知識」。現在許多大學生對**格式懵懂無知,表達能力亟待提高。

寫作等語文知識的安排是需要的。

2、沒有外國文學部分。現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大學生應當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大學生中喜歡外國文學的大有人在。這扇視窗應當開大而不是關閉。

3、為了弘揚人文精神,教材在整體上按潛在的專題——品格、愛國等分九個單元編寫,「本書既不以文學史知識為線索,也不以寫作知識為重點,」而以精美文章為實體,來達到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和道德水平的綜合效應。主編也承認這種嘗試「出版後反應不一」。這種編排方式值得商榷,因為每篇文章自有其內容主旨,但又未必只有一端的意義,必然會有交叉的現象。

以時間順序的編排體例符合人們普遍的接受心理,脫離接受的基礎,不利於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

該教材發行之前,大學語文版本不是很多。此後,新編教材象雨後春筍般湧現。有王步高2023年編寫的《大學語文》,2023年出版了簡編本;吳振清主編的《大學語文》;以及法律類、自學考試輔導、應試入門等各種教材,不下30種,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

新編教材如此之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高校並不滿意2023年的教材,我個人比較喜歡「修訂四版」,2023年版教材損害了原來徐中玉主編的「大學語文」的良好形象。2023年6月,徐中玉在1996版基礎上修訂出版增訂本,容量明顯增加,隱含的專題明朗化,許多問題得到了重視。增訂本實事求是地分析了五大問題,並加以克服。

(一)選文增加了現當代文學的分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也瞭解到現當代文學是學生歡迎的部分。(二)增入了幾篇外國名作。

所選作品大都見於「修訂四版」。有勝於無,但仍沒有外國文學概述。(三)增選了愛因斯坦、鄧拓等自然科學家或其他人文科學家的文章。

這是新穎獨到的增選。(四)編排體例仍然根據文章內容來歸類。按「品格」、「胸懷」、「人生」、「世態」等分十個單元,外加中外**兩個單元。

結尾增加了按時代順序為主的「篇目索引」,和目錄互相映照。這種編排先難後易,不利於學生吸收消化。如果兩者互換,全書重新編排,肯定會是另外一種風貌。

另外,附錄中刪去了簡化字總表,有關寫作等方面的附錄仍沒有增加。增訂本明顯改觀,可惜事易時移,五年之內風光不再。

關於幾道大學語文題目的解答有幾道大學語文的題,請大家幫忙。

懷古 詩舉例 詠懷古蹟 其二 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具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詠懷古蹟 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

如何學習好大學語文,怎樣學好大學語文?

上課老師講課是最重要的,老師一般都抓住重點來複習,作好筆記,抽一點時間看一看課外書 學習有關 合理分配時間.上課時,老師的講課是最關鍵的,老師一般都能抓住重點來教大家複習 教了這麼多年當然比較有經驗拉 做好筆記 尤其是你不懂的地方更要認真聽 5.抽一點點時間看一下課外書 宣告必須是與學習有關的!有什...

大學語文作文一般是什麼型別,大學語文作文一般是什麼型別的

如此簡單,還需要問嗎?記敘文,說明文,議 書信,通訊。大學語文作文一般是什麼型別的?額,我大二,只在大一學語文,以後都不用了,期末考試要考作文,字數600左右,其實只要你按照高中的水平是有過之而不及,題目不難的,我考的是議 對 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寫一篇文章。比如說紅樓夢片段賞析,魯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