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們有辯論賽,我們觀點,對父母的回報物質更重要

2021-03-03 21:21:22 字數 1666 閱讀 8069

1樓:毛衣缽

如果是學校的辯論,不要舉什麼鬼例子,把自己的時間耗光

2樓:一路順風

我還是第一次見著我,跳樓的戲。

我們要搞辯論賽,題目是感恩父母物質比精神更重要,我方觀點為物質感恩更重要請問有那些的理由或例子

3樓:匿名使用者

1。物質裡本來就包含精神啊。比如,當我在母親節送給母親一束花,看上去是物質,可是花有花語,當母親收到時,她明白我愛她。愛不就是精神嗎?

2。精神的東西比較虛,物質比較實際,畢竟我們生活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還是實際一點比較好。比如,我在這裡,心裡不斷對對方辯友說:

xx同學,我愛你。你能聽到嗎?你收到什麼了?

我只能大聲說:xx同學,我愛你。你才能聽到,或者做某些事,你才能看到。

我們都是人,我們的父母在這方面的遭遇和我們的感知是一樣的。我們聽到的、看到的等等不就是聲音、實際行為。這不就是物質嗎?

對方辯友莫要在廬山中而不識廬山啊。

3。回到精神本身的討論。什麼是精神?

是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嗎?無論是否,人類接受任何都要通過聽聞見觸等。這就是要通過媒介。

什麼是媒介呢?人類現在認知或者還沒能認知到的東西。如果人類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就不是物質嗎?

比如,**的聲波,正常人聽不到,可是動物能感知。我們感恩的關鍵是父母能接受到。所以必須通過這些媒介。

這些不都是物質嗎?區別只是在人類現在能否解開這些未被揭開的科學、世界、地球、人類的祕密。

4樓:匿名使用者

感恩父母

發表日期:2023年6月6日 出處:夏格莊中學 【編輯錄入:秋霜】

我們在進行辯論賽。我們的觀點是「我們更需要父母的物質鼓勵」,我們要怎麼辯啊?怎麼強化自己的觀點。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從「適當的物質鼓勵」這點出發 還有就是「我們也需要精神鼓勵」這一點 不要死命的想要反駁精神鼓勵 這是絕對沒有希望的

差不多就是 觀點1:我們需要精神鼓勵,但我們更需要物質鼓勵,當兵沒糧吃,打不好仗。

觀點2:適當的物質鼓勵,可以讓我們的目標更加明確,建立一個短期目標,根據「摘桃原理」,可以更好的達到激勵作用。(可以查一下有關摘桃原理)

觀點3:物質鼓勵可以讓我們通過努力,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舉例說是總比那些想要什麼就開口,直接問家長要的好)

另外你可以很惡劣的問問對方 難道你們不問家長要零花錢的麼?相對而言,我們通過一定的努力去得到,有什麼不對麼?

總之一定要緊緊抓住「有度」這個尺寸!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最後提示你們一下,辯論之前,一定要堅定自己的觀點,而且,你們需要說服的不是你的對手,而是評委和觀眾,所以,要保持風度!

6樓:淡戀繁塵

哥們,不用辯了,你們已經輸了

7樓:越南海兵

如果選擇物質鼓勵,見效快,如果選擇精神鼓勵,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後遺症,但是見效慢,而且用過多次後,缺乏動力。

要舉行辯論賽了,有什麼事例和辯詞是關於「遵守道德是不幸的」這一論點的嗎?,急求,越多越好,謝啦!

8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說正方是什麼?是」遵守道德是幸運的「,還是」違反道德是不幸的「?

我們辯論賽 我方觀點先成家後立業

想要沒有任何負擔和壓力的工作的話 首先要有個穩定的家庭 這是最基本的 現在有的工作單位就願意要已婚的 原因就是他們會很穩定 工作起來比較好 會很負責任 不會動不動就跳槽 因為要養家 所以不會輕易的讓自己沒有了經濟 在家庭穩定的基礎上再考慮事業是很適當的 所謂沒有了後顧之憂 安國者必先安家 就是這樣 ...

辯論賽 先知後行與先行後知,我們的觀點是先知後行,請大家給點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 兩截 陶行知曾兩次更名,他原來叫陶文俊,青年時期因崇拜理學家王陽明的 知是行之始 改名 陶知行 實踐使他認識到應該是 行而後知 於是,第二次改名 陶行知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 知行合一 學說,取名 知...

急急。我們班有人今天下午就要走了,我們同學快三年了,我應該給他送什麼禮物,不要太貴的

許願瓶,或者是很漂亮很精緻的木頭盒子。把你想對他說的話都寫在紙上,多寫點,寫在不同的紙上可以叫他一天看一張 喜歡打球送球衣,或者送模型之類的東西,或者送個有特色的筆筒,或者送個東西上面刻有友誼,或者送他最喜歡的東西 時間太急了,不然的話去照相館晒幾張你們的合照 前提是你們之前有用相機拍過照 然後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