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技術的起源,網際網路的起源

2021-03-03 21:56:10 字數 5427 閱讀 420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翻了一下書,行動通訊技術的起源是2023年,馬可尼最早實現了用無線電通訊

網際網路的起源?

2樓:伴我

一、起源於阿帕網

1968 年,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組建了一個計算機網,名為 arpa***(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work 的縮寫,又稱「阿帕」網)。

按央視的資料,新生的「阿帕」網獲得了國會批准的 520 萬美元的籌備金及兩億美元的專案總預算,是當年中國國家外匯儲備的 3 倍。

時逢美蘇冷戰,美國國防部認為,如果僅有一個集中的軍事指揮中心,萬一被蘇聯摧毀,全國的軍事指揮將處於癱瘓狀態,所以需要設計一個分散的指揮系統。

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後其他點仍能正常工作,而這些分散的點又能通過某種形式的通訊網取得聯絡。

1969 年,「阿帕」網第一期投入使用,有 4 個節點,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學以及位於鹽湖城的猶它州州立大學。

位於各個結點的大型計算機採用分組交換技術,通過專門的通訊交換機(imp)和專門的通訊線路相互連線。

一年後「阿帕」網擴大到 15 個節點。1973 年,「阿帕」網跨越大西洋利用衛星技術與英國、挪威實現連線,擴充套件到了世界範圍。

網際網路就萌芽於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說,網際網路起源於美蘇冷戰。

小故事網際網路傳送的第一個資訊是「l」和「o」1969 年 10 月 29 日晚上 10 點 30 分,克蘭羅克在洛杉磯向在斯坦福的比爾·杜瓦傳遞資訊。

這是一個包含五個字母的單詞 login,意思是「登入」。在打入「lo」後,系統宕機了,儀表顯示傳輸系統突然崩潰,通訊無法繼續進行,世界上第一次網際網路絡的通訊試驗僅僅傳送了兩個字母「lo」。

二、成為網際網路

1975 年,「阿帕」網由美國國防部通訊處接管。在全球,已有大量新的網路出現,如電腦科學研究網路(***puter science research ***work,cs***)、加拿大網路(canadian ***work cd***)、因時網)等。

1982 年中期「阿帕」網被停用過一段時間,直到 1983 年「阿帕」網被分成兩部分,即用於軍事和國防部門的軍事網(mil***)以及用於民間的「阿帕」網版本。用於民間的「阿帕」網改名為網際網路。

在同一年,「阿帕」網的 tcp/ip 協議在眾多網路通訊協議中最終勝出,成為我們至今共同遵循的網路傳輸控制協議。

tcp/ip 協議定義了電子裝置如何連入因特網,以及資料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從此,全球的通訊設施用上了同一種語言。

1991 年 8 月 6 日,蒂姆·伯納斯·李將全球資訊網專案簡介的文章貼上了 alt.hypertext 新聞組,通常我們認為這一天全球資訊網公共服務在網際網路上首次亮相。

三、中國網際網路

中國用了近 7 年的時間真正接入網際網路。這七年標誌性的事件包括:

——1988 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採用 x.25 協議,使本單位的 de**et 成為西歐中心 de**et 的延伸,實現了計算機國際遠端聯網以及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子郵件通訊。

——1989 年 11 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簡稱 ncfc)正式啟動,由中國科學院主持,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實施。

——1990 年 11 月 28 日,中國註冊了國際頂級域名 **,在國際網際網路上有了自己的唯一標識。最初,該域名伺服器架設在卡爾斯魯厄大學計算機中心,直到 1994 年才移交給中國網際網路資訊中心。

——1992 年 12 月,清華大學校園網(tu***)建成並投入使用,是中國第一個採用 tcp/ip 體系結構的校園網。

——1993 年 3 月 2 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 64k 專線,正式開通中國連入 inter*** 的第一根專線。

——1994 年 4 月 20 日,中國實現與網際網路的全功能連線,成為接入國際網際網路的第 77 個國家。

因特網始於2023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線,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要的計算機連線起來。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在2023年12月開始聯機。

另一個推動 inter***發展的廣域網是nsf網,它最初是由美國國家科學**會資助建設的,目的是連線全美的5個超級計算機中心,供100多所美國大學共享它們的資源。nsf網也採用tcp/ip協議,且與inter*** 相連。

arpa網和nsf網最初都是為科研服務的,其主要目的為使用者提供共享大型主機的寶貴資源。隨著接入主機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inter***作為通訊和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還陸續在inter***上開展了商業活動。

隨著inter***的商業化,其在通訊、資訊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使inter***有了質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球。

3樓:葉素穎

網際網路(英語:inter***),又稱國際網路,網際網路始於2023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

通常inter***泛指網際網路,而inter***則特指因特網。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網際網路絡稱網際網路,即是互相連線一起的網路結構。網際網路並不等同全球資訊網,全球資訊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字相互連結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

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

1968 年,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組建了一個計算機網,名為 arpa***(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work 的縮寫,又稱「阿帕」網)。

按央視的資料,新生的「阿帕」網獲得了國會批准的 520 萬美元的籌備金及兩億美元的專案總預算,是當年中國國家外匯儲備的 3 倍。時逢美蘇冷戰,美國國防部認為,如果僅有一個集中的軍事指揮中心,萬一被蘇聯摧毀,全國的軍事指揮將處於癱瘓狀態,所以需要設計一個分散的指揮系統。

它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後其他點仍能正常工作,而這些分散的點又能通過某種形式的通訊網取得聯絡。

1969 年,「阿帕」網第一期投入使用,有 4 個節點,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學以及位於鹽湖城的猶它州州立大學。

位於各個結點的大型計算機採用分組交換技術,通過專門的通訊交換機(imp)和專門的通訊線路相互連線。

一年後「阿帕」網擴大到 15 個節點。1973 年,「阿帕」網跨越大西洋利用衛星技術與英國、挪威實現連線,擴充套件到了世界範圍。

1975 年,「阿帕」網由美國國防部通訊處接管。在全球,已有大量新的網路出現,如電腦科學研究網路(***puter science research ***work,cs***)、加拿大網路(canadian ***work cd***)、因時網(because it's time ***work, bit***)等。

1982 年中期「阿帕」網被停用過一段時間,直到 1983 年「阿帕」網被分成兩部分,即用於軍事和國防部門的軍事網(mil***)以及用於民間的「阿帕」網版本。用於民間的「阿帕」網改名為網際網路。

在同一年,「阿帕」網的 tcp/ip 協議在眾多網路通訊協議中最終勝出,成為我們至今共同遵循的網路傳輸控制協議。

1991 年 8 月 6 日,蒂姆·伯納斯·李將全球資訊網專案簡介的文章貼上了 alt.hypertext 新聞組,通常我們認為這一天全球資訊網公共服務在網際網路上首次亮相。全球資訊網是我們熟知的環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的縮寫,有時我們也稱之為「web」或「w3」,中文名字為「全球資訊網」「環球網」等。

www 可以讓 web 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 web 伺服器上的頁面。

超文字傳送協議)則定義了 web 客戶端怎樣向全球資訊網伺服器請求全球資訊網文件,以及伺服器怎樣把文件傳送給瀏覽器。http 提供了訪問超文字資訊的功能,是 web 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之間的應用層通訊協議。

與 http 一同構成計算機間交換資訊所使用的語言的還包括 html(超文字標記語言),是為「網頁建立和其他可在網頁瀏覽器中看到的資訊」設計的一種標記語言(**於維基百科)。「超文字」是指頁面內可以包含**、連結,甚至**、程式等非文字元素。

4樓:裝甲擲彈兵水瓶

網際網路始於2023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

通常inter***泛指網際網路,而inter***則特指因特網。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網際網路絡稱網際網路,即是互相連線一起的網路結構。

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

1.因特網始於2023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線,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要的計算機連線起來。

2.2023年,uucp(unix和unix拷貝協議)在貝爾實驗室被提出來,2023年,在網際網路時代uucp的基礎上新聞組網路系統發展起來。新聞組(集中某一主題的討論組)緊跟著發展起來,它為在全世界範圍內交換資訊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

3.2023年,在普及網際網路應用的歷史上又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人----這些人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個分類網際網路資訊的協議。

4.2023年,第一個連線網際網路的友好介面在minnesota大學被開發出來。當時學校只是想開發一個簡單的選單系統可以通過區域網訪問學校校園網上的檔案和資訊。

擴充套件資料:

網路應用

截至2023年,美國仍是網際網路的主要市場。但是,在10年的時間裡,事情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中國是一個常常被提到的增長市場,但是,其他人口大國也會增長,比如印度和非洲國家。

對於大多數web 2.0應用及**(包括讀寫網)而言,美國市場組成了它們超過50%的使用者。確實,***score在2023年11月份的報告顯示,頂級**3/4的網路流量是來自國際使用者。

***score還顯示,美國25家大**裡面,有14家吸引的國際使用者比本土更多,包括前5位的**—yahoo,時代華納,微軟,google,ebay。

但是,剛剛開始,國際網路市場的收入還不是很大。在未來10年的時間裡,國際網際網路的收入將會增加。

個性化2023年,個性化一直是一個很強勢的話題,特別是對google來說。

讀寫網針對個性化google做了一個一週專題。但是你可以看到這個趨勢在許多新興的2.0公司中顯示出來,從l ast到mystrands,yahoo!個人主頁以及更多。

在未來十年,我們可以預期什麼呢?我們訪問了在谷歌做個性化開發的首席軟體工程師sep kamvar ,在將來是否有將個性化的「網頁級別」制度(注:pagerank (網頁級別) 是google搜尋引擎用於評測一個網頁「重要性」的一種方法)?

在未來幾年內,看看谷歌如何開發利用個性化,以及它如何處理隱私問題,將是很吸引力的一件事情。

網際網路的的起源在哪個國家,網際網路起源於哪個國家

網際網路 英語 copyinter 又稱國際網路,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通常inter 泛指網際網路,而inter 則特指因特網。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 網路互聯 在這基...

移動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的區別,移動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有什麼不同

區別如下 一 意思不同。移動網際網路,就是將行動通訊和網際網路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意思是指網際網路的技術 平臺 商業模式和應用與行動通訊技術結合並實踐的活動的總稱,是包括網際網路在內的總稱。網際網路則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二 應用領域不同。移動網際網路的領域 1 資訊。2 溝通,通...

網際網路的利與弊,網際網路的利與弊

可以開闊視野。因特網資訊量大,資訊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資訊共享,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瞭解世界最新的新聞資訊,科技動態。可以讓實體行業轉型升級更好的推廣 壞處就是這樣的話又要投入一些錢 而且現在網際網路也是很大的競爭壓力 利 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