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卓興富
五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繼出現的十個割據政權:
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統稱十國。關於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說為:北宋滅亡北漢時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的歷史時期為公元907年到979年。
另一說為,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間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故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在五個朝代中,後梁維持的時間最長,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後唐十四年,後晉十一年,後周九年,而後漢僅僅四年,都不足十年。其實,即使在一朝之內,其權位之爭亦超乎尋常。
如後梁太祖朱溫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矽所殺。而朱友矽上臺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再如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榮,亦曾以兵奪權,未能成功,反丟了性命。
明宗去世之後,其弟五子李從厚繼位,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養子李從珂所奪。頻頻的兵戎相見,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 五代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重要時期。從出版史角度看,後唐長興三年(932)至後周廣順三年(953)刻成的九經,是中國第一部監本九經,宋人稱其為「舊監本」或「古京本」,是中國後世一切監本九經的祖本。
這部九經,歷時近二十年,中經後唐、後漢、後周三朝更替,終於得以完成。這實在是個奇蹟,它反映了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僅刊刻了《昭明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諸書,而且還於廣政十四年(951),經營了「廣政石經」的刊刻。
這個石經和以前的石經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連同註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邁評價其「猶有正(貞)觀遺風」。此外,後晉的劉昫等,還撰成了《唐書》二百卷,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
吳越的羅隱,是這一時期較有名的文學家,著有《羅隱甲乙集》,收其詩作,今已不傳。今可見者,有《四庫全書》所收《羅昭諫集》八卷。西蜀的韋莊、歐陽炯,南唐的馮延巳、中主李景、後主李煜,都擅長寫詞,均有不少名作傳世,開宋詞鼎盛之先河。
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是留傳至今的繪畫珍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宋南吳楊行密902——92023年楊溥
南唐南唐李昪937——92023年李煜
宋吳越錢繆907——978 72年
前蜀王建907——92023年 王衍後唐後蜀孟知祥924——92023年孟昶
宋南平高季興924——92023年 高繼衝宋北漢劉旻951——92023年劉繼元 宋滿意請採納
2樓:黑白灰的色彩
五代十國(907~960年)
後梁 ( 907-923) 後唐 ( 923-936) 後晉 ( 936-946) 後漢 ( 947-950) 後周 ( 950-960)
吳國 ( 892-937) 南唐 ( 937-975) 前蜀 ( 891-925) 後蜀 ( 925-965) 閩國 ( 893-945)
楚國 ( 896-951) 南漢 ( 905-971) 南平 ( 907-963) 吳越 ( 893-978) 北漢 ( 951-979)
五代十國(公元907年-960年)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包括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 )等眾多割據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907年唐朝滅亡開始,至960年宋朝建立為止,部分史家則定義為到979年宋朝統一十國剩餘政權為止。
五代依次為樑、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五代之外有眾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稱制立國(稱王或稱帝)的割據政權被稱為十國。
【意義】
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徵賦不斷,名都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所以前人把五代稱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歐陽修在他寫的《新五代史》裡常用嗚呼開頭,這並不是他裝腔作勢,不說其他,單後來的殘酷刑罰「凌遲」(即千刀萬剮)就是在五代亂世出現的。
但這時期又是走向統一安定的時期,後周柴榮十年統一戰爭為北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其他方面,如火藥、印刷術的發展,詞的出現,也是有所成就的。
在五代後晉時,石敬瑭為了得到契丹的幫助南下消滅後唐,割讓燕雲十六州,將中國的北部屏障拱手讓給遊牧民族,以致中原政權在冷兵器時代處處受到善於野戰的遊牧民族的壓制,導致遊牧民族漸漸強大,並最終現兩次消滅中原政權,對近世中國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盛唐文化在五代十國時期由磅礴的整體在諸王割據的社會歷史語境下開始分化,特別是在南方沉
澱下來,並在文人士大夫的手中逐漸轉化地成熟而細緻,帶有極為鮮明的江南水鄉的地域文化特色,並由此形成了「唐五代文化」——這樣一種帶著獨特的社會歷史
特徵、及鮮活的地域特徵的、文化過渡階段,由此構成了宋代文化及其文化形式的先聲。
歷代皇帝的年號有什麼代表意義
3樓:欝日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據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
《漢書》上記載說,那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稱那年(前122年)為元狩元年。可是,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群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後來,人們把這記錄年代的開始稱「紀元」,改換年號叫做「改元」。
此後,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紀年,並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 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以進行多次改元。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一個皇帝年號也有多個。例如漢武帝有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21年有18個年號。也有皇帝在即位時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號,例如五代時期後梁的「乾化」年號、後晉的「天福」年號、後周的「顯德」年號。
明朝以後,基本上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因此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
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的時期。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另外朝鮮、琉球為中國藩屬時,亦用中國帝王年號。以朝鮮為例,明亡之後,除與清朝文書往來,內部官方文書拒用清朝年號,改用干支或國王在位紀元,至於民間仍有堅持採用崇禎年號者,甚有直到崇禎二百餘年者,與明鄭一直採用永曆年號,極為相似。
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
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例如後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元年。
3年後,後漢劉知遠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還有許多年號在不同時期重複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個時期在使用。
還有因為避諱或者其他原因,一個年號有不同寫法,例如唐殤帝的唐隆年號,又寫作唐元、唐安、唐興。 有些年號是根據兩個前代年號合併而成,如貞元取自貞觀開元,隆興取自建隆紹興,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紹熙取自紹興淳熙,慶元取法慶曆元佑、開禧取自開寶天禧等1。 辛亥革命後,中華**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而改用**紀年。
雖然在袁世凱稱帝時使用過「洪憲」的年號,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為中國正統史書所承認,而認為中國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紀年。
4樓:奈落
年號 年號,是我國古代史上封建帝王為了紀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同時,它也是一個 封建或割據政權的標誌和象徵。因此,自漢武帝時採用年號起,歷朝歷代帝王或**割 據者、農民起義首領基本上都取一個或數個年號,表示正統,圖個吉利祥瑞。沿襲到清 末,採用過的年號約八百多個,歷時2500多年。
漢武帝以前沒有年號,以帝王的年次紀年,史書記載時則連同帝號合稱。比如周宣 王元年、二年、三年,魯隱公元年、二年、三年等,一直延續到出皇帝位,下一嗣王即 位或改朝換代新帝即位,則用嗣王或新帝的年次紀年,稱元年、二年、三年等。 年次紀年到了漢代,特別是漢文帝、景帝時期有所變化。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 六年用年序紀年,稱元年、二年……十六年;後七年,即第十七年起,改稱後元年、後 二年……後七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前七年稱元年、二年……七年;後六年稱中元年、 中二年……中六年;最後三年,稱後元年、後二年、後三年。後三年正月景帝死,武帝 即位。
這種現象,史稱"改元"。 有史以來,自"帝號紀年"或曰"王位紀年"起,帝王在位期間沒有"改元"現象,"改元 "自文、景始。文帝在位一次改元,景帝在位兩次改元。
改元的原因,蓋如《漢書·文帝紀》所說:"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 壽』。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
" 漢代方土方術盛行,深信 緯迷信和天譴天瑞,因此在"間者(指前十六年)數年比不 登,又有水早疾疫之災,朕甚憂之"的情況下,漢文帝於十六年九月得到玉杯,且上刻有 "人主延壽"詞語,認為時來運轉,吉利祥瑞,便命令天下臣民大 玲t宜群飲慶賀,擬定 明年改元。張晏注亦云:"新坦平候日再中,以為吉祥,故改元年,以求延年之祚也。
" 這就是改元的原因。 不過,文、景二帝改元,本只改元年,沒前元、中元、後元字樣,這前、中、後是 後人為了區分放、中、後而加的。文、景二帝初改元,只改稱元年,按年次往下紀,與 後來的改元不同。
因為後來改元是已有年號,所謂改元實質上是改年號。 稱年號自漢武帝始。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11個年號,前六個年號,每六年一 換;後四個年號,每四年一換;最後一個年號僅二年。
他第一個年號名建元,顏師古於 《漢書·武帝紀》建元元年下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實際上,武帝親 定的年號是其在位三十一年的"元封",下詔書"以十月為元封元年"。
這是漢初因秦制, 以十月為歲首。據史家考定,元封前五個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都是追 加的。因此應該說,我國古代歷史上年號起於"元封"。
年號起於漢武帝"元封",建立年號的原因和意義何在?據《史記·十二·武帝紀》記 載:"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
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見曰元 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雲。"即建立元年、取年號應以天瑞來命名。所謂天瑞是天 體自然降臨的祥瑞物,長星(慧星)現,故命年號叫元光;郊得一角獸(白麟),因改元叫 元狩。
年號的擬定,均選吉利樣瑞詞語,一般選用兩個字。如東漢章帝年號建初、元和、 章和;晉武帝司馬炎年號泰始、咸寧、太康、太熙等等。也有四字的,如唐武則天年號 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宋太宗趙光義年號太平興國等等。
個別也用六個字的 ,如西夏 白 躁儐瞿旰?天授禮法延柞",西夏惠帝趙秉常年號"天賜禮盛國慶"。年號 沒有超過六個字的.因年號過長不便稱謂。
年號的改變也叫改元,改元有除舊佈新之意。一帝多號,因某種情況需要或獲天瑞 改元,如漢武帝見長星現,改號元光,獲得白麟,改號元狩;獲得寶鼎,改號元鼎等。 改朝換代均需改元,加唐高祖李淵滅隋改隋煬帝楊廣大業十四年為唐武德元年;明太祖 朱元璋滅元朝改元惠宗妥懽貼睦爾的至正二十八年為明洪武元年。
嗣君繼位也須改元, 如東晉明帝司馬紹繼位改元帝司馬睿永昌二年為太寧元年;南宋端宗趙昰繼位改共帝趙 顯德佑二年為景炎元年。像五代後周世宗柴榮及恭帝柴宗訓繼位均沿用太祖郭威年號顯 德的極少。 因此,可以說年號是歷代一個正統王位、皇枚的標誌,有了年號就有了正統王位、 正統皇權,否則就失之。
比如歷代番國奉行某皇帝的正朔就是一個明證。所謂"奉正朔" ,就是奉行某皇帝的年號紀年。如三國的以誰為正統,陳壽《三國志》以三國並列,各 用各的年號紀年紀事,而習鑿齒《漢晉春秋》則認為蜀為漢朝偏安,以蜀為正統。
東晉 十六國前涼張軌,因對晉稱臣,奉行晉的年號紀年,西域出土竹簡上書有"建興十八年" 字樣。"建興"為西晉愍帝司馬業的年號,"建興"只有五年,蓋道途阻隔,前涼不知晉已 南遷,此時已是東晉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說明奉正朔、用年號紀年的嚴肅性,奉 行到底,不敢越雷池一步,反之就是叛逆。 年號,從它本身來說原是小事,僅為紀年方便的名號,然而就它產生的背景、條件 ,在歷史上的作用等而言,可就複雜了。
研究歷史、整理古籍等不得不注意,同時也是 一般人應具備的常識。 年號紀年,原是我國古代史上特有的產物,在記載史事時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仍 然斷斷續續不十分方便。建國後,我國正式採用公元紀年,歷史上的年號紀年也可用公 元對照,時間前後概念清楚。
李煜,五代十國時國君,李煜,五代十國時 (什麼)國君,史稱「 」,後因 毒死?
南唐,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 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 蓮峰居士。漢族,彭城 今江蘇徐州 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 961年 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 違命侯。後在汴京...
五代十國有哪些著名人物,五代十國的名人
柴榮 郭威 石敬瑭 朱溫 劉知遠等。1 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 921年10月27日 959年7月27日 字號不詳,邢州堯山 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 人。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 954 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郭威家長大,謹慎篤厚,成為郭威養子。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
五代十國分別有哪些皇帝,五代十國有哪些皇帝
五代 後梁 太祖 朱溫 郢王 朱友球 末帝 朱友貞 後唐 莊宗 李存勖 明宗 李嗣源 閔帝 李從厚 末帝 李從珂 後晉 高祖 石敬瑭 出帝 石重貴 後漢 高祖 劉知遠 隱帝 劉承佑 後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榮 恭皇帝 柴宗訓 十國 吳 太租 楊行密 烈租 楊渥 高祖 楊隆演 睿皇帝 楊溥 南唐 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