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鳳凰照相
簡化字是2023年代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傳統漢字
的基礎上進行了漢字簡化而產生的字型。由此亦產生了繁體字的對稱,意指該字在簡化前的寫法。同一漢字,簡化字比繁體字筆畫為少。
簡化字在現今中國大陸地區為規範漢字的一種。不過,傳統漢字中也有很多漢字並沒有被簡化,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些漢字叫作傳承字,既不屬於繁體字,也不屬於簡化字。
簡化方法
現行的規範漢字,並不完全依照六書這傳統的漢字法則產生出來。而是採用了以下的方法:
以簡單符號替換原來的偏旁。
例:對(對)、鄧(鄧)、觀(觀)、歡(歡)、嘆(嘆、嘆)、難(難)、雞(雞)、聶(聶)、鳳(鳳)、岡(岡、崗)、風(風)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
例:廣(廣)、誇(誇)、滅(滅)、習(習)、寧(寧)、佇(佇)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後,再加以變形。
例:婦(婦)、麗(麗)、歸(歸)、顯(顯)、務(務)、寬(寬)
採用繁體字的輪廓特徵。
例:飛(飛)、龜(龜)、齒(齒)、奪(奪)、門(門)
草書楷化。
例:書(書)、長(長)、樂(樂)、車(車)、頭(頭)、興(興)、發(發)
同音或近音代替,以普通話為準。
例:谷(谷)、醜(醜)、後(後)、只(只)、幹(乾、幹、幹)
新造會意字。
例:灶(竃)、體(體)、塵(塵)、巖(巖)
採用筆畫較少的古字。
例:淚(淚)、從(從)、雲(雲)、網(網)、與(與)、傑(傑)
採用筆畫較少的古字,再加以變形。
例:異(異)
採用筆畫較少的異體字。
例:貓(貓)、狸(狸)、侄(侄)
改換形聲字的聲旁。
例:斃(斃)、蠟(蠟)、鍾(鍾)、潔(潔)、鄰(鄰)
新造形聲字。
例:護(護)、驚(驚)、膚(膚)、艦(艦)、藝(藝)、響(響)、華(華)
偏旁類推字
使用簡化的偏旁重新構造:
頁(頁):顏(顏)、頜(頷)、順(順)、額(額)
專(專):傳(傳)、轉**)、磚(磚)
學(學):覺(覺)、黌(黌)
擇(擇):譯(譯)、澤(澤)、擇(擇)、驛(驛)
注意部份類推並不一致,如:
難(難):漢(漢)、嘆(嘆、嘆)、灘(灘)、癱(癱)、攤(攤),但
歡(歡)、勸(勸)、觀(觀)、權(權);(然而「灌」則不簡化。)
僅(僅);雞(雞);鄧(鄧);對(對);戲(戲);
樹(樹)。(然而「廚」則簡作「廚」,「澍」則不簡化。)
盧(盧):鸕(鸕)、顱(顱)、鱸(鱸),但
爐(爐)、驢(驢)、蘆(蘆)。
湯(湯):楊(楊)、場(場)、殤(殤)、煬(煬),但
陽(陽);傷(傷);蕩(蕩)。
門(門):悶(悶)、問(問)、聞(聞),但
開(開)、關(關)、閒(閒、閒);
鬧(鬧)、鬩(鬩)。(然而「鬥」則簡作「鬥」。)
與(與):嶼(嶼)、歟(歟),但
譽(譽)、舉(擧、舉)。(然而「興」是「興」的簡體。)
評價對於漢字簡化,一直以來存在著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近年來對於漢字簡化的反思和爭論開始升溫。
贊同漢字簡化的人認為:
1.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在演化過程中不斷簡化。除中國大陸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在簡化漢字,是大勢所趨。
2.中國大陸規定的簡體字基本源於民間業已流傳的寫法,其中一些來自古體,並非憑空創造。
3.漢字的簡化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和漢字的數目,因而降低了漢字學習的難度,同時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有利於普及教育,且廢除繁體中的異體字便於民眾交流。
4.中國大陸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等專事出版古代典籍的出版社通常使用繁體,繁體典籍很容易找到。
5.大部分受簡化字教育的中國大陸人在閱讀繁體字時並未出現明顯理解困難。
6.在電腦、手機、pda等數字裝置,文字大小有限,簡化漢字因筆畫較簡單,顯示較清楚。
反對的觀點主要集中在:
1.漢字簡化後,不利於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繼承,推廣漢字簡化之後,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使讀者誤解。
很多人忽略的是,自五四以來,一直有聲音鼓吹廢除漢字,改以拉丁字母-這是中共推動簡體字背後的意識形態。作為世上最後一種活的表意文字系統,簡體字是消滅一種文化的一部分的第一個步驟。
2.不利於中國大陸、臺灣、港澳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日本等外國使用的漢字也進一步脫節,做**為的「書不同文」。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陸地區在世界的地位日漸重要,故隨之採用簡體,所謂大勢所趨,追究其根源,仍是來自中國**的政治力。
3.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
現行簡化字的推類系統混亂,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情況,而且什麼字依從類推、什麼字不依從的隨機性很高。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者的負擔。
4.漢字的發展並非只是簡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寫作「又」,可見繁化的過程亦一直在漢字中進行,並且在漢字發展中佔了不少比重。
這主要是為了辨義的實際需要,自然而然發展而成的,並非用政治力去強行改造。而自楷書大致定型至今,時間已接近兩千年。把「簡化」說成是漢字的主要發展途徑,是粗疏和太「想當然」的。
5.從書法美觀的角度出發,很多簡化字的設計不夠嚴謹,同時對於篆書、隸書等書體,簡化之後失去原先書體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義,簡化後產生的許多類似字形,以及缺乏音義結構等,都造成閱讀上辨識的困難。
7.很多**如報紙、**等被迫同時設立繁體和簡體兩種不同的版本和/或相關的繁簡轉換工具,花費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電腦處理漢字中,不論繁體還是簡體,輸入速度均相若。並不見得簡體字較有效率。但簡化字一字兼代數字的設計,增加了用電腦轉換時的難度,使轉換結果不太理想。
9.簡化字與掃除文盲沒有直接關係,在香港、臺灣等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文盲人口比例遠遠低於中國內地,可見掃盲工作重點在教育的資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簡化字。
10.以形聲方法創制出來的簡體字,未必能兼照各種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區的人難以理解這些簡化字。如「艦」字以「監」作聲旁,兼顧古音系統和各地許多方言,簡化字寫作「艦」,以「見」作聲旁,只照顧了普通話,切斷了聲旁與方言和古音的關係。
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諧聲系統時,簡化漢字往往不可信。
11.即使在大陸,也無法完全廢了正體字。不只因為古籍、文言等需要,還有更多被刻在古蹟或建築物上的漢字,皆無法取代。
由於正體字有不可取代性,反之則否(因正體字在字義上可完全包容簡體字),因此,簡體字的出現造成了漢字的累贅,大量增加漢字字數,對學習造成負擔。
12.港澳迴歸多年仍繼續使用繁體字,也說明了簡繁之爭的一些現實問題。
13.人們在螢幕閱讀漢字時,毋須每筆都仔細看清,看到輪廓已能辨別。不論繁簡,漢字的顯示皆不能像英文字母般少,不見得簡化字有特別優勢。
相反,因簡化字產生大量形似字,增加在小字環境裡的辨認難度。
14.科技可以改進,應發展合適科技來配合漢字的需求,而非強行削足就履。
書寫求簡易,認字避繁難,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普遍要求。
孫中山先生也偶用簡體字題詞,如:「繼往開來」的「繼」、「靜敬澹一」的「靜」、給「叔痴先生」中「海闊天空」的「闊」字、給坎城分部的「協力圖強」和給古巴同志的「同心協力」的「協」字。有誰因此而責備他破壞中華文化?
上世紀40年代,筆者在廣東僑鄉受教育,如今所認識和手寫的大部分簡化字,就是在那時學會的。國文課教師畢業於南京**大學,板書常用簡化字,例如他寫的「趙」字一律簡化。
當時所學的「當」、「時」、「擠」,「濟」,「繼」,「積」,「際」,「機」,「頁」,「門」,「們」等100多個簡體字,同現在大陸通行的一模一樣。其中所有的「言」旁、「金」旁、「貝」旁等也簡化如同現在的一樣。有個別簡體字,略有不同,如「國」字內是「王」,不是「玉」。
這位教師允許學生在作業、作文上用簡體字。學生問他,為什麼書上印的字和他寫的不同?他說書上的也要改,**早有法令。
我上初中時,有位訓導主任兼童子軍團教練(那時這個角色多是國民黨員),他的簡體字更多。高中一年級在香港,我接觸到更多簡體字。有一些同學到廣州有名的廣雅、培正、培道等校讀書,也學了不少簡體字。
50年代,我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了兩年之後,即2023年,第一批簡體字才正式公佈。一見這些簡化字,真如魚得水,因為所有這些字,早已看慣、寫慣、學會。許多人深感,政權變異,簡體字卻大體一脈相承。
如果簡體字是革新漢字的貢獻,那麼人們是不是應該首先感激當年「國民**」教育有方?如果簡體字是製造文盲的罪過,那麼是不是首先要埋怨當年「國民**」誤人子弟?
80年代來美后,在《僑報》使用簡體字前,所有經夫人整理抄正投寄報刊的稿件,一個簡體字不用,主要是怕給編輯造成麻煩。給臺灣、香港和美國編輯和文友寫信,也不用簡體字。
但接到臺灣和海外文化人的信,反而常有簡體字。從臺灣來美多年、住在加州的老詩人紀弦的信中也有一些簡體字。幾年前,筆者蒙贈《紀弦自選集》,扉頁手書「當」、「與」、「眾」、「種」、「萬」都與大陸現行簡化字一樣。
近年讀臺灣一些語言文字學者的文章,不少人希望擺脫「政治化」。
2023年3月,臺灣一家晚報就發表專論,認為大陸簡化字,「簡」得合理,「簡」得妙,「大膽地使用筆畫很少的同音字,卻又無礙字義,兼取簡繁體的優點」。前幾年,來自臺灣的文席謀先生也有類似見解。
偶閱薛毓麟先生《再談辭典的索引》,有的論述頗有見地。從文中看來,他稱讚浦家麟先生為「中華**文化事業的尖兵」,推測他從事的大概是新聞工作。他發表《漢語拼音應在辭典索引試行》,浦家麟先生約他見面,原來他們兩位「英雄之見相同」。
而六年前,浦氏在其《遠東漢英大辭典》中,已把漢語拼音列為五種索引之一。
文中有一段話,值得一讀:
「對中國文字上的兩大爭執——簡體字和國語羅馬拼音,有很深切感觸,認為這兩項爭論是不必要的。反對把簡體字取代正體字的立場者不孤立,但自然演化出來的簡體字已被廣泛應用,新創而合理的簡體字國人也有認同的必要。」
這至少證明,並非只有「中共教育出來的精英」贊成簡化字。筆者相信,如果沒有人為「政治化」作祟,許多在臺灣的人士,也會自由表達對簡體字的見解。
漢字繁簡「政治化」,其實是受國共兩黨政爭波及。首先頒令推行簡體字的「國府」,極力隱瞞歷史真相。
「五四」以後,提倡簡化字的人,可以說不分政治立場的都有。而首先為之頒令的,正是當時的國民**。小學時那位教師提到而我們一直不知道的**法令,幾年前已經被研究者發掘出來,**在人們面前。
2023年8月21日,由當時國民**教育部頒11400號令,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列出324字。其中大半與大陸現行簡體字相同,如:壓、價、過、禮、辭、體、爾、彌、擬、礙、獨、滬、燭、譽、趕、橋、變、戀、堅、亂……
當年10月,國民**由主席、行政院長、教育部長聯署,頒佈第744號訓令,其後行政院頒發第5378號訓令,教育部也頒發第14397號訓令,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據說第二年停執行此令,是否確實待考。即使真的停止,也說明三點:
一、首先以正式訓令推行簡體字的是當時執掌中國政權的國民**;
二、其所以立法頒法推行簡體字,正因為無**化人還是廣大民眾,已經形成書寫、認識簡體字的大氣候、大潮流。這與政治傾向、立場無關。
三、經過頒令後,簡體字更為得勢,繼續流行不已。
2023年,「國府」退到臺灣後,卻諱言上述訓令。這是故意遺漏,實際上就是隱瞞和隱諱。
更有甚者,把簡體字視為「匪字」,禁絕簡體字書籍。如有提倡簡化字,就是「與匪呼應」甚至是「通匪」。如果簡體字是「匪字」,那麼2023年頒令推行簡體字,豈不是「匪行」?
其實,到了臺灣,「國府」也曾研究推行簡體字。2023年9月,「國府」考試院副院長羅家倫發表講話說:「欲儲存中國文字,則必須簡化,使廣大民眾易於學習」。
2023年3月,他又在《****》發表長文《簡體字之提倡為必要》,後來印成《簡體字運動》單本。2023年6月,何應欽在國民***十次全會上提出《整理簡筆字案》;蔣介石指示:「本案至為重要」、「有關單位約集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運用科學方法,審慎詳加研究。
」2023年3月「教育部」公佈《常用國字標準字型表》和《標準行書範本》時,儘管迴避「簡體字」提法,但也選用了乃、才、吃、灶、床等大量簡體字。2023年「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發行《標準行書範本》,在4010個常用字中,有563個與大陸簡化字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131個相似。
可以設想,即使沒有大陸推行簡化字,退據臺灣的「國府」,或遲或早,也會重提**24年的頒令,或重新研究簡體字問題。正因為大陸先行一步,於是「你提倡的,我必反對」。
筆者以為,漢字繁簡本是純學術課題。該不該簡化?如何簡化?
如何避弊趨利?如何便利今日而不割斷歷史?都可以由民眾和學者平心靜氣地交換意見。
一時不能統一意見,亦可以讓不同方案接受實踐檢驗。一旦人為「政治化」,還沒討論研究,就充滿敵對氣氛,於事何益?
同是中國人,共珍中華文化,應當有信心找到在新的時代、新的世紀,延續和發揚優秀傳統的共識。
簡體字是怎麼由來的
簡化漢字由來已久,漢字從甲骨文 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 楷書。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楷書的已見於南北朝 4 6世紀 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 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今天我們知道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
取名按筆畫是應該用繁體字還是簡體字來取決於你五行屬性
當然按繁體啦,康熙字典的筆劃為準,看我所有回答。有名字問題問我。簡體啊,還要根據你的八字決定,舊版才用繁體 你好!用繁體字筆畫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取名字算五行吉凶姓名筆畫是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 名字筆畫還真不可信,首先名字筆畫與五行吉凶沒什麼關係,他是把八八六十四卦強加在名字筆畫數上,而...
日本的簡體字是抄襲中國的嗎
嚴格上說,日本使用的漢字的確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因為當時日本正在學習中國唐朝的先進文化,進而也把漢字移植到自己的文化中去了,而漢字在日本也進行了改良,從而形成了日文,但是這也說明中日的文化是有共同點的.日本的漢字簡化跟中國式走的兩條道路。日本官方簡化漢字的時間比中國早。並且一直在持續。有少數日本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