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肝藏血,主要表現在
三個方面
① 貯藏血液。肝如同「血庫」一般,能夠貯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體活動所需,發揮其濡養臟腑組織、維持相應功能作用。《靈樞·本神》提到:
「肝藏血,血舍魂。」《素問·五臟生成》亦云:「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②②調節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還具有依據機體之需,調節迴圈血量作用:當機體處於安靜休息,或睡眠狀態時,機體所需血量減少,部分血液迴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當人體在工作,或劇烈活動時,機體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則由肝臟輸送到經脈,以供全身各組織器官所需。
即如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所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
何也?肝主血海故也。」「血海」之名,除指任脈中一穴位外,一般是指衝脈而言。
《靈樞·海論》曰:「衝為血海」,強調衝脈氣血充足對人體的重要性。肝的疏洩與藏血功能,相反相成,共同維持肝的貯藏血液與調節血量的作用,故又有「肝主血海」之稱。
實際上,「衝為血海」的作用是通過肝的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作用而實現的。
③收攝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能使血液收攝於經脈之中,不致溢位脈外而出血的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典籍上就是這樣說滴,如果問為啥會是肝,那恐怕誰也說不清楚,不過從功能上講,肝主疏洩,女子以肝為後天之本,情志、月經、孕產等方面的**都以肝為本,都有不錯的療效。
肝藏血是什麼意思,是多餘的血藏於肝嗎?
3樓:匿名使用者
肝藏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 貯藏血液。肝如同「血庫」一般,能夠貯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體活動所需,發揮其濡養臟腑組織、維持相應功能作用。《靈樞·本神》提到:
「肝藏血,血舍魂。」《素問·五臟生成》亦云:「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②調節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還具有依據機體之需,調節迴圈血量作用:當機體處於安靜休息,或睡眠狀態時,機體所需血量減少,部分血液迴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當人體在工作,或劇烈活動時,機體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則由肝臟輸送到經脈,以供全身各組織器官所需。
即如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所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
何也?肝主血海故也。」「血海」之名,除指任脈中一穴位外,一般是指衝脈而言。
《靈樞·海論》曰:「衝為血海」,強調衝脈氣血充足對人體的重要性。肝的疏洩與藏血功能,相反相成,共同維持肝的貯藏血液與調節血量的作用,故又有「肝主血海」之稱。
實際上,「衝為血海」的作用是通過肝的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作用而實現的。
③收攝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能使血液收攝於經脈之中,不致溢位脈外而出血的作用。
從上可知,肝藏血,有多餘的血藏於肝的意思,但不僅僅如此
肝有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內必須貯存一定的血量,以營養肝體,制約肝的陽氣升騰,勿使過亢,以維護肝的疏洩功能,使其沖和調達。
肝的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不藏血可以出現吐、衄或婦女月經量多,甚則崩漏等出血病變。肝的調節血量表現在調節人體各部血量,尤其外周血量的分配。
當機體活動劇烈或情緒激動時,肝臟將貯存的血液向機體外周輸布,以供機體所需。當安靜及情緒穩定時,血液則貯藏於肝。
肝調節血量的功能可體現在肝血對目、筋、爪的營養及女子的月經來潮等方面。如肝血不足,失於營養,可見兩目乾澀昏花,或為夜盲,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等症。
何謂肝藏血 從生理病理的角度論述 答案應該是 生理什麼什麼 病理什麼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義,有涵養肝氣、調節血量、濡養肝及筋目、為經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肝臟是人體貯藏血液的主要器官,猶如貯血的倉庫一樣。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是執行不息的,但肝內必須貯存一定量的血液,以應付人體在特殊情況下(如大量失血、劇烈運動以及緊張勞動時)的需要。
膽氣與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有關,有主決斷的功能。《內經》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因而,某些驚恐、失眠、多夢、謀慮不決等精神情志症狀,多認為是膽氣虛所致,臨床上也常常從膽**。
5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理論認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肝主疏洩",包括調暢氣機,促進全身氣血水液執行,促進脾胃消化,分泌膽汁和調暢情志等作用。中醫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要靠氣不斷的升降出入運動來完成,氣機就是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的升降出入正常,氣血水液執行通暢,保證了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肝還有分泌膽汁和促進脾胃消化的作用。中醫認為肝主疏洩功能還包括調暢情志的作用,與情志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疏洩功能正常則情緒正常,心情舒暢;肝氣的疏洩功能太過,則出現急躁易怒、心煩不寐、多夢、頭痛頭脹等肝氣上亢的症狀;肝氣的疏洩功能不足,則出現胸脅脹悶疼痛、情緒低落、抑鬱、多疑善慮等肝氣鬱結的症狀。
二是"肝主藏血",包括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及攝血的作用,所謂"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就是說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全身血量的分佈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則各臟腑器官組織得以滋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維持機體的各種機能。肝血虛少,臟腑器官組織失養可出現兩目乾澀、視物昏花、肢體麻木等。
所以,肝的養生保健方法應該以保持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和肝血充足為主要原則。
脾統血與肝藏血的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原理不同
1、脾統血:脾有統攝血作用,使血液循經脈執行,不至溢位於經脈之外,這全賴於脾氣的統攝。
2、肝藏血:肝有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
二、出處不同
1、肝藏血:出自戰國時期的人(佚名)寫的《黃帝內經·靈樞》。
2、脾統血:出自戰國時期醫學家扁鵲創作的一篇散文《難經·四十二難》。
三、特點不同
1、肝藏血:肝藏血與人體血流量的增減情況有關:如人體內各部分的血液,常隨著不同的生理情況而改變其血流量。
當人在體息和睡眠時;機體的血液需要量就減少,大量的血液歸藏於肝。當勞動或工作時,機體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就排出其貯藏的血液,以**機體活動的需要。
2、脾統血:脾有統攝血作用,使血液循經脈執行,不至溢位於經脈之外,這全賴於脾氣的統攝。
7樓:匿名使用者
「肝藏血」與「脾統血」分別闡述了肝脾兩髒在血液執行中的作用。肝藏血,始見於《內經》。《素問·調經論》曰:
「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藏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貯藏血液。肝如同「血庫」一般,能夠貯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體活動所需,發揮其濡養臟腑組織、維持相應功能作用。正如《靈樞·本神》所說:
「肝藏血,血舍魂。」《素問·五臟生成》亦云:「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②調節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還具有依據機體之需,調節迴圈血量作用:當機體處於安靜休息,或睡眠狀態時,機體所需血量減少,部分血液迴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當人體在工作,或劇烈活動時,機體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則由肝臟輸送到經脈,以供全身各組織器官所需。
即如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所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
何也?肝主血海故也。」「血海」之名,除指任脈中一穴位外,一般是指衝脈而言。
《靈樞·海論》曰:「衝為血海」,強調衝脈氣血充足對人體的重要性。肝的疏洩與藏血功能,相反相成,共同維持肝的貯藏血液與調節血量的作用,故又有「肝主血海」之稱。
實際上,「衝為血海」的作用是通過肝的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作用而實現的。③收攝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還能使血液收攝於經脈之中,不致溢位脈外而出血的作用。
肝藏血功能失常,臨床可見兩種情況:一是肝血虧虛,肝之經筋、組織失養,稱為「肝血不足」。血虛目失所養,則兩目乾澀,頭暈眼花,甚至夜盲;血不捨魂,則失眠多夢,或見夢遊;血不養筋,則見肢體麻木,手足拘攣,屈伸不利;血海空虛,胞宮失養,則見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甚或閉經等等。
二是肝氣虛,不能收攝血液,血不循經而妄行,即「肝不藏血」。臨床可見**、衄血,以及月經過多,甚或崩漏等症。
脾統血是指脾具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中執行,防止其溢位脈外的作用。《難經·四十二難》曰:「脾裹血,溫五臟」,指出脾具有包裹血液、防止血溢的作用。
明代薛立齋在《薛氏醫案》中說:「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統攝於脾。」脾的統血作用是以脾主運化為基礎的,脾氣健運,氣血充足,統攝力強,則血行脈中,而不溢位脈外。
故此武之望在《濟陰綱目》中說:「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若脾失健運,脾氣虧虛,統攝無力,則致血溢脈外,而見**、衄血、便血、尿血、**出血,月經過多,甚或崩漏症。
正如尤在涇在《金匱翼》中所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統血;脾化血,脾虛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
肝藏血與脾統血是相互關聯的。血液之成,源於脾胃;既成之血,藏之於肝,依機體所需而執行諸經。血液之行,以心肺之氣為動力,以肝脾之氣為約束。
脾氣健運,血液化生充足,則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行之於經,則脾有所統,二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正如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中所說:「血生於脾,統於心,藏於肝,宣佈於肺,根於腎,灌溉一身,出入於脈。
」若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乏源,影響肝的藏血功能,則常致頭暈目澀,肢麻筋攣等肝血不足之證;若肝脾虧虛,收攝力弱,血溢脈外,而見各種出血證,稱為肝不藏血或脾不統血。
臨床對於血虛或出血病證,當根據其特點及其兼證,辨別其屬肝、屬脾,而審證治之。如血虛因失血過多,或久病損耗所致,症見目澀夜盲、頭暈目眩、肢麻爪淡,月經量少,甚至或經閉等症者,多屬肝血不足,**以補血養肝,可選用四物湯加減;而血虛因過勞、久思,或生化不足所致,而見頭暈面白、心悸失眠,伴有倦怠懶言、少氣乏力等症者,多為脾虛氣弱,治當健脾益氣養血,方選當歸補血湯或四君湯加減。肝藏血或脾統血,臨床皆可見各種血證,若出血色淡,並伴有明顯氣虛者,多為脾不統血,治當健脾益氣攝血,可選歸脾湯或補中益湯加減**;若出血見於上部(**、衄血、咯血),且血色鮮紅,伴有煩躁易怒、面紅目赤者,多為肝氣上逆、血隨氣逆,**當平肝潛陽、清熱涼血,方選羚角鉤藤湯或柴胡疏肝散加生地、赤芍、丹皮等藥。
總之,各種血證,出血伴有虛證者,多屬脾病;出血而有實證者,則多為肝病。臨證之時,當詳察脈證,細心辨析,以便因證論治,提高療效。
談談對「肝主疏洩」的看法,談談對「肝主疏洩」的看法
疏洩,疏,是疏通,暢達 洩,是 排洩,宣洩。肝主疏洩,是古人對肝性柔和 條達,不鬱不亢生理狀態的概括,它直接關係著人體氣機 升降出入 的調暢。具體的功能表現可以概括以下幾方面。1 情志方面,情志活動是 神 的體現,神是依靠精 氣 血等物質為基礎的。精氣充盈 氣血調和 氣機調暢,則肝氣條達,情志舒展,...
肝鬱氣滯血瘀肝腎陰虛的症狀吃什麼中成藥才能徹底治好 吃過幾頓逍遙丸沒什麼效果
你自己知道有這些症狀,但能判斷那個是根本嗎。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滯會導致血瘀,血瘀也能導致氣滯,這兩個有一個是根本。你說你還有肝腎陰虛。是肝陽過抗 肝盜腎水,還是腎陰虛無法濡養肝陰,是哪個?肝鬱氣滯一定有脾氣暴躁易怒,肋脅攢痛。而血瘀一定有刺痛,舌下有青紫色的血管,很明顯。肝腎陰虛一般會有便祕...
肝血管瘤微創介入治療原理是什麼,微介入肝血管瘤消融術怎麼樣
在b 超的引導下細針穿刺,直接到達病灶區域,抽吸囊液或者注入藥物,使囊腫萎縮消失,腺肌瘤或肌瘤經過注藥瞬間變性壞死,萎縮,最終纖維化,臨床症狀隨之緩解。具有不開刀,不打孔,細針穿刺安全無創傷,苦,不 不住院等諸多優點,符合了後現代醫學的 理念。肝血管瘤切除術手術切除效果可靠 安全,完整切除是惟一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