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2021-03-05 18:10:48 字數 6099 閱讀 608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的古詩詞不僅意境優美,而且形式多樣,語言精練,思想深遠,記錄了中國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詩詞更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古詩詞可以說是真實地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生活,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氣節,有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詩詞易記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可謂是廣為傳誦。

在全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都有古詩詞的學習、背誦,而且篇幅很大,內容形式也是涉及多個方面。比如,小學語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冊第一單元,課後穿插的三首古詩《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現了作者堅貞不移、頑強不屈、勇於奮鬥的堅強品質。還有第五單元的古詩兩首,其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

再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反映了作者對母親的真摯而深厚的敬愛、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從小學語文閱讀課本中可以看出,關於古詩的學習背誦內容很多,詞就顯得有些少,其實詞也能傳達出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而且比較詳細具體。比如: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八單元,課後就有兩首詞《菩薩蠻》和《卜運算元》,像這樣的詞類也很適合小學生閱讀和背誦。

古詩詞的作者總是用形象、簡短的語句,寫出深刻的含義,可以說古詩詞意境悠遠,文化氛圍濃厚,是小學語文閱讀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2蒐集春聯

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豐富多采,民間文化更是其中的精華之一。教師們可以佈置學生在寒假做一道特殊的作業:每人至少蒐集5副春聯。

到開學後,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蒐集到的對聯,在班隊活動中進行交流。還可要求學生表達這些對聯類別,如:有兩字的,三字的……十幾個字的;按貼的地點來分,有貼在正門的、旁門的,有貼在廚房的、灶邊的,有百貨商店貼的、五金商店貼的;按內容講,有讚揚美德的,有歌頌領袖偉人的,有反映改革開放成果的,還有以商品名開頭的……這樣歸類後,學生對春聯有了新鮮感,當他們想到小小春聯中竟然有這麼大的學問,覺得有收穫,就會主動去讀、背春聯。

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了語言、記憶了語言、積累了語言。除了蒐集、整理春聯這項活動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順口溜、歇後語、俗語以及過年過節時的傳統習俗,適當蒐集,加強積累,以便運用。

3熟記成語

3.1課內熟記成語。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的課後就有、有的在每個單元的園地裡也有要求熟記的成語,這些成語大多兩個一組,安排合理,或意義相近,或結構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關聯。

教師們可要求學生把這些成語記熟,幫助他們瞭解成語的**、本義、今義及運用範圍,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課後出現的成語,不但要求學生熟記,還要求學生會寫會默。

3.2課外摘錄成語。課外閱讀中,學生常常接觸到不少成語,通過「摘抄」的形式進行積累,比如每人準備一本「成語摘抄本」,一遇到成語就記錄下來,通過查閱工具書理解這此成語的大概含義,並在學習中嘗試運用這些成語。

此外,在課外活動中,為了配合學生摘錄、積累成語,教師們還可以開展了一些諸如「我講成語故事」、「成語接龍」、「誰是成語大王」等活動,它們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收集熱情。

3.3生活中留心成語。只要處處留心,記住成語就不難。

除了課本、課外閱讀中有成語外,廣播、電影、電視、日常用語中的成語也數不勝數。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積月累,那麼他們成語倉庫裡的成語就越來越多。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也就得到了穩步提高。

4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有效進行文化薰陶

比如: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中秋節相關的一些資訊,如:中秋節有哪些別名?

中秋節的來歷?哪些著名人物寫下了與月有關的詩詞?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又有哪些?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撰寫報告,以網頁、簡報等形式進行交流。還可以吟詩詞、賞明月、吃月餅……一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可以安排一個較長的週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5營造文化氛圍

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闢「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當涉及到傳統文化課文教學時,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或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

與此同時,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古箏曲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6善於教學拓展

我發現每冊的《語文園地》中,都系統編排了古詩名句、成語、名言警句、三字經、對子歌、農諺、對聯等傳統文化的內容。這些內容,無論對於學生學語言、學文化、學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對於這些內容的教學,我的做法是學一項拓展一項。

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瞭解了課本上原有格言警句的基礎上,課下再蒐集先賢留下的有關的名言警句、故事、以及名人軼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拓展了視野,由點及面,讓學生看到了古人的美德,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樓:匿名使用者

教課文 明顯是侷限於某一篇文章,著眼於一篇文章的話,可能忽視教育本身。

教語文 思維範疇更大,廣度更高。選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優秀的文章,而由點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學引發學生對此類文章的思考,進而舉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處理文章的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初衷。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3樓:匿名使用者

是我國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長期發展過程中沉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匯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總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傳統文化滲透教學的對策,增強學生的國民意識.而語文作為小學一門重要的教學課程.,對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狀況進行了分析,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並實現進一步的弘揚發展.

文章主要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以期更好的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感召著一輩又一輩的中國人。小學語文課程則在傳統文化的傳播中起著基礎性的教育作用。通過語文課程中的漢字、古詩詞、歷史典故以及寫作等環節的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一、挖掘好教材內容

小學語文課文,無一不是經過教育專家和語言學家精挑細選,極具美感和濃厚人文思想的,不乏像《孔子拜師》《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強化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讓說教和課本的生動事例結合起來,豐富起來。那麼潛移默化之間,小學生就會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和學習。

如在進行《孔子拜師》一文授課的時候,把**教材的內涵作為教學的內容來進行授課,使學生了解古人是怎麼拜師的,為什麼要這樣尊重老師,把中華民族歷來尊師重教,孔子成就儒家大師並實施仁政的人文關懷思想傳播給學生。講解的時候輔助一些類似且有趣的故事,讓小學生有直觀的認識。這樣學生既學習了課本知識,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又感受了我國優良文化禮儀傳統的薰陶,德才並重,可謂一舉兩得。

二、利用活動,培養興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闡明瞭實踐對於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同樣需要進行實踐活動。只有積極開展以語文課程為載體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才能讓小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進一步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比如每逢民族傳統節日,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語文實踐作業,讓學生參與到當地的傳統節日活動中去,**一些風俗活動,例如瞭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或者是**春節的由來等,也可以去欣賞一些傳統的民間藝術如皮影戲、塑泥人等等,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聞寫一篇傳統文化體會,分享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製作一些簡單的傳統的藝術品,例如陶瓷、剪紙等工藝,讓學生切實參與到傳統文化中去,在實踐中學習傳統文化。通過這樣的實踐形式,學生對傳統文化會產生很高的熱情,對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三、加強書法教學

書法代表了我國特有的藝術品位和意境化的審美樂趣。對學生進行書法薰陶,可以開闊學生視野,積累更加豐富的知識,鍛鍊智力,培養心性陶冶情操,提高對美感的辨識。尤其是在電腦普及應用的當下,提筆忘字的現象屢見不鮮。

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體會漢字和書法的優美之處。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普及書法知識,培養書法技能也尤為重要,不容忽視。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既是社會現實的需要,也是實現基礎教育目標的需要。只有將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從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5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我個人覺得,詩詞、三字經、就能很好的帶入。。

6樓:白若琪是隻貓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傳統文化精髓

二、營造課堂文化氛圍,接受傳統文化薰陶

教師一定要樹立語文課堂是弘揚傳統文化主陣地的思想觀念三、利用傳統節日,弘揚漢民族文化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7樓:匿名使用者

**洞民族中小學方針咱中國早就有「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訓;孔子也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都說明了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也可以說,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往往決定他今後的發展,近代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英國哲學家培根在《隨筆錄》中也談到:「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其實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時候都是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教育的,咱就拿古詩詞教學來說吧。古詩詞教學並不是涉足到古詩詞單元了才有的教學活動,我一直把它當成一個長期的教學過程,藉以開展古詩詞系列活動,從而進行思想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教學伊始採取先入為主的方式,倡導學生廣泛涉獵大量的古詩詞,提倡他們多讀多記,去親身實踐「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讀書真理。

這樣不但增長了知識,又讓他們通過這一途徑親密地接觸了民族文化並瞭解其淵源,深刻體味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中教材的古詩系列按「新大綱」和「新課標」的要求,每一個階段對學生的要求都大同小異,無外乎誦讀、理解、背誦、體味、賞析。為了讓古詩的學習和背誦落到實處,從執教最初,我就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了「古詩誦讀」活動,採取「不求甚解」與「直面經典」的方式,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一週誦讀一首詩。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把「課前一支歌」和「課前一首詩」相結合,各組推選「古詩擂主」引導同學們誦讀古詩,每週除了選編入教材的古詩外再額外選讀一首,或指名讀,或聽讀,或一起誦讀,到了週五,再由「古詩擂主」來檢查同學們的誦讀情況,不能達到誦讀要求的,還要利用課餘時間補上來。每人一週誦讀一首,一學期下來至少可以背誦20---40首古詩,一年就可以誦讀40---100首不等,古詩誦讀的任務自然是水到渠成,皆大歡喜。

一月上一次古詩活動課。每個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如:故事擂臺賽、漫讀古詩園、唐詩拾趣等,已成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切入點。

每當上古詩活動課時,邀請其他語文老師來指點。在搞「故事擂臺賽」時,把「誰記得古詩多、誰的見識更廣」作為誘因,讓古詩誦讀活動自始至終轟轟烈烈地進行;在上「漫遊古詩園」活動時,設計了五個部分:古詩數字園、古詩動物園、古詩植物園、古詩顏色園、古詩四季園,讓同學們對含有數字、顏色的詩句,描寫動、植物的詩句,讚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詩進行系統歸類,有效地複習誦讀了古詩。

一學期開展一次賽詩會。賽詩會以小組為單位,按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分別安排不同的內容,如:「古詩,你能背多少」、「古詩巧對接」、「讀古詩學成語」、「中秋節賞詩會」、「春聯比賽」等。

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既誘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又使古詩教學得到了有益的擴充套件和延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一學期舉行一次古詩誦讀等級考核評定,由語文老師進行檢測。20首一級,40首二級,60首**,80首四級,100首五級,100首以上為特級。

必修內容就是全班學生必須參加「古詩考級」專案,級別根據學生背誦古詩的篇數來確定。古詩誦讀活動紮實有效地開展兩年來,同學們誦讀古詩的能力大大增強。古詩詞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青少年又正是人一生中記憶的**時段,我們何不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到極致,引領學生漫步於古詩詞,馳騁於古詩詞,從中領略到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瞭解我們的國家,激發他們建設祖國的鬥志。

我們只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斷的滲透民族傳統文化,才讓我們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傳,也才不會再有「曹操寫的《滿江紅》、兵馬俑在北京」的尷尬。更有,「語文不僅是一種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同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由此可見,作為人文學科的語文,對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構築學生的精神世界,鑄造學生的靈魂,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的養成,實在是功不可沒。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開展情感教育,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學

小學語文抄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包bai含著作家自己的du人生閱歷 思想感悟 審美觀 zhi念,作者還通過一些dao生動形象 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一些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展示出來,這樣的作品都是值得老師認真研究 學生認真學習的。老師在上這些課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去理解這些情感,要詳細 深刻地...

如何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

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複用能力制 思維能力 初步審美能力未來bai的小學語文教育改革du 要適應zhi社會發展變革對人才觀dao 語文教育質量觀的需求,核心素養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輕重不分。下面試著從理解 運用 思維與審美四個維度,列出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清單。語言理解能力 能讀懂文字的主要內容,瞭解文字表...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指導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情動於中而形於外。如果離開朗讀這一中介,學生很難走進課文,當然更談不上讓人物活起來。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要求與方法 一 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