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落後就要捱打。」在我看來,這個道理貫穿著整個中國歷史。回顧過去,無論是鴉片戰爭還是日寇侵華,無一不在印證著:
昔日的中國因為懦弱而受盡欺凌。雖然我們現在已經變得強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但卻不能輕易忘記這些災難深重的屈辱史,在這段時間裡,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以號稱當時的首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在2023年發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為起點的,戰敗後,清**還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定關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後來,英法在2023年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在抵抗失敗後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此後又陸續有英法俄的《北京條約》、2023年中法的《中法新約》、2023年中日的《馬關條約》、2023年八國聯軍的《辛丑條約》等等。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
如果沒有這些侵略戰爭,我想,中國的現狀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條約不知道讓我們中國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建國以後的發展十分迅速,我們幾十年裡就完成了別的國家要幾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就像我們從製造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到**第一顆原子彈,只用了七年的時間,但美國卻要花去200年。雖然我們現在和美國、英國等國還有一些差距,但要考慮到兩國不同的歷史背景。
其實,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的。像林則徐、關天培、左寶貴、丁汝昌等批愛國將領的湧現,鼓舞了人民的鬥志;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的抗英鬥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造成沉重的打擊,社會各階層的團結一致,讓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維護國家主權,2023年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國、日本,我們應該崇拜我們中國人自己。
還記得,小時侯,我學會的第一首歌是《社會主義好》,歌詞的最後那一句「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國人也都聽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並不是憑空編造的,它們的存在是有依據的。
提到中國,又會忍不住想到讓我們全體中國人自豪的「紅軍長征」。長征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長征精神」卻代代相傳,就像是儲存精神火種一樣。
長征途中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們的心中盪漾,那種不屈不撓,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氣概,那種互幫互助、親密團結的合作精神,那種嚴守紀律、全心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都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前進。但在無數的光環下,還有許許多多同樣出色的戰士,他們或許沒有令人們為之稱讚的英勇事蹟,但「長征精神」在他們身上,同樣是熠熠生輝。
在這裡敘述一個長征故事——「一隻印著『謝』字的乾糧袋」:
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途中的一個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乾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乾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
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著「謝」字的乾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這個故事,心中感到無比沉重!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飢餓中煎熬,也不願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後,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二萬五千裡,在中國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頭走了一圈。我們紅軍歷盡艱難,突破重圍,翻雪山,過草地,渡赤水,還要飛奪瀘定橋。從 2023年秋開始到2023年10月,這段歷程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勝利樹立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里程碑。
長征,對於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太遙遠了。我們未曾經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的深思。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去揣摩,去學習。
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揚,在校園中發揚,在做人處事中發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揚,在為祖國的建設中發揚。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者。
歷史,給我的帶來震撼的不僅僅是長征,還有辛亥革命,百萬雄師過長江,五四運動等等。在此就不一一敘述它們給我帶來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大多可以從歷史上找到經驗或教訓,這對於我們今後的為人處世是非常有意義的。 學史使人明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矣
2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時腐敗,但如此腐敗的**依然在追求強國大夢,洋務派努力過了,維新派努力過了,立憲派也努力過了,但依舊無法動搖最根本的體制問題。
武昌起義結束了最後的王朝,**來臨了。能兵不刃血地讓清帝退位,能制約北洋軍閥,能服南方革命派,袁世凱的確是統一南北的最佳人選,無奈稱帝野心毀掉了一切,中國開始了數十年內亂。
孫文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立足於世界而奮鬥,無奈無兵無權,只能支援一方軍閥去攻打另一方,最終淪為軍閥的棋子,到最後開始建立國民革命軍時,天命已至。
北伐戰爭,統一全國,中原大戰,踩在無數人的屍體之上,蔣中正崛起了,十年剿共,八年抗戰,到國共內戰,無庸置疑蔣是個偉人,借剿共之名平定軍閥,借抗日之名削弱軍閥,先不論是否積極抗戰,我們能看到,蔣的每一步都實在為了下一個對手的交手鋪路,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前有西安事變,後有六月停戰,**最終沒能建立起強國,只能退守海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有錯,可以說,共產黨的每一支軍隊都是從無到有,**很強,強出**幾倍甚至幾十倍,但**總能一次次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平民百姓會跟著「造反」,為什麼在日本人面前頑強戰鬥的**在**面前卻不堪一擊?老蔣的一句話解釋得很清楚,不是共產黨打垮了國民黨,是國民黨自己打垮了國民黨。**輸了,輸的是「人和」。
外**立,朝鮮戰爭,中國只能對蘇聯說「是」,外交的屈辱換來的是新中國近代工業體系的崛起,到了中國終於有能力說不的時候。蘇聯直接來絕的,斷交,加之三年自然災害,「大躍進」的失敗,整個60年代初成為了中國的血淚史。到了這一步,中國才算是真正擺脫了外國的「干涉」。
「失去的十年」,一代人的命運改變了,包括國家的命運,文化的喪失,文明的喪失,社會支柱的缺失,那是有史以來中華民族最為巨大的災難。十年之後,所有人不得不回到十年前的思想從頭開始。
分水嶺,有人說社會主義好,有人說資本主義好,人們分成了兩派,爭了十幾年,有人隨眾流活著了,有人到現在都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更多的是默默無名的逝者;先不論那是好是壞,不能否定的是,數十年前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要去面對,只是他們提前了我們數十年去直接面對,或許是太激烈,也或許是力不從心。只是站在分水嶺之後的,依然是要面對改革的中國。
中國在變強,但是變強的背後隱藏著危機,以史為鑑,以人為鑑去改變中國,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任務。
中國近代史受屈侮的讀後感300字
3樓:無奈的人生
歷史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也許只剩下些歷史課上的隻言片語,還有就是教科書上的陳述,而且已經是那樣的模糊。可是無論是整體還是個人,對於歷史的記憶都是不可或缺的。有個很有趣的比喻:
一天早上你起來突然失憶了,忘記自己是誰了,想想看你今後該怎麼生活?你誰都不認識,這意味這忘掉了自己的歷史。歷史就是民族的記憶。
如果不想讓自己處於失憶的狀態,重讀歷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
所謂近代史,按中國傳統史學來說就是晚清史。中國傳統史學是朝代史,唐史,宋史,明史,清史這樣的。張教授認為晚清歷史的本質就是西方把中國拖入它們的世界體系的過程。
西方有個世界體系,我們有一個天**系,或者叫朝貢體系。但是我們這個體系是內斂的,是內縮的。不是去打天下,征服某塊殖民地,然後建立起朝貢體系來讓其他人來服從,而是用一種文化的,一種以德服人的方式讓周邊國家來仰慕我們的文化,然後向我們進貢。
但是西方自十八世紀之後形成了一個輸出型的體系。它不斷地把這個體系向外輸出,把它所遇到的國家能殖民就殖民,不能殖民的也要納入自己的體系中來。在這兩種體系的碰撞中,我們的天**系顯然崩潰了。
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那段稱為喪權辱國的歷史。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這段歷史,冷靜的審視過去,然後去期待未來,儘早學得聰明些,不要總在一個坑裡反覆折騰,應該吸取教訓,避免過去的悲劇,也許只有在心理上走出我們的中世紀,才有未來的前途,過去的輝煌歷史才有價值。
中國近代歷史讀後感 五六百字 ,有關中國近代史的讀後感500字
恥辱的近代史 每當讀到關於近代中國歷史時,總會讓我腦海中掀起一陣波瀾。不知為什麼,我厭倦咯這一層歷史。我聯想到古代史的恢巨集壯闊,氣勢磅礴。看到近代史的恥辱無助。這是我想到咯很多,中國為什麼不掙扎呢?我不是看不到他不掙扎,是因為我的第一印象已經判咯他死刑。這本血淚史讓我提不起精神,難道就真的那麼懦弱...
名著的讀後感左右名著的讀後感字左右
老人與海 我最初看 老人與海 之後,只感嘆了一句,人最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征服了什麼 但是,我現在再看的時候,卻有另外的感受。老人與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饒的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過,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饒的製造問題,然後再去解決他,到底這世界最後誰征服誰,征服了之後做什麼,為什麼要征服而不是 中國古代...
中國近代探索的歷程,歷史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
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四次探索,經歷了一個由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文化,由淺入深 由表及裡的過程,反映了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你好,個人認為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國民大革命,後邊的和其他人回答的一樣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有什麼特點 洋務 只改經濟工業科技,不改政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