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虛_華_滅
入禪即為入定
入定即入於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定為三學、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專注於一境。
可區分為有心定、無心定等種。有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為等待多年後將出現於世的聖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彈指為佳。
據《大唐西域記》載,摩訶迦葉受佛遺囑,入定於雞足山中;清辯論師則沒身於南印度阿素洛宮,以待彌勒出世。《大智度論》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終。在瑜伽和右腦冥想中,入定亦為進入α波狀態(或曰變性意識)的稱呼。
2樓:匿名使用者
禪一、靜慮 (禪那)
靜慮,為梵語「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就是通常所說的四禪。
(一)初禪,離生喜樂。即離欲界諸惡不善法(身惡、語惡),有尋有伺,於尋伺未見過患,及有對治欲界諸惡之善尋伺。喜樂者,已獲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禪定境,內心喜悅,於喜樂未見過失,一切粗重(指身心不自在性)皆得遠離,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性。
此初禪具足五支:尋、伺(為取所緣)、喜(為受境界)、樂(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為禪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說,由斷除五法、修滿五法而證此定。
所斷五法者:(1)欲所引喜,於妙五欲,或見或聞,或曾領受,憶念歡喜。(2)欲所引憂,即於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憂惱。(3)
不善所引憂,即由憂苦的心情而行殺業,乃至起邪見。(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樂的心情而行殺業,或生邪見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屬造殺業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惡方便,或於諸惡放任不斷;又不善現前,隨順而行。
所修五法者:(1)歡,因清淨持戒,生起無悔,心意適悅。(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悅。
(3)安,謂離粗重,身心調適。(4)樂,由離身心粗重故,於諸(欲界)煩惱而得解脫。(5)定,即於所緣,審正觀察,心專一境。
(二)二禪,定生喜樂。有四支:內等淨(為取所緣)、喜、樂、定。
即於初禪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對快速變化的所緣境界能正遠離,於較為穩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內心一味寂靜,乃至極寂靜。這種舍念正知,離尋伺亂,就是內等淨。定者,超過初禪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
喜樂者,由超越尋伺,離初禪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有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於彼喜相未見過患。
(三)三禪,離喜妙樂。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為取所緣)、樂、定。
舍者,於前喜相深見過患,於喜離欲,由離尋、伺、喜故,名之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現行,立即以慧覺知,方便棄捨。
樂者,由離令心踴躍之喜,內心寂靜,便唯有樂受及輕安樂。
(四)四禪,舍念清淨。有四支:舍清淨、念清淨(二者為取所緣)、舍受、定。
入此第四禪者,進一步舍斷第三禪中之樂。至此,一切尋、伺、喜、樂、入息、出息都斷盡無餘;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故說舍念清淨。
3樓:匿名使用者
忘我,忘掉自己的身體。不僅僅是忘掉,而是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感覺身體不在了
等後面更專業的回答你吧 我也回答不準確
4樓:匿名使用者
末學親證: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諸多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很快證得禪定……值得修行人瞭解下!
5樓:匿名使用者
入禪 意思
要懂得什麼叫入禪,就是心不要為外界所動。專心念佛,唸佛首先要在意念中成佛,不要以為我的身和心都能很快地成佛,最要緊的是心先成佛,心先成佛,然後你的肉 身才能成佛,因為心指導著你的行,你的心不像菩薩,你的行為永遠到不了菩薩的境界。你心中不想跟老公吵架了,你的行為才不會跟老公吵架,所以,你就不要被老公回家後的情緒所染濁,你就不會跟他吵架。
**已經把佛法講到你們家裡來了,你們要是再聽不懂,**就沒有辦法講了。就像**講的,末法時期已經把菩薩送到你們每個人的家裡了,因為你們上班很忙,回到家又沒有時間到廟裡去,已經把佛臺送到你們家了,你們還不拜,還懶得連水都不換,你們對得起菩薩嗎?菩薩到家裡來照看你們,你還不好好唸經,所以,意念中成佛是最重要的,所有在人間修的一切,包括許願、唸經、放生都是讓佛性在你們心中的顯現。
怎麼樣能夠在意念當中先成佛呢?許願,是不是在心裡啊?唸經,是不是在心裡?
放生,就是由心已經落實到你的行動了,因為你的心生慈悲,你的行為才會去放生,救 度眾生。大家要懂得這些道理啊。**還想跟你們講從無明到老死的一個過程。
下次再跟你們講,今天上課的時間又超過了。佛法裡面的經典,**講給你們聽,一輩子都講不完,你們放心好了,沒有哪一天**能夠講完的,所以你們只要活著,跟著**好好地修,你們一輩子能夠聽到最高深、最好的佛法。很多法 師天天看**的部落格和白話佛 法,然後再用這個來講 法,講得非常好,**很開心。
**以後的觀音村會有很多法 師在裡面講 法,**不在的時候,他們可以講 法,等到**去講的時候,大家全都好好地學。
你們都要好好聽,好好講,你們去度別人的時候,你們就是法 師,幫助別人明白人間的道理,你們都是有修的人,說的話像明燈一樣照亮別人的心房,**跟你們講得還要不清楚嗎?你自己點燃了一個火炬,只能照亮你前面一點點的路,很快火炬熄滅了,你的前面就沒有光亮。如果你把這個火炬傳給你周圍所有的人,把他們全部照亮,就算你的火炬沒有了,邊上人的亮光照樣照著你的前途。
你可以照樣再拿把新的火炬,從別人那裡點燃,再照亮自己,這是永不熄滅的佛光啊。如果你自己僅僅有這麼一個火炬,不願意把這個佛法傳給別人,儘管你在家裡唸經也很好,但不懂佛理,不度人,碰到問題時很快你會想不通,會搞不清楚,很快你的火炬就會燒光了,佛法對你來講可能就是一個結束,這就是為什麼要度人。
在度人之中可以度自己,在度人之中可以修為自己,在度人之中可以懂得什麼叫慈悲,什麼叫眾生,什麼叫佛,因為當你在度人的時候,護 法神會護佑你,這個時候你就會慢慢地懂得,我不是孤單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度人的時候越講越會講,有些人本來話都講不清楚的。**告訴你們,有一個人平常講話有點結巴,他去度人的時候,他講話從來不結巴,大家想想看這是為什麼?這就是菩薩的加持,真的。
有一位老媽媽,她的腿腳不能動,她度人的時候打電 話,她哭著在講,對方很感動,就跟她說:「張奶奶,你不要難過,我一定聽你的話,我先念經。我雖然還不是完全懂,但是從你的感情當中,我知道心靈法 門一定是好的法 門。
」**只能跟你們講到這裡,**跟你們講,心靈法 門真的非常好。
真正的學佛人,他不會捨得放棄他得到的精神上的東西,而人間得到的是物質上的東西,如果他抓 住不肯放,他很快就會失去精神上的滿足。要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才會捨去物質上的追求,所以我們不能追求物質。菩薩講,人間的東西要得越多,你在天上得到的東西就越少;人間的東西得到的越少,天上的東西你會得到的越多。
**希望你們好自為之。每個人都有一條生命,而這條生命看你怎麼樣走過來,這條生命看你怎麼樣來延續,不要以為在人間結束了,這條生命就結束了,生命是永恆的,而肉 體是暫時的,所以,去追求暫時擁有的人,他永遠是短暫的生命,而追求永久生命的,那是精神上的,這個人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今天是臘八節,也是佛 陀的成道日,為什麼全世界有
五、六億的學佛人都在敬仰佛 陀?佛 陀走了嗎?他沒走啊,他在天上,他永遠地活著。
為什麼有些人他沒有死,但是他已經像死人一樣,所以怎麼樣讓自己的精神永存在這個世界,那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佛教的精髓。**天天跟你們說,弘揚佛教的精髓,什麼叫精髓?佛教的精髓就是看破、放下,不執著,戒貪瞋痴,所有的這些都是佛教的精髓。
你們以為**講這點就是精髓了嗎?精髓是講不完的,懂道理就是明 心,看得到光 明,知道自己的未來就叫見性,所以,自己懂道理,看得到未來,看得到光 明,就是明 心見性。**要是在幾千 人的法 會上這麼講,可能掌聲雷動,但是**好像已經聽見了掌聲雷動,因為這就是心。
**根本用不著你們鼓掌,**聽得見掌聲。因為當一個人能夠感受到別人的心的時候,實際上對方一定能夠感受到你的心。歌曲裡早就有了,人怎麼會沒有感應呢?
人家接受不接受你的意見,誰不知道啊?坐在下面不想好好聽的人,**會不知道嗎?
好好地追求精神上的解脫,而不上物質上的擁有。物質上的擁有總會失去,而精神上的解脫那是無始無終的,無生無死,無有無無,似有似無,這就是佛法的精髓。希望你們一定要懂道理,我們不能被自己過去所學的東西纏住,綁住了自己,我們不能讓自己小時候自私的心繼續綁住自己的思維,綁住自己的身 體,所以,貪圖享受的人很難修好佛,懂得吃苦的人才能修好佛。
這就是為什麼廟裡要大家吃苦,天天早上起來不能睡懶覺,晨鐘暮鼓、掃地、擦地板、唸經、拜佛,他要讓你感覺到人生很苦,你才會追求不苦的精神世界。如果你在人間天天活得很享受、很瀟灑,覺得很滿足,你就永遠不會去追求你得不到的在物質以外的、精神上更好的東西,大家聽得懂嗎?猶如我們在讀書時候一樣的,這個村莊裡都是小學畢業的,他覺得自己很滿足了,能夠小學畢業認識幾個字就可以了,他永遠不會懂得要去讀大學。
只有讓他覺得,你讀的書太少,你現在這個字不認識,那個字也不認識,你連文章也不會寫,他才知道,我要讀中學,我要讀大學,我才能為村裡的老百 姓寫文章。境界就是這個理念,好好學佛,好好修行。
**是一個最愛你們的人,但你們有殘缺,你們心中殘缺,身 體殘缺,精神殘缺,或者對自己的**有點不滿意、不滿足,所有的這一切**全部都要包容,因為**像父親一樣地愛著你們。你們不要去想得很多,**永遠不會怪你們、恨你們,因為這就是像父親一樣的**,希望你們真的要好好學,**哪怕把自己的嗓子講啞了,哪怕付出再多,**也心甘情願,**不單要跟你們講,**還要跟全世界的佛友講,**要讓全世界更多的人唸經,讓他們擺脫苦惱,擺脫煩惱,**希望你們是**的好弟 子,是**的好孩子就要懂得跟著**一起去幫助別人、救 度眾生。
佛學禪的意思佛學中禪是什麼意思
禪,指將心專注於某一物件,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為大乘 小乘 外道 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物件則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為禪定 又或以禪為一種定,故將修禪沉思稱為禪思。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將禪以尋 伺 喜 樂之有無,而分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等四種。於大乘中,禪為六波羅蜜 十波羅蜜之...
禪茶一味是什麼意思,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喝茶講禪,茶道又與禪相結合,所謂禪茶一味,就是要通過茶去領悟禪的定義。茶禪一味是什麼意思?茶禪一味 意思是說品茶就像參禪,是一個佛學的典故。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 吃茶去 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 茶禪一味 其真跡被 ...
禪字在佛教是啥意思啊禪字在佛教是什麼意思?
禪 字在佛教是靜思的意思。簡體部首 礻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2 釋義 佛教指靜思 坐 參 c n 心。機 佛教禪宗啟發門徒悟道時使用的隱語 比喻以及帶有暗示性的動作等 宗。定。特指佛教的 師。杖。林。堂。組詞 禪機 ch nj buddhist subtleties buddhist all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