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孔廟即至聖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禮
制廟宇。位於曲阜城正中,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被古建築學專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三大古建築群。2023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間為廟,內設孔子的衣冠禮器,歲時奉祀。隋時開始擴建,至唐代,已有正殿、兩廡等建築30餘間。北宋天禧年間建為三路佈局**院落,殿堂廊廡316間。
明弘治年間奠定現有規模。清雍正八年(2023年)火後重建。佔地21.
8公頃,南北長約1公里,仿皇宮之制,三路佈局,九進院落,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對稱排列,有建築104座,466間,古樹1250株。院內蒼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各類碑刻2000餘塊,為中國罕見的大型碑林之一。
仰聖門曲阜城的正南門,明正德八年(公元2023年)移縣城衛廟。以孔廟為中心營建新縣城。萬曆二十二年(公元2023年)於孔廟前開闢仰聖門,以示對孔子的敬仰。
舊時,仰聖門只有在迎帝王、接聖旨或重大禮儀才準敞開,門上城樓2023年戰爭中被毀,2023年重建。仰聖門楣上鐫刻明代胡贊中書「萬仞宮牆」四個大字,現存為清乾隆重書。「萬仞」既象徵了孔廟的雄偉莊嚴,也象徵了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在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地位。
泮水橋泮水橋建於康熙十六年,單孔橋,龍陛雙階,橋下清水呈半圓形,稱為泮水,過去凡科舉中秀才者稱進學,雅稱「入泮」。泮水橋後東西各有石碑一幢,刻「**人等到此下馬」,人稱「下馬碑」,公元2023年(金明昌二年)立。過去文武**、庶民百姓從此路過,必須下馬過橋,以示尊嚴。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位與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時稱紫禁城,2023年始稱故宮。
佔地面積極分子2萬平方米,現存建築980餘座,有屋8700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米。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傑作。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里。
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巨集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202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
山莊的建築佈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2023年),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歷時87年。避暑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婉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相當於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
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一、古建築中體現的傳統文化精神
古建築的發展,一直是隨著社會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而變化的,以建築的形態反映著文化的演變。
首先,傳統建築體現出傳統的倫理觀念。(p224)
其次,中國傳統建築很重視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建築與自然的有機結合,在自然環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風貌。
再次,中國傳統建築體現出傳統文化追求多樣性統一的特點,即所謂「和合不同,奇偶結合」。中國傳統建築重視建築群體的組合,重視空間序列的安排,善於將功能多樣,風格迥異的建築單體,根據實際的使用要求組織起來,既滿足使用上的要求又取得合諧而統一的藝術效果。
最後,中國傳統建築中體現著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這種「會通」精神體現於古建築中,就是建築技術和藝術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以及傳統建築對外來優秀文化的相容幷蓄。
二、傳統建築的四種主要型別及其文化內涵
1、宮殿與城市建築是傳統建築的重要型別
中國最早的宮殿,是商代初期的偃師(今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宮殿遺址。它所採用的前殿後寢和沿南北向縱深對稱佈局的模式,一直為後來歷代宮殿所採用。
早期的都城是在宮殿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而來。西周都城豐鎬(今西安市西)和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的佈局,體現了「禮」的要求和觀念。這種周王城式的佈局模式一直影響著以後歷代都城的規劃和營建。
中國曆代的宮殿與都城。
2、中國古代園林藝術
中國自古以後就有崇高自然的文化傳統。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推崇自然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下,師法自然的造園藝術不斷髮展,講究詩情畫意的園林藝術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就。
中國古代的園林藝術發展與成就。
3、中國古代宗教建築
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多種宗教,比較有影響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等。其中,佛教對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從佛教建築的演變和發展,最能看出傳統文化汲取融合外來文化的會通精神。
而道教及伊斯蘭教的建築史充分體現了中國本土文化的特色和與外來文化的融合。
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藝術成就。
4、中國古代民居建築
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居住點,在自然條件和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傳統方面是有很大差別的。民居建築與人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最能體現這種差異,表現為多姿多彩的建築風格和形態。
中國各族人民風格紛呈的民居建築
2樓:石峻丞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傳統文化的精髓,積極方面,我們要予以繼承和發展,回顧歷史,讓更多的人人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曾經的輝煌。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臘八節、除夕、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這幾個傳統節日,十二生肖和立春、雨水、驚蟄……二十四個節氣。它們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珍貴的文化寶藏。
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些財富,並將它們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怎麼學習?
3樓:夏侯輕依
學習傳統文化,要從認識傳統文化起,不認識它,我們學了半天都不知道學些什麼.
我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幾千幾的流傳下來,它是真正教育人,解決人類問題的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德行教育為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君子唯以務本,本務而道生.所以可以從學習孝開始,從落實**規開始.
**規[「論語」「學而篇」**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是一本人人都應該落實的,字不多,但它是傳統文化的根本,教人怎麼做為一個人的根本.望採納
4樓:匿名使用者
怎樣學習傳統
文化?應從認識傳統文化起,如果不認識它,我們學了半天也一無所知。
我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幾千幾的流傳下來,它是真正教育人,解決人類問題的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德行教育為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君子唯以務本,本務而道生.所以可以從學習孝開始,從落實**規開始.
**規[「論語」「學而篇」**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是一本人人都應該落實的,字不多,但它是傳統文化的根本,教人怎麼做為一個人的根本.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但現階段的社會發展,我們知道態度卻失了方向,我們可以理性的思考卻又感性的迷失,導致優秀的傳統文化難以後繼,趨利的西方文化任性迷之
導致現在我們對好多文化事件好與壞、因與果都分不清 又怎麼談文化學習建議:1、學好書本,對理論知識要透,不求謹記,但求深入瞭解,這是培養後期能理性分析文化事件利害的基礎;2、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透過文化事件分析文化誘因,好的要繼承,壞的要避之;3、培養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無大腦的喊著自由、個性與開放(改革開放雖然發展的經濟,但文化發展也是滯後不少),用理性思維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
以上為個人見解,不適合學生答題,是**,望給予肯定。
如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6樓:改習氣
我也覺得,學習傳統文化,要從認識傳統文化起,不認識它,我們學了半天都不知道學些什麼.
我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幾千幾的流傳下來,它是真正教育人,解決人類問題的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德行教育為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君子唯以務本,本務而道生.所以可以從學習孝開始,從落實**規開始.
**規[「論語」「學而篇」**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是一本人人都應該落實的,字不多,但它是傳統文化的根本,教人怎麼做為一個人的根本.
說的不好,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7樓:
麻將,這可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樓:無語_凝噎
看書、、、
去借那個相關的書籍。。。如文化常識之類的、、、古代的文化傳統,這樣最快的
如果時間多的話,就去研習一下古書。。。。如四書五經,經史子集。。。
9樓:花玉公主
找家人學學包餃子不就得了????
10樓:楓雪佳情
上網嘛!!!!!!!!
如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11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文化是中國古聖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當前文化缺失、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有不少人誤認道德是限制人們行為的條條框框。其實,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為何物?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道是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舉例來說,我們人的身體,從母親生下來之後,整個身體器官就按一定的規則在運作,整個身體的運作規則,就是道。道不是誰設計的,自自然然就是道。
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時,各個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夠彼此協調運動。人在世間如能隨順自然的規則就是行道,這是多麼科學、多麼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於心,行道有得於身,謂之德,它是區域性運作的原理原則。譬如我們眼睛是一個區域性,眼能見,見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見、耳之德能聽、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嘗,每個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與規則,若規則錯亂,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有其道。如果我們瞭解人道的內容,在人與人相處時,就自然能和諧有序,從而減輕現今人們所承受的來自人際關係緊張、人事衝突頻繁的精神壓力。如果我們掌握了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之道,怎麼會遭受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威脅?
即便是君子愛財,也要取之有道。這種種人類生存之道就在傳統文化裡。 採取批判地繼承態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義的糟粕,吸取其精華,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必須反對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歷史虛無主義,同時也要反對全盤肯定傳統文化的復古主義。必須反對閉關自守、盲目排外的狹隘民族主義。
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繼承
1.傳統節日 端午節為例 其起源就不詳述了,目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百姓們紀念他,主要是因為他忠君愛國,這就是傳統的,優秀的,值得發揚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其作用顯而易見是教育,感化,能夠凝聚民族團結力。2.傳統文學 儒學為例 儒家傳統思想作為中國長期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它的作用並不只是教育民眾。拿論語來...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怎麼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俱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
中國傳統文化大全,中國傳統文化資料大全
1 詩詞庫 按朝代劃分為 先秦 漢 魏晉 南北朝 隋 唐 北宋 南宋 遼金 元 明 清 現當代 2 詩集庫 李白詩全集 共25卷 王維詩全集 共10卷 杜甫詩全集 共13卷 唐宋名家詞選 共25卷 唐詩三百首 共8卷 唐五代詩選 共2卷 南北朝詩選 共6卷 宋詩一百首 共3卷 先秦歌謠選 共3卷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