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胖敏敏敏
除了初唐四傑還有以下有名的詩人:
1.陳子昂(661-702) ,梓州射洪縣(四川射洪)人。被譽為詩骨。
提倡「漢魏風骨」, 以復古為革新。所作《感遇詩》和邊塞詩,內容豐富,剛健樸質,現實性很強, 實踐了他的理論主張。以鮮明的創造革新精神,掃蕩齊樑餘風,開啟了 一代新風。
代表作: 《登幽州臺歌》。
2.沈佺期(約656-713),相州內黃(河南內黃)人。與宋之問並稱沈宋,律詩之祖。
重視平仄、聲律的協調,對偶句式的工整。完成了五七言律詩的定型,確立了律詩的形式,在聲律方面有重要貢獻。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
代表作: 《邙山》。
3.末之問(約656-712),汾州(山西汾陽)人。人稱宋學士,與沈佺期並稱沈宋,律詩鼻祖。
尤善五言詩。重視平仄、聲律的協調,對偶句式的工整。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完成了五七言律詩的定型,確立了律詩的形式,在聲律方面有重要貢獻。
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代表作:渡漢江、 度大庾嶺。
4.虞世南(公元558- -638年),字伯施,浙江餘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書家之一。幼年學書於王羲之七世孫,著名書法家僧智永,受其親傳,妙得「二王」及智永筆法在隋,官祕書郎,十年不徙。
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
5.上官儀,子游韶, 陝州人。作品十之**是奉和應詔之作。他把詩的對偶,歸納為六種對仗方法, 除為宮廷詩服務外, 對格律詩的發展起了一些促進作用。
6.李嶠(約645-約714), 趙州贊皇(河北)人。與同鄉蘇味道齊名,合稱蘇李,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並稱文章四友。宮廷詩人,詩多詠物。代表作: 風。
7.王績(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隋未舉孝悌廉潔科,授祕書省正字,出為六合丞。
簡傲嗜酒,屢被勘劾。時天下已亂。遂託病還鄉。
其後浪跡中原、吳、越間。唐初,曾待詔門下省、任大樂丞。後棄官歸田,躬耕東阜。
拓展資料:
1.王勃(650-675) ,絳州龍門(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世稱「王楊盧駱」,為四傑之首,被譽為詩傑。
積極開拓詩歌的表現領域,從題材內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顯露了新的獨特風貌。文名甚高,對近體詩有所建樹,為唐詩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中九日》。
2.楊炯(650-692) ,弘農華陰(陝西)人。人稱「楊盈川」,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世稱 王楊盧駱」。
反對宮體詩風,主張「骨氣」「剛健」的文風。以邊塞征戰詩著名,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風格雄健豪放,氣勢軒昂,很有氣魄。張說謂「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
突破齊樑「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的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代表作:《從軍行》、《出塞》 。
3.盧照鄰(632-695) ,幽州范陽(河北省涿州)人。自號幽憂子,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世稱「王楊盧駱」,楊炯譽之人間才傑。
擅長詩歌駢文,尤擅七言歌行,意境清迥。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代表作:
《長安古意》、《詠史四首》、《紫騮馬》。
4.駱賓王(638-? ),婺州義烏(浙江義烏)人。
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世稱「王楊盧駱」。內容廣泛,格調高遠,多感嘆個人遭遇,抨擊社會現實之作。代表作:
《詠鵝》、《易水送別》。
2樓:默默她狠傷
初唐早期主要詩人有李世民、虞世南、李百藥、上官儀、上官兒等,初唐中期詩人代耒為「文幸四友」和沈儉期、宋之問。
李世民,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虞世南,字伯施,漢族。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李百藥,字重規,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
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
上官儀(608年-665年),字遊韶,陝州陝縣(今河南陝縣)人,唐朝宰相、詩人,才女上官婉兒的祖父;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初唐晚期詩人主要有王績和「初唐四傑」。此外,陳子昂是唐詩開創時期在詩歌理論的革新和實踐上都有重大影響的詩人,也是從初唐到盛唐時期的承前啟後的詩人。
拓展資料:
初唐的山水田園有孟浩然,邊塞詩派初唐四傑和陳子昂,王維是最有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不過他是盛唐時期的。高適、岑參是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盛唐才子。
陳子昂不僅是唐初著名詩人,更有著很多典故,「伯玉毀琴」就是其中之一。陳子昂第二次落第,適一人賣胡琴,索價百萬,豪貴圍觀,莫敢問津,陳子昂擠進人群,出千緡(古代一種計量單位)買之。並於次日在長安宣陽裡宴會豪貴,捧琴感嘆:
「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樂,豈宜留心。」話完即碎琴遍發詩文給與會者。其時京兆司功王適讀後,驚歎曰:
「此人必為海內文宗矣!」一時帝京斐然矚目。
3樓:匿名使用者
初唐時期有名的詩人有王勃、盧照鄰、駱賓王、
楊炯、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其中王勃、盧照鄰、駱賓王、楊炯等四人最為代表性,被稱之初唐四傑。
1、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
2、盧照鄰(約636-約680),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詩人。
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
3、楊炯自幼聰敏博學,唐顯慶四年(659年)應童子舉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補祕書省校書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約如意二年(693年)卒於任上。
4、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
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為其代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檄文羅列了武后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后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了空門。
5、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6、沈佺期(約656 — 約715),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湖州)。 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 沈宋 」。
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
**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
開元初卒。
7、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4樓:天下的大路
初唐時期有名的詩人:駱賓王、王勃、盧照鄰、楊炯、陳子昂等等。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
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
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雲被殺,或云為僧。他是"初唐四傑"之一,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於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餘情不絕。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
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
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
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楊炯(650-692),字盈川,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代詩人。唐初文壇"四傑"之一。他自幼聰明好學,博涉經傳,尤愛學詩詞。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他10歲應神童試登第,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再應制舉試及第,補授校書郎。永淳元年(682),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他為弘文館學士,後遷太子詹事司直。
684年,武則天連廢中宗、睿宗,自己臨朝稱制。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楊炯的堂弟楊神讓跟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執政,結果兵敗被殺。楊炯由此事受到牽連,大約在685年被貶為梓州(故治在今四川三臺縣)司法參軍。
秩滿後,於天授元年回到洛陽,在司藝館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陽宮中拿出盂蘭盆分送佛寺,武則天與群臣在洛陽城門樓上觀賞,楊炯立即寫成《盂蘭盆賦》一篇,進獻給武則天,極力歌頌武則天的周王朝,並希望武則天"任賢相,淳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遊宴,披圖策,捐珠璣,寶菽粟"等成為帝王的風範。大約當年,楊炯調任盈川縣(故治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高家鎮盈川村,其地約為今之龍遊縣、衢江區的一部分)令。
他在盈川大約三年多時間,卒於任所。後歸葬於洛陽。705年,中宗復位,曾追贈他為著作郎。
因此後人稱他為"楊盈川"。
陳子昂(約公元661~702)初唐著名詩人,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進士,官至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
他論詩標榜漢魏風骨,反對齊樑綺靡文風,所作詩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詩》最為傑出,詩風質樸渾厚,受到杜甫、韓愈、元好問等後代詩人的高度評價。 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關心國事。
24歲時舉進士,官麟臺正字,直言敢諫,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兩次從軍,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有較深的認識。公元698年(聖曆元年),因父老解官回鄉。
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使之冤死獄中。他是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
有《陳伯玉集》傳世。
中國當代有名的詩人有哪些中國當代詩人有哪些
no.1 顧城 顧城 1956 1993 原籍上海,生於北京,1987年應邀赴德國參加明斯特 國際詩歌節 後定居紐西蘭,1993年死於激流島上。推薦理由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主要作者,被稱為當代僅有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著有詩集 白晝的月亮 舒婷 顧城抒情詩選 北方的孤獨者之歌 顧城詩集 顧城童話寓言詩選...
中國有哪些詩人,中國有名的詩人是誰?
三蘇 北宋散文家蘇洵與其子蘇軾 蘇轍三李 唐朝詩人李白 李商隱 李賀蘇辛 宋詞豪放派代表蘇軾 辛棄疾北宋文壇四大家 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 黃庭堅南宋詩壇四大家 楊萬里 陸游 范成大 尤袤。宋末三傑 文天祥 陸秀夫 張世傑。中國有名的詩人是誰?古代中國有名詩人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陸游 蘇軾 李清照。...
春秋到唐朝著名詩人,唐朝時期有哪些著名詩人?
隋朝詩人 陳子良 江總 孔德紹 孔紹安 盧思道 呂讓 明餘慶 孫萬壽 王申禮 王胄 薛道衡 楊素 尹式 薛道衡 昔昔鹽 垂柳覆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採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恆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綵鳳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