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對了,戰車太遲鈍,不如騎兵。所以當馬鐙發明後,騎兵就主宰了戰場,戰車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冷兵器時代,戰車不需要厚重的裝甲。戰車和重灌騎兵一樣,他們的威力來自於其巨大的衝擊力,衝鋒中的戰車可以輕易地將步兵衝撞開,繼而撕裂敵方的陣型。
其實就一句啦,戰車和重騎兵都是撞人用的。看看車禍現場就知道戰車的威力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戰車兵。
戰車兵在古代世界是最受尊重的兵種。在亞述,國王出征總是乘著戰車並在戰車上作戰。伴隨國王的**顯宦也乘戰車作戰,而下級官吏或平民只能充任騎兵和步兵。
最早使用戰車的國家可能是蘇美爾的烏爾城邦,公元前27世紀的烏爾軍旗上就雕有蘇美爾人乘戰車作戰的場面。但衝擊力較強的馬拉戰車大概是從赫梯人和希克索斯人開始的。赫梯人很早就削木作輻,製造馬拉戰車南征北伐,一時橫行小亞細亞。
亞述的戰車車體很短,但左右較寬,車廂內可容
二、三人,至多四人。其中一人為馭者,其餘為戰士。車廂上可以放置箭筒,便於弓箭手放箭。
戰士還配有短劍和長矛。馭者在戰士旁邊,兩手駕車,配合戰士作戰。在三人乘的戰車中,戰士、馭者之外,又出現一名衛士,他左手持盾保衛張弓射箭的戰士,右手持矛或劍,以便擊退隨時可能迫近的敵人。
國王和顯貴的戰車有時為四人,馭者和兩名手持盾牌護衛其主人的衛士。戰車兵為了能夠靈活作戰,而且在戰車上又相對比較安全,因此衣甲比較輕便,有時只穿一件緊身衣,紮緊腰帶即可,有時也著盔甲。鎧甲下達膝部,膝部以下則可有車廂掩護。
金屬製頭盔,垂至肩部,保護著後腦、耳朵、頸部甚至頦部。還有的戰士不戴頭盔,只戴頭巾。亞述的戰車兵相當有威力,在《聖經·以賽亞書》中就說:
「他們的箭快利,弓也上了弦,馬蹄硬如堅石,車輪好像旋風。」但我們至今還沒有弄清楚亞述戰車的數量。
3樓:毅飯豐盛
正是因為戰車太遲鈍,不如騎兵靈活,所以被淘汰了
4樓:caгé關心
樓上的純屬複製 其實戰車的好處在於它的衝擊力你想阿 這麼個龐然大物在戰場上僅僅是向前衝擊就已經有非常大的威力了,車上的士兵只需要架著一把刀伸出車子,車那麼快的速度一划過去,不用力也能死一大堆,而且會讓敵軍望而生畏,你想阿如果是你,會用自己人去跟車撞?因而戰車往往用於前陣,當作衝鋒開路 希望能解決你的疑惑!
古代的戰車幹什麼用的
5樓:小哥姓汪
古戰車其實就是軍用馬車,一般為獨轅雙輪方車廂,駕四匹馬或兩匹馬。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種類很多,有輕車、衝車和戊車等。主要用途是衝擊步兵陣,對步兵有極大的殺傷力。
戰車最早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但戰車不靈活,轉向困難,到了漢代,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沒落了。
6樓:聖熙羅的鷹
車上載3人以上,中間的架車衝鋒,左右兩個負責砍人。中國古代大多數戰車在車的輪軸末端加上利器,使其在行進時更能有效殺傷兩旁士兵。 後來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
後來,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臺。
說白了就相當於坦克,而且還有戰略威懾作用!!!!!
希望對你有用!!!!!
聖熙羅的鷹飛過!!!!!
7樓:啟運立極
戰車兩輪各有一個尖狀物衝入敵陣一掛一片
古代戰車有什麼講究嗎?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戰車及配備兵器
中國古代在戰爭中用於攻守的車輛。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並載運輜重。一般文獻中習慣將攻車稱為戰車,或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
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
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在《考工記》中有較詳細的記述。2023年,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車馬坑中,首次出土一輛商朝戰車。坑中南端並排著器具、馬骨,車內外分佈著 3套兵器。
從出土於商、西周、春秋和戰國時期古墓中的戰車可以看出,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獨轅(輈),兩輪,長轂;橫寬豎短的長方形車廂(輿),車廂門開在後方;車轅後端壓置在車廂與車軸之間,轅尾稍露出廂後,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兩軛用以駕馬(圖1商朝戰車結構圖)。 商朝戰車輪徑較大,約在 130~140釐米之間,春秋時期縮小為124釐米左右;輻條18~24根;車廂寬度一般在130~160釐米之間(山東省膠縣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廂寬達 164釐米),進深80~100釐米。
由於輪徑大,車廂寬而進深短,而且又是單轅,為了加大穩定性及保護輿側不被敵車迫近,戰車的車轂一般均遠比民用車的車轂長。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轂長40釐米,軸頭銅軎(音wei4,車軸頭)長13.5釐米,總長度達 53.
5釐米(圖2西周戰車復原圖)。根據對有關出土車輛主要部位尺寸的測定和比較可知,商周時期戰車結構的變化是:軌寬逐漸減小,車轅逐漸縮短,而輪上輻條的數目則逐漸增多。
其目的顯然是為了提高戰車的速度和靈活性。
戰車為木質結構,一般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通稱車器,用以加固和裝飾。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採用長型軎飾,其長度為17釐米左右;西周以後則通行短型軎飾,其長度在 8~10釐米之間。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狀車軎,通長37.5釐米,它不僅用於保護和裝飾軸頭,而且也是帶有攻擊性質的裝置。
車軸是戰車馳騁時急劇轉動的關鍵部件,為防損壞,戰國時期已開始在軸轂之間裝置鐵鐗,以減少軸轂的摩擦。據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戰國車馬坑出土實物可知,鐵鐗為半筒形瓦狀,每輪 4塊,均以鐵釘固定在軸杆上。枒飾是包在車輪輞上的銅片,縱斷面呈 u形,固定在輪輞上的接縫處。
輪輞為雙層結構,每層均由兩個半圓形木圈拼成,裡外兩面的接縫錯開,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輪輞有4個接縫處,用4個枒飾加以緊固。
戰車每車駕2匹或4匹馬。4匹駕馬中間的2匹稱「兩服」,用縛在衡上的軛駕在車轅兩側。左右的2匹稱「兩驂」,以皮條系在車前。
合稱為「駟」。馬具有銅製的馬銜和馬籠嘴,這是御馬的關鍵用具。馬體亦有銅飾,主要有馬鑣、當廬、馬冠、月題、馬脊背飾、馬鞍飾、環、鈴等。
戰車每車載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首,稱「車左」,又稱「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稱「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只隨身佩帶衛體兵器短劍。這種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
如在殷墟車馬坑中,3名甲士分佈兩處,車後2人,輿側1人;3套兵器,第一套華貴精美,餘兩套僅為一般的銅質,有明顯的等級差別,兵器的品種也明顯地有射御之分。據《左傳》等中國古代文獻記載,西周和春秋時期的乘法也與此相同。此外,還有4人共乘之法,稱為「駟
乘」,但這是臨時搭載性質,並非通例。除3名甲士隨身佩持的兵器外,車上還備有若干有柄格鬥兵器。據《考工記·廬人》記載,這些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稱「車之五兵」,這些兵器插放在戰車輿側,供甲士在作戰中使用。
西周青銅......中國古代戰車及配備兵器
中國古代在戰爭中用於攻守的車輛。攻車直接對敵作戰,守車用於屯守並載運輜重。一般文獻中習慣將攻車稱為戰車,或稱兵車、革車、武車、輕車和長轂。
夏朝已有戰車和小規模的車戰。從商經西周至春秋,戰車一直是軍隊的主要裝備,車戰是主要作戰方式。
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在《考工記》中有較詳細的記述。2023年,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車馬坑中,首次出土一輛商朝戰車。坑中南端並排著器具、馬骨,車內外分佈著 3套兵器。
從出土於商、西周、春秋和戰國時期古墓中的戰車可以看出,商周時期戰車的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獨轅(輈),兩輪,長轂;橫寬豎短的長方形車廂(輿),車廂門開在後方;車轅後端壓置在車廂與車軸之間,轅尾稍露出廂後,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兩軛用以駕馬(圖1商朝戰車結構圖)。 商朝戰車輪徑較大,約在 130~140釐米之間,春秋時期縮小為124釐米左右;輻條18~24根;車廂寬度一般在130~160釐米之間(山東省膠縣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廂寬達 164釐米),進深80~100釐米。
由於輪徑大,車廂寬而進深短,而且又是單轅,為了加大穩定性及保護輿側不被敵車迫近,戰車的車轂一般均遠比民用車的車轂長。如西庵出土的西周戰車,車轂長40釐米,軸頭銅軎(音wei4,車軸頭)長13.5釐米,總長度達 53.
5釐米(圖2西周戰車復原圖)。根據對有關出土車輛主要部位尺寸的測定和比較可知,商周時期戰車結構的變化是:軌寬逐漸減小,車轅逐漸縮短,而輪上輻條的數目則逐漸增多。
其目的顯然是為了提高戰車的速度和靈活性。
戰車為木質結構,一般在重要部位裝有青銅件,通稱車器,用以加固和裝飾。
西周中期以前,一般採用長型軎飾,其長度為17釐米左右;西周以後則通行短型軎飾,其長度在 8~10釐米之間。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 1件矛狀車軎,通長37.5釐米,它不僅用於保護和裝飾軸頭,而且也是帶有攻擊性質的裝置。
車軸是戰車馳騁時急劇轉動的關鍵部件,為防損壞,戰國時期已開始在軸轂之間裝置鐵鐗,以減少軸轂的摩擦。據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戰國車馬坑出土實物可知,鐵鐗為半筒形瓦狀,每輪 4塊,均以鐵釘固定在軸杆上。枒飾是包在車輪輞上的銅片,縱斷面呈 u形,固定在輪輞上的接縫處。
輪輞為雙層結構,每層均由兩個半圓形木圈拼成,裡外兩面的接縫錯開,互成直角,造成每一輪輞有4個接縫處,用4個枒飾加以緊固。
戰車每車駕2匹或4匹馬。4匹駕馬中間的2匹稱「兩服」,用縛在衡上的軛駕在車轅兩側。左右的2匹稱「兩驂」,以皮條系在車前。
合稱為「駟」。馬具有銅製的馬銜和馬籠嘴,這是御馬的關鍵用具。馬體亦有銅飾,主要有馬鑣、當廬、馬冠、月題、馬脊背飾、馬鞍飾、環、鈴等。
戰車每車載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首,稱「車左」,又稱「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稱「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只隨身佩帶衛體兵器短劍。這種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
如在殷墟車馬坑中,3名甲士分佈兩處,車後2人,輿側1人;3套兵器,第一套華貴精美,餘兩套僅為一般的銅質,有明顯的等級差別,兵器的品種也明顯地有射御之分。據《左傳》等中國古代文獻記載,西周和春秋時期的乘法也與此相同。此外,還有4人共乘之法,稱為「駟
乘」,但這是臨時搭載性質,並非通例。除3名甲士隨身佩持的兵器外,車上還備有若干有柄格鬥兵器。據《考工記·廬人》記載,這些兵器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稱「車之五兵」,這些兵器插放在戰車輿側,供甲士在作戰中使用。
西周青銅......
古代戰車為何消亡,古代的戰車為什麼被淘汰
馬一直與戰爭緊密相連,中國古代的馬車用於戰爭之中,一般為獨輈 轅 兩輪 方形車輿 車箱 駕四匹馬或兩匹馬。戰車最早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春秋時期常以擁有戰車數量的多少為準衡量國力強弱,出現了 千乘之國 萬乘之國 到戰國時期,趙五靈王 胡服騎射 改變禮數,適應了時代的變化,...
古代戰車為什麼退出歷史舞臺,古代的戰車為何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首先,戰車的機動性並不怎麼樣,沒有周圍其他兵種配合很容易被包餃子 戰車造價高,且易損壞,但在戰場的作用並不顯著 戰車受地形的侷限大 戰車乘員需要訓練,費時費力。戰車的有點是 威懾力大,容易對敵方陣形 尤其是步兵陣形 形成較大的衝擊破壞 被淘汰了唄,古代的木頭戰車能和現代的貧鈾裝甲戰車比嗎?戰車分為很...
古代大俠帶披風有什麼用古代武將背後的披風有什麼作用?
披風p f ng 短者叫 帔 長者叫 斗篷 別稱 大氅 生活中作用 擋風 武俠片作用 拉風 原是出使外國的使者信客 領兵打仗的元帥將軍 放糧出巡的欽差 野外工作的牧馬人或異域少數民族的傳統服裝,一定要穿的,後來,加上現當代武俠 家的紛紛使用這一獨特造型,倒成了俠客的特有裝束,連紀曉嵐身邊的杜小月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