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是什麼意思呢

2021-03-08 12:32:55 字數 2805 閱讀 8992

1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佛法在世間」:不是說我們在世間的所作所為,那就是佛法。有的人以為:

「佛法在世間」,那我們在世間的所作所為,那就是佛法了。我們在世間所作的一切,我們世間眾生一切的行為,都是一種顛倒,都是一種妄想。它只是妄想,並不代表佛法。

但是為什麼說「佛法在世間」呢?因為雖然它是妄想,但它並沒有離開我們的自性。因為這些行為只是妄想,妄想只是一種虛幻。

就像由於我們貪戀了世間的東西,或是起心動念,就產生了幻覺。但是雖然是有幻覺,迷了,只是一種幻覺的現象,並不等於我們離開了我們的如來藏性。如來藏性本是不生不滅的,從來沒有離開我們。

我們**,下地獄,行走坐臥,它都沒有離開我們。不論我們墮落在世間,還是墮落在地獄裡,還是上天堂,你到任何地方,它都不會離開你。所以說,這就叫做「佛法在世間」。

佛法在世間,並不是說世間的東西就是佛法,而是說我們的自性沒有離開我們。有人以為,佛法在世間,可能指的是世間的法都是佛法。這麼理解,就太單純了!

這種說法,就把虛幻的東西當作真實,是錯誤的。因為他還沒有證道。如果是一位證道的人,就能直接肯定,你證到了一切,你才能滅掉一切。

滅掉一切的時候,你看世間的東西,一切世間的東西,都是佛法。你只有到那個地步,才能看到這個問題,因為你有這個能力,才能滅掉一切。

所以,佛法在世間,主要是說我們在世間,沒有離開自性,世間只不過是虛幻。不能(直接)說世間法就是佛法。世間的法,只是幻境。

第二句,「不離世間覺」:就是說我們想覺悟,不要離開世間。不要離開世間,這個世間,指的是破無明。

我們可以這樣說:離開無明,我們學覺悟就不存在了。因為我們有了迷,我們需要破無明。

迷和覺悟,它是相對的,有了迷,就有了覺。「不離世間覺」,是叫我們覺世間。覺悟世間,不是叫我們隨順世間。

原先就人有這樣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應該在世間裡,去隨順世間的事情,去做,這就是修行佛法。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我們覺悟世間,目的就是徹底地和世間要斷絕。覺世間,並不是要你隨順世間,你絕對不能隨順世間法去走。世間法就是個顛倒,你不能隨順顛倒去走,你若隨著顛倒去走,永遠也不能覺悟世間。

不能隨順世間法去做,必須要遠離世間,決不隨順它,覺悟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一切都是顛倒,這樣我們才能覺悟世間。而且,對世間的一切習氣、毛病,我們都要去克服,這樣才能夠覺世間。

說我們在世間裡,不斷地隨順世間的法,這叫覺世間,是不對的。應該徹底地和世間斷一切的緣分,緣不斷,你這個覺不會成就。有一點攀緣心,我們這個迷就打不破。

一切迷都是對照有這個緣而來。因為這個緣,是由貪嗔痴生起這個緣,有了這個緣,我們就會有了迷,就不會覺的。要想覺,首先你就得斷緣,斷貪嗔痴。

我們這樣並不是躲開世間,而是不能隨順世間法去做,和世間法一定要不一樣的,不論是修持,或作為,或看問題,我們都要和世間法要不一樣,要超出世間。因為世間本身就是個大顛倒。

「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就是說,離開世間我們去求菩提,「恰如覓兔角」,如果你不能覺悟世間,對世間看不清楚,你不認為它是一種虛幻,它是一種顛倒,你再去另一個角度,你去求覺悟,想覺悟,那是不可能的,猶如尋覓兔角一樣。

我們想覺悟,必須從世間法中覺悟出來。因為世間這一切的事情,都是個顛倒。我們只有將顛倒倒過來,菩提立刻就會現前。

我們覺就是覺世間,覺一切迷,只要迷破掉了,我們立刻就可以覺悟了。不是說,我們離開了這個世間,不用我對那個顛倒進行倒過來,顛倒它就顛倒去,我就不管它了,我另外再去找一個不顛倒的,這個就不可能了。

首先我們要把當下看空,要看破它。因為你對它還有執著,還有貪戀,你不在它上下功夫,就不行。比如說,用功,就從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入手。

我們就因為這眼耳鼻舌身意而有世間;因為有世間,我們才放逸,流落在生死裡,不能見菩提。如果我們都攝六根,就很快會收回來。但是這個六根,往往都是拉著我們跑的,做功時,外面環境拉著我們六根往外跑。

我們就和世間不同,你讓我貪,你讓我動念,你讓我聽,我就不聽,我就不貪。利用這個方式,不斷地努力,最後我們能夠收回六根的。只有收回六根,我們才會見到菩提,六根也就是代表了世間。

「離世覓菩提」,就是說我們必須從貪嗔痴下手。因為我們被貪嗔痴所轉,想得到菩提,你就從貪嗔痴下手,就完事了。所以說,佛法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不用你去創造一個佛,也不用創造所謂的佛法,就是除毛病,除貪嗔痴,那就是佛法。

你把這些去掉了,就是現成的一個佛,現成的一個如來藏性。從哪下手,就從我們眼前這一點貪嗔痴下手。你不要捨去這個,另外去找一個什麼方式,創造一個菩提,沒有那事,那菩提是現成的。

我們只有將貪嗔痴看住,在這下手。

所以修行,要說難呢,也很難,難的並不是說菩提不可得,難的是我們不肯改毛病,改習氣,難在這個上面。他就認為這是對的,認為是好的,這個「我」特別堅固。他認為修行佛法是另外一回事,是非常高深的,很深奧的,非常神祕的。

佛法是不是很深奧的?也確實存在著很深奧的,那絕不是說的,說是不能得的。而是在我們平時每言每行上,每一個起心動念上下手,才能找到這個菩提的。

如果你在每一念上都放逸的話,你想求菩提,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們都攝住每一念,不讓它起妄想,都讓它清淨下來,逐漸地明白它的空性。並且不但從理論上明白它的空性,而是從實際上明白。

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上,各個方面,所聽到的,所看到的,都將它看空。這樣,而且去行持,慢慢地把六根收回。六根收回的時候,菩提自然就顯現了。

2樓:匿名使用者

舉例:不離世間覺。

1 一個富有的人要施捨,必須有所施捨的

物件。——佛的境界就是『富有的』;所施捨的環境就是『是世間』

2 一個有理論知識的人,要實踐增長自己的能力,就得有他施展與學習的環境。

——『理論知識脫胎實際能力』』就是佛法的成就』『;而提供實踐與學習的環境就是『』世間『』

所以只有在世間環境的這些磨練才使得諸佛成就。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自然都是法。而佛法怎麼會離開自然。

涼薄輕嘆世間多變是什麼意思涼薄輕嘆世間多變是什麼意思

涼薄 拼音 li ng b 反義詞 溫暖。近義詞 刻薄 淡薄。基本解釋 1.微薄,淺薄。前蜀 杜光庭 蜀王本命醮葛仙化詞 綰六鎮之封疆,德慙涼薄 控諸化之靈勝,誠切欣榮。宋 周煇 清波別志 卷中 內省涼薄,尚無細故之嫌,仰揆高朋,夫何舊惡之念。王國維 人間詞話刪稿 四三 其人之涼薄無行,躍然紙墨間。...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什麼意思佛家說世間萬事皆有因果一絲執念何為報何於應什麼意思

我認為最經典的一句就是 有因,必有果。直接簡單明瞭的闡述了因果的本質。這種同時互存和異時互存關係,其實也就是佛教所謂因果的關係。例如種子是因,芽就是果,因為先有種子,然後才有芽的發展,這是異時互存的因果關係。例如 以老師為主,那麼老師就是因,學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學生為主,那麼學生就是因,老師就是果...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

這句詩來自於六世 倉央嘉措所作的 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意思是說如果動情了,就負瞭如來 佛法 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 她 愛情 表達的是沒有雙全之法,可以讓修行與愛情雙全。倉央嘉措從小生長在民間,是個痴情的和尚,感情豐富,後來愛上一個民女,但是他的身份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