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什麼特點苗族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2021-03-09 05:11:04 字數 4791 閱讀 5445

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苗族是我國西南地區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苗族50%以上,生活在貴州,其餘分佈在湖南、雲南、廣西、四川、廣東、湖北等地。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一般幾家或十幾家形成村寨,但主要是和其它民族雜居。苗族居住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其地理環境可分土山型和石山型。

苗族語言使用苗語,但多通用漢語。苗族主要從事農業,婦女長於刺繡、蠟染、剪紙。土山型地區的苗族人民以大米為主食,而石山型地區以玉米為主食。

老少愛飲酒,每當勞累歸來,要喝上幾口,以恢復疲勞感到快慰。待客無酒,以為失禮。苗族人民飲食一般沒什麼禁忌和限制,講究實惠。

苗族**極為絢麗多樣,用料、顏色、繡花、款式千姿百態,多達130餘種。他們能歌善舞,蘆笙舞流傳於苗家地區,苗歌通俗易懂,常講述苗族的歷史。苗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有使用西部方言的、有信仰**教的。

苗族地區大約在東漢末年(公元三世紀)正處於原始社會時期,從魏晉到隋唐,和漢族接觸後,已開始階級分化,並向封建制度過渡。宋元時期,大部分苗族地區已形成封建領土經濟,從明朝起開始向封建地主經濟過渡,大約在清朝乾嘉年間,才基本消滅了領主制。解放後,同其他民族聯合建立了自治州、縣。

苗族人民相傳蚩尤是自己的祖先,遠古就在黃河邊生息。

據研究,屈原為苗族人,現代多產作家沈從文也是苗族人。

湘西苗族婦女纏的頭帕最長達3丈餘,包裹方式如圓桶形、人字形、粽子形、層臺形等。

2樓:曉蘭富

苗族風俗習慣有哪些?帶你瞭解一下

3樓:勾仕實玉瑾

苗族,現有人口7398035人,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穀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

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資源。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業稻作。

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

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節日有過「苗年」、「四月八」、「龍船」節等。

苗族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4樓:鴻福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

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風俗習慣:

1、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2023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2、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

4、踩花山是境內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

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杆,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

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杆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鬥畫眉、爬花杆。

5、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5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人的衣服太複雜了,而且吃的東西也太少了?

6樓:匿名使用者

他他們很漂亮?,很不錯?,很棒棒!你們也要跟他學習了?

苗族的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一、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豔麗。

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髮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

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二、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蘆笙舞在正月十

五、三月

三、重陽節等節日及建房、豐收、迎親等日子裡跳,舞姿多重下肢變化。民間群眾性蘆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蘆笙領舞,其他人圍一圓圈踏樂而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多被稱為「踩堂」,但由於「踩堂」舞蹈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這一傳統名稱已基本被人們改稱為「蘆笙舞」了。

三、建築風格獨特

苗族由於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苗家人喜歡木製建築,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定「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係。

特色苗寨

在黔東南和黔北部分地區,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房屋形式,叫「吊腳樓」。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臺,土臺之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臺高度取其段裝上穿枋和橫樑,與土臺取平,橫樑上墊上樓板,作為房屋的前廳,其下作豬牛圈,或存放雜物。

四、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

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

此外還採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過去,由於山區缺少食鹽,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味,日久形成習慣。

苗族人尤其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制酸湯、酸菜、酸辣,醃製魚肉,苗家的酸湯魚肉嫩湯鮮,清香可口,聞名遐邇。苗族喜飲酒。平時勞作之餘,喝一點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勞;親友來訪,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傳統習俗和禮儀,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飲和敬酒時,還有唱酒歌的習俗。

拓展資料:

從中國苗族的分佈情況看,其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從人數上看,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教的。

但總的來看,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8樓:珈樂

1:中國苗族世居地分佈於湘鄂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及其毗鄰的黔東南的苗嶺、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廣西的大苗山,滇黔川渝烏蒙山等。

2: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 苗姓是苗族原本固有的,是用於區分各宗族的標誌,主要在苗族群體內部之間使用。

由於苗族的古文字已失傳,在入戶籍時,漢字無法表達苗姓,於是苗族又使用了漢姓,便於對外使用。

3:苗族的宗教一個特點是具有大量繁雜的宗教儀式、神祕主義、密儀、密軌、傳說、太陽曆法、咒語、草藥,可以說人類早期曾經有過的各種神祕宗教儀式,在苗族的傳統風俗裡基本佔全了。而在苗族自身的文化裡,這些宗教儀軌只是為敬祖、驅鬼、拜天、婚嫁等淳樸的生活目的服務。

4:苗族風俗另外一個特點是女性的裝扮極其複雜靚麗,首飾繁多,苗族婦女刺繡可與蘇繡齊名。

拓展資料:

苗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970,000人。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種麻,自己紡織.

苗族人民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如古歌,詩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蘆笙舞最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2023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

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習俗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對貴客要到寨外擺酒迎候;客人到家門,男主人要叫門,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開門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樓;宴會上以雞、鴨待客為佳餚,尤以心、肝最貴重,要先給給客人或長者,客人則分給眾人享用,次序是先長後幼。客人不要稱主人「苗子」,他們喜自稱「蒙」。

苗族吊腳樓的特點是什麼,苗族民居的特點

苗族的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兩層或三層。最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作牲口圈。兩層者則不蓋頂層。一般以竹編糊泥作牆,以草蓋頂。在凱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腳樓。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區,山高坡陡,平整 開挖地基極不容易,加上天氣陰雨多變,潮溼多霧,磚屋底層地氣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

苗族吊腳樓建築歷史,苗族吊腳樓的特點是什麼??

吊腳來樓作為一種居住方式無 自疑經歷了長時間的選 bai擇,毫無疑du 問它是從人類zhi 巢居演化而 dao來的。所以它也具有活化石般得價值。作為一種獨特的建築樣式,土家族吊腳樓不只是中華古建築的源頭活水,它的選址 規劃 構思 造型 工藝都是獨樹一幟的。土家族吊腳樓稱得上中華民族美輪美奐的祖居。吊...

苗族民居的特點,苗族的民居特色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晒乾 或炕幹 倒入碓中舂去米糠,現舂現吃,每次舂3 5斤。現在不少地方已用電力 水力碾米了。苗族做飯常把淘過的米加入6 7倍的水煮,半熟後潷去米湯,放入木甑中蒸熟即成。也有將包穀 小麥 小米摻入一起煮 蒸的。包穀和蕎麥則用石磨推成麵粉或粒狀食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