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主頻是什麼意思CPU主頻是什麼意思

2021-03-09 06:27:31 字數 4850 閱讀 1295

1樓:疏金生禮鸞

cpu主頻率也就是cpu的時脈頻率,簡單地說也就是cpu的工作頻率。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頻=外頻×倍頻。其中,外頻就是匯流排時脈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

一般說來,一個時鐘週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效能。但cpu主頻的高低可以決定電腦的檔次和**水平。

以pentium

42.0為例,它的工作主頻為2.0ghz,這說明了什麼呢?

具體來說,2.0ghz意味著每秒鐘它會產生20億個時鐘脈衝訊號,每個時鐘訊號週期為0.5納秒。

而pentium

4cpu有4條流水線運算單元,如果負載均勻的話,cpu在1個時鐘週期內可以進行4個二進位制加法運算。這就意味著該pentium

4cpu每秒鐘可以執行80億條二進位制加法運算。但如此驚人的運算速度不能完全為使用者服務,電腦硬體和作業系統本身還要消耗cpu的資源。

但athlon

xp處理器採用了pr標稱方式,amd公開的266mhz前端匯流排頻率的athlon

xp處理器標稱頻率和實際頻率的轉換計算公式如下:

標稱頻率=3×實際頻率/2-500

實際頻率=2×標稱頻率/3+333

例如,athlon

xp2100+的實際頻率為1733mhz=2×2100/3+333

2樓:匿名使用者

cpu的倍頻,全稱是倍頻係數。cpu的核心工作頻率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係,這個

比值就是倍頻係數,簡稱倍頻。理論上倍頻是從1.5一直到無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頻是以0.

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原先並沒有倍頻概念,cpu的主頻和系統匯流排的速度是一樣的,但cpu的速度越來越快,倍頻技術也就應允而生。它可使系統匯流排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那麼cpu主頻的計算方式變為:

主頻 = 外頻 x 倍頻。也就是倍頻是指cpu和系統匯流排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

cpu的外頻是cpu乃至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兆赫茲)。在早期的電腦中,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執行的速度等於外頻,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執行狀態。對於目前的計算機系統來說,兩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頻的意義仍然存在,計算機系統中大多數的頻率都是在外頻的基礎上,乘以一定的倍數來實現,這個倍數可以是大於1的,也可以是小於1的。

說到處理器外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倍頻與主頻,主頻就是cpu的時脈頻率;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係式:主頻=外頻×倍頻。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於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後,由於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裝置(如插卡、硬碟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

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裝置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 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200mhz。由於正常情況下外頻和記憶體匯流排頻率相同,所以當cpu外頻提高後,與記憶體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執行速度影響較大。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片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資料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衝訊號**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衝訊號在每秒鐘**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ic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

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主頻,就是cpu的時脈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頻率(1秒內發生的同步脈衝數)的簡稱。單位是hz。它決定計算機的執行速度,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主頻由過去mhz發展到了現在的ghz(1g=1024m)。

通常來講,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速度也越快,但對與不同型別的處理器,它就只能作為一個引數來作參考。另外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效能指標。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

因此主頻僅僅是cpu效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效能。

說到處理器主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倍頻與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執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執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執行狀態;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

主頻、外頻、倍頻,其關係式:主頻=外頻×倍頻。早期的cpu並沒有「倍頻」這個概念,那時主頻和系統匯流排的速度是一樣的。

隨著技術的發展,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等配件逐漸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頻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使記憶體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對較低的系統匯流排頻率下,而cpu的主頻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理論上)。我們可以把外頻看作是機器內的一條生產線,而倍頻則是生產線的條數,一臺機器生產速度的快慢(主頻)自然就是生產線的速度(外頻)乘以生產線的條數(倍頻)了。現在的廠商基本上都已經把倍頻鎖死,要超頻只有從外頻下手,通過倍頻與外頻的搭配來對主機板的跳線或在bios中設定軟超頻,從而達到計算機總體效能的部分提升。

所以在購買的時候要儘量注意cpu的外頻。 來簡單瞭解一下一級快取。目前所有主流處理器大都具有一級快取和二級快取,少數高階處理器還整合了**快取。

其中,一級快取可分為一級指令快取和一級資料快取。一級指令快取用於暫時儲存並向cpu遞送各類運算指令;一級資料快取用於暫時儲存並向cpu遞送運算所需資料,這就是一級快取的作用

那麼,二級快取的作用又是什麼呢?簡單地說,二級快取就是一級快取的緩衝器:一級快取製造成本很高因此它的容量有限,二級快取的作用就是儲存那些cpu處理時需要用到、一級快取又無法儲存的資料。

同樣道理,**快取和記憶體可以看作是二級快取的緩衝器,它們的容量遞增,但單位制造成本卻遞減。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二級快取、**快取還是記憶體都不能儲存處理器操作的原始指令,這些指令只能儲存在cpu的一級指令快取中,而餘下的二級快取、**快取和記憶體僅用於儲存cpu所需資料。

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主流處理器所採用的一級資料快取又可以分為實資料讀寫快取和資料**指令追蹤快取2種,它們分別被amd和intel所採用。不同的一級資料快取設計對於二級快取容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下這兩種一級資料快取設計的不同之處。

一、amd一級資料快取設計

amd採用的一級快取設計屬於傳統的「實資料讀寫快取」設計。基於該架構的一級資料快取主要用於儲存cpu最先讀取的資料;而更多的讀取資料則分別儲存在二級快取和系統記憶體當中。做個簡單的假設,假如處理器需要讀取「amd athlon 64 3000+ is good」這一串資料(不記空格),那麼首先要被讀取的「amdathl」將被儲存在一級資料快取中,而餘下的「on643000+isgood」則被分別儲存在二級快取和系統記憶體當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假設只是對amd處理器一級資料快取的一個抽象描述,一級資料快取和二級快取所能儲存的資料長度完全由快取容量的大小決定,而絕非以上假設中的幾個位元組。「實資料讀寫快取」的優點是資料讀取直接快速,但這也需要一級資料快取具有一定的容量,增加了處理器的製造難度(一級資料快取的單位制造成本較二級快取高)。

二、intel一級資料快取設計

自p4時代開始,intel開始採用全新的「資料**指令追蹤快取」設計。基於這種架構的一級資料快取不再儲存實際的資料,而是儲存這些資料在二級快取中的指令**(即資料在二級快取中儲存的起始地址)。假設處理器需要讀取「intel p4 is good」這一串資料(不記空格),那麼所有資料將被儲存在二級快取中,而一級資料**指令追蹤快取需要儲存的僅僅是上述資料的起始地址(如下圖所示)。

由於一級資料快取不再儲存實際資料,因此「資料**指令追蹤快取」設計能夠極大地降cpu對一級資料快取容量的要求,降低處理器的生產難度。但這種設計的弊端在於資料讀取效率較「實資料讀寫快取設計」低,而且對二級快取容量的依賴性非常大。

在瞭解了一級快取、二級快取的大致作用及其分類以後,下面我們來回答以下硬體一菜鳥網友提出的問題。

從理論上講,二級快取越大處理器的效能越好,但這並不是說二級快取容量加倍就能夠處理器帶來成倍的效能增長。目前cpu處理的絕大部分資料的大小都在0-256kb之間,小部分資料的大小在256kb-512kb之間,只有極少數資料的大小超過512kb。所以只要處理器可用的一級、二級快取容量達到256kb以上,那就能夠應付正常的應用;512kb容量的二級快取已經足夠滿足絕大多數應用的需求。

這其中,對於採用「實資料讀寫快取」設計的amd athlon 64、sempron處理器而言,由於它們已經具備了64kb一級指令快取和64kb一級資料快取,只要處理器的二級快取容量大於等於128kb就能夠儲存足夠的資料和指令,因此它們對二級快取的依賴性並不大。這就是為什麼主頻同為1.8ghz的socket 754 sempron 3000+(128kb二級快取)、sempron 3100+(256kb二級快取)以及athlon 64 2800+(512kb二級快取)在大多數評測中效能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

所以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754 sempron 2600+是值得考慮的。

反觀intel目前主推的p4、賽揚系列處理器,它們都採用了「資料**指令追蹤快取」架

解釋cpu主頻,cpu主頻是什麼意思

主頻,英文全稱 cpu clock speed 有許多人會誤認為cpu主頻是指執行速度,但是,實際上是指cpu核心工作的時脈頻率,主要表現為cpu內數字脈衝訊號 的速度。而主頻確實和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聯絡,但是運算速度也需要考慮到cpu的快取 指令集,cpu的位數等等,綜合進行考慮,因此主頻和運算速...

cpu的主頻是什麼意思?cpu主頻是什麼意思?

主頻就是cpu的標稱工作頻率,有點像汽車發動機排量。一般主頻都不會設定在cpu所能達到的最高頻率,一方面可以延長壽命,一方面可以省電。而睿頻就是根據需要智慧的調整頻率。當你電腦的負擔比較重的時候,cpu就會通過睿頻到這個cpu的最高頻率來加快工作效率。多核心的cpu還會根據需要降低其他核心的頻率,提...

主頻越高越好嗎快取呢,cpu主頻越高越好嗎

主頻的確是衡量機器效能的一個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的。同時計算機最大的魅力在於可以隨意的按照你的要求配置,計算機最重要的就是相容性。知道嗎?多個最好的 最貴的 硬體在一起並不一定能協調工作!主頻再高,記憶體很少,硬碟轉速很慢,系統中有老式pci的硬體.你的機器不會太快的。重要的是匹配 一般來說,膝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