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莫高窟要建在沙漠深處古人為什麼要花據此建造敦煌石窟?

2021-03-09 23:43:24 字數 5847 閱讀 5935

1樓:匿名使用者

莫高窟現存石窟492間,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像3000多幅,內容多為佛經故事,藏經洞專共存有5萬件左屬右的珍貴文物,史涉宗教、歷史、文學、藝術、地誌、民俗等內容,文字則有漢文、吐蕃文、回鶻文、突厥文、于闐文、敘利亞文、西夏文、梵文、粟特文、蒙古文等。

初到敦煌旅遊或考察的人,走到她身邊,首先是對她精美的壁畫和巨集大的龕窟規模表示驚歎,緊接著也許就會低頭沉思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古人要把這麼精美的建築和藝術品建在一個風沙肆虐、毫無生機的地方?今人前往朝拜還要趟越一段距離很長的沙漠才能如願,古人是怎樣修建她的?

如果當時也是這樣的環境,人居尚且困難,如何進行這樣大的工程?材料、工具怎樣運輸和加工?施工人員的生活用品怎樣解決?

又為什麼要建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蓋建寺廟聖地的根本目的就是供信徒朝拜,可是建在這樣一個偏僻以至拒絕信徒朝拜的地方有什麼意義?

2樓:熊貓大神

敦煌莫高窟,鳴沙山又稱為漠高山。一看就知道原先就是在沙漠裡面的——「漠」高山內。

當然也有解釋說是開窟容

的僧人道行很深「莫高於此僧」的意思。

敦煌在古代絲綢之路要害,西域繁華之所在。十六國時期,開鑿。當時西域環境還沒有這麼惡劣,就像現在的樓蘭古城。真是歲月如斯,滄海桑田……

3樓:

因為沙漠環境降雨少 這樣可以減少雨水從崖上滲透下來腐蝕洞窟內的藝術

專品 莫高窟的建立主屬要還是因為他在絲綢之路上 東西方的僧人和商人都經過那裡 在那裡停留從事宗教藝術工作 目前的損毀很厲害 有空你可以去看看

4樓:匿名使用者

在以前的敦煌氣候不像現在那麼惡劣,由於種種原因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沙漠,真是物是人非呀

5樓:≌夕瑤

也許以前那裡不是沙漠....後來沙漠化了....||||||||

6樓:舞風蜻蜓

一,那個地方來乾燥少雨自,染料不容易脫落;

二,既然是窟就一定選擇個山壁可以鑿洞,又不易塌陷的地方'

三,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莫高窟所處的位置是西北地區相當繁華的地段,也是

中外交流的中心;

四,當時的皇帝對於西域的統治還相對比較薄弱,所以修建莫高窟也又起到建立

區域統治中心的左右;

^-^偶就知道這些,被採納是最好的啦,嘎嘎,好幾分哦,

古人為什麼要花據此建造敦煌石窟?

7樓:君家濃酎我狂歌

修行之所。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莫高窟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佈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援,發展較快。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

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後,這裡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檯燈等生活設施。

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簷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

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蹟、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豔,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

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

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巖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它是一個九層的遮簷,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簷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簷角系鈴,隨風作響。

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

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這座窟簷在唐文德元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改為4層。2023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開鑿於北朝時期的洞窟共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於北涼時期。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這一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一佛二菩薩組合,後來又加上了二**。

塑像人物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緻,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

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是莫高窟發展的全盛時期,現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並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

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一佛、二**、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巨集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蹟、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並且內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後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這一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臺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臺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臺樓閣等,堪稱恢巨集壯觀。

莫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

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元代洞窟只有8個,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制,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2023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籙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現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開啟後,出現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洞」。

藏經洞的內壁繪菩提樹、侍女等影象,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另有一通石碑,該碑高僧洪辨的告身碑,即記錄洪辨一生事蹟的紀念碑。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於北宋年間,且可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為躲,避,西,夏,軍,隊,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佔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曆本、契據、信札、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並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對於流失在中國民間的敦煌文獻,有一部分後來被收藏者轉賣給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歸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但更多的已難以查詢。王圓籙藏匿起來的寫本,除了賣給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2023年和2023年賣給了日,本,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2023年,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堡對已經搬空的藏經洞進行了挖掘,又獲得了一萬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經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畫和塑像也蒙受了損失。伯希和與2023年到來的哈,佛,大,學,蘭登·華爾納先後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只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影象,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王圓籙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

2023年,莫高窟曾一度關押了數百名俄,羅,斯,沙,皇,軍,隊,士,兵,他們在洞窟中煙熏火燎,破壞不小。2023年代,張大千在此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他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這種做法後來引發了爭議,直到現在依然爭論不休。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餘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

5公里,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歷史上的保護不周,目前殘損坍塌較甚。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於二十世紀40年代。2023年至202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2023年,國,民,政,府將莫高窟收歸國有,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常書鴻任所長,對敦煌諸石窟進行系統性的保護、修復和研究工作。

2023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2023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簷,並將周邊10餘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範圍。2023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地破壞,近年造訪莫高窟人數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加以限制。

小鳥為什麼要把巢建在樹上,鳥為什麼要住樹上面呢,為什麼要住巢裡呢?

建在樹上是為了更加安全,防止地面動物或人對小鳥兒和鳥蛋的威脅。鳥類築巢是鳥類繁殖成功的重要一環。築巢地點因種而異,有的鳥巢築在隱蔽處,並加以偽裝 有的築在懸崖絕壁上 有的築在高大樹梢細枝杈間 也有的築在地面 水面 洞穴或建築物內。鳥類對巢址的選擇與每種鳥類的生活方式及取食的地點有密切關係。如在森林鳥...

高鐵站為什麼要建在離市區較遠的地方

高鐵是最近幾年才新興起來的,而且是首次在中國發展起來,俄羅斯總理也來到中國體驗高鐵帶來的新發展速度。高鐵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一個出行方式,它真的是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首先因為它發展的比較晚,所以比不上飛機,火車他們建立的都比較早,而且火車和你客運站一般都是連線在一起的符合大多數人的需要。而對於高鐵...

為什麼美軍基地要建在沖繩,沖繩在什麼地理位置,最好有地圖,附近沒有可以替代的地方嗎

地理位bai置太重要了。沖繩是日本琉球 du群島zhi 中的第一大島,琉球群島蜿蜒 dao1000餘公里,把專中國東海與太 屬平洋隔開,是東亞大陸沿海的一條天然屏障,沖繩島總面積1220平方公里,約佔整個琉球群島的1 10,是群島的基幹和最有力的支撐點。沖繩島的西南有天然良港 那霸,可供萬噸級大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