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採取的措施有什麼

2021-03-11 10:35:12 字數 6186 閱讀 6523

1樓:本吧官方發言人

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

1將全國分為省,將軍轄區進行有效管理

2順治冊封**,康熙冊封班禪

3康熙平定三藩之亂

4康熙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

5康熙統一臺灣

6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

2樓:紫冰

鞏固統來一多民族國家措施

自:1將全國分為省,將軍轄區bai進行有效管du理2順治zhi冊封dao

**,康熙冊封班禪

3康熙平定三藩之亂

4康熙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

5康熙統一臺灣

6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

7雅克薩自衛反擊

8加強對蒙古的統治

9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10大興***

剩下的我就不知道了

……………………

3樓:匿名使用者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64623230。面對的是幾千年來漢族最凶惡地敵人——入關後滿清把近兩億漢人**到了四千萬,在以後地近三百年來,大規模地**更是一起接著一起,受害者比以往兩千年曆次**加起來都要多。

他面對地也是蒙古族有史以來最凶惡地敵人——滿清對蒙古族厲行減丁政策,蒙古各部只要超過男丁上限。那麼就要靠抽籤來殺死多出來的男丁以進行減丁。這種無差別**甚至包括愛新覺羅家族地鐵桿科爾沁蒙古,科爾沁蒙古地男丁上限是八萬,奴酋福臨和兒子奴酋玄**起科爾沁來也是一樣不客氣,短短四十年裡,僅科爾沁蒙古地男丁,他們父子倆就**了三十萬。

他面對地也是回族地敵人——滿清對回族各部進行了持之以恆地種族滅絕工作,並制定了「以回牽漢,以漢制回」地政策,極力挑撥種族仇恨。鼓勵回漢種族仇殺。

他面對地也是苗族的死敵……

他面對地也是彝族的死敵……

黃石面對地也是華夏文明地敵人:

明朝有著輝煌地**藝術成就,比如十二平均律就在明朝被提出,直到黃石原本地時代,這還是現在**地奠基石——但在它卻不能生存在它出現地母國大的上,因為它被滿清禁燬了。

明朝地醫學正在努力發展,比如中醫也第一次提出人是用腦而不是用心在思考——不過它失去了進一步發展地機會,因為這些新地理論被滿清禁燬了。

明朝翻譯了幾何原本……明朝的婦女都知道的球可能會是圓地併為此爭論、還為此寫下筆記……明朝有人準備寫下技術書籍。介紹如何鍊鋼鍊鐵——這些書籍都被滿清禁燬了。

奴酋福臨平均每年發動一次***,他兒子平均每五年一次,他孫子平均每兩年一次,而他重孫子弘曆,竟然平均每年發動兩次***!

奴酋弘曆還編寫四庫全書,宣佈華夏只有三千本書是可以存在地,禁燬而留書名則有近七千本,至於禁燬而不留書名地更是不計其數——天啊,不要說煌煌兩千年華夏。僅在明朝、僅天啟皇帝批准刊行地書籍就有兩萬餘本。

在黃石地個人印象裡,翻開滿清地歷史,除了「**」外能看見地就只有兩個詞:愚昧、**——從滿清開始,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世界史上再也沒有一箇中國籍科學名人、沒有哪怕一項屬於中國地技術發明;這個政權在二百多年的統治期間,竟然簽了一千一百個**條約,平均每年要籤三個!

——我華夏祖先建立地偉大地文明,已經被摧殘到這個的步,以致它都無法靠本身地力量復甦了,它不得不靠從外來地文明中汲取營養才能再次站立起來。

——無數的書籍被湮滅在這一片黑暗中,我甚至都不知道我祖先到底都創造過什麼;在建奴汙衊大明是和他們一樣地愚昧國度時,我甚至都找不到足夠地具體理由來反駁。

-----------------------------------------《竊明》

4樓:匿名使用者

為鞏固軍隊封了幾個外姓王:平西王吳,平南王尚,靖南王耿,定南王孔,孫 等

冊封**,班禪

康熙還著明服去拜朱重八

``````

5樓:一翻書全會

留頭不留髮bai,留髮不留du頭

改漢裝為旗裝

繼續zhi延用科舉,給漢

dao儒生們以希望,再利用專

他們治理屬漢人

繼續加強與蒙古聯姻,鞏固蒙滿關係

冊封**與班禪,穩定西南

將在東北居住的錫泊族青壯年整休遷移到西北

我知道就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清朝前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採取哪些措施?有何歷史意識 5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比較成功的。康熙皇帝是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奠基人。

清王朝在內外蒙實行支援黃教、滿蒙聯姻、分而治之的政策;

在**實行支援喇嘛教,冊封班禪,派遣駐藏大臣等政策;

在新疆設定伯克城主,派遣伊犁將軍、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等政策;

在南方民族地區設定土司,實行「改土歸流」等政策;

很好地解決了**王朝與民族地區的關係,建立了一個長達近300年之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對外:堅決打擊侵略者,康熙時期的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對內:恩威並施,剛柔並濟

威:堅決鎮壓少數民族的反饋(評定葛爾丹叛亂和回部大、小和卓叛亂)

恩:冊封制度(**,班禪),設立駐藏大臣、金瓶掣籤制度,與少數民族通婚等,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清朝:中華民族共同體更進一步穩固發展

由滿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元朝之後,又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由於滿族統治者採取了許多重大措施穩定邊疆,並對漢文化和各少數民族文化採取了更為寬容、開放的態度和政策,使民族關係、民族融合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加強了各民族的相互認同感。

清朝:體現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清朝前期以強盛國力所奠定和鞏固的中國疆域,促進了民族凝聚力的不斷增加,在晚清時期受到外國侵略時,中國各地區民族皆為了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而對列強作出抗爭,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清代的民族政策與以前歷代相比有那些獨特的地方?

從順治帝起,清朝統治者吸取了元朝滅亡的教訓,首先肯定了漢族文化的先進,採取了向漢族人學習,學習他們的習俗、文化,重用漢族大臣,開科考,修孔廟,拜孔子等一系列行為。這些行為在順治帝之時,幾乎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連順治帝的親生母親都不支援他。這或許是順治帝抑鬱而終的原因。

但事實證明順治帝的作為是對的,康熙不僅繼承了順治的政策,還親下江南,拜明孝陵,以安漢族人的心。從那時起,一品大員,如上書房大臣等,一改無漢臣的歷史,重用漢臣。如張廷玉,歷三朝,居首輔四十餘年。

這些做法是空前絕後的。

理藩院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清以前歷代封建王朝對於少數民族事務的管理,只設**兼管,不設專署。清於崇德元年(1636)設蒙古衙門,由承政、參政主管;三年六月,改稱理藩院,屬禮部。

順治元年(1644),改置尚書、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理藩院尚書亦入議政之列。設錄勳、賓客、柔遠、理刑四司。雍正時定以王、公、大學士兼理院事。

乾隆改設旗籍、王會、典屬、柔遠、徠遠、理刑六司。咸豐十年十二月(2023年1月)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前,兼辦對俄外交事務。光緒三十三年(1907)九月,改為理藩部,清亡遂廢。

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隨著清廷全國政權的建立,更為總管蒙古、**、新疆等各少數民族地區事務的**機構。清統治者通過理藩院實施對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加強與他們的聯絡。康熙二十六年(1697),修定《理藩院則例》,用法規固定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統治的各項措施。

以後,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又四次校修。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祿、朝貢、定界、官制、兵刑、戶口、耕牧、賦稅、驛站、**、宗教等政令。另有司務廳、銀庫、飯銀處、當月處、督催所及滿、漢、蒙、俸四檔房掌衙署日常事務。理藩院所轄,先後尚有內館、外館、蒙古學、唐古特學、託忒學、俄羅斯學、木蘭圍場、喇嘛印務處、則例館等機構。

此外還派司員、筆帖式等常駐少數民族地方,處理特定事務,定期輪換。

理藩院的歷史作用

首先,理藩院執行了清代比較成功的統治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清朝是我國少數民族——滿族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鑑於明末對周邊地區無力顧及的歷史教訓,清朝統治者,特別是清前期的封建帝王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統治極為重視。

他們把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居住的廣大地區看成是統治中原的「屏藩」,認為「搖惑我外藩」,就是「壞我屏垣」,就會使「疆圉」「不靖」,而「邊境一日不寧,內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這勢必要危及到全國統治的穩定性。正是基本這種認識,康熙帝在位61年總結了大量的統治西、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經驗。他認為,統治西、北邊疆地區的宗旨在於「治之得其道」。

他特別指出要加強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對**政權的向心力。針對這些地區少數民族的貢物他曾議論:「貢物何足珍貴,正鑑其誠敬之心耳」。

為了表示對統治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視,康熙還把「柔遠能邇」當做「敬天法祖」的實際內容寫入遺詔中,令後代子孫永誌不忘。雍正帝即位後,親自為理藩院書寫匾額:「宣化遐方」,並在統治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中提出要「從俗從宜,各安其習」。

乾隆皇帝當政時期,儘管他認為「駕馭外藩之道,示之以謙則愈驕,怵之以威則自畏」,從而採用了「寬猛互濟」、「恩威並用」的方針,但同時也仍然主張「從俗從宜」、「不易其習」。總之,清代前期統治西、北邊疆地區,實際上是採用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方針。

其次,理藩院促進了清代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在17世紀中葉,理藩院的活動保證了清朝的順利入關,對清朝統一全國起了促進作用。由於明朝腐敗導致的**政權力量削弱,我國17世紀中葉陷於**狀態,這種**在當時並不是一種值得稱頌的現象。

一方面,因為這種**戰爭連綿不斷,人民流離失所,社會經濟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已經東來,沙俄也時刻窺伺我國北部的大好河山。如果**形勢繼續下去,就可能給這些侵略勢力以可乘之機。

所以,儘快恢復統一,不僅有利於國內各民族人民的休養生息,符合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要求,而且對於抵抗西方殖民主義勢力和沙俄侵略勢力也有著重要意義。歷史證明,統一的歷史使命由清朝承擔了。清朝所以能承擔這一重任,除了別的因素外,漠南蒙古已經成為它的可靠後方和重要的藉助力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這與理藩院有密切關係。

理藩院設立後四個月,其**就往察哈爾、喀爾喀、科爾沁諸部「稽戶口,編牛錄,讞庶獄,禁奸宄」。僅一個月就編成了牛錄,造好了甲士清冊。這既穩定了漠南蒙古的社會秩序,也為清朝提供了兵源。

理藩院設立後八年,清朝入關,漠南蒙古諸部紛紛率師相從。同時,在清朝入關之際,理藩院及時地把清軍入關和進佔北京情況通知漠南蒙古各部,使他們時刻有所準備。雖然,清軍入關後在統一過程中使用了殘酷的暴力,對社會經濟發展一度造成影響,但是,清朝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是無論如何不能抹煞的。

清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多民族統一國家得到空前發展和鞏固的時期。有清一代,維護國家統一的力量與形形色色的**勢力曾進行長期鬥爭。在這些鬥爭中,理藩院充分發揮了維護統一的作用。

有些前已述及。又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當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札薩克圖兩汗發生衝突後,理藩院尚書阿喇尼親往喀爾喀七旗蒞盟,竭力促使他們「盡釋舊怨」而「交相揖睦,共享昇平」。這年八月,阿喇尼又召集喀爾喀兩翼汗傳達康熙聖諭,令其「同歸於好」。

當噶爾丹發動內亂、喀爾喀蒙古各部率眾南奔時,理藩院立即將情況上奏康熙帝,並負責安排喀爾喀蒙古各部生計。正是在理藩院組織安排下,通過多倫會盟,我國北部邊疆很快出現了安定局面。康熙皇帝說:

「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應當說,這種北部邊疆的堅固狀況與理藩院的作用是分不開的,這又為徹底粉碎噶爾丹內亂、抵禦沙俄的擴張侵略準備了條件。

理藩院除在政治軍事方面促進了清代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發展鞏固外,還程度不同地促進了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與中原內地的經濟交流,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多倫會盟之後,理藩院派遣**去山西等地準備耒耜,幫助喀爾喀蒙古於膏腴之地種植農作物。理藩院還按照清代帝王的意志,協助組織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建立「常平倉」,貯積糧谷,以備賑濟,「其收放實數」,「每年秋後造具印冊報院」。

僅漠南蒙古哲裡木、昭烏達、卓索圖3盟26旗就額存谷246100多石。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吳喇特鎮國公達爾瑪機裡弟屬下游牧地方,因風雪之災,人畜傷損。理藩院派遣**按戶賑濟,共計大小15385口,6個月時間用米7240.

1石。在救災過程中,理藩院**因地制宜,在有河流的地方幫助蒙古人民造船、結網、捕魚。此外,理藩院管理的驛站把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內地聯成一體,這對西、北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清朝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多少起了一定作用。

我們在評價清**藩院、基本肯定它的歷史作用時,應當說明,理藩院終究是清朝階級統治和壓迫的工具。它維護的是少數民族王公貴族的利益,維護他們對各族勞動人民的剝削。西、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勞動人民受「厚斂重徭」的剝削,被「納之於阽危之域」,生活極為貧苦,遇有災荒,清朝經理藩院雖有賑濟,但由於上層王公們「苟且塞責」,廣大勞動人民「並不得實惠」。

統治階級需要的「納賦」、「貢徭」像兩根繩索,把少數民族勞動人民緊緊**住,使他們難以逃脫「重賦苛役」的苦海。因此,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勞動人民「迫於飢寒,以致離散」的現象到處可見。

------------------------------

元朝在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方面有哪些貢獻

漢民遷居到大量邊copy疆地區,帶bai去了先進生產技du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zhi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dao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2遼朝 西夏 金朝時期入居黃河流域的契丹族 党項族 女真族,與漢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 漢人 3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 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

明清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其中主要的特點就是把平定

加強中來央集權 明朝廢除相權源,bai中國古代權利du鬥爭的核心其實是後權,皇權,和相權zhi的鬥爭,後權強大dao如呂后,竇後,武則天,都是很危險的,但皇帝被丞相殺或控制的更多,典形的就是東漢,大司馬,大將軍,以致曹操都是相權過大而皇帝被廢立。而朱元璋製造那麼多案劉伯溫,李善長,和胡惟墉案其目的就...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苗族習俗bai 苗族男子 一般纏青色長巾,du穿對襟或大襟式短zhi 衫 唐裝,dao束寬大腰帶,衣褲與壯 版漢相權同,冬天系綁腿。婦女服飾分便裝和盛裝,顏色多為藍 白 黑 紅等。便裝樸實 素靜,一般為大襟右衽衣,寬腳褲或百褶裙 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及膝蓋 盛裝則精選布料,衣服上打滿亮片,領邊 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