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

2021-03-15 16:40:48 字數 2608 閱讀 7197

1樓:娛樂解說課

宋元:對外交往進入頻繁時期,海外**發達。對外交往東達朝鮮、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一些國家,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佔重要地位。

元朝時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華居住十多年,著有《馬可•波羅遊記》。

宋朝西北陸路交通受阻,加上**經營困難,所以對外**都較之歷代進取,其可說得上是當時世界外貿最發達的國家。《宋史:食貨志》所謂「東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由此看來,當時對外的商業買賣活動在南方較為蓬勃。

1.經濟的發展,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基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政治上安定,經濟上實行貨幣、文字、度量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對秦朝的生產發展和科技交流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但由於實行殘暴的統治,秦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四年。針對秦朝的弊政,漢初統治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將農桑視為一切之本,大力扶持和發展農業。

伴隨著漢代農業的飛速發展,漢代的紡織業也得到了顯著發展,官營、私營紡織業這時皆已頗具規模。在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出現了商業的勃興。漢王朝穩定的社會環境、發達的水陸交通,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更加便捷、迅速地交流,為地區性、全國性商品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2.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提供了保障

首先,中國在燧人氏時代就已經開始木筏時代,戰國時期,以櫓槳驅動的樓船為代表,中國戰船的效能已逐步趕上和超過了當時的地中海國家;兩漢時期引入風力作為船的驅動力,當時的帆船已有槳、櫓、錨、舵、帆、水密隔壁等設施,可以在海上遠航[1]。其次,中國很早就以風作動力,用帆助航;東漢時,利用季風航海已有文字記載,把每年梅雨後出現的東南季風稱為「舶風」。唐、宋以後,利用季風航海十分廣泛。

另外,在獨木舟時代,航海者們就已經懂得觀察日月星斗來確定方向對;此後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並將其用於航海。指南針帶來的新航線更加快捷方便,**成本大大降低,地球突然之間被縮小了。

依靠先進的航海技術,自漢武帝時代起,中國商人就在南中國海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這些帆船從廣州或北海出發,最遠到達羅馬帝國區域,主要運送絲綢、珠寶、香料、礦物等大宗貨品。從技術上來說,明朝初期鄭和耀武揚威的航海工程集中了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最高成就,包括羅盤、計程法、測深器、牽星板、針路和海圖等。

3.陸上絲綢之路發展斷斷續續,存在諸多不足,促使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

4.古羅馬人積極探索海上**之路,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

海上絲綢之路既是中國本身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東西方需求加強聯絡的產物。我國絲綢傳入古羅馬以後,迅速受到了古羅馬人的喜愛,古羅馬對中國絲綢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但古羅馬與東方的陸上**一直存在障礙。在不能打通陸上絲綢之路的情況下,古羅馬只能尋求開闢從海上進行絲綢**的通道。

到公元前1世紀時,古羅馬征服了地中海地區並發現了利用季風進行航海的規律。古羅馬人對海上**之路的積極探索,有力地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劉佐泉在《海上絲路始發港及其文化意蘊》一書中寫道:

「羅馬商人從埃及的江海古港邁奧霍穆揚帆出海,每年發船百餘艘,遠航印度洋,東抵印度的馬拉巴海岸和蘭島(斯里蘭卡),在印度港口,中國、印度、波斯和羅馬的商人們交易貨物。中國人主要以絲帛為大宗商品,換取香藥、象牙、珠寶、犀角之類的貨物;羅馬商人則將絲綢之物運往紅海港口,再用駝隊馱運到尼羅河,然後溯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亞歷山大港是地中海的轉運中心,從這裡又運往羅馬帝國的安都城(今土耳其的安塔墓亞),再和橫貫亞洲大陸的絲綢之路西端聯結了起來。」

2樓:火焰人類

1、宋朝時期,中國的航海技術已經有較大的發展,船體的隔艙、司南等對航海有極大促進作用的發明已經出現;

2、宋朝商業及其繁榮,宋太祖、太宗都曾下令鼓勵商業活動,商業在宋朝近乎打到了極致;

3、我國以***為貨幣,在南宋時期,統治區域內並無較大規模的***礦藏,而***產量較多的日本、南洋等地又必須經過海運方可到達,促進了海上**的興起;

4、由於西夏、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相繼隔斷了中國與歐洲交往的路上通道,並對**商人徵收高額稅率,極大的抑制了陸路商貿,商人為將絲綢、瓷器、香料等貨物運至歐洲,換取高額利潤,只得改走水路,導致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3樓:惡搞特務時代

經濟水平搞,技術先進.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鼎盛和新航路開闢的共同條件是什麼

4樓:最強大腦花

1、商品經濟的發展。都是商品經濟促進的結果。

2、科技的發展,宋代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的高峰期,指南針等有了發展和應用。而新航路開闢也使用了指南針等航海科技。

3、交通要道的阻礙。宋代面臨少數民族的進攻,很多路上交通阻斷,從而開闢了海上交通運輸路線。新航路開闢的一個背景也是奧斯曼帝國阻斷了原有的交通要道。

4、中國經濟的影響。宋代經濟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對外**絲綢瓷器等。而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到東方尋找**。

5樓:衡水游龍

1、商品經濟的發展。都是商品經濟促進的結果。

2、科技的發展,宋代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的高峰期,指南針等有了發展和應用。而新航路開闢也使用了指南針等航海科技。

3、交通要道的阻礙。宋代面臨少數民族的進攻,很多路上交通阻斷,從而開闢了海上交通運輸路線。新航路開闢的一個背景也是奧斯曼帝國阻斷了原有的交通要道。

4、中國經濟的影響。宋代經濟發展,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對外**絲綢瓷器等。而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到東方尋找**。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淺談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是什麼海上絲綢之路的由來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條以中國徐聞港 合浦港等港口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 網路。海絲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 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

海上絲綢之路始於何時,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什麼時候

海上絲綢之路 陶瓷之路 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 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泉州 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海上絲綢之路的政治和歷史意義

海上絲綢之路 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 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