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劉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
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
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
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蘊含的深刻道理是?
2樓:體啊家裡來看看
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句話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翻譯: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1] [2]嘉祐二年(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
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2023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巨集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
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說明蘇軾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蘇詩中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後雨》、《慈湖夾阻風》等。蘇軾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可以用俗語概括為什麼
3樓:酒館遇貓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4樓:匿名使用者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沒有錯的,可以保正
5樓:匿名使用者
廬山真面目 【出處】語見(宋•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說,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首二句點題,猶人所能。
」【解說】自正面而觀廬山,山嶺綿延起伏,由側面而望之,則峰巒巍然聳立;復自遠而視或趨近而看,處高而俯瞰或處低而仰望,千姿百態,所見不同。何為難辨廬山真面目哉?只緣置身於此山中之故也。
亦作【廬山面目】(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十下•附編•舊序•奚序》):「痛遺文缺殘,訪得於義興之故家,塗抹刪改,非復『廬山面目』。」 亦作【廬山真面】(蔡東藩《後漢演義•第八一回》):
「劉氏乃推起**,囑令道謝。不留心注視,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種嬌羞情態,已是欲蓋彌彰,動人伶惜;當下攬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經去垢,露出『廬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臉,妖豔絕倫。」
【釋義】① 嶺:相連之山。② 峰:
高而尖之山巔。③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
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據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④緣:緣故。
【廬山真面目】原指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窺其全貌。後喻不易窺知事物之真相或原貌,常用此語。 東坡這首詩最早見於他的遊記《記遊廬山》,在這篇三百來字的遊記很有特色,它沒有記述詩人在廬山十多天裡所見所聞,山川景觀,卻重點記述了他初遊廬山所寫的五首詩(在漱玉亭,三峽橋所作詩只是提起沒有記入)。
古人寫詩當時大多沒有題目,以後整理詩縞時再補上,東坡的這首詩也不例外,在當時也無題,後來給它加的題是《廬山》(見廬山歷代詩存)。
6樓:陳瓊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題西林壁》這首詩蘊含的深刻道理用一句俗語怎麼表達?
7樓:我的象會咩耶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題西 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 高低各不同 。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文學賞析: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
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
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
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
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中蘊含的哲理用一句俗語可說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夠看到路上的全部面貌,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告訴人們一個哲理便是: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用哪句詩解答的
日照絕句 王安石拔地萬里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機絲掛,映日還成五色文.詩意大概是 彷彿拔地而起延綿萬里的屏嶂矗立著 嶂就是屏風般的山峰,如重巒疊嶂 彷彿懸掛空中千丈高的素白天河分開而來 彷彿人間共看天仙玉女把織絲掛起來了 這絕美的瀑布 映襯著日光發出了五彩的光芒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和我們常說的哪句話意思完全一樣
正好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句俗語的意思差不多。這句詩的意思是 之所以看不到廬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為自己就在廬山裡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解釋 當局者 下棋的人 旁觀者 看棋的人 清 清楚,明白。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者看得清楚。不識廬山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以上 字句優美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 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