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眼中的世界什麼樣?已經相信了自己身邊的世界,象點彩畫一樣

2021-03-25 13:39:31 字數 6153 閱讀 9803

1樓:

佛陀嚴重的世界和你看到的沒什麼不同

不同的是他心中的世界

佛陀眼裡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2樓:且看天地造化機

《大方廣佛華嚴經》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夜摩宮中偈贊品第二十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佈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有誰能描述一下阿羅漢眼中的世界? 10

3樓:加內沙

慧解脫阿羅漢與俱解脫阿羅漢

22、學員:北傳的阿含經裡面講有慧解脫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巴利三藏聖典中不知道有沒有這種說法?

尊者:有。

學員:如果有這種說法的話,這兩種阿羅漢有什麼不同呢?第二個問題,中國禪宗說:光影門頭鬼家活記,這和我們止觀禪修所見的光,所見的禪相、似相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尊者:第一個問題慧解脫阿拉漢與俱解脫阿拉漢,他們的區別在於俱解脫阿拉漢有能力入滅盡定,慧解脫阿拉漢他們沒有能力入滅盡定,現在有很多書籍及佛教界對 于慧解脫阿拉漢有一種誤解。其實,慧解脫阿拉漢與俱解脫阿拉漢是相對的,如果一位阿拉漢聖者他可以入滅盡定就稱為俱解脫,如果不能夠入滅盡定就稱為慧解 脫;那什麼樣的阿拉漢才能夠入滅盡定呢?

他唯有擁有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的能力,才能入滅盡定,為什麼呢?因為一個聖者要入滅盡定之前,他先入那個 定,出來之後再觀照這種定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二個,比如初禪,從初禪出來再觀初禪的名法是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二禪,再觀照無常、苦、無我,第 三禪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但是到非想非非想處他不用觀照無常、苦、無我,當他從非想非非想處定一出定之後,非想非非想定的心一滅去之後,他的心流就中斷 了,中斷就進入了滅盡定;我們以這樣的標準來分,一共有8種慧解脫,第一種就是沒有任何禪那,但是他有欲界近行定的定力,基於欲界近行定的定力修觀而證得 阿拉漢果的聖者,是第一種;第二種是隻有初禪,依照初禪的定力去修觀證得聖果的;第三種是隻有初禪和第二禪;第四種是隻有三禪,第五種是四禪;第六種是擁 有空無邊處的定力;第七種擁有識無邊處的定力;第八種是擁有無所有處定的定力;因此有這八種慧解脫。

也就是說,只要一位阿拉漢聖者他沒有非想非非想處定,當他證得阿拉漢的時候都叫慧解脫。

慧解脫的定義就是這樣,但現在有人誤解不用修禪那,沒有禪那才叫慧解脫,那就變成說如果有些禪修者只有初禪、二禪、三禪,他應該叫什麼呢?就變成是一個空檔,所以我們應當瞭解什麼是慧解脫,什麼是俱解脫,是以能不能入滅盡定來分的。

尊者是瑪欣德尊者

十六觀智

vipassana nana?前言

(編注:十六觀智的次第修證,必須以戒清淨和心清淨為前提,此前言節錄自《清淨道論道次第簡表》)

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禪修。談到禪修,就必須依照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說,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觀。

談到戒清淨,對在家人來說,要守護好五戒,有條件的話應持守八戒。對於比庫來說,有四種遍淨戒:巴帝摩卡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止戒。

無論在家、出家**,都應當守護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淨。唯有以戒清淨為前提,才談得上修習止、觀。

對於修習止業處,佛陀教導了很多種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這些業處是依所緣來分的,即通過專注四十種不同的所緣而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此之謂心清淨。

對於觀業處(vipassana),一位禪修者從修習世間慧到出世間慧,次第成就的觀智有十六種,稱為十六觀智。

(編注:以下內容節錄自泰國阿姜念著作《身念處禪觀修法》,讀者還可參考緬甸馬雜湊尊者的《七淨門與禪觀諸境》、緬甸帕奧禪師的《智慧之光》、上座部佛教禪修寶典《清淨道論》等著作)

1.名色識別智 (nama-rupa pariccheda nana)

此智是修行者體會到當下的實相。實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此智改變了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因為妄執身心為「我」的煩惱(邪見)已經存在非常長久的時間了,所以此智(見到身心無我的智慧)對於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難以在當下掌握到的。

想要成就此觀智的人就必須奉行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所提到的四念處正確修法。

想要成就此觀智的修行者,必須以逐漸增強的思慧常常在當下觀察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後引發正見。例如,正見生起的時候,修行者會知道當下正在觀察什麼是色身、什麼是心(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進一步他會瞭解到世間萬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無我或無靈魂——而修行者現在知道這一點,甚至是由他內心深刻體會的。

自我的邪見破除時,修行者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從出生以來他從未有過這種無「我」的感覺。

由於猛利的實相智慧將我的邪見從他的感覺中**,現在他就能體會到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實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時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樣——用不著別人告訴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巴利經藏長部經中,佛說「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體證的」。法是不需要老師向你解釋你成就了哪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體驗知道。有時修行者也會認為他已經成就了達到某一種智慧,但並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還不肯定的話,就很可能是他還沒達到那一觀智。

這一觀智稱為見清淨,因為在體證的那一剎那是沒有煩惱的,但這種正見尚未真正體會到行法的三相,要見到無常、苦、無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觀智)成為修行者的「歸依處」,因為他親自嚐到了究竟實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樣,他體會到第一觀智是因為他親自嚐到它的。

從現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進一步,他瞭解到每一個他所見到的有情眾生都只是身心的現象而已。從這時候起,名色(身心)就成為他的老師了。

2.把握因緣智(緣攝受智) (paccaya-pariggaha nana)

修行者體會到第一觀智的時候,如果他持續地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將體會有很多種色身和很多種心,並且觀照的時候,不會將兩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時,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並沒有體會到這個苦是心受。但現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體會到心受知色身痛。

因此在此智,他體會到身心兩者皆從因緣而生並且身心是互為因緣,因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它諸根(器官)和所緣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動作——走、移動等等。修行者當**會到身心皆從因緣而生並且互為因緣(緣起),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創造(邪見)。

現在的身心,事實上是從過去的無明、愛、取和業而來,身心需要食物賴以維生。修行者以智慧體會到這種因緣關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他體會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緣而生),因此對於過去也是由此而生,未來也要由此而生是確信無疑了。

在七清淨當中,此智(第二觀智)稱為度疑清淨。在此智以後,修行者覺得自在了,因為他確信在他死後一定能往生善趣。能體證到此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果」(小初果)。

3.遍知智(思維智)(sammasana-nana)

在前一觀智,修行者只體會到身心的因(生起),還沒體會身心的滅——由於身迅速不斷的生滅,對於見到生滅現象,修行者的智慧還很弱。如果修行者繼續保持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見到生滅的身心,但這時候的智慧還不足以見到相續的空檔。例如從坐姿變換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見到滅去的舊姿勢(坐姿)。

但坐著當下觀照時,因為智慧還不夠強,還無法見到生滅的身心。但他可以瞭解身心的三相:無我、無常。

苦。而這還不是真正的當下,真正的當下要在第四觀智才現前。

《清淨道論》稱此智為「審察遍知」。

在七清淨中此智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此智可以導致真實的道路——亦即下一觀智。

4.生滅隨觀智 (udayabbaya nana)

此智是體會身心的生滅並且相續的感覺(妄執身心為相續的錯覺),現在看起來事實上是身心生滅的分離現象——在(修慧)當下。在此觀智修行者可以見到身心同時生滅,事實上,據佛所說,心的生滅比身的生滅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無法見到這麼快的速度,他可以見到兩者(身心)同時生滅。此智可以清楚地見到身心的三相,而見三相可以消除心中潛伏的煩惱,也就是愛、我(「我」的錯覺)、見(邪見)和顛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訴修行者修行正確與否。如果修行正確可以導致涅槃。正確修法生起的智見是觀智(第四至第十二觀智),如果修行錯誤就會產生觀的染——有十種觀的雜染稱為毗婆奢那染。

(見此智下一段介紹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話,表示修行者的清淨不足以厭離雜染(煩惱)——因為煩惱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厭離它。這種染是由於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現象會使修行者偏離了觀智,而使他執著於不同的境界,而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誤以為是涅槃。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

如果修行者以前修過禪定的話,會很容易偏定。他會發覺如果這種定境一再發生的話,對於修毗婆奢那是一種非常大的障礙。信太強或精進過猛也可能會成為障礙。

這十種染可能會非常誘人,以致於修行者執著於境界之中,還迷糊地誤認為這就是涅槃,甚至於他老師告訴他並非如此,他也不會相信。如果修行者不離開這些染著,他就無法進步至更上一層的觀智了。

行道智見清淨。如果修行正確的話,行道智見清淨是此智(第四觀智)所生的觀智,這樣稱呼它是因為它是正確之道,沒有混雜煩惱、貪愛和迷惑。

行法的三相(無我,無常,苦)(注1)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這個觀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確的話,在此智可將三相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長,煩惱就越斷除;將身觀照得很清楚的話,修行者就可以自己觀察心法了。

(注1:見到行法的三相是用觀禪(毗婆奢那),不同我們腦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們是:

1)覺了諸法非自作而是由緣的關係而起的,故得明瞭「無我相」。

2)覺了既有而無及前際後際的差別,故得明瞭「無常相」。

3)覺了生滅的逼惱,故得明瞭「苦相」。(佛音尊者,清淨道論,第二十品,330頁)。)

觀的雜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種觀的雜染:

1.光明。修行者見到亮光,這時侯他可能會誤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因此滿足於這種境界而起貪愛,但這是邪見,是他的「自我」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會一直思惟佛法,而這種現象會使他偏離當下。

3.喜。因為修行者偏定而感覺喜,而這是染(煩惱)。修毗婆奢那時是不會有喜的感受,因為體會到行法的三相(無我、無常、苦)不會導致喜的感覺。

4.輕安。有時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會生起:這也是偏定的現象,三相是不可能以輕安而體證的,這種情況下智慧也不會增長。

5.樂。樂的感覺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無法見到苦了。

6.勝解。這會造成修行者誤以為他已見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師告訴他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師的話。這是由於信太強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勵。太過堅忍或精進會令行者感到疲憊,而使他的心變得不太清楚,妄想就會生起。通常進和定要保持平衡,太過精進會導致妄想,太過偏定會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現起。念住太強會導致偏定而使修行者會看到幻像(眼前現起各種圖樣),然後他會迷失身心的所緣——亦即他會偏離當下而無法繼續修行。

9.舍。有時猛利的舍念會生起,而修行者會誤以為他沒有煩惱了-煩惱為涅槃所滅;但他仍有邪見的煩惱(痴),而貪和瞋也只是暫暫時地平息,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法繼續修行的。

10.欲。修行者會對所有觀的染感到快樂,並且滿足於維持現狀,而因此無法繼續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種觀禪的雜染,是由於偏定而產生的,這種情況修行者會產生他已經沒有煩惱或已經達到涅槃的錯覺。他這種認為「我」已經達到涅槃的感覺是不清淨的,因為他是以心中有一個「我」的方式在修行。(這已經不是毗婆奢那四念處禪觀了,因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個「我」在修行)。

這些感覺對於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對修毗婆奢那卻是不好的。因為奢摩他(定)會助長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強的定,但毗婆奢那並不需要。

觀的染不會發生在三種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確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這種情況下所生的煩惱不會是觀的染。

2)修行不太精進的(不太精進,偏定的現象就不會產生)。

3)成就聖道,知道正確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觀的染的時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見到生滅的身心,在七清淨中,此智(第四觀智)至第十一觀智稱為─行道智見清淨。

以上是16觀智的其中前5個。 而您說的應該是第二智,把握因緣智(緣攝受智) 一直到生滅隨觀智 。 說真的,在下不能說這是初級,因為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看到『這些,而這是相當深入的觀智了。

慧解脫阿拉漢和俱解脫阿拉漢的差別就在上面,而在觀智方面是一樣的。

佛陀講什麼樣的經才放祥光呢,佛陀什麼變成這祥

你可以自己好好感悟 這個不是用語言可以表達的 佛陀什麼變成這祥 50 誰也沒見過佛陀的樣子,那是畫像而已。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因民族不同就有不同的造像 釋迦牟尼佛一生說了多少部經?釋迦牟尼佛講經,分為五個時期 一 華嚴,二 阿含,三 方等,四 般若,五 法華.五時 第一華嚴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

佛陀認為一切都是虛幻的那真實世界是什麼樣

這個問題詳細回答需要寫字半小時。這麼簡單跟你說吧,用現代語言講,就是物質現象是虛幻的,無形能量是真實的。佛陀當時就發現了現代科學家才認識到的宇宙真理,他並且還超越現代科學界認知,認識到真正自我是不生不滅能量!創造世界的神和上帝根本不存在,就是能量緣起。我們人就是能量進化接近完美的代表。一千多年前文字...

色盲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對比普通人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

色盲,有全色盲和紅綠色盲,當然,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都知道,患有紅綠色盲的患者不能駕駛機動車。那這個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 一下。首先,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道路並不是一條條很直的道路,有很多的岔路口,十字路口等等。在這些地方,不可能全部由人工24小時值班指揮交通,人力資源如果用在這裡,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