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d白蘭
血液高粘滯綜合症:
1.定義:
由某種血液粘滯因素的升高所造成,即血漿粘度升高,紅細胞內粘度與剛性升高等。 可能伴有全血粘度升高,但不一定。血液高粘滯性的決定性套作用表現在微迴圈方面, 血細胞剛性增加、微血栓與微栓子的形成或其他凝血產物的出觀所造成影響均通過逆轉現象而擴大。
2.分類:(五個亞型)
高濃稠型、高粘滯型、高凝固型、紅細胞聚集型、紅細胞剛性升高型。
3.分型診斷
(1)高濃稠型:hct增高。
(2)高粘滯型:全血粘度增高、血漿粘度增高,全血還原粘度增高、纖維蛋原含量增高、hct增高。
(3)紅細胞聚集型:紅細胞沉降率變快,血沉方程k值增高,紅細胞電泳變慢。
(4)紅細胞剛性升高型:紅細胞剛性指數增高、tk值增高、變形。
(5)高凝固型:纖維蛋白原含量增高、血小板粘附率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體外血栓形成三指標增高。
4.說明:各項指標根據相互關係,在各型血癥中可兼項,可同時存在一個或多個血癥。
全血粘度:
血液粘度的測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鑑別診斷,療效觀察,預後判斷有重要的意義。在出血性腦中風時,以全血粘度和紅細胞壓 積降低最明顯,它預示將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發生。在缺血性腦中風時,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及其他血液流變學檢驗指標均增高。
其中 紅細胞壓積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全血粘度的報告方式一般包括高、中、低切變率下的粘度。血液在血管內作穩態流動時分為許多液層,每層流速不同,愈靠近血管中心部 分,流速愈快,距血管中心愈遠,流速愈慢。在管壁處 ,液層附著在管壁上,流速為零。
血液的這種流動性質稱為層流。在血液層流中相對移動的各層之間產生的內摩擦力的方向一般是沿液層 面的切線,流動時血液的變形正是這種力所引起的,因此叫做切變力(又叫剪下力),單位面積上的切變力叫做切應變力,又稱切應力。 在層流中,單位距離的兩個液層流速不同,兩層間速度差叫速度梯度,又稱切變速度,簡稱切變率(單位:
秒 -1,即s-1),並分為高切變率(範圍100~200s-1),中切變率(50~60s-1)和低切變率(1~20s-1)。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內磨擦或流動阻力的指標,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因此血液粘度也有一定波動範圍。
【正常參考值】:全血粘度(高切) 4.44~~4.9 mpa.s
全血粘度(中切) 5.45~~6.35mpa.s
全血粘度(低切) 8.23~~9.57mpa.s
臨床意義:
增高:血液粘度增高會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減慢,最後導致血流停滯,直接影響臟器血液**,導致疾病。全血粘度增高常見 原因:
1.血漿蛋白異常:如巨球蛋白血癥、多發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纖維蛋白血癥等,由於血漿中蛋白的含量異常增高,使血漿粘度增高,進 而使全血粘度增高;另外,血漿蛋白的增加還可導致紅細胞的聚集,從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增高。
2.紅細胞數量增多:原發性或繼發性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環境、長期缺氧等造成紅細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 液粘度的增高。
3.紅細胞質異常:如紅細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動性和穩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動時阻力增加,屬此型別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 病為心肌梗塞、冠心病;此外還可見於腦梗塞、糖尿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肺梗塞、視網膜動靜脈栓塞、鐮狀紅細胞貧血、異常血紅蛋 白病、球形細胞增多症等。
4.其他疾病:如雷諾徵、高脂血症、腫瘤等。
降低:從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來看,主要與紅細胞比積的減少有關,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低血粘度兩大類。
1.病理性低血粘度:主要是幾種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腦中風、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等。這些疾病的特點是血 液粘度降低與紅細胞比積的減少成平行關係,是機體失血後組織內水分向血管內轉移而使血液稀釋的結果。
因此,這類疾病又叫出血性低 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種貧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現有低血粘度,但這類血液粘度降低與出血無 關,而與慢性消耗性病理過程有關。因此,這類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2.生理性低血粘綜合徵:這一型別的特點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現於人體正常生理過程的某一階段。例如,婦女在月經期以及妊娠期所見 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屬於此型別。
血漿粘度
血漿粘度主要是血漿的蛋白成分所形成,血漿蛋白對血漿粘度的影響決定於血漿蛋白質的含量。其中以結構不對稱並形成網狀結構能力大 的纖維蛋白原對血漿粘度影響最大,其次是球蛋白分子,還有脂類等。
【正常參考值】 1.59—1.61 mpa.s
其增高最典型疾病有巨球蛋白血癥、多發性骨髓瘤、高脂血症、球蛋白增多症、高血壓等。而在測出血漿粘度高的同時,測定血漿中的各 種化學成分,又可從血漿粘度增高中進一步區分出巨球蛋白增多型(以巨球蛋白 igm增多為特徵的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以及球蛋白igg或iga增多的多發性骨髓瘤等);纖維蛋白原增多型(如中風、心肌梗塞 、糖尿病等);血脂增多型(如高血脂等);球蛋白增多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肺心病等)以及核酸增多型(急性白血病等)
全血還原粘度
在血液粘度檢測中 ,初直接測定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外,又引入了全血還原粘度。因為血液粘度受紅細胞壓積的影響,紅細胞是影響全血粘度最主要的因素 ,在各種剪下率下,全血粘度隨hct(紅細胞壓積)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剪下率下全血表觀粘度隨hct的增高,呈指數增高,在同 一壓積時,其表觀粘度隨剪下率增大而降低。為了消除hct的影響,便於比較不同血樣的粘度,既引入了全血還原粘度(rv)的概念 。
全血還原粘度是指紅細胞壓積為1時的全血粘度值,也稱單位壓積粘度,或定義為單位紅細胞壓積對全血相對粘度的貢獻。這樣使血液 粘度都校正到單位hct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說明由於紅細胞自身流變性質的變化(而不是由於紅細胞數目的變化)對於血液粘度影響的 大小。
臨床意義:
1 若全血粘度和全血還原粘度都增高,說明血液粘度大,而且與紅細胞自身流變性 質變化有關,有參考意義。
2 若全血粘度高全血還原粘度正常,說明hct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rbc自身流變性質並無異常。
3 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還原粘度高,說明hct低(血液稀)但rbc自身的流邊性質異常(對粘度貢獻過大),說明全血粘度還是高,也有參考意義。
4 若全血粘度和全血還原粘度都正常,說明血液粘度正常。
紅細胞壓積(hct)測定
紅細胞在整個血液中所佔的容積,反映紅細胞的濃度。血液粘度依賴於紅細胞壓積,是紅細胞壓積的函式。血液粘度隨紅細胞壓積的增高 而增高。
而血液粘度與紅細胞壓積的關係又隨剪下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剪下率越低,血液粘度隨著壓積增高而增高。紅細胞主要的功 能是運輸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
因此,紅細胞壓積的變化不僅影響血液粘度和流量。而且亦影響氧氣的運輸量,在給定的血流速度下,紅 細胞壓積增高導致紅細胞的氧運輸量的增加,則有利於組織和器官的供氧,但是,紅細胞壓積的增高同時又要引起血液粘度的增高,在灌 注壓不變的情況下,血液粘度的增高又要導致血流量的減少。而血流量的減少最終又導致氧的運輸量減少。
這兩個因素的最適宜配合應該 使得壓積和粘度的比值為最大值,這時的紅細胞壓積實際上就是使氧氣運輸為最高的壓積值,它一般低與正常壓積值。例如,人的正常紅 細胞壓積為 0.40l/l(40g),而氧氣運輸量的最飾壓積值則一般為0.
30l/l(30g)。臨床上經常應用的血液稀釋**就是根據 血液液變學的這一原理。因此,測定血液粘度時必須同時測定紅細胞壓積。
正常參考範圍:(溫氏法)男:0.40—0.54 女:0.37—0.47
臨床意義:
1 增高:臨床實踐證實,真性rbc增高症、肺心病、充血性心衰、 先心病 、高山病 、燒傷 、脫水等疾病患者均有hct增高。hct值能反映病情的程度,可作為療效判斷的一項重要指標,其有地區差異性,如高山地區健康人 的hct比平原地區高。
降低:貧血、白血病、惡性腫瘤、尿毒症、肝硬化腹水、失血性貧血等疾病,另外,婦女妊娠,月經期也有所下 降。
2與血液流變性的關係:
1)hct是影響全血粘度的決定因素之一,hct增高常導致全血粘度增高,影響心、腦血流量及微迴圈灌注。由於hct增高而導致 全血粘度增高,常表現為高粘滯綜合症(即高濃稠血癥和高粘血癥),血液淤滯,出現微迴圈障礙時必須及時糾正,以免引發血栓嚴重後 果,現有很多資料表明高壓積與血管阻塞密切相關高壓積在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上有一定的意義。
2)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與hct的關係:有人統計hct在.036--.
048時,腦梗塞發病率為18.3%,hct在0.46— 0.
50時,其發病率為43.6%,而hct在0.51以上者腦梗塞的發生率增加到63.
6%,所以隨著hct的增高,腦梗塞的 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在患嚴重腦動脈硬化症又有hct增高的患者其腦梗塞的發病率明顯高於輕微腦動脈硬化的患者,預防腦梗塞的發生 ,尤其對老年人老說,確定最適的hct並注意維持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認為,78歲以下的老人,適宜hct在.041—0.
45, 78歲以上的老人,最適宜的hct在0.36--.040,當老年人因年齡增加發生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徑狹窄,彈性減低,於血壓 下降時,可隨迅速減少的血流量而引發腦缺血,因此,此類老年患者的hct應保持在0.
30左右,在血壓波動較大時,尤其應警惕腦 血管損傷的發生。
3)hct與血流量的關係:hct增高可使血流量減少,血流速度減慢,導致組織器官供血不足,所以hct的變化歲腦血流量有影響 ,即高hct上四,血液粘度增加,腦血流量降低。
4)影響血液觸變性:在全血的測試中會發現其粘度值隨著檢測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這一特性稱為血流觸變性。
因為血液在靜止時紅細胞 易呈緡錢狀聚集在一起,因此,測試一開始粘度值較高,以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因紅細胞由聚集狀態逐漸變成分散狀態,粘度也就逐漸減低 ,紅細胞壓積越高,粘度降低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長。
紅細胞沉降率(esr)
正常參考範圍:男:0—15mm/h 女:0—20mm/h
甘油三酯高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 脂蛋白高是怎麼回事
甘油三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這種病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更大,一般說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堆積在血管壁上,有活化血管的作用.您可以使用他汀類藥物如 氟伐他汀,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藥物 的.這類藥物 為化學合成的羥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 hmg coa 還原酶抑制...
甘油三酯2 7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 62。正常嗎
血清甘油三酯 tg 正常 2.3毫摩爾 升 升高邊緣 2.3 4.5毫摩爾 升 高tg血癥 4.5毫摩爾 升 血清低密 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 c 中老年 2.7 3.1毫摩爾 升 一般正常人 3.36毫摩爾 升 你的甘油三脂偏高,建議注意飲食。1.總膽固醇高了往往會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有...
總膽固醇603甘油三酯22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您好,膽固醇為體內脂類代謝產生的一種物質,含量較多時容易沉積於血管壁形成脂質斑塊,造成動脈狹窄或閉鎖,從而出現一些列的疾病如腦梗死 心肌梗死等。意見建議 建議您首先飲食清淡易消化,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他汀類的降脂藥物以減低膽固醇 同時建議您適當運動,以身體耐受為限度 注意經常體檢如心電圖 動脈彩超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