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柒阿姨
可以進行質量控制活動來提高結果的準確度和精確性。從人員,裝置,樣品,方法,環境這幾個會直接影響到結果的方面去進行對比分析。必要時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如何提高實驗室資料準確性
2樓:糰子大家族
如何提高實驗室檢測資料的準確性呢?sicolab從技術要求方面談以下觀點:
一是人員素質.
一個實驗室的水平高低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員的素質與水平.檢測人員應經過與其承擔的檢驗、檢測專案相適應的教育、培訓,並有相應的業務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經資格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必須熟悉、瞭解掌握檢測方法,嚴格按照程式檔案、作業指導書及按檢測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樣品檢驗檢測,才能提高檢測資料的準確性.
二是設施和環境.
為了保證抽樣、檢測、校準結果的準確可靠.實驗室一方面應確保其檢測、校準設施及環境條件滿足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範或標準要求,另一方面這些設施和環境條件還應確保實驗室的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設施和環境條件是直接影響證書、報告質量的要素.因此,實驗室應具備對環境條件進行有效監測和控制,這是保證檢測工作正常開展的先決條件.
三是方法選擇.
正確地選擇檢測方法對提高檢測資料的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規範檢測工作,減少檢測工作的隨意性,保證檢測資料的準確性.這就要求檢測人員根據專案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檢測程式.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應優先選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作為檢測的依據.
四是樣品的抽取和製備.樣品抽取及製備是檢測工作中重要的一步,正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均勻樣品,是保證檢測資料準確性的重要環節.因此,抽取樣品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規定的方法或經批准的抽樣實施方案規定進行,以確保檢測資料能真實反映樣品的情況,提高檢測資料的準確性.
樣品的製備也應嚴格按照檢測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使所製備的樣品保持原始樣品的特性,提高後續檢測工作的準確性.五是質量控制.檢測結果質量是實驗室始終關注的重點,檢測過程是檢測機構的質量體系執行的主要過程.
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有效,實驗室應有質量控制程式和質量控制計劃,以監控檢測工作的全過程.因此,實驗室應經常利用內部手段,如盲樣檢測、留樣檢測、人員比對、方法比對等驗證檢測工作的可靠性,並藉助外部力量驗證檢測能力.在檢測過程中,不是不允許出現問題,需要發現問題並控制它,找出原因,針對原因採取改進措施,從而提高實驗室檢測資料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準確性.
六是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是實驗室檢測工作的最終產品,也是實驗室工作質量的最終體現,檢驗報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關係客戶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實驗室的形象和信譽.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3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之初,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
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暴漲模型允許宇宙的物質和能量從無中產生。大統一理論認為,重子數允許不守恆,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說是負的,並精確地抵消非引力能,總能量為零,因此宇宙從無中演化是可能的。
無並非是絕對的虛無,真空能恰恰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和能量形式。如果進一步說真空能起源於「無」,那麼這個「無」也只能是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從現代物理學的觀點看,真空也可視為物質。
宇宙不論多麼巨大,作為一個有限的物質體系 ,也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暴漲模型認為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形式不是永恆的,把「無」作為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在認識論和方**上有一定意義。
4樓:友秋柔法桂
宇宙的中心有一個像太陽的巨大的質量體,它佔了宇宙大部分的質量.其實原子的結構-太陽系的結構都和宇宙的結構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在遵循宇宙基本規律.
就像我們的銀河系一樣.然後將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吸去.然後**.
質量粒子吸引能量粒子成為一個單元.單元之間相互吸引成為一個穩定的圓形體.然後空間內的物質逐步區域性的聚集.
穩定的原始單元原子核(如氫子原子核)再吸引能量粒子,能量粒子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步的聚整合電子,成為原始的原子.然後成為由原始原子構成的星雲.
宇宙之所以在運動,是因為宇宙的中心一直在不斷的釋放強大的能量波,他是旋轉式的釋放的.
剛誕生的宇宙,空間從無到有並急劇猛增,僅僅10-32秒後,就暴脹到大約1光年的直徑。在1
秒鐘時,由於大**產生的極強高能輻身均勻地充滿整個空間,宇宙成為100億k高溫的熔爐,所有物質被熬成一鍋基本粒子湯。
緊接著,一場肆虐的原始宇宙風暴開始了,基本粒了之間發生猛烈撞擊,中了熔入質子形成了氦核。這個過程延續了大約三分鐘,直至所有的中子消耗殆盡為止。有約22%質量的物質聚合成氦核,餘下的物質幾乎為沒有聚合的質子,即氫核,僅有十萬分之幾屬於同位素氦3和氘,百億分之幾歸之於鋰。
原始星雲形成
2023年,科學家阿諾•潘茲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偶然發現了這種被稱作宇宙背景射線的特殊射線。這種射線自大**早期生成,並至今存在。它不是從一個特定的光源發出的,而是從整個空間中均勻輻射出的,並且散佈在整個宇宙空間之中。
兩位科學家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2023年,美國國家宇航局向太空中發**宇宙背景探索號(cobe)衛星,用於研究宇宙背景射線。衛星上攜帶的敏感探測器只花費了8分鐘時間就驗證了潘茲亞斯和威爾遜的研究成果。cobe還發現了大**的一些殘餘物。
大**理論的另一重要證據是空氣中氫氣和氮氣的比例。最新的科學測算表明,當前宇宙中氫和氮的比例與大**殘餘物中的氫氮比例相差不多。假如宇宙沒有開端,是永恆存在的,那麼宇宙中的氫早就該被消耗殆盡,全部轉化為氮了。
為什麼有宇宙?
現在也不好說現在的宇宙就是整個宇宙,也許"大**"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宇宙的存在應該是自然發展的.宇宙也會消失的.大概50億年後吧,太陽公公能量耗
盡,發生坍塌形成黑洞,它周圍的物質都會被巨大的拉扯力撕碎,最後一切變成光線.其他恆星也是一樣,總有一天宇宙就是充滿光線的混沌了.
5樓:酈鵾拓跋湛英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宇宙是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在時間上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在空間上沒有邊界沒有盡頭。宇宙是多樣又統一的;多樣在物質表現狀態的多樣性;統一在於其物質性。
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
宇宙另一種解釋:它只是人類視覺和觸覺下的產物,更根本的是種思維世界,它不是物質世界,只依賴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它沒有時間和空間,沒有任何真理能證明它的存在。
宇宙膨脹
一般認為,宇宙產生於140億年前一次大**中。大**後,分子碰撞,併產生光、熱。大**後30億年,最初的物質漣漪出現。
大**後20億~30億年,類星體逐漸形成。大**後100億年,太陽誕生。38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開始逐漸演化。
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形成的。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之後發生了大**,這次大**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量子物理。
大**散發的物質在太空中漂游,由許多恆星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這些物質構成的,我們的太陽就是這無數恆星中的一顆。原本人們想象宇宙會因引力而不再膨脹,但是,科學家已發現宇宙中有一種
「暗能量」會產生一種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脹。相對的,還有「暗物質」有巨大的吸引力。
大**後的膨脹過程是一種引力和斥力之爭,**產生的動力是一種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體不斷遠離;天體間又存在萬有引力,它會阻止天體遠離,甚至力圖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與天體的質量有關,因而大**後宇宙的最終歸宿是不斷膨脹,還是最終會停止膨脹並反過來收縮變小,這完全取決於宇宙中物質密度的大小。
理論上存在某種臨界密度。如果宇宙中物質的平均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就會一直膨脹下去,稱為「開宇宙」;要是物質的平均密度大於臨界密度,膨脹過程遲早會停下來,並隨之出現收縮,稱為「閉宇宙」。
問題似乎變得很簡單,但實則不然。理論計算得出的臨界密度為5×8^-30克/釐米3。但要測定宇宙中物質平均密度就不那麼容易了。
星系間存在廣袤的星系間空間,如果把目前所觀測到的全部發光物質的質量平攤到整個宇宙空間,那麼,平均密度就只有2×10^-31克/釐米3,遠遠低於上述臨界密度。
然而,種種證據表明,宇宙中還存在著尚未觀測到的所謂的暗物質,其數量可能遠超過可見物質,這給平均密度的測定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否真的小於臨界密度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開宇宙的可能性大一些。
恆星演化到晚期,會把一部分物質(氣體)拋入星際空間,而這些氣體又可用來形成下一代恆星。這一過程中氣體可能越來越少(並未確定這種過程會減少這種氣體。)。
以致於不能再產生新的恆星。10^14年後,所有恆星都會失去光輝,宇宙也就變暗。同時,恆星還會因相互作用不斷從星系逸出,星系則因損失能量而收縮,結果使中心部分生成黑洞,並通過吞食經過其附近的恆星而長大。
(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形成恆星的氣體並不會減少而是轉換成其他形態。所以新的恆星可能會一直產生.)
10^17~10^18年後,對於一個星系來說只剩下黑洞和一些零星分佈的死亡了的恆星,這時,組成恆星的質子不再穩定。10^32年後,質子開始衰變為光子和各種輕子。10^71年後,這個衰變過程進行完畢,宇宙中只剩下光子、輕子和一些巨大的黑洞。
10^108年後,通過蒸發作用,有能量的粒子會從巨大的黑洞中逃逸出。宇宙將歸於一片黑暗。這也許就是開宇宙「末日」到來時的景象,但它仍然在不斷地、緩慢地膨脹著。
(但質子是否會衰變還未得到結論,因此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宇宙中的質能會不停的轉換。)
閉宇宙的結局又會怎樣呢?閉宇宙中,膨脹過程結束時間的早晚取決於宇宙平均密度的大小。如果假設平均密度是臨界密度的2倍,那麼根據一種簡單的理論模型,經過400~500億年後,當宇宙半徑擴大到目前的2倍左右時,引力開始佔上風,膨脹即告停止,而接下來宇宙便開始收縮。
[3]以後的情況差不多就像一部宇宙影片放映結束後再倒放一樣,大**後宇宙中所發生的一切重大變化將會反演。收縮幾百億年後,宇宙的平均密度又大致回到目前的狀態,不過,原來星系遠離地球的退行運動將代之以向地球接近的運動。再過幾十億年,宇宙背景輻射會上升到400開,並繼續上升,於是,宇宙變得非常熾熱而又稠密。
在坍縮過程中,星系會彼此併合,恆星間碰撞頻繁。這些結局也只是假想推論的。
近幾年來,一批西方的天文學家發表了關於「宇宙無始無終」的新論斷。他們認為,宇宙既沒有「誕生」之日,也沒有終結之時,而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大**中進行運動,迴圈往復,以至無窮的。
至於「宇宙無始無終」的新論是否正確,科學家認為,過幾年國際天文學界可望對此做出驗證。
發展軌跡---------
宇宙是無形的。
根據大**理論,宇宙的發展史可表示為一個右端開放的封閉曲面體,如右圖。左端中心為**起點,向右延伸137億年,到達我們現在這個開口部。從左往右依次為:
起點、40萬年的初期膨脹、近4億年的黑暗期、出現恆星、星系和行星發展期、含有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加速膨脹期。
宇宙的形狀現在還是未知的,人類在大膽想象。有的人說宇
宙其實是一個類似人的這樣一種生物的一個小細胞,而也有人說宇宙是一種擁有比人類更高智慧的電腦生物所製造出來的一個程式或是一個小小的原件,宇宙其實就是一個電子,宇宙是一個比電子更小得多的東西,宇宙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宇宙是無形的。根據大**理論,宇宙的發展史可表示為一個右端開放的封閉曲面體,如右圖。
左端中心為**奇點,向右延伸137億光年,到達我們現在這個開口部。從左往右依次為:奇點、40萬年的初期膨脹、近4億年的黑暗期、出現恆星、星系和行星發展期、含有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加速膨脹期。
作為一名實習教師,該怎樣上好第一節課,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
最好能幽默點,學生都喜歡幽默的教師,第一節課,只要自我介紹,然後瞭解下學生的情況,開開玩笑,別給學生留下嚴厲的印象,那樣對以後教書不利 作為一名實習老師怎樣上好初學二胡者的第一節課?其實學樂器最重要的就是開始,很多時候最基礎的東西對後面學的東西很有影響,所以我認為你還是從頭教起的好,你面對的是初學者...
建一食品檢驗實驗室要投資多少
小型自己用的話,做做普通理化分析,微生物檢測,重金屬,這些在300w 500w之間 食品檢測需要什麼裝置?如何建立實驗室?人員配置是怎樣?投資多少?10 你能具體點bai問題嗎 檢測什du麼產品,檢zhi測什麼專案。一般食品檢驗dao需要回2個方面 1.理化指標,含水答量,含糖量,含微量元素等2.微...
作為一名記者該具備哪些素質條件,作為一名記者應具備怎樣的素質?
膽大心細 遵紀守法 作為一名記者應具備怎樣的素質?記者要有抄激情 思想和襲責任感。應該具bai備以下素質 1.有政 du治頭腦 2.有豐富的知zhi識 dao3.熟知新聞各個用途 4.要有采訪手段。要成為一名合格的 優秀的新聞記者,要具備的素質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但作為一名剛走上新聞戰線的記者,具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