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什麼時間適宜種植,土豆適合什麼時候種植

2021-03-27 23:58:43 字數 5920 閱讀 9154

1樓:木木木木木╮槿

土豆又稱馬鈴薯,因為地區差異,種植時間相差很大,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型別:

1、 東北和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

一般在春季種植(4月中下旬-5月初)、秋季收穫,通常一年只能種植一季馬鈴薯,稱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區。

2、 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湖南、湖北等省區

一年種植2季馬鈴薯。其中山東、河北等中原一帶2、3月份播種春薯,6-7月收穫;8月播種秋薯,10底-11月初收穫;江蘇、浙江等中南一些省1-2月份播種春薯,5-6月收穫;9月份播種,12月收穫。這些地區稱為中原及中南二季作區。

3、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等地區

在秋季水稻收穫後利用期間空隙種植一季馬鈴薯。一般10月中下旬-11月份播種,下一年2-3月份收穫。因生長期多處於冬季,因此這些地區通常稱為南方冬季作區。

2樓:小昊愛吃**糖

土豆多在春季種植,這時比較涼爽,適合根莖的充分膨大。在播種前要儲存,溫度要控制在0到7℃。在播種時需要把它按照芽眼的位置切開。

然後覆土較深,加入充分的基肥養護即可,此外還可以經常補充一些肥料。

3樓:秋風竹韻

馬鈴薯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

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如遇乾旱,每畝每次灌水15~20噸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的關鍵技術措施。

馬鈴薯一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

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

3千克。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鬆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

0)黑土最為理想。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於4000株。

1.播前準備 深翻土地24釐米~25釐米, 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應提前10天灌水補墒。

2.肥料配製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克~50千 克碳酸氫銨在向陽處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後混勻,深翻土地時施入並翻入土壤。

3.種薯播前處理

①消毒。每畝用種120千克,原種用瑞毒黴400倍~500倍液噴溼。

②切塊。 將每個種薯切成8塊以上。因其頂端優勢,儘量在頂端有芽眼處多切塊,然後用10毫克/千克赤黴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種5分鐘或加水75千克噴灑種塊.

③催芽。將薯 塊平放在適墒淨土上, 使薯芽向上,上鋪2釐米土再平放一層種薯,反覆3層~4層後再上鋪5釐米厚土,堆放在背陽處,用農膜蓋嚴,15天后即可播種。

上述工作一般應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溫度超過25℃,塊莖則停止生長,秧蔓則生長旺盛,所以必須有90天~100天的適宜生長期,播種不宜推遲。

4.播種要求 按行距70釐米、 株距20釐米開溝向一邊翻土,溝深6釐米~8釐米, 放種薯時使薯芽向上,然後覆土起壟高10釐米~15釐米。壓實後覆上地膜,在芽頂膜後,破膜覆土。

5.田間管理 當苗長3片~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顯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 一般施瑞毒黴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1%加膨大素。薯塊膨大期注意加強田間灌水,以提高產量。

6.及時收穫 6月中旬土豆品質最佳, 應及時收穫 .

4樓:美味的享用

土豆在清明前適宜種植,種的太早天冷不會發芽!。

5樓:翻雲鬼

種植時間,第一季是頭年12月底催芽,來年2月份種植,6~7月收穫;第二季是8月份種植,10~11月初收穫。各地不同,具體時間取決於緯度線,本質上是看氣溫。

土豆適合什麼時候種植

6樓:包遐思佟黛

土豆種植一般都是在10月到12月種植,來年1月到3月可以收穫。當然如果氣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理論上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種植土豆的,具體種植時間還得根據當地氣候而定。

土豆的種植技術

首先要選用優質的土豆品種。其次進行種子消毒,可以將土豆种放入40度-50度的溫水中預浸1分鐘,再放入60度溫水中浸15分鐘。然後選土施肥,最好選擇沒有連作薯芋類、茄果類作物的土壤,實在不行可以對土壤進行消毒,施加底肥,氮、磷、鉀要合理搭配,有機肥要充分腐熟,保證土豆「吃好」「吃健康」。

最後就是科學管理,土豆生長過程中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保護薯根,薯塊不外露,不受傷。

7樓:木木木木木╮槿

土豆又稱馬鈴薯,因為地區差異,種植時間相差很大,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型別:

1、 東北和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

一般在春季種植(4月中下旬-5月初)、秋季收穫,通常一年只能種植一季馬鈴薯,稱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區。

2、 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湖南、湖北等省區

一年種植2季馬鈴薯。其中山東、河北等中原一帶2、3月份播種春薯,6-7月收穫;8月播種秋薯,10底-11月初收穫;江蘇、浙江等中南一些省1-2月份播種春薯,5-6月收穫;9月份播種,12月收穫。這些地區稱為中原及中南二季作區。

3、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等地區

在秋季水稻收穫後利用期間空隙種植一季馬鈴薯。一般10月中下旬-11月份播種,下一年2-3月份收穫。因生長期多處於冬季,因此這些地區通常稱為南方冬季作區。

8樓:翻雲鬼

種植時間,第一季是頭年12月底催芽,來年2月份種植,6~7月收穫;第二季是8月份種植,10~11月初收穫。各地不同,具體時間取決於緯度線,本質上是看氣溫。

9樓:匿名使用者

早熟馬鈴薯在當地晚霜期前20-30天,氣溫穩定在5-7℃時播種。已大量發芽的種薯寧可稍晚而勿過早播種。倘若需要提前播種可加蓋塑料地膜提高地溫。

春薯播種時要求土壤溼潤,栽植後覆土10釐米左右。

10樓:秋風竹韻

馬鈴薯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

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如遇乾旱,每畝每次灌水15~20噸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的關鍵技術措施。

馬鈴薯一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

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

3千克。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鬆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

0)黑土最為理想。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於4000株。

1.播前準備 深翻土地24釐米~25釐米, 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應提前10天灌水補墒。

2.肥料配製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克~50千 克碳酸氫銨在向陽處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後混勻,深翻土地時施入並翻入土壤。

3.種薯播前處理

①消毒。每畝用種120千克,原種用瑞毒黴400倍~500倍液噴溼。

②切塊。 將每個種薯切成8塊以上。因其頂端優勢,儘量在頂端有芽眼處多切塊,然後用10毫克/千克赤黴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種5分鐘或加水75千克噴灑種塊.

③催芽。將薯 塊平放在適墒淨土上, 使薯芽向上,上鋪2釐米土再平放一層種薯,反覆3層~4層後再上鋪5釐米厚土,堆放在背陽處,用農膜蓋嚴,15天后即可播種。

上述工作一般應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溫度超過25℃,塊莖則停止生長,秧蔓則生長旺盛,所以必須有90天~100天的適宜生長期,播種不宜推遲。

4.播種要求 按行距70釐米、 株距20釐米開溝向一邊翻土,溝深6釐米~8釐米, 放種薯時使薯芽向上,然後覆土起壟高10釐米~15釐米。壓實後覆上地膜,在芽頂膜後,破膜覆土。

5.田間管理 當苗長3片~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顯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 一般施瑞毒黴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1%加膨大素。薯塊膨大期注意加強田間灌水,以提高產量。

6.及時收穫 6月中旬土豆品質最佳, 應及時收穫 .

土豆什麼時候種最好?

11樓:築夢

東北就一次 春種秋收,南方都是春種土豆夏天收。

土豆的營養價值:

土豆是一種糧菜兼用型的蔬菜,學名馬鈴薯,與稻、麥、玉米、高粱一起被稱為全球五大農作物。在法國,土豆被稱作「地下蘋果」。

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優質澱粉含量約為16.5%,還含有大量木質素等,被譽為人類的「第二麵包」。

它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均為蘋果的10倍,維生素b1、b2、鐵和磷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從營養角度看,它的營養價值相當於蘋果的3.5倍。

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祕、熱咳及**溼疹也有**功效。土豆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無刺激作用,有解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常食土豆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

12樓:仰望輝商

土豆即馬鈴薯,因為地區差異,種植時間相差很大,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型別: 1 東北和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一般在春季種植(4月中下旬-5月初)、秋季收穫,通常一年只能種植一季馬鈴薯,稱為北方和西北一季作區。2 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湖南、湖北等省區一年種植2季馬鈴薯。

其中山東、河北等中原一帶2、3月份播種春薯,6-7月收穫;8月播種秋薯,10底-11月初收穫;江蘇、浙江等中南一些省1-2月份播種春薯,5-6月收穫;9月份播種,12月收穫。這些地區稱為中原及中南二季作區。3 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等地可以在秋季水稻收穫後利用期間空隙種植一季馬鈴薯。

一般10月中下旬-11月份播種,下一年2-3月份收穫。因生長期多處於冬季,因此這些地區通常稱為南方冬季作區。

13樓:翻雲鬼

種植時間,第一季是頭年12月底催芽,來年2月份種植,6~7月收穫;第二季是8月份種植,10~11月初收穫。各地不同,具體時間取決於緯度線,本質上是看氣溫。

14樓:秋風竹韻

馬鈴薯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8℃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20℃。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夜間最適於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0~13℃(土溫16~18℃),高於20℃時則形成緩慢。

出土和幼苗期在氣溫降至-2℃即遭凍害。

開花和塊莖形成期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如遇乾旱,每畝每次灌水15~20噸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穩產的關鍵技術措施。

馬鈴薯一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

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

3千克。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鬆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

0)黑土最為理想。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於4000株。

1.播前準備 深翻土地24釐米~25釐米, 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應提前10天灌水補墒。

2.肥料配製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克~50千 克碳酸氫銨在向陽處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後混勻,深翻土地時施入並翻入土壤。

3.種薯播前處理

①消毒。每畝用種120千克,原種用瑞毒黴400倍~500倍液噴溼。

②切塊。 將每個種薯切成8塊以上。因其頂端優勢,儘量在頂端有芽眼處多切塊,然後用10毫克/千克赤黴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種5分鐘或加水75千克噴灑種塊.

③催芽。將薯 塊平放在適墒淨土上, 使薯芽向上,上鋪2釐米土再平放一層種薯,反覆3層~4層後再上鋪5釐米厚土,堆放在背陽處,用農膜蓋嚴,15天后即可播種。

上述工作一般應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溫度超過25℃,塊莖則停止生長,秧蔓則生長旺盛,所以必須有90天~100天的適宜生長期,播種不宜推遲。

4.播種要求 按行距70釐米、 株距20釐米開溝向一邊翻土,溝深6釐米~8釐米, 放種薯時使薯芽向上,然後覆土起壟高10釐米~15釐米。壓實後覆上地膜,在芽頂膜後,破膜覆土。

5.田間管理 當苗長3片~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顯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 一般施瑞毒黴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1%加膨大素。薯塊膨大期注意加強田間灌水,以提高產量。

6.及時收穫 6月中旬土豆品質最佳, 應及時收穫 .

馬鈴薯適宜種植在什麼土壤上,土豆種植適合的土壤

種植馬鈴薯儘量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地塊,不要在澇窪地上種植 在雨水較多的地方,採取高壟種植的方法,並在播種時留好排水溝 在乾旱地區,要逐步增設澆水設施,修井開渠和購置灌溉機械等,以保證在馬鈴薯需水時進行澆灌。輕質壤土和砂壤土最適合馬鈴薯生長。粘重的土壤,可以用高壟栽培的方法,壟大一些,注直排水,在中耕...

土豆種後要蓋土多深土豆種植適合的土壤

一般培土厚度不低於12釐米。若播種時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後隨苗生長培土1 2次。覆土太薄,地溫變化劇烈,匍匐莖易竄出地面。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 涼爽溼潤的土壤環境。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種薯在土溫5 8 的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最適溫度為15 20 適於植株莖...

土豆種植多長時間出芽,發芽的土豆種下多長時間會長新芽

土豆,因為地區差異,土豆種植時間相差很大。一般中國華北地區,在清明後播種,約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土豆切塊催芽,通常在播種前20天,開始催芽。土豆種植時間不宜過早 大田春土豆種植時間偏早,生過芽的種薯出土快,早春遇上倒春寒,容易受凍害。土豆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