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2021-03-04 00:29:50 字數 4892 閱讀 1679

1樓:白色的明

1、服飾的原材料源於不同的地理環境

我國**帶的浙江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蠶絲的生產基地,人們穿戴的各種絲稠就**於桑蠶。我國西北內陸的太陽輻射強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鍾愛的羊毛衫與皮製衣物,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

2、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密切相關

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到民族的服飾與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就是因為氣溫的不同,在質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溫差比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們時常穿一個露胳顯臂的「不對稱」大袍,也就是穿皮袍僅套一袖,適應青藏高原多變的氣候。

3、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相關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就有按照季節變化換穿單、夾、棉、皮的習俗,目前,人們一般都要購置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春秋季節的休閒裝,冬季的滑雪衫、皮夾克和羊毛衫等。然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一帶,則形成了人們「四季服裝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觀。

2樓:匿名使用者

各具特色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絢麗多姿的民族

服飾。各民族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服飾的多樣,例如:

1、藏族服飾: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

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於是只得穿一隻袖子,甚至兩隻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隻袖子又都得穿上。**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

2、苗族服飾:苗族分佈較廣,支系眾多。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

婦女較典型的裝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普遍使用獨具特色的蠟染、刺繡工藝。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繡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

配飾以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為多見,苗族的銀飾在各民族首飾中首屈一指。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充分顯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3、白族服飾:大理白族是中國西南地區各民族中經濟較為發達,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製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為生產工具,生息和勞動在洱海地區。

長期勞動形成的審美觀和民族風情,突出體現在白族服飾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再配以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繡精美的披掛,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裝藝術上的高度智慧。

4、土家族服飾:土家族男子過去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二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

土家族現在平日著裝已沒有民族特色,只有喜慶節日、隆重集會或邊遠山村,才有傳統民族服飾展示風采的機會。

5、傣族服飾:傣族多居住在我為雲南的**帶地區,擅長農耕和水稻種植。傣族人在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島諸國文化。

傣族男子多穿圓領大襟或對襟小衫,下著長褲,白布或藍布包頭。婦女穿長筒裙和短衫,梳各種髮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將孔雀和大象的圖案編織在衣物上。

3樓:淺淺笑意

其關係是地理環境影響民族服飾特徵。民族文化與地理環境有著深遠的關係,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慣、生產、生活方式,孕育了各具特色,就地取材,有其獨特文化歷史淵源,因地制宜的服飾。

服飾實際上是一個民族的標誌,也代表了一個地區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風祛寒,二是裝飾美觀。但是,由於受到地理環境和情感的影響,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無不打上這一地區的烙印。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地理環境和情感造就了民族服飾。

擴充套件資料:

各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1.維吾爾族傳統的民族服裝為男子穿繡花襯衣,外套斜領、無鈕釦的「裕袢」,「裕袢」身長沒膝,外繫腰帶。在北疆因天氣較寒冷,外套常常有鈕釦,婦女則喜歡穿色彩豔麗的連衣裙,外面往往還套穿繡花背心。

男女皆喜歡頭戴繡花小帽,腳穿長筒皮靴。

維吾爾族在此服裝用料上喜歡選用純毛、純棉、真絲、真皮,婦女喜歡豔麗的衣物,並以耳環、戒指、手鐲、項鍊等飾物點綴。手工刺繡是維吾爾族的傳統工藝,襯衣、背心及小圓帽上所繡的花紋圖案都十分精美。

2.苗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水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也與他們生活的地理環境和傳統文化習習相關。

(1)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們的蠟染聞名於世,成為貴州地區亮麗的風情線。由於這一地區地質構造複雜,山大溝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佈。長期以來與世隔絕,交通不便,為了生存,他們自己紡紗織布,加工洗染。

這種用傳統手工藝製作的布料厚實、美觀、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僅有實用價值,更有觀賞價值,近年來又成為旅遊開發專案之一。

(2)作為重要民族的傣族,他們的傳統服飾,男子多穿對襟或大襟無領短衫,肥筒長褲,也有少數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淺藍、淡黃色的布包頭。女子服飾因地域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西雙版納的婦女上穿白色、緋色或淡綠色緊身窄袖短衫,下著各種花樣的長及腳面的筒裙,束銀腰帶,喜歡留長髮,並挽髻於頂,插上梳子或鮮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頭的。

德巨集和耿馬的婦女上穿齊腰短衣,下著色彩豔麗的筒裙,髮髻位於腦後,餘發散拖一綹在背後。服飾衣料過去為土布,現多為絲綢、細花布,更顯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3.彩雲之南的傣族、僳僳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由於生活在祖國的西南邊疆,這裡氣候宜人,山川秀麗,天藍水碧,風景如畫。他們的服飾色彩豔麗,輕柔飄逸,女人們的裙子有擺裙,有長裙,有褶裙。

特別是傣家婦女穿的筒裙,五顏六色,美麗得像孔雀開屏,不僅好看而且合身適用。由於這裡地處邊陲,過去封閉落後,觀念保守,所以,很少有短裙。瓦族婦女的裙子也是筒裙,但沒有傣族筒裙長,色彩以黑、紅相間為主,這與她們生活的地理環境有關。

4.我國廣大的平原和丘陵地區,是重要的農耕地帶和人口集中區域,生活在這裡的廣大同胞以漢族為主,服飾介於高原和水鄉之間。生活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漁民,服飾與其他各地區民族的服飾相比較,則是最簡潔不過的了。

漁民們長年生活在氣候溫熱溼潮的水上作業,捕魚打撈,穿著簡練、輕便、易於晾晒的服裝,這完全是由於地理環境而形成的。

5.貴州東南部地區的婦女,將多種圖騰崇拜的形象融合於一體,以水牛的頭和角、羊胡、蝦鬚、蛇身、魚尾等整合為意象中的「苗龍」形象,刺繡在自己的衣服和圍裙上,表達自己的民族信仰。

4樓:匿名使用者

服飾與地理環境關係 服飾的原材料源於不同的地理環境。我國**帶的浙江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蠶絲的生產基地,人們穿戴的各種絲稠就**於桑蠶。我國西北內陸的太陽輻射強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鍾愛的羊毛衫與皮製衣物,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

第二,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密切相關,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達翰爾、鄂溫克等到民族的服飾與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就是因為氣溫的不同,在質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溫差比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們時常穿一個露胳顯臂的「不對稱」大袍,也就是穿皮袍僅套一袖,適應青藏高原多變的氣候;又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鍾情於身著白色寬大鬆馳的長袍。第三,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相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就有按照季節變化換穿單、夾、棉、皮的習俗,目前,人們一般都要購置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與女士們的連衣裙,春秋季節的休閒裝,冬季的滑雪衫、皮夾克和羊毛衫等。

然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一帶,則形成了人們「四季服裝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觀。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民族眾多。由於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生活在各自不同環境區域中的各族人民,身著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無不體現著所處的地理環境特色和民族風情。可以概括為牶北長南短,北寬南窄,北裘南絲,北厚南薄。

青藏高原地區,主要人口為藏族,他們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氣溫低,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因而他們一年四季都穿著長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長寬鬆,白天當衣,晚上當被。為了生活方便不論男女都將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別在腰間。每逢節會,歡歌四起,長空舞袖。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這是黃土高原的真實寫照。由於這種惡劣的地理環境和嚴酷的氣候條件,使黃土地上人們的服裝另有一番情景。

冬天人們穿著老羊皮襖,頭上裹著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兒,青布的黑夾夾兒,是這一地區典型的民族服裝。

生活在新疆天山南北地區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俄羅斯等少數民族兄弟的服飾,則明顯的帶有西亞各國和俄羅斯的特色,這顯然是由於地理環境因素而形成的。

居住在雲貴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水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也與他們生活的地理環境和傳統文化習習相關。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們的蠟染聞名於世,成為貴州地區亮麗的風情線。由於這一地區地質構造複雜,山大溝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佈。

長期以來與世隔絕,交通不便,為了生存,他們自己紡紗織布,加工洗染。這種用傳統手工藝製作的布料厚實、美觀、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僅有實用價值,更有觀賞價值,近年來又成為旅遊開發專案之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江南地區的形容和嚮往。河流密佈,湖海相連,雨量充沛,氣候溼潤,地勢平坦,植物茂盛。

在這種地理環境中生活的各民族同胞,他們的服飾天人合一,環境造就,典雅別緻,小巧玲瓏,以薄、短、輕、柔、豔而著稱。

彩雲之南的傣族、傈僳族、白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由於生活在祖國的西南邊疆,這裡氣候宜人,山川秀麗,天藍水碧,風景如畫。他們的服飾色彩豔麗,輕柔飄逸,女人們的裙子有擺裙,有長裙,有褶裙。特別是傣家婦女穿的筒裙,五顏六色,美麗得像孔雀開屏,不僅好看而且合身適用。

由於這裡地處邊陲,過去封閉落後,觀念保守,所以,很少有短裙。瓦族婦女的裙子也是筒裙,但沒有傣族筒裙長,色彩以黑、紅相間為主,這與她們生活的地理環境有關。

我國廣大的平原和丘陵地區,是重要的農耕地帶和人口集中區域,生活在這裡的廣大同胞以漢族為主,服飾介於高原和水鄉之間。生活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漁民,服飾與其他各地區民族的服飾相比較,則是最簡潔不過的了。漁民們長年生活在氣候溫熱溼潮的水上作業,捕魚打撈,穿著簡練、輕便、易於晾晒的服裝,這完全是由於地理環境而形成的。

服飾是一個民族的標誌,也代表了一個地區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風祛寒,二是裝飾美觀。但是,由於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無不打上這一地區的烙印。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地理環境造就了民族服飾。

宗教與地理環境的關係,論述宗教和地理環境的關係

有關係,例如中東那裡沙漠地區,不容易養豬,並且那裡豬容易鬧豬瘟等會死很多人,所以伊斯蘭教不吃豬肉 風水學是科學的 原本是準確的 只不過 末法時期了 各教皆末法了 因為道德敗壞了 就等待世界末日再次的到臨 不同的地域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宗教,教其實是起源於兩河流域的西伯來人後來被歐洲人所吸收發展,佛教起源...

人種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人種與地理環境有什麼關係

人種和地理位置的差異與天氣和飲食也是密不可分的 膚色是劃分人種的重要標誌。人的膚色有深有淺,中的色素細胞越多,膚色就越暗。從地理分佈來看,人種膚色大致由赤道向極地逐漸變淺。這與各地太陽輻射的強度密切相關。在熱帶地區,黑 有助於保護人體免受紫外線的傷害。人的毛髮和鼻形等也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比如,非洲黑...

少數民族服飾特點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xzw王者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 樸素 美觀。男子多穿藍色 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 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釐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