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桃花飄零了
大哥,你為什麼這麼遲才改變想法呢?出自《孫權喻呂蒙讀書》。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
」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藉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成為博士嗎?
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穫。」於是呂蒙開始學習。
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幹謀略,不再是當年吳地的阿蒙!」呂蒙說:
「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別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麼這麼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2樓:紹芷文迮大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大哥(你)為什麼領悟這個道理這樣遲呢?」
句子中的「何」是疑問代詞,可以翻譯成「為什麼」。
3樓:驕傲的智者
《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中有這句話。
意思就是說:大兄你怎麼這麼晚才知道這事情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大哥,你怎麼才知道啊。
大兄是指魯肅,事情指的是呂蒙苦讀,已經和以前不同了,就是所謂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4樓:匿名使用者
是瞭解、知道的意思。
5樓:夢幽冰藍愛傑娜
長兄你怎麼這麼晚才認清這件事?所以見的意思是認清。
6樓:小小幸福甜甜圈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魯是第三聲)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託。
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
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就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
「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後,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麼認清事物這麼晚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朗讀節奏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註釋1、初:當初,這裡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權:指孫權,字仲謀,黃龍元年(公元222年)稱王於建業(今江蘇南京),國號吳,不久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稱帝。
3、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4、卿:古代君對臣或長輩對晚輩的愛稱。
5、今:現在。
6、塗:同「途」。當塗掌事:當塗,當道,即當權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異議:當塗:地名)。
7、辭:推託。
8、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9、孤:古時候王侯的自稱。
10、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1、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12、但:只,僅。
13、涉獵:粗略地閱讀
14、見往事:瞭解歷史。見,瞭解;往事,指歷史。
15、乃:於是,就。
16、及:到了…的時候。
17、過:到;到達。
18、尋陽:縣名,現在湖北黃梅西南。
19、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
20、非復:不再是。
21、大兄:長兄,這裡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22、但:只,僅。
23、孰若:誰比的上;誰像(我)。孰:誰,若:像。
24、就:從事。
25、遂:於是,就。
26、士別三日:有抱負的人分別幾天。三:幾天,這裡指「少」(與常見的「多」的解釋不同)。
27、何:為什麼。
28、呂蒙:東吳名將,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陽)人
29、耳:表示限制,語氣詞,相當於「罷了」。
30、始:開始。
31、與:和。
32、論議:談論,商議。
33、大:非常,十分。
34、驚:驚奇。
35、今:現在。
36、者:用在時間詞後面,無翻譯。
37、復:再。
38、即:就。
39、拜:拜見。
40、待:等待。
41、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對呂蒙親暱的稱呼;在吳下時的沒有文學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親暱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語氣詞。
46、乎:啊。表感嘆語氣。
47、以:用
48、見事:認清事物
通假字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通耶,表反問語氣,相當於「嗎」。
卿今當塗掌事:塗,通途
一詞多義
當: 但當涉獵(助動詞,應當)
當塗掌事(動詞:正)
見: 見往事耳(瞭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認清)
古今異義詞
辭 古義:推脫。(蒙辭以軍中多務)
今義:美好的詞語。
治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及 古義:到了……的時候。(及魯肅過尋陽)
今義:以及。
過 古義:到。(及魯肅過尋陽)
今義:經過。
更 古義: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義:更加。
但 古義:只。(但當涉獵)
今義:轉折連線詞,但是。
博士 古義:當時掌管經學的學官。(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今義:學位名稱。
往事 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
大 古義:很
今義: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物件
孤 古義:古時候王侯的自稱,我
今義:獨自,孤獨
就 古義:從事(文中)
今義:就
文章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於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並去做。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8)勸人要講究策略。
9)不能找藉口輕言放棄。
10)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1)與《傷仲永》相比,突出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成語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士別三日。
吳下阿蒙,泛指缺少學識才乾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解釋爭議
課本把「當塗掌事」聯在一起解釋為「掌權管事」,有些人認為不妥,「當塗」與下文的「尋陽」一樣,是個地名,位於安徽省東沿,至於「掌事」,跟我們熟悉的「知縣」「知府」「知事」一樣,是個官職。
根據:三國時代的淮南袁術自立為帝的時候,理由之一就是一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這句話有四種解釋。
1.是孫堅為了慫恿袁術自立為帝,解釋成了公路。「塗假途也,乃『路』之意!」塗,即途。途,即路。 這個解釋用在這裡顯然不符。
2.塗高:本來解釋是魏。《三國志》:「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呂蒙乃東吳官吏顯然不會跑到魏國謀職,所以也不符。
3.即是課文中所說的掌權謀事,粗看之下好想像有道理,其實不然。我們研究一下,如果袁術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字和當塗高有著牽強的聯絡就稱帝,顯然過於草率,畢竟他也是一路諸侯,不至於這麼蠢。
肯定還有其他原因。當時袁術控制著當塗縣,如果是因為此,就說得過去了。如果解釋為掌權管事,顯然袁術當時還沒有那麼高的權利。
結論:因為孫權和袁術都是南方人,而且兩人所處時代相同,所以字詞用法也應該相同。所以推斷孫權所書的當塗高,可能是指當塗縣令的意思。
整體把握
本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因先前的史書已有較詳細的記載,而又無新的史料可以補充,所以本文是根據從略的原則對先前史書的有關記載進行改寫的。與《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的文字相比,本文僅區區119字,雖極簡略但剪裁精當,不僅保留了原文的精華,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寫之作。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後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孫權的循循善誘,魯肅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體,足顯作者的文筆功架之深厚。
問題研究
1.本文是怎樣以對話表現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並且,他還很愛才。
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係,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2.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文章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結尾。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後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餘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網採納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何是什麼意思啊?不是什麼的意思嗎?怎麼解釋成為什麼
何 做代詞時,主要有五個義項 1.什麼 2.3.為什麼 4.怎麼 5.哪 哪個。見事之晚乎 知道事情這麼晚呢,在句中做謂語,何 在句中則是狀語,譯為 為什麼 譯為 什麼 一般是在句子中充當賓語,如 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怎麼翻譯?讀書人分別了幾天,就應重新用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之晚乎!翻譯
譯文 志士 君子 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麼這麼晚呢?語出 孫權勸學 宋代 司馬光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
白見狐狸晚見兔是什麼意思?聽別人說開車的晚上看到兔子就是很
是好事。老人是這麼說的 早見狐狸晚見兔,保你一路免災幸運。全話是 早見狐狸晚見兔,中午見的順地溜 蛇 晚上在車旁邊看到一隻白色的兔子是什麼意思 這種現象農村多,在我們家不遠有一個白色的兔子,經常看到它,快要追上了就不見了,這樣好幾年,有時候它在我同學的土房子裡出現,關上門它就不見了,不知這是什麼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