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沅江水
佛教和印度教
原始的佛教產生於印度教各種宗派(即經論上所說的九十六種外道)盛行的時代。釋迎牟尼佛通過對印度教教義錯誤的深刻批評,使印度教的許多教徒從階級森嚴的宗教桎梏中擺脫出來,投入佛教的懷抱,從而建立了嶄新的、有巨大生命力的佛教。這一時期的思想、文化交鋒既是十分激烈的,但也是十分活潑的。
本文擬從這一階段的史實作一論述。
一、印度教的形成
古代印度由於地居溫帶,因而物產豐饒,促使人民富幹玄想。公元前2023年左右,雅裡安(aryans)民族侵入北印度,他們最初帶給當時西北部五河地方民族的宗教文化是「四吠陀典笈」,這時期宗教思想的特點是崇拜他們陸續塑造出來的神——多神教。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時代的思想逐漸由西北方轉向於恆河流域的中印度,而多神教的崇拜也轉為一神教——即對所謂「梵天」的信仰。
隨著「梵天」的確立,他們又創造出「梵天生四姓」之說,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毗舍(平民)、首陀(奴隸)階級制度,十分嚴厲,作為掌握政權的剎帝利階級,其重要決策及宗教大事還得聽命於婆羅門階級。「梵天生四姓」之說在當時的印度已佔統治地位,但不滿這一理論者仍在在有之,於是諸派哲學都應運而生,如數論、勝論、瑜伽、吠槽多……都有各自的不同宗教主張。後來,各派中的吠槽多派既遠承古籍又有所發展,對紛歧的各派哲學作了調和,成為印度宗教思想的正統者,也稱為印度教。
二、印度教各派思潮的錯誤
(1)早期印度所崇拜的「多神」和後期所崇拜的「梵天」實際上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陸續杜撰出來的,因此對「神」和「梵天」的盲目崇拜既徒勞勤苦,又無益性靈,這是印度教中心思潮的莫大錯誤。
(2)印度教各派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求取「解脫」的方法,但他們的方法雖異,而萬變不離其宗,又有其共性。如吠陀時代重在祭祀儀式,欲仗「神力」以求解脫。吠槽多則反對繁雜的祭祀儀式,主張以「梵」為中心,把人們引到「梵」去,達到梵我合一的解脫境界。
這些憑想象(幻想)所製造出來的解脫,由於脫離實際,所以自然要全部落空的。
(3)在印度教裡,吠槽多雖居正統地位,但在正統地位取得之後,又出現新的分歧,不僅宗派哲學林立,而事日、事月、拜火等崇拜自然的愚昧派別也愈來愈多,九十六種外道即其名稱。這樣印度教的宗教傾向愈來愈向低下、迷信、庸俗方向滑去,把印度人民引向虛渺和無出路的道路上來。
(4)對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問題,歸結為「梵」和「神」的創造,「梵」是宇宙萬物的創造主。其說法之基本精神與《創世紀》所說確是異曲同工。
(5)隨著歷史不斷的前進,印度教的各派修行方法,也向兩個極端分別轉化:一是縱情的享受,他們認為人是「梵天」所生的,既成為人,就必須縱情享樂,不計因果。二是修極端的苦行,如赤身、拔髮、投淵、投灰、絕食……妄圖用這些苦行以求得死後的「快樂」。
這兩種偏於極端的修行方法都是片面的、錯誤的。
三、佛提出了正確的思想,糾正了各種錯誤
(1)佛提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和「本性是空」的道理,否定了「梵」和「神」是宇宙之體。
(2)佛提倡「一切眾生,皆悉平等」之說,否定了「梵天生四姓」的階級制度。「四姓出家,皆為釋眾;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十六個字反映了佛教真平等的思想。 (3)佛以「成、住、壞、空」說明世界的自然變遷;以「生、住、異、滅」說明人類的生長和死亡,破除了世界是「梵」創造的謬論。
(4)提出了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之說,為之解粘去縛,糾正印度教兩個極端的錯誤修行方法。
(5)提出「中道」理論,指導人們既不要苦上加苦,作無謂的犧牲,也不要狂情喪智,醉生夢死。人類必須在正常生活中求得現實安樂,達到「無苦」境界。
四、佛以「善巧方便」開示印度教徒使其改邪歸正
佛對印度教徒說法中,用的是「善巧方便」,為了說法「對機」,有時也沿用舊說(目的是使聽者易於接受),例如人壽有八萬四千歲之說,即是沿用印度教的舊說,又如「菩提」「涅樑」等名詞,印度教原也有之,但立意不同,佛給以正確的解釋,使聽者轉迷為悟。又如須彌山旁四大洲的佈局,也是沿用印度教舊說,與實際上的地理位置很難對口(當然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與現代天文學是吻合的),但為了說法方便(即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之意),佛便隨順舊說了。這也證明了經上所說的「凡有所說皆戲論也」和「諸法實相,惟佛與佛,方能證得」的話的真實意義。
五、印度教的復興
佛教在印度大盛時,印度教的勢力已很式微。佛涅粱後,印度教也沒有抬頭。但以後佛教向中國、泰國、緬甸,日本等國傳播,印度國內的佛教力量反走向下坡,而印度教由於歷史淵源,根深蒂固,逐步恢復,到十三世紀時,印度教的勢力已佔據整個印度,而佛教的信仰者只留下十分之一了。
佛教從印度的興起到削弱,與印度教由式微而趨於復興,正合於佛所說的「生、住、異、滅」事物變遷的道理的。
六、未來的**
目前,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東方文化逐漸西移,西方科學發達的國家正在不斷吸收東方文化,以彌補西方文化的不足。作為東方文化重要分支之一的佛教文化也已乘此良機深入歐美等國,不斷髮展。在印度來說,原僅有信眾十分之一的佛教徒,亦有略呈發展之勢。
由於印度教悠久的歷史原因,預計在二十一世紀仍將佔領先地位,但隨著佛教文化已向世界各國的不斷髮展,「國際佛教」的基礎也已逐步堅實,所以佛教在印度也將再呈復興跡象。
2樓:與花同寂
改了,呵呵,上面那位說得太全面了。
3樓:尹總就是尹巨集強
不一樣,佛教是佛教,印度教是印度教,
印度教和佛教有區別嗎
4樓:曾豔華
有區別,關於信仰、業報和修行這三方面的區別。
1、信仰不同
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人們只能服從神的權力,崇拜主神賜給人們的生活,而嚴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受限於神權宗教的思想底下。
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迴轉世的眾生之一。
2、業報輪迴思想
印度教以為,生死輪迴的根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為善惡的造作,產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慾」與無始以來的「無明」。婆羅門教的輪迴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
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認為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佛教的輪迴觀,是在無限時空迴圈中的三世因果裡,建立「自業自得」的業報思想。
3、修行解脫思想
印度教主張「梵我一如」即是解脫。解脫的方法,除了要學習吠陀、祭祀、佈施、苦行之外,更須捨棄名利、妻兒親朋,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寂靜;由此認識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體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脫境界。
佛教在修持實踐上,強調自我覺照的工夫,認為解脫必須經由四聖諦的親身體悟,在緣起思想的前導下,依八正道行持,證入「無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5樓:小黑鴨
這兩個宗教是有區別的。
1、儘管二者都產生於印度,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有種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2、印度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夾帶著濃厚的神權色彩;佛教卻否認印度教原有的萬能之說,主張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現實人生的考察,著重實際的修持與體證。
3、印度教信奉吠陀思想,與婆羅門的無限權威——透過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溝通。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非唯一者,神雖積集福德,有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迴轉世的眾生之一。
6樓:湖邊的小小木屋
佛教和印度教是不同
的兩個教派。
首先,糾正一個看法,印度從來就不是真正意義的「佛國」,然而佛教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在古印度,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一直都是佔有統治地位的(然而並不是世界性宗教),(即使在佛教最為繁盛的阿育王時代,信眾也不超過總人口的20%,印度教(古式婆羅門教)則在印度歷史中一直佔據統治地位,一直到伊斯蘭東擴,其中)直到今天。佛教和印度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歷史上一直衝突不斷,大多數時候,印度教還是佔上風。
其次,佛教誕生於古印度著名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對婆羅門思潮的反思,所以說從一開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對印度教大部分觀點的。古代的婆羅門教就是現代印度教的基礎,在印度社會中佔有統治地位,以《吠陀文獻》為主要的經典(廣義上講還包括著名的《奧義書》),一直主宰著印度主流思想。然而,公元前六世紀到5世紀沙門思潮是各個宗派的哲學對這種宗教思想一次反思,其中不僅僅有生活派、不可知論派等等也有很多別的宗教和修行團體出現,佛教就是沙門思潮中一個典型代表,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印度教在思想上存在一些不可調和的觀點衝突。
佛教繼承了一些印度教的元素,比如轉世輪迴、業力報應等等,然後都進行了自己的闡釋,而這些都是與印度教完全相反的。比如,講轉世輪迴,卻一直否定印度教中的「我」,即「阿特曼」的存在(「阿特曼」就是相當於通常理解的靈魂,即人在輪迴中的主體),輪迴主體問題一直是佛教**的問題,與之相關的有五蘊等理論。
佛教的核心理念和印度教是矛盾的。印度教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梵我合一」,這一點佛教給予完全否定。佛教的三法印(即判斷是否是佛法的標準),大家都知道:
1.諸行無常;
2.諸法無我;
3.涅盤寂靜;
諸行無常對應的佛教核心觀念就是萬物不斷運動、運動,而不變的只是變化本身。然而婆羅門教強調的是世界萬物是一元的,就是「梵」,超越一般經驗認知,超越各種形式的存在,組成世界的本源。而人的輪迴主體「我」(即「阿特曼」),兩者統一,是典型的一元論觀點,而將存在和運動割裂,和佛教完全相對立。
諸法無我則是對於「我」(即「阿特曼」存在的否定),認為輪迴主體並不存在,人的輪迴是五蘊聚散,也是肯定運動本身,與梵我同一的婆羅門教世界觀相違背。所以,兩教之間衝突不斷,有些甚至超越了論戰,成為流血衝突,比如佛祖釋迦牟尼傳法時候,被被石子砸傷。
兩者有著非常鮮明的階級利益屬性,其中存在一定衝突。婆羅門教最為著名的就是種姓理論,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教主要是為了維持婆羅門階層,即祭司以及僧侶貴族的利益。
佛教主要爭取的是剎帝利(釋迦牟尼本人就算剎帝利)階層以及吠舍階層,即行政貴族以及軍功貴族和自由民階層。所以,兩者從階級屬性上面也是有衝突的,種姓制度畢竟是婆羅門階層最大的利益,而對於其核心教義的爭論也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兩個從階級利益上面也存在衝突。
佛教在印度最終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同化有一定聯絡。印度佛教在公元7世紀後開始密宗化,隨後急劇衰落。主要此消彼長。
印度教改革後,在公元8世紀之後融合民間信仰,迅速擴大自身影響力。而佛教的密宗化卻是一個巨大敗筆,走向不歸路。所謂密宗化,就是語密、身密、意密,同時吸收大量印度教神祕學的元素,齋戒、儀式都極為嚴格而且不對公眾開放,影響了佛教的發展。
同時,佛教生於與印度教的對立,每每與之相反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密宗化之後,印度教元素滲入,而自身影響力遠遠不如印度教,所以才會有被同化的結局。密宗化之後,應神佛(即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如佛祖釋迦牟尼)信仰變為法身佛(即虛構人物,如大日如來),此後印度教基本一家獨大,直到19世紀佛教的信仰人數不到2%,密宗則大多被印度教同化。
其中,佛教有兩種意思:
佛對世人的訓示。教即訓示之義。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釋迦牟尼佛為教主,主張慈悲平等,在後漢明帝時,由西域傳
入中國,今盛行於世界各地。
印度教與佛教哪的世界影響力大印度教與佛教哪一個的世界影響力大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有大約十億信徒,其中的九億五百萬居住在印度 1 僅次於擁有超過20億信徒的 宗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有的印度教派別都以撰於公元前1500年的 吠陀經 作為經典教義。在此之外,各派別還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 佛教與 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
為什麼說古印度文明滅亡了?佛教和印度教不是流傳下來了嗎
佛教和印度教並不是古印度所流傳下來的。古印度文明主要是起源於印度河流域,除了這個文明,其他三個古代文明也都靠近某條河,發端於某條河流。這主要是因為,靠近水的地方適合人類生存,一旦某個地區有了人類的存在,那麼經過人類社會關係的發展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文明也就往往在這其中誕生了,而古印度文明的誕生也是基...
印度現存最完整的耆那教寺廟是哪一座
耆那教廟宇,bai主要是在印度的北部,盛du行於公元1000 1300年間zhi,英國學者daoa.麥唐那指出,北印度耆內那教的廟宇容 量顯著的特點是立在修道室門口前面的一個耆那教聖哲的塑像,他如佛陀一般地盤腿坐著。這個入口門是以支援在八個柱上的圓頂屋構成的,圓頂屋的每一對相鄰的柱形成一個拱門,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