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晚夏落飛霜
1、行走。先秦·孔子《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翻譯:幾個人走在路上,他們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
2、出行。先秦·左丘明《餚之戰》:「為吾子之將行也。」
翻譯:所以我將離開這裡。
3、執行。先秦·佚名《刻舟求劍》:「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翻譯: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行進。
4、傳佈。唐·韓愈《原毀》:「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行,難已。」
翻譯:讀書人生活在當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譽的光大、德行的推廣。
5、實行;做。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翻譯::君子不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
6、動作;行動;舉動。漢·司馬遷《鴻門宴》:「大行不顧細謹。」
翻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於小節。
7、品行。漢·司馬遷《屈原列傳》:「其志潔,其行廉。」
翻譯:他的志趣高潔,行為廉正。
8、將;即將。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翻譯:羨幕自然界的生物順乎時序茁壯生長,感嘆自己近垂暮之年,不能有所作為。
9、遍;次。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
翻譯: 有客人來了就沒有不擺設酒席的,但有時斟酒三次,有時斟五次。
2樓:匿名使用者
「行」字在古文中有13個意思:
1、用作動詞,意思是:行走。
古文出處:春秋戰國·孔子《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釋義: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能夠成為我老師的人。
2、用作動詞,意思是:出行。
古文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為吾子之將行也。」
釋義:你們應該要走了。
3、用作動詞,意思是:執行。
古文出處:秦·呂不韋《刻舟求劍》「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釋義:船已經開始執行了,但是劍不能走。
4、用作動詞,意思是:傳佈。
古文出處:唐·韓愈《原毀》:「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行,難已。」
釋義:讀書人生活在當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譽的光大、德行的推廣、難極了!
5、用作動詞,意思是:實行;做。
古文出處: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釋義:儉樸就會減少慾望,君子少欲就不會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
6、用作動詞,意思是:動作;行動;舉動。
古文出處:西漢·司馬遷《鴻門宴》:「大行不顧細謹。」
釋義: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於小節。
7、用作動詞,意思是:品行。
古文出處:西漢·司馬遷《屈原列傳》:「其志潔,其行廉。」
釋義:他的志趣高潔,行為廉正。
8、用作副詞,意思是:將;即將。
古文出處: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釋義:羨幕自然界的生物順乎時序茁壯生長,感嘆自己即將垂暮之年,不能有所作為。
9、用作量詞,意思是:遍;次。
古文出處: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
釋義:有客人來了就沒有不擺設酒席的,(但)有時斟(酒)三次,(有時)斟五次。
10、用作名詞,意思是:道路。
古文出處:周·佚名《詩經•七月》:「遵彼微行。」
釋義:沿著那條小路。
11、用作名詞,意思是:行列;隊伍。
古文出處:先秦·屈原 《國殤》:「凌餘陣兮躐餘行。」
釋義:犯我陣地啊踐踏我隊伍。
12、用作名詞,意思是:輩;輩分。
古文出處:西漢·班固《蘇武傳》:「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釋義:漢皇帝是我的長輩。
13、用作量詞,意思是:指成行的事物。
古文出處:漢·樂府古辭《孔雀東南飛》:「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釋義:走出門登上車離開家,眼淚撲簌簌地落了幾百行。
「行」字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凡行之屬皆從行。
白話版《說文解字》:行,人們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字形採用「彳、亍」會義。所有與行相關的字,都採用「行」作邊旁。
「行」字的組詞:
1. 走。 【組詞】:「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2. 駕駛。 【組詞】:「行車」、「行駛」。
3. 做、從事。 【組詞】:「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4. 可以。 【組詞】:「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5. 流通、通行。 【組詞】:「流行」、「風行一時」。
6. 夸人能幹、幹練。 【組詞】:「你真行!」
7. 人的動作。 【組詞】:「行為」、「行動」。
8.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 【組詞】:「行蹤」、「行李」、「行程」。
9. 將要。 【組詞】:「行將就木」。
10. 行書的簡稱。 【組詞】:「行草」、「行楷」。
3樓:匿名使用者
走1、hang
釋義:是路的意思。
2、xing
1,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引申義是離去;
2,運動,「天行有常」-《荀子》,五行是也,3,做。引為執行、實行。「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韓非子3、xing,第四聲。「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這個行是品行的意思4、xing,第二聲,將要的意思,"行將休矣"這個就是將要的意思,你肯定聽說過是吧?
4樓:柏影
「行」字在古文中的意義有:
讀háng 時有以下幾各義項:
1. 行列:字裡~間。羅列成~。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幾?
3. 步行的陣列。
4. 量詞。用於成行的東西:淚下兩~。
5. 某些營業所:銀~。花~。商行。
6. 行業:同~。各~各業。
7. 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棉襖。~幾針。
讀xíng 時有以下幾各義項:
1. 走:~走。步~。旅~。~蹤。~百里者半九十。~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遠自邇。
2. 出外時用的:~裝。~篋。~李。
3. 流通,傳遞:~銷。風~一時。
4. 從事:進~。
5.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商。~營。
6. 足以表示品質的舉止行動:~徑。品~。言~。操~。~成於思。
7. 實際地做:~禮。~醫。~文。
8. 可以:不學習不~。
9. 能幹:你真~。
10. 將要:~將畢業。
11. 古代指物質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12. 古詩的一種體裁:長歌~。
13. 漢字字型的一種:~書。
14. 姓。
古文中有哪些意義相同,但字不同的字?越多越好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詩經‧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烈烈」、「律律」:山勢高大險峻貌。
「發發」、「弗弗」:風疾貌。
二、蘇轍《黃州快哉亭記》:「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
「異」、「變」:不同。
三、柳宗元《捕蛇者說》:「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殫」、「竭」:盡。
四、《禮記》:「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作」、「起」:發生。
「用是」、「由此」:因此。
五、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席捲」、「包舉」、「囊括」、「併吞」:統一。
「取」、「舉」、「割」、「收」:征服。
六、李斯《諫逐客書》:「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拔」、「並」、「收」、「取」、「包」、「制」、「據」、「割」:攻池略地。
七、蘇軾《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橋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結為同伴。
八、白居易《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船」、「舫」:船。
6樓:匿名使用者
我 吾 予 意同而形不同
7樓:冰夢凝夕
之 在 爾 焉
古文中有什麼字是成為的意思?
8樓:111111前的
」為「字在古文中是成為的意思。
為在古文中還有很多含義:
1、假借為「偽」。做,作,幹,搞 。我生之初,尚無為。——《詩·王風·兔爰》釋義:在我幼年那時候,人們不用服兵役。
2、變成,成為 。何遽不為福。——《淮南子·人間訓》釋義:為什麼不為福。
3、「為」字表動作,行為的結果的用法:可譯為「變成」「成為」。例句: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4、「為」字表心理的用法:可譯為「以為」「認為」。例句: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9樓:曾1萱寒
古文中是成為的意思的字是:為
一、為的組詞:
為時、特為、為數、為力、為患
為著、為文、規為、亡為、為此
二、為的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
白話版《說文解字》:為,彌猴。作為走獸的彌猴喜歡用它的爪子。爪,就是彌猴的形象特徵所在。「為」的篆文字形下部像彌猴的形狀。
三、相關組詞:
1、有為[yǒu wéi]
有作為:奮發~。~的青年。
2、妄為[wàng wéi]
胡作非為:膽大~。恣意~。
3、甚為[shèn wéi]
表示程度相當高:~熱情。~不滿。資金~短缺。
4、人為[rén wéi]
人去做:事在~。
5、為害[wéi hài]
造成損害:黏蟲對穀子、玉米等糧食作物~最烈。
10樓:匿名使用者
「為」在古文中經常是「成為,變成」的意思。例:①此何遽不為福乎?②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11樓:
成為,古文中用單音詞「成」或「為」。
例如:1、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一寸一寸地不斷積累,就成為一丈一匹。)
2、處遂改勵,終為忠臣。(《世說新語·周處》)
(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12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為
變成,成為 [be***e]
成為;變成。《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13樓:
表「依然、一直」的意思的文言詞有仍、輒、固、素、向、本 希望對您有啟發啦
14樓:臉盆洗腳
為 《動》成為;變成。《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15樓:zjc**座
成為的意思
變成,變為的意思。
16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啊,(乃為),(即為),等等,要看語境的。
古文中的臺字有何意義
17樓:雅心
① 臺(讀yí)。從口,與表示
喜悅有一定的聯絡。本義:喜悅。
也可表示"我"的謙稱,如:匪臺小子敢行舉亂。--《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
②三臺。星名。古代用三臺來比喻三公。
如:臺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意為職位顯要);
即不躋臺輔,其(袁可立)精神亦有以自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臺宿(三臺星);
臺光(三臺星光);
臺階(三臺星亦名泰階,故稱臺階);
臺鬥(比喻宰輔重臣);
臺司(指三公等宰輔大臣);
臺臣(指宰輔重臣)
③ 魚名。背上有黑的花紋。後作"鮐"。
黃臺背,以引以翼。--《詩·大雅·行葦》
④(會意。從至,從之,從高省,與室屋同意。按積土四方高丈曰臺,不方者曰觀曰闕。本義:用土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
臺,觀四方而高者。--《說文》
可以處臺榭。--《禮記·月令》
層臺累榭,臨高山些!--《楚辭·招魂》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宮賦》
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臺閣相向。--唐·李朝威《柳毅傳》
守臺軍士。--《廣東軍務記》
如:臺門(古代諸侯所築用來瞭望守衛的土堆高臺);
臺榭(壘土高起的平方地叫臺,臺上的亭子叫榭);
臺閣(臺榭樓閣);
臺觀(樓臺宮觀);
臺下(臺榭的下面);
臺館(樓臺館閣)
⑤ 通常高於附近區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如:站臺;講臺;檢閱臺;
臺城(古代守城拒敵的裝置);
臺門(古代天子、諸侯宮室的門。因以土為臺基,故稱)
⑥ 器物的底座 [stand;support]。
如:臺盞(一種酒盞,有托盤);
硯臺;鏡臺;燈臺;船臺;鍋臺;燭臺
⑦ 站;單位 [station]
今從寬將賈赦發往臺站效力贖罪。--《紅樓夢》
又如:氣象臺;電視臺
⑧敬辭。用於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行為
臺,侍也。--《廣雅·釋詁一》
僕臣臺。--《左傳·昭公七年》。服注:"給臺下徵召也。"
又如:臺諱(對人官名的尊稱);
臺坐(敬辭。坐於尊位);
臺表(敬辭。用於稱呼人的字);兄臺;
臺鑒(請對方閱覽的敬詞);
臺屏(敬辭。尊稱對方的家);
臺甫(敬辭。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
檯安(敬辭。多用於書信結尾,表示對收信人的問候);
臺候(敬辭。用於問候對方寒暖起居);
臺席(古以三公取象三臺,故稱宰相的職位為臺席)
⑨莎草 [nutgrass]
南山有臺, 北山有萊。--《詩·小雅·南山有臺》
⑩古代**官署名 [central office]
尚書初入臺為郎中。--《漢官儀》
吾(袁可立)自任之!吾奈何以上臺故誣賢太守?--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臺謁當以屬禮。--清·張廷玉《明史》
又如:臺垣(高階官署);
臺輔(高階官署或官位);
臺臣(臺閣之臣,國家的大臣;諫官);
臺官(官名。漢代以尚書為中颱,御史為憲臺,後世因此又稱尚書或御史為臺官);
及(袁可立)在御史臺,值他御史觸上怒。--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行狀》
臺郎(尚書郎);
臺省(漢時稱尚書為臺省。因尚書省的辦事處中臺在禁省中而得名)
道字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1 真理 客觀運動規律和軌跡,運動定律 就是道.2 路 街 鐵 聽途說 羊腸小 3 水流的通路 水 河 溢洪 黃河故 4 方向 途徑 同 門 治國之 志同 合.道字 集錦 20張 5 方法 技藝 生財有 醫 棋 6 道,之宇宙大道大道無序乃有序.此乃道也.7 道理 事理 公 天 無 坐而論 8 道德...
古文中表示白色的字有哪些古文中有哪些代表顏色的字比如章是白
古文中形容 白 的字,有 白 素 霜 雪 1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 白 的字多與光亮 白色有關。本義 白顏色 2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 秋季 金 肺等 例子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說文 虛室生白。莊子 人間世 若白駒之過隙。莊子 知北遊 白晝大都之中。漢書 賈誼...
好在古文中的說法,「你」在古文中有幾種說法?
居然 就是古文裡的說法。表示安然。如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別李參軍序 江漢浩浩而長流,天地居然而不動。表示顯然。如 三國志 魏志 何夔傳 顯忠直之賞,明公實之報,則賢不肖之分,居然別矣。表示儼然。如 明 劉若愚 酌中志 各家經管紀略 本政一斷葷酒,皈依釋氏,居然一頭陀也。表示竟然。如 唐 裴度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