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只告訴
1、楚人學舟
原文:楚①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遂謝舟師,椎③鼓徑進,亟犯④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⑤。【註釋】①楚:古國名。
②折:調頭。旋:
轉彎。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戰,前進時以擊鼓為號。④亟:突然。
犯:碰到。⑤柁:
同「舵」。
譯文:楚地有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的時候)折返、旋轉、快、慢,完全聽從船師傅的話。於是在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所做的沒有不得心應手的,便以為學全了駕船的技術。
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大概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吧)快進,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險,就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墜(江)舵失去操控。然而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嗎?
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學習、工作不能淺嘗輒止(或學習、工作不能自滿,或學習、工作應該不斷進取).
2、魯人徙越
原文:魯人身善織屨①,妻善織縞②,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
「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
」曰:「屨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髮。以子之所長,遊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註釋】①屨:麻鞋。②縞:白絹,周人用縞做帽子。③履:鞋,這裡用作動詞,指穿鞋。④跣:赤腳。
譯文:魯國有個人(他)自己善於用麻、葛編織鞋子,(他的)老婆善於織縞(生絹),(他)想移民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
「您(去越國)必然會窮的。」(那)魯國人說:「為什麼?
」(回答)說:「屨是用來穿的,但是越人赤腳走路;縞是用來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髮。以您的所長,去到不使用(你的產品)的國家,想讓(自己)不窮,這可能嗎?
」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
3、打撈鐵牛
原文:宋河中府浮樑,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萬斤。治平中,水暴漲絕樑,牽牛,沒於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以聞,賜之紫衣。
註釋:1浮樑:浮橋。2維:系,連結。3治平:北宋英宗趙曙的年號。4真定:卻今天河北正定。5權衡:秤錘秤桿。
翻譯:宋時曾建浮橋,並鑄八頭鐵牛鎮橋。治平年間河水暴漲,沖毀浮橋,鐵牛沉入河底。**懸賞能使鐵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個叫懷丙的和尚建議,將鐵牛固定在兩艘裝滿泥土的大船中間,用勾狀的巨木勾住牛身,這時慢慢減去兩船的泥土,船身重量減輕,自然浮起,連帶也將鐵牛勾出水面。轉運使(官名,掌軍需糧餉、水陸轉運)張燾(字景元)賜給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獎。
4、景公令出裘發粟與飢寒
原文: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
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
"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飢寒者。
註釋: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動詞。陛:宮殿的臺階。聞命:聽到辭命。聞,聽;命,辭命。
翻譯:景公在位當政時,曾連續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著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邊的臺階上。
晏子入宮覲見,站了一會兒,景公說,「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卻不那麼冷。」晏子說:「天真的不冷嗎?
」景公笑了笑。晏子說:「晏嬰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君王自己飽了卻知道別人餓著,自己暖了卻知道別人凍著,自己安逸了,卻能知道別人正在辛勞。
可惜現在您卻不知啊!」 景公說:「好!
寡人我受教了。」於是拿出裘衣與糧食,發放給那些受飢寒煎熬的人們。
5、農夫毆宦
原文: 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太監)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指「門戶」稅),仍邀(強要)以驢送至內。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
「須汝驢送柴至內。」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
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
翻譯:曾經有一個農夫,用驢馱著木柴來賣,宦官自稱宮市,拿走他的木柴,給了他幾尺絹,又就地索取進奉門戶錢,還要求用驢將木柴送到內廷去。農夫哭了,把得到的絹又給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說:
「必須得到你的這匹驢才行。」農夫說:「我家有父母、妻子、兒女,要靠它嫌錢餬口。
現在我把木柴給了你,不向你要價錢就往回走了,而你還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於是農夫毆打了宦官。
文中賣柴農夫的遭遇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
6、敝帚自珍
原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①,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
「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裡話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
翻譯: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
「傅武仲因為能寫文章當了蘭臺令史的官職,(但是卻)下筆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總是善於看到自己的優點,然而文章不是隻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各種體裁都擅長的,因此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鄉里俗話說:"家中有一把破掃帚,也會看它價值千金。
"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註釋:①傅毅、班固均為東漢文學家,史學家。②[超]班超。
班固之弟,東漢名將。③[自休](冗長鬆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見]即見自,表現自己的長處。
⑤[體]體裁⑥[里語]俗語,民間諺語。
現代漢語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達形式,比喻人無自知之明。比喻東西雖不好,但由於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寶貴。
7、樊重樹木
原文: 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鹹來求假焉。引種植之不可已出。諺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譯文】樊重曾經想製作器物,他就先種植梓材和漆樹。當時的人們都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幾年之後,梓樹和漆樹都派上了用場。
過去那些恥笑他的人,現在返過來都向他借這些東西。這說明種植樹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諺說:
「一年的計劃,不如種穀子;十年的計劃,不如種樹木.」說的就是這件事呀!(做事應從長遠考慮)
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早作準備,有長遠打算。啟示:學習也是如此
8、齊人有好獵者
原文: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②而不得獸。入則愧其家室,出則愧其知友鄰里。
思其所以不得之故,則狗惡也。欲得良狗,則家貧無以。於是還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有以求良狗,狗良則得獸矣,田獵之獲常過人矣。
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翻譯:齊國有個人,喜歡打獵,但空費時日,持續很久,什麼野獸也沒打到。一到家裡,就感到對不起妻室兒女;走出家門,就感到對不起朋友鄉鄰。
考慮打不到野獸的原因,就是喂的獵狗太差。想買一隻好狗,家裡又十分貧困,買不起。於是,他回去迅速種田。
迅速種田,家裡就富裕起來;家裡富裕起來,也就有錢買到好狗;獵狗的本領高強,於是每次都能捕獲到野獸:,他那打獵的收穫,經常超過了別人。 不只打獵是這樣,其他事情也都是這樣啊!
啟發: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蠻攻,當失敗時,應該注重考慮成功的策略)
9、張良受書
原文: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從容步遊於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
「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
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
「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
「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翻譯:五天之後天亮時,張良到那裡去。老人已經先在那裡了,(他)非常生氣地說:
「(你)跟老年人約會,(比老人還)慢來,為什麼(這樣)呢?」(說完就)走了,說:「五天之後早點來相會。
」 五天之後雞叫的時候,張良就到那裡去。老人又已經先在那裡了,(他)又非常生氣地說:「(你又比老人還)慢來,為什麼(這樣)呢?
」 (說完就)走了,說:「五天之後再早點來相會。」五天之後,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裡。
過了一會,老人也到了,(他)很高興地說:「應該像這樣(才對)。」(老人)拿出一卷書,說:
「(你)讀了這個就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了。今後十年(你)將建立(一番事業),十三年後你將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說完)就走了,再沒有說別的話,也不再出現。
第二天(張良)看那捲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就感到很驚奇,常常反覆地誦讀它。
張良的優秀品質:恪守諾言,虛心求教
10、趙人患鼠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①,中山人予之。貓善撲鼠及雞。
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於雞。
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③,壞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
若之何④而去夫貓也?
註釋: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牆壁 ④若之何:為什麼
翻譯:有一個趙國人家裡發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中山人給了他貓。
這貓既善於捉老鼠,也善於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
"為什麼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牆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飢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飢寒交迫還很遠,為什麼要把那貓趕走呢?
"這則寓言分析:
a、這則寓言告訴人們,若想解決問題,必須首先考慮自己的主要目標是什麼。只要達到了這個目標,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損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個人如果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什麼事都想做成,但又什麼代價都不想付出,到頭來只能是一事無成。
c、「有失才會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小故事講大道理的作文,小故事講大道理的作文500字
一袋土豆 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和她班上的孩子們玩一個遊戲。她告訴孩子們每人從家裡帶來一個塑料口袋,裡面要裝上土豆。每一個土豆上都寫著自己最討厭的人的名字,所以痛恨的人越多口袋一 的土豆的數量也就越多。第二天,每一個孩子都帶來了一些土豆。有的是兩個,有的是三個,最多的是五個。然後老師說 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要...
有沒有小故事大道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10字的勵志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十分的苦悶。為此,他專程去很遠的地方找智者詢問。他終於見到了智者,年輕人問智者 命運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平呢?智者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從地上撿了一顆小石子,丟到遠處的亂石堆中,對年輕人說 你去把我剛才扔出去的小石子找回來。年輕人再亂石堆中翻尋了半天,也沒找到,他不知道到...
老虎拔牙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故事感言
有一隻老虎住在森林裡,它已經很老了,不能捉小動物了,於是它就對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說 我老了抓不動你們了,所以你們每天送來給我吃吧。如果哪一天我沒吃到一隻小動物,你們可知道後果的喲。第一天,跑得最快的駿馬無奈地去老虎家報到了 第二天,連辦法最多的狐狸也去了 第三天,山羊也沒逃過。小動物們說 這可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