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傲思唯心
索《名》
索,草有莖葉可作繩索。――《說文》
其次關木索,被棰楚受辱。――司馬遷《報任
回安書答》
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
追討南度河,使軍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懸索相引。復戰於羅亭,大破之。――《後漢書·段潁傳》
晝爾於茅,宵而索綯。――《詩·豳風·七月》
索suǒ
⒈粗大的繩子:竹~。鐵~橋。麻~子。
⒉求取,搜尋:求~。搜~。
⒊要,討取:~要。~取。~價。~錢。
⒋盡,毫無:蓄積~。~然無味。
⒌孤獨:~居。
文言文當中「索」多種意思
文言文當中「索」有幾種意思?
2樓:寧小魚
「索」[suǒ],主要意思是:
大繩子或大鏈子:~子。~道。鋼~。絞~。線~。
搜尋,尋求:~引。思~。搜~。探~。
討取,要:~還。~求。~取。勒~。
盡,毫無:~然無味。
單獨:離群~居。
姓。索子[suǒ zǐ],長而粗的繩子或鏈子。
造句:狗熊現在是半死不活,卻還要用鐵圈穿了鼻子,再用索子牽著做戲。
索道[suǒ dào],用鋼索架設的空中運輸通道。
造句:乘坐架空索道車,像騰雲駕霧似的飄過去,飛過來。
鋼索[gāng suǒ],將鋼絲絞成一股,再合幾股絞成的繩索。
造句:我練習走鋼索,跳火圈轉飛盤,丟蘋果射飛刀。
絞索[jiǎo suǒ],執行絞刑用的繩子。
造句:滿腹的愁怨,迭加在夙興夜寐的絞索裡損我柔腸。
線索[xiàn suǒ],比喻事情可尋的端緒,路徑;隱密的訊息;思路,脈絡。
造句:次日清早,王婆收拾房裡乾淨了,買了些線索,安排了些茶水,在家裡等候。
索引[suǒ yǐn],根據一定需要,把書刊中的主要內容或各種題名摘錄下來,標明出處、頁碼,按一定次序分條排列,以供人查閱的資料。也叫「引得」。
造句:我們應該適當地為表列建立索引。
文言文中「為」有幾種意思?
3樓:f一臉
1.wéi:
1)《動》做;幹。《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2)《動》發明;製造;製作。《活板》:「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
3)《動》作為;當作。《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4)《動》成為;變成。《察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5)《動》是。《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6)《動》治;治理。《論積貯疏》:「安天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7)《動》寫;題。《傷仲永》:「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8)《動》以為;認為。《鴻門宴》:「竊為大王不取也。」
9)《動》叫做;稱做。《陳涉世家》:「號為張楚。」
10)《動》對待。《鴻門宴》:「君王為人不忍。」
11)《動》算作;算是。《餚之戰》:「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12)《動》擔任。《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
13)《動》對付。《鴻門宴》:「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14)《介》表示被動。《韓非子·五蠹》:「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15)《連》如果;假如。《戰國策·秦策》:「秦為知之,必不救矣。」
16)《助》用在句中,起提前賓語的用;用藥尾,表示感嘆或疑問。《蘇武》:「何以汝為見?」《鴻門宴》:「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2.wèi
1)《介》給;替。《庖丁解牛》:「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2)《介》向;對。《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也。」
3)《介》因為。《答司馬諫議書》:「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
4)《介》為了。《史記·貨殖列傳序》:「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5)《介》被。《過秦論》:「身死人手,為天下,何也。」
6)《介》在……的時候。《晏子使楚》:「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1.拼音:
1)wéi
2) wèi
2.部首:丶
3.部首筆畫:1
4.總筆畫:4
5.筆順:捺撇折捺
古文裡「至」有幾種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至1.到;達到。《詩·秦風·渭陽》:
「我送舅氏,曰至 渭 陽。」《荀子·修身》:「道雖邇,不行不至。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至春,果病;四月,洩血死。」《漢書·匈奴傳上》:
「近倖臣妾從死者,多至數十百人。」
2.來;去。《書·君奭》:
「天休滋至。」《左傳·隱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 桓王 之失 鄭 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荀子·致士》:「口行相反,而欲賢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不亦難乎!」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
「昔我從元后,整駕至南鄉;過彼 豐 沛 都,與君共翺翔。」《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先主 遣 諸葛亮 自結於 孫權 」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魯肅 〕且問 備 曰:
『 豫州 今欲何至?』 備 曰:『與 蒼梧 太守 吳巨 有舊,欲往投之。
』」3.古代卜辭的一種。《周禮·春官·大卜》:
「以邦事作龜之八命……六曰至。」 鄭玄 注:「國之大事,待蓍龜而決者有八,定作其辭,於將卜以命龜也。
鄭司農 雲:『……至,謂至不也。』」 孫詒讓 正義:
「不,與否同。雲『至,謂至不也』者,謂卜人來至否也。」
4.施行;通行。《逸周書·度訓》:
「罰多則困,賞少則乏。乏困無醜,教乃不至。」《禮記·樂記》:
「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 鄭玄 注:「至,猶達也,行也。
」《史記·樂書》引此文, 張守節 正義:「樂行主和,和達**無復怨怒也;禮行主謙,謙達**不爭競也。」
5.古代以冬至、夏至為二至,亦統稱「至」。《左傳·僖公五年》:
「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杜預 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
」 孔穎達 疏:「冬之半,夏之半,晝夜長短極。極訓為至,故冬夏之半稱冬夏至也…… 鄭眾 雲:
『以二至、二分觀雲色。』」《左傳·昭公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
」 杜預 注:「伯趙,伯勞也,以夏至鳴,冬至止。」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
「中冬之月,相遇北方,合而為一,謂之日至……大夏之月,相遇南方,合而為一,謂之日至。」參見「 冬至 」、「 夏2至 」。
6.大。《易·坤》: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易下》:「至,亦大也。
《爾雅》曰:『晊,大也。』 郭璞 作『至』。
《釋文》曰:『晊,本又作至。』 鄭 注《哀公問》曰:
『至矣,言至大也。』 高誘 注《呂氏春秋·求人》篇及《秦策》並曰:『至,大也。
』至哉,猶大哉也。」
7.深。《國語·晉語一》:「日,君以 驪姬 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韋昭 注:「至,深也。」
8.界限。參見「 四至 」。
9.達到極點。《國語·越語下》:
「陽至而陰,陰至而陽。」 韋昭 注:「至,謂極也。
」《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 朱熹 集註:
「至,極也。」《史記·春申君列傳》:「臣聞物至則反,冬夏是也。
」 張守節 正義:「至,極也,極則反也。冬至,陰之極;夏至,陽之極。
」10.多以形容事物的盡善盡美。猶言最好的,最高超的,最正確的,最誠摯的,最微妙的,等等。參見「 至駿 」、「 至德 」、「 至理 」、「 至情 」、「 至機 」。
11.猶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文子·自然》:「故見不遠者,不可與言大;知不博者,不可與言至。」《淮南子·本經訓》:
「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釋其要而索之於詳,未可與言至也。」 高誘 注:「至,至德之道也。
」12.猶至人。《鶡冠子·能天》:「道者,聖之所吏也,至之所得也。」 陸佃 解:「吏,猶任也。不離於真謂之至人。故道者,聖人之所吏,至人之所得也。」
13.準則。《逸周書·常訓》:「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慎……上賢而不窮,哀樂不淫,民知其至。」
14.得當;恰當。《荀子·正論》:「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楊倞 注:「至不至,猶言當不當也。」
15.善;善於。《周禮·考工記·弓人》:
「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 鄭玄 注:「至,猶善也。
但角善,則矢雖疾而不能遠。」《管子·法法》:「夫至用民者,殺之危之,飢之渴之。
用民者將致之此極也。」 尹知章 注:「至,善也。
夫善用人者必以法。其不從法,甚者危殺之,其次勞苦飢渴之。將欲用之,必致此極。
」16.親近。《詩·小雅·蓼莪》: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 馬瑞辰 通釋:「《說文》:『親,至也。
』又曰:『寴,至也。』靡至,猶雲靡親耳。
」《禮記·坊記》:「昏禮:壻親迎,見於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壻。
恐事之違也。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鄭玄 注:
「不至,不親夫以孝舅姑也。」一說,至,歸。見 朱熹 《詩集傳》。
17.真摯;誠摯。 清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親」:「情意懇到曰至。」參見「 淳至 」、「 純至 」。
18.周備;周到。《詩·小雅·賓之初筵》: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百禮既至,有壬有林。」 朱熹 集傳:「百禮,言其備也。
壬,大;林,盛也。言禮之盛大也。」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
「侍郎精忠大節,感通神明,某又安忍致害邪!特見備禦未至,恐後復有來者,故相報耳。」 宋 陳亮 《酌古論四·李愬》:
「吾之待 佑 者如此其厚也,全 佑 者如此其至也。」
19.遍;普遍。《荀子·正論》:「 湯 武 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
20.充分,充足。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 鄒陽 之說 吳 樑 ,喻巧而理至,故難危而無咎矣。」
21.過分。《莊子·人間世》:
「剋核大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 王先謙 集解:「克求精核太過,則人以不肖之心起而相應。
」 劉武 補正:「剋核太至,言事考慮成敗太過。」
22.眾多。《孟子·滕文公下》:「園囿汙池沛澤多而禽獸至。」 趙岐 注:「至,眾也。田疇不墾,故禽獸眾多。」
23.副詞。極;最。
《荀子·正論》:「罪至重而罰至輕,庸人不知惡矣。」 漢 枚乘 《七發》:
「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強起嘗之乎?」 晉 李密 《陳情事表》:「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 元 嶽伯川 《鐵柺李》第一折:「我要禁持你至容易,只消得二指闊紙提條。」
24.副詞。止;僅。
《韓非子·初見秦》:「其頓首戴羽為將軍斷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鑕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 高亨 《諸子新箋·韓非子》:
「至,止也。」《史記·禮書》:「社至乎諸侯。
」至,《荀子·禮論》、《大戴禮記·禮三本》均作「止」。 唐 劉餗 《隋唐嘉話》捲上:「 貞觀 四載,天下康安,斷死刑至二十九人而已。
」25.副詞。一定;必。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紀纖芥之失,反之王道,追古貴信,結言而已,不至用牲盟而後成約。」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
「議者貴其辭約而指明,可於眾人之聽,不至繁文稠辭多言,害有司化俗之計。」《漢書·匡衡傳》:「 衡 曰:
『顧當得不耳,何至上書?』」
26.副詞。表示出乎意料。猶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飛。」
27.連詞。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
猶甚至,竟至。《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至有濁亂奉公,為人患苦。
」 明 王守仁 《大學問》:「及其動於欲,蔽於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則將戕物圮類,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肉相殘者。」
28.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
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淮南子·說山訓》:
「刀便剃毛,至伐大木,非斧不克。」《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王 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29.連詞。承接上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結果。
猶以至,以至於。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至性過人,與物無傷,唯飲酒過差耳,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讎。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明《史記》者,專 徐 鄒 而廢篆籀;學《漢書》者,悅 應蘇 而略《蒼》《雅》。不知書音是其枝葉,小學乃其宗系,至見 服虔 、 張揖 音義則貴之,得《通俗》《廣雅》而不屑。」
文言文中“歇”的意思,文言文中“失事”的意思?
歇 xi 動 1 形聲。從欠。曷 h 聲。歇息與出氣有關,故從 欠 本義 休息 2 同本義 側重於放鬆身體的緊張狀態以消除疲勞 rest 歇,息也。說文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 賣炭翁 彼時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環們皆出去自便,滿屋內靜悄悄的。紅樓夢 3 又如 歇泊 休息 歇子 小...
省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省 在文言文中有哪幾種意思
當 省 讀作 sh ng 時,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1 王宮禁署,禁中。例 禁臺省中,連闥對門。左思 魏都賦 2 官署名稱。例 投詞院直至省,將冤屈叫幾聲,訴出咱這實情。陳州糶米 3 行政區域名。元代 置中書省,於各路設行中書省,稱為行省。明代改行省為布政使司,自後即以省為地方行政區域的通稱。例 宋,...
語文中考文言文考點,語文中考文言文考點
桃花源記,馬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愛蓮說,陋室銘,與朱元思書,出師表,魚我所欲也,愚公移山 陋室銘 愛蓮說 論語 桃花源記 記承天寺夜遊 與朱元思書 馬說 宋東陽馬升序 岳陽樓記 出師表 魚我所欲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曹劌論戰 鄒健風齊王納諫 桃花源記 大道之行也 醉翁亭記 小石潭記 生於憂患死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