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清
唐朝與突厥,吐谷渾 ,日本, 薛延陀, 百濟,高句麗, 大食,吐蕃等國家友好往來。
唐朝(618年—907年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友好往來(外交)例子:
唐與吐蕃
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個王朝。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成為吐蕃的贊普,統一青藏高原。為鞏固統治,他仿照唐朝的官制度,設定各級官府,建立了嚴密的軍事組織,制定了嚴酷的法律,還命人創制了吐蕃文字。
貞觀時期,松贊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了大批的手工藝品和多種生產技術、醫藥書籍,大大有利於吐蕃經濟、文化發展。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
(歷史事件:文成公主公主入藏)
8世紀初,金城公主嫁與吐蕃贊普。9世紀,吐蕃與唐會盟。盟約裡說:「患難相恤,暴掠不作。」史稱「長慶會盟」。
2.唐與日本
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學問僧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此後多次向唐派出遣唐使。
3.唐與印度
玄奘貞觀三年西行,孤身涉險,歷盡艱難西行取經,經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寫就《大唐西域記》。足跡遍佈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其作品《大唐西域記》甚至成為如今考察印度歷史的有力依據。
唐朝與哪些國家有友好往來?說出唐朝與這些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史實。
2樓:匿名使用者
一)、遣唐使來華
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節,他們往返於中日之間,是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與學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數、作用等。
因這時唐朝正值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其經濟文化處於世界的先進地位,而此時的日本則處於奴隸社會瓦解,封建制度確立、鞏固的時期。唐朝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有利於促進日本社會的發展,對日本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再加上當時交通比前代有所發展,為雙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介紹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貢獻的日本歷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呂;空海在中國是怎樣成為著名的學問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貢獻?
引用王維和李白的詩歌來突出他們與晁衡的深厚友情。《送祕書監晁衡卿還日本》王維 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李白的詩見書
(二)、鑑真東渡
看「鑑真坐像」圖和「唐招提寺鳥瞰圖」教師簡介鑑真生平,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鑑真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尊敬?」然後閱讀郭沫若的詩「鑑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三)、玄奘西行
玄奘西遊學佛和玄奘學佛後堅決回國的史實,以引導學生學習玄奘為實現自己的抱負執著追求和熱愛祖國的精神。
西行求法,在唐代西行者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從他們選擇的路線可以反映唐代對外交通的一般面貌。義淨在室利佛室期間,撰寫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下稱《求法傳》)和《南海寄歸內法傳》兩部直接反映唐代對外交往的重要著作,尤其是《求法傳》,傳主都是義淨親見、親聞的赴西域取經求法的僧徒,為了解和分析當時的對外交通提供了寶貴資料。
《求法傳》收錄了從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到武后天授二年(691年)50年間33批56人次前往南海和印度遊歷、求法的經歷[25],其中路線不明者4批4人[26];經由陸路前往印度者12批18人[27];經海路赴印度者為21批34人[28]。由海路西行的次數與陸路的比率為2.3:
1,而人數之比也為1.9:1,可知在7世紀下半葉,在陸路對外交往充分發展的同時,海路交通也十分繁榮,並且已顯露出取代陸路地位的趨勢。
賈耽的著作多佚,有關道路的記載是從《新唐書·地理志》的引文中得知的。賈耽記述了當時由唐朝境內四出的7條道路,其中營州入安東道、夏州塞外通大同雲中道、中受降城入回鶻道、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等5條道路是唐朝聯接外界的陸路通道,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與廣州通海夷道是反映了唐朝海上交通的最重要的資料。這裡根據賈耽敘述的順序,略述「廣州通海夷道」的行程,以瞭解唐朝與南海交通的一般狀況。
賈耽記載的航線大體可分為四段:廣州至馬六甲海峽為一段;馬六甲海峽至斯里蘭卡為一段;由印度半島西部沿海西北行,至波斯灣頭在古代中國,非洲是人們已知的西方的終點。一般認為,在唐代之前,中國人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對非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賈耽在廣州通海夷道中,明確記述了由非洲東海岸向西北通往波斯灣的航線。杜佑在《通典》中記述唐代大秦國的情況時,附錄了杜環《經行記》中有關大秦的記載,並記錄了女國與摩鄰兩個國家。共中「摩鄰」的內容尤其受到學界高度重視。
據記載,摩鄰國:「在秋薩羅國西南,渡太[大]磧,行二千里至其國。其人黑,其俗獷。
少米麥,無草木,馬食乾魚,人餐鶻莽。鶻莽即波斯棗也。瘴癘特甚諸國。
」[33]「鶻莽」是中古波斯語gurman的譯音,指棗椰樹[34]。摩鄰具體指哪個國家,分歧尚多[35]。但是綜合杜環記載的方位、膚色、風俗、物產等各方面的情況來看,摩鄰是當時非洲大陸的某個古代國家則是沒有疑問的。
除了賈耽、杜環的著作之外,唐代對非洲最詳盡的記載當屬段成式《酉陽雜俎》。
為一段;從東非沿海北溯至波斯灣頭為一段。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唐與日本
史實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學問僧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38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
2023年在西安發現的日本銀幣,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帶來的。
日本奈良東大寺內正倉院所存放的唐代樂器、屏風、銅鏡、大刀等珍貴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帶回去的。
為了吸收中國的文化成果,日本選派了不少留學生來唐學習,他們被分配到長安國子監學習各種專門知識。
日方代表人物
阿倍仲麻呂。公元717年到長安入唐太學就讀。畢業後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在唐朝廷擔任官職,同時取了一箇中國名字晁衡,並長期留居中國,擅長詩文。在唐歷任光祿大夫、祕書監等職。
中方代表人物
鑑真大師東渡:鑑真生於公元688年,比晁衡大一歲,他多次受日本佛教界多次邀請,也立志東度日本傳授佛教戒律,從公元743的開始,他先後五次東渡日本,因種種原因都未成功。歷盡艱險的鑑真雙目失明,可是他東渡日本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地,他們與天寶十二年十五日開始啟航前往日本.
二.唐與印度
史實玄奘貞觀三年西行,孤身涉險,歷盡艱難,經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過今之新疆省北路,經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而進入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蹟,迤邐南行,至摩揭陀國。時為貞觀五年,師三十歲,遂留學那爛陀寺,入戒賢論師門下,習瑜伽師地論等。
玄奘所帶回的經像舍利等,凡數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請回佛經梵文原典520至657部。並著有《大唐西域記》 以及熬糖法
三.唐與今朝鮮韓國
史實 681年新羅神文王即位,唐高宗遣使冊封,唐與新羅的關係開始了新的一頁——全面友好的宗藩關係。
唐《戶令》規定:外國人來到唐朝境內,所在州、鎮供給衣食,並且將他們安置有空餘土地的地方入籍。唐《賦稅令》還規定:
定居在唐朝境內的外國人可以享受免除10年賦稅的優厚待遇。唐允許新羅人在聚居區設立自治機構,行使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利。
首先是來唐求學的新羅學生
崔致遠為新羅留學生中的佼佼者。崔致遠自幼好學,12歲時泛海而來自費求學。874年,18歲的崔致遠考中進士.
崔致遠28歲時歸國。崔致遠在新羅先後任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等職,崔致遠還因隱居後實踐和傳播中國的道教思想,被公認為對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傳入新羅的有功之人,有「東方丹學之祖」和「新羅道教鼻祖」的美譽。
其次是來唐求法的新羅僧
慈藏出身貴族,後出家為僧。636年赴唐求法。唐太宗派**慰問,並賜以豐厚的財物,將他安置在長安城內勝光寺別院。
643年,新羅命令慈藏回國。唐太宗親自召見慈藏,賜予雜彩500段和《大藏經》1部。回國後,擔任新羅國的大國統,主管全國僧尼一切事務,制定戒律——「慈藏定律」,整肅教團,有力地推動了新羅佛教的發展
圓測是唐高僧玄奘的著名**。圓測於15歲時(627)來到唐都長安留學,開始跟從法常、僧辨學習佛教經綸。後來玄奘從天竺歸國後,圓測就改向玄奘學習《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
慧超於719年來唐,在廣州先後拜印度僧金剛智和唐僧不空為師學法。
新羅僧地藏最具傳奇色彩。719年24歲的金喬覺來華,先至杭州,後輾轉至九華山。
據說金喬覺在其99歲行將圓寂之時,召眾示寂,屍坐於石函之中死後3年肉身不腐,與佛經中的地藏菩薩相似。佛教信徒認為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因此稱他為「金地藏」。當時的居士、僧眾在他的葬地建立了「地藏塔」以供朝拜,九華山亦從此逐漸形成盛大的香火地,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同時朝鮮半島的**傳入唐朝。
四.唐與中亞歐洲
史實波斯商人遍佈各地,波斯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大食,唐高宗時遣使通好,在廣州大食人還建立了伊斯蘭禮拜寺。中國的早知紡織瓷器等技術通過大食傳入歐洲,非洲。
阿富汗在隋唐稱為吐火羅,地處東西方陸路交通的要衝,是絲綢之路的南路必經之地,唐太宗時,吐火羅多次派使臣來唐通好,高宗時曾派出使者到那裡訪問。玄宗時,雙方往來尤為頻繁。吐火羅曾送來名馬、玻璃、瑪瑙等。
波斯即是今伊朗,在我國古書中也稱之為安息。17世紀中期,波斯被大食滅亡,波斯國王卑路斯和王子先後定居長安,後來都客死唐朝。許多波斯商人到唐朝經商,開設波斯胡店,以經營寶石、珊瑚、香料、藥品而馳名。
唐朝稱阿拉伯為大食。651年,大食遣使和唐通好。中國的紡織、金銀等製作技術,尤其是造紙術,從此傳入西亞以及歐洲、非洲。
隋唐時稱東羅馬為拂。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首次派使臣來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唐朝時通過絲綢之路運往東羅馬的絲綢、瓷器更多。
東羅馬的吞刀吐火等雜技、**痢疾和眼病等醫術也傳到了唐朝。
4樓:匿名使用者
1.李白與阿倍仲麻呂(日)。 李白還送詩給他——在他即將回離開中國的時候。 2.中國的鑑真和尚東渡日本,為日本帶去了佛教,現在的日本寺廟裡,還有他的雕像。
可以看出,唐朝主要同今天的哪些國家交往
同唐朝來複往的國家很制多,現在已經併入中國的就不說了。從東往西依次是日本 新羅 百濟 高句麗 這三個就是現在的南北棒子國 暹羅 泰國 天竺 印度 大食 阿拉伯帝國 其他的波斯 占城 越南 錫蘭 斯里蘭卡 緬甸 呂宋 菲律賓 我不是很清楚有沒有往來或者是在唐朝的時候有沒有存在 唐朝時的師子國是今天的 ...
中國與哪些國家結盟過,世界上有哪些國家跟中國結盟
中國不和任何國家結盟,中國奉行的是不結盟政策。每個歷史時期,每個利益群體,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和自己的實力軟肋。中國也是這樣,建國之初,中國的國內狀況 國際形勢都不容樂觀,在外交途徑遭到西方同盟的封鎖,並與原來的 堅實 支援力量蘇聯的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的時候,中國 選擇了對任何利益實體都很友...
新中國成立第一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有哪些
1949年10月3日,中國同蘇聯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蘇聯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國家。首都 莫斯科 保加利亞49年10月4日 首都 索非亞 羅馬尼亞49年10月5日 首都 布加勒斯特匈牙利49年10月6日 首都 布達佩斯 捷克斯洛伐克49年10月6日 首都 布拉格朝鮮49年10月6日 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