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解疙瘩四為堂
(1)、可以說一切的天災人禍、萬事不遂,都是人自己自作自受感來的。因為一切唯心造,有因必有果。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
(2)、佛教逐漸衰微,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迴圈。具體原因固然很多,但以近數百年教界的狀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是經懺佛事的盛行,使民眾普遍以為佛教乃為死人服務的法門。
這一影響至今不衰,很多人臨到操辦喪事時,才念及寺院和僧人。在香港地區,甚至有人認為遇見出家人不吉利,便是這一流弊造成的。其次是往生淨土思想的普及,使民眾以為佛教只關心來世,並視為死亡的宗教。
所以,不妨等死之將至時再著手修行,年輕時大可享受人生。佛教信徒中,老年信眾的比例遠高於年輕人,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是禪者生活形態的影響。
禪僧多重視個人了脫生死,其修行方式又使其多選擇隱逸的生活,居於水邊林下,入山唯恐不深。既不觀世間喧鬧,亦不聞社會疾苦,帶有濃厚的出世色彩。這種山林佛教,又使得民眾視佛教為消極遁世的逃避。
看完這部小經之後,唯有對佛升起崇高的敬仰,並慨嘆世風日下,佛風不古,痛定思痛,唯有我輩奮起,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續佛慧命,喚醒群迷,弘揚佛法,開創未來!
(3)、因緣果報,無法抗拒。所能做者,唯有從我做起,大力弘揚佛法,積極開展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廓清環宇,再造清涼。
2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還說「一滴水裡有一個大千世界」現在已經證實了。
還有《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把胎兒從剛懷上到十月,每一月胎兒的樣子情況都說的清清楚楚。
3樓:匿名使用者
貪嗔痴在逐漸積累,
再一個現在的人根器不如古時候
對於我們佛**來說,即使佛教逐漸衰微,我們也要盡力好好修,渡人渡己
4樓:
多謝這位知客啦,很好的經典,智慧菠蘿蜜。
佛經其實預言很多,似乎都與科學有驚人的重疊,可以想見,科學家的眼光還沒有抵達佛光抵達之處
5樓:匿名使用者
佛知一切世界
知一切世界過去現在未來
知一切眾生心念
知一切眾生命運
我最近覺得佛和仙說說可以,但是事實上他們什麼都做不成!真是求人不如求自己呀!
6樓:
這道理很簡單,你信佛、信人的說法,目的是為了什麼?你沒搞明白。
你說你慾望不多,可是你現在卻有非常強的執著和慾望,因為你想辦的事沒辦成,你就不舒服,這就是慾望。
你靠著別人的一面之詞,就盲目的相信,那必然導致很大的失望,你現在也已經感覺到了,所以你這不是信佛什麼的,而是被騙了。
什麼是信佛?是你對佛的信心、對佛理的追求。你靠著自己讀經,不聽大師給你解釋,怎麼會明白呢?
須知這點點的挫折,是佛在考驗你的信是否虔誠,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信佛,那是嘴上信,心裡不信,受到一點點挫折,就覺得神佛委屈了自己,神佛不保佑了、不靈驗了,唐僧去取經,佛祖為什麼給他設下九九八十一難?佛祖那麼厲害,為什麼不直接把經書給他?那是在考驗他,看他是否有資格承受福報,修佛不是讀點經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要磨練、要經歷,就像一場選拔賽,很多人蔘加、很多人讀經,但是一到了衝鋒陷陣了、遇到強敵了,大多數人都縮頭烏龜趴下了,只有擁有信心的人,擁有優秀品質的人才能經歷考驗,立下功績,才有資格接受神賜予的福分。
這位朋友,不要灰心,這是神對你有更大的期望,才會給你考驗,神要賜更大的福分給你,所以才要先來看看你有沒有資格承受,堅定你的信心,做得不好我們就改正,將來你一定比普通人獲得的福報更大!
7樓:手機使用者
你自己要修行啊,佛菩薩是給你指明瞭一條可以獲福報,得智慧,了卻生死,擺脫輪迴的菩提路啊。
以戒為師
學佛到底應該怎樣學,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問題。很多的朋友學佛看著三藏經典,無從著手。面對著禪、淨、唯識等等宗派,無所適從。
佛法廣博,如同浩瀚的海洋,我們怎樣能夠在這裡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快捷的道路,以便今生能夠獲得佛法的無窮利益呢?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已為我們指出了其中的規則。三藏佛法並非無跡可循。
該如何學習佛法的原則是很簡單的。
學佛的朋友經常會問的問題就是我該學什麼法門?我該唸佛?還是該持咒?
是該參禪?還是該修止觀?很多人就徘徊在這樣的猶豫中。
更有許多爭論。有人說要一門深入,有人說要多方參學。有人說要系統學習,有人說這太費事,唸佛足以。
在這些紛雜的言論中,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學,不知道該怎麼修,有人甚至經過了長年累月的時間,依然是沒有感應,沒有受用,感覺不到學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按照世尊教導去學習。被上面所說的繁雜遮住了我們的眼睛,迷失了我們的道路。這些內容其實不過是細枝末節,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在這些問題上困擾。
因為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不是修行的原則。就如同我們要達到一個目標,手中的地圖是指引我們方向,這是原則、宗旨。那麼我們是坐船,乘車,這是方法。
如果我們太關注於方法的區別,卻忽略了所要行進的方向,那麼當然不會到達目的地。
原則其實是十分簡單的 。《楞嚴經》 中說:【 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戒定慧就是原則,就是我們學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就是我們學佛的宗旨。
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惡業,奉行善業,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會出生禪定,由禪定而產生智慧。
只要我們按照這個原則來修行,都會有成就,都會得到益處。你想求現生的福報,想往生淨土,想獲得禪定,想辯才無礙,沒有問題,都可以獲得。但是如果我們不按照這個原則修行,那麼結果就十分有限,甚至會有***。
《佛遺教經》 中講: 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世尊說:在我離開以後,應該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應該知道戒律是你們偉大的老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
世尊為什麼這樣教導我們?因為這是我們要犯的毛病!我們學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具體起來還有各種各樣的願望。
但是這些目的怎樣實現?靠什麼實現?要靠戒。
要 攝心為戒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這個。你用什麼樣的方式,那是個人的因緣,也絕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唸佛?持咒?念那本經典?
這都是方法,而且也不能概括 攝心為戒 的含義,因為我們普通人,甚至出家人,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少有機會24小時去念佛、持咒。更不會每天都閉關打坐。這都是幫助的方法。
攝心為戒是要我們把自己修正到一個正常的狀態,把自己維護好,遠離惡業痛苦。我們學佛的基礎、基石就是這一條。沒有這一條,用什麼樣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哪怕是一點點人天的福報也難以獲得。
學佛的朋友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學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著怎樣得定,怎樣得神通感應。因為福報也好,智慧也罷無不是由戒產生的。
經常見到有***一學佛就把目標定在「一心不亂」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實現什麼願望上。但是什麼是戒,不知道,什麼是善惡業?不知道。
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樣的事都敢做。這個樣子學再長的時間也沒有用。為什麼?
福報是從善業來的,不 修善**有福報,**能實現我們的願望?一心不亂是定,定是怎麼來的?是由戒生定。
如果身口意的惡業不斷,想得到一心,簡直是緣木求魚。
相反只要我們把 攝心為戒 這一步做好了,那麼一切都好說。不需要特別的方法,自然得定。能夠沒有貪慾、嗔恚、嫉妒、邪見的人自然在定中,我們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能輕鬆得益,順利成就。
就拿往生淨土來說。大家都十分希望的 。《觀無量壽經》 中講的清楚。
想自主往生,那麼最低要中品才行。那麼中品最低的條件是什麼?戒律成就。
沒有這個條件,你念再多的佛也沒有用,不會有十足的把握。一切都是未知數。其中的道理在**,我們在後面的十善業中會詳細說明。
學佛是一件十分簡單,十分幸福的事情。我們要把握住『 以戒為師』 的原則,只要落實了,那麼學佛就上路了。不是我念了多少佛,磕了多少個頭,就說明我們有修行,說明是佛**了,不是的。
……**自地藏論壇劉欣師兄)
——用功的入門方法
虛雲大師開示
用功辦道的方法很多,現在且約略說說:
(一) 辦道的先決條件 -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途也少不了他。佛雲: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說: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
(二) 嚴持戒律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龍天擁,摹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危害地方。
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條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
」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
他說:「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
或雲,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
」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裡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
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三) 堅固信心
想用功辦道,先要一個堅固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們要了生脫死,尤其要一個堅固信心。
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又說了種種法門,來對治眾生的心病。
我們就當信佛語不虛,信眾生皆可成佛。但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
譬如我們信知黃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黃豆不會自己變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會造不成。
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適量的石膏,決定可成豆腐。辦道亦復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決定可以成佛。
故我們應當深信自己本來是佛,更應深信如法修行決定成佛。永嘉禪師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
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堅固後人的信心,故發如此弘誓。
(四)決定行門
信心既具,便要擇定一個法門來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論唸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幹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幹,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幹。
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幹。
溈山老人所謂:「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聽那位善知識說唸佛好,又念兩天佛。
明天,聽某位善知識說修禪好,又參兩天禪。東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總弄不出半點名堂,豈不是冤哉枉也。
什麼樣的人跟佛有緣,什麼樣的人是與佛有緣的人!懂佛的入!
能夠學習佛菩薩的思想,能夠實踐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能夠行善積德的人,就是與佛有緣。我為你講解一下吧。首先,佛菩薩的思想,記錄在佛經裡,比較著名的佛經有 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等等。很多 都很難懂,如果要學習的話,可以參考佛經的白話文版。一時不明白也沒有關係,慢慢來。佛菩薩對我們的教導,之一就是八個字...
閱讀杜甫的《登樓》回答下面的問題
我的理解 1 花 傷客心 主要原因是戰亂之中,生民塗炭,而詩人自己作為一個有理想 有抱負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負都無法實現,此時正值春季,萬物復甦,偶然看見欣欣向榮的花木,更加反襯出詩人悲傷 憂慮的心緒 2 先說 來 字。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天地 變成了一塊大幕布,錦江春色款款而來,在其間扮演自己的角...
閱讀故鄉的蘆葦回答問題故鄉的蘆葦閱讀答案
1 擬人。故鄉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還未褪盡寒意的泥土裡探出尖尖的靛青回色的腦袋。答迫不及待 探 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蘆葦不畏嚴寒的品質及生命力的頑強。2 a處 盡情地呼喚著。b處 高興地吟唱著。3 摘蘆葉做哨子吹。用蘆葉折成蘆葉船。在蘆葦叢中抓紡織娘。4 不行。因蘆葉船載著 我們 的純真幻想,小心翼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