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餘薯片
一、夏至、冬至:表示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來。中國各地最熱的月份是7月,夏至為6月22日,表示最熱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國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別稱為夏至、冬至。
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二、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夜相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與秋季各分兩半,因此也有據此來解釋春分與秋分的。
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季節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之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立夏到立秋為夏,立秋到立冬為秋,立冬到立春為冬。立,是開始的意思。
故此四個節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四、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開始逐漸增多。
五、驚蟄:蟄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裡冬眠過冬叫做入蟄,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人們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蟄。
從驚蟄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蟄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震醒,出土活動。
六、清明: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
七、穀雨:降雨明顯增多,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髮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八、小滿: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九、芒種: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十、小暑、大暑: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當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十一、處暑: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十二、白露: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十四、霜降: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十五、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積雪。
十六、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2樓:霽雨若初
1、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2、雨水: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3、驚蟄: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氣候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
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
4、春分: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分。
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
5、清明: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6、穀雨: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7、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8、小滿: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9、芒種: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
10、夏至: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
11、小暑: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1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
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13、立秋: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14、處暑: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14、白露: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15、秋分: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
16、寒露:鬥指甲。太陽黃經為195°。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17、霜降: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18、立冬: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
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19、小雪:鬥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20、大雪:鬥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21、冬至: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變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23、小寒: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24、大寒: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
3樓: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拓展資料: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是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對於中國其它地區來說,同一節氣所描繪的情況可能有很大不同。二十四節氣的內涵是動態的、不斷豐富的。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老百姓結合當時的氣候及農業種植條件,與時俱進地將二十四節氣本地化。
近現代以來,農民也根據氣溫、降水、物候的變化不斷賦予節氣新的內涵,動態地修改和完善了與節氣相關的農諺。
從歷史上看,二十四節氣早就跨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影響到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有的地方雖然季節變換不明顯,但那裡的人民依然在傳承、弘揚著二十四節氣及其附著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價值。
4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經)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將全年劃分的二十四段。
方便記憶的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樓:晨起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必定為冬月(十一月)、大寒所在月份必定為臘月(十二月)、雨水所在月份必定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
擴充套件資料:
二十四節氣的發展,二十四風,節氣文化
商朝時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
周朝時,已慢慢發展為八個節氣。
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已經沿用了2000多年。
二十四風
十四風,又稱二十四番花信風,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一種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詩經》記載的“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等等,都是物候的體現。
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開時,風各花信風”,陸游《遊前山》也有“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的關於花信風的描繪。
物候與農時關係密切。我國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學最早的國家,最早的物候專著、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等都有類似的物候記載,並逐漸發展成一年24個節氣和72候。
到了清康熙教撰的《廣群芳譜》更有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記載。
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裡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
人們在24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叫做這一候中的花信風。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從這一記載中,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經過24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24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在民間有許多民諺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布穀布穀,種禾割麥”等。
節氣文化
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像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分別是什麼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有哪些?
有首節氣歌,概括了24節氣的名稱和日期,便於人們記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是 六 廿一,下半年是 八 廿三。春,是四季之首,公羊傳 春者何,歲之始也。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是見,春是蠢動,是萬物開始有生氣的意思。立,也...
二十四節氣歌全文是什麼,二十四節氣歌全文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1,二十四節氣介紹 1.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2.雨水 降雨開始,雨量漸增。3.驚蟄 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4.春...
請問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歌 全文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別指立春 春雨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指春季的開始。春雨 指的是雨水量漸增。驚蟄 指喚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春分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