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城,郭”古代都指城市,但他們分別指什麼

2021-07-29 04:38:14 字數 4327 閱讀 9574

1樓:匿名使用者

都——大城市

邑——縣或村

城——內城

郭——外城

2樓:匿名使用者

都:周時各國把國都叫國,把有宗廟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沒有的叫邑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

邑: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城:古代為防禦而修建的牆。

郭: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也就是外牆。

3樓:

都:基本上是指都城,如東都洛陽,屬於最大城市邑:主要指貴族的封地,如安邑,基本較小

城:一般城市稱為城

郭:通常指城市的外城牆,引申為城外

4樓:醫痕

1.國都,君王居住地

2.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

3.城牆以內的地方,城裡面

4.內城和外城牆之間的部分(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

5樓:匿名使用者

都——都市

邑——城市

城——縣城

郭——城鎮

古代的城市的城牆分城和郭。

誰能具體給我解釋一下古代的“城”、“郭”、“牆”?

6樓:刀刃上的舞者

【詞語】:城郭

【注音】:chéng guō

【釋義】:①城牆。城指內城的牆,郭指外城的牆:碧瓦朱甍照城郭。②泛指“城邑”或“城市”:城郭倉庫空虛,民多流亡。

【古義】內城和外城,泛指城或城市。

唐 杜牧《阿房宮賦》:“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

清 姚鼐(nai):“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郭。”

從春秋一直到明清,除秦始皇的咸陽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城郭之制即"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吳越春秋》),"內之為城,外之為郭"的城市建設制度。一般京城有三道城牆:

宮城(大內、紫禁城)、皇城或內城、外城(郭);府城有兩道城牆:子城、羅城。

城郭有兩種形式:

7樓:匠欣獨運

城(city wall ),圍繞城邑建造的一整套防禦構築物

郭 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

牆 房屋或園場周圍的障壁

8樓:歷史0丞

城指內城,居民,集市等日常活動的場所

郭指圍繞內城所建造的高牆體多用於城防系統

牆指構造出某個空間的外圍建築設施

9樓:聚寬量化實驗室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牆。。。這個不用解釋吧。。。。

古代的城,市,鎮,集分別是指什麼

10樓:

:城“有幾個意思(1)都邑四周用作防守的城垣,內稱城,外稱郭 《廣韻·清韻》”城,城郭。“(2)古代王朝的國都,諸侯的封地、卿大夫采邑,都有大小不同城垣的都邑為中心,這些都邑都統稱作城。

後泛指一般城市。 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九》“聖王求士與士之求道,固不與野而與城邑也。”

“市(1)”就是集中進行交易的場所。 宋陸游《溪行》“買魚尋近市,覓火就鄰船。”(2)城鎮的意思 《後漢書·廖扶傳》“常居先人冢側,未曾入城市。”

“鎮”就是集鎮、市鎮。 宋代以後稱呼縣以下的小商業都市,現多為基層行政區域單位。宋高承《事物紀原·庫務職局》“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課者,則為鎮,或以官監之。”

“集”定期或者臨時的市場,因而也稱呼市鎮為集。《續文獻通考·市糴考一》“(遼)聖宗統和七年三月,時以南北府市場人少,宜率當部車百乘赴集。”

我國古人稱邊境城市為什麼.a,都 b,邸 c,邑 d,郭

11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簡稱 有 都 、邑。郭主要指城牆 有時代指城市、邸 主要為高階**的住宅、或者主要軍事設施。都為大城市 邑為小城市 個人認為邑更適合稱做邊境城市

12樓:付玉肖

距國五百里為“都”;諸侯來朝所舍曰“邸”;人之所聚曰“邑”;內城外郭,廓也,廓落在城外,防守之用。所以,這四個準確來說都不是所謂的邊境城市,大概“鄙”還靠譜一點

邑在古文中的解釋

13樓:藍光躍

邑 y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

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悶不安。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

本義:國)

古代稱侯國為邑〖state〗

邑,國也。——《說文》。段玉裁注:“《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敞邑。古國邑通稱。”朱駿聲通訓定聲:“《書》‘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謂國。”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左傳·僖公四年》

又如:敝邑(對本國的謙稱)

國都,京城〖capital〗

邑外謂之郊。——《爾雅》。郭璞注:邑,國都也

商邑翼翼。——《詩·商頌·殷武》

(翼翼:整齊的樣子)

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乎殷盤。——漢·張衡《東京賦》

又如:商邑(商都)。又指舊都

天子治居之城曰都,舊都曰邑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又如:邑廟(城隍廟);邑野(都邑郊野)

指古代無先君宗廟的都城〖city〗

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左傳》。孔穎達疏:小邑有宗廟,則雖小曰都,無乃為邑,為尊宗廟,故小邑與大都同名

又如:邑郛(城郭);邑門(城門;都邑之門)

泛指一般城鎮。大曰都,小曰邑〖city〗

小則獲邑,大則獲城——宋·蘇洵《六國論》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宋·王安石《傷仲永》

邑小不足容。——清·張廷玉《明史》

攝篆旁邑。——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邑有成名。——《聊齋志異·促織》

俾入邑庠。

又如:邑人(鄉邑中的人);邑子(同鄉,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黨(鄉黨);邑閭(里巷的門);邑鄰(鄰里)

舊時縣的別稱〖county〗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唐·柳宗元《封建論》

故今之邑民,最獨畏旱而旱輒連年。——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

又如:邑乘(縣誌;地方誌);邑僚(縣府中的同僚);邑尉(縣尉);邑宰(縣邑之長。即縣令)

通稱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fief;feud〗

邑萬家。——《戰國策·燕策》

然廣不得爵邑。——《史記·李將軍列傳》

又如:邑入(貴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稅);邑(邑,采邑;祭肉。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錢(封邑的租稅收入);邑賞(封地和賞賜);邑粟(采邑的賦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國(古代大夫、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賦)

居民聚居的地方〖village;town〗

邑犬群吠。——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邑人 yìrén

〖townspeople〗同邑的人

率妻子邑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邑人奇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謁於邑人。

邑人以為榮。——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14樓:2颯颯颯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wéi),表疆域,下為跪著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

城市,都城,舊指縣,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悶不安。

15樓:叉

1、城市或城鎮

2、貴族的領地

3、縣4、都城,國度

什麼是城,什麼是廓

16樓:匿名使用者

城 chéng

【名】(會意。從土,從成,成亦聲。本義:城牆)

同本義〖citywall〗。都邑四周用作防禦的高牆。

一般分兩重,裡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單用時,多包含城與郭。城郭對舉時,只指城 。

“城郭”是指外城還是內城?還是都指哇?

17樓:扶貧六年

城指內城的牆,郭指外城的牆

18樓:匿名使用者

【釋義】:①城牆。城指內城的牆,郭指外城的牆:碧瓦朱甍照城郭。②泛指“城邑”或“城市”:城郭倉庫空虛,民多流亡。

【古義】內城和外城,泛指城或城市。

」將」在古代都怎麼讀音?怎麼解釋

將 除了現在常用的讀音ji ng和ji ng外,還有一個讀音qi ng,如李白的 將進酒 將 ji ng 動 1 形聲。從寸,醬省聲。從 寸 表示與手有關。ji ng 本義 將領,帶兵的人 2 扶持,扶助 將,扶也。廣雅 無將大車。詩 小雅 無將大車 天不我將。詩 大雅 桑柔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中國古代移民朝都哪,中國古代三個移民朝都哪三個

中國近代史上曾出現三股巨大的移民潮,分別是闖關東 走西口和下南洋。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東北。東北是滿族的龍興之地。清王朝建立之後,在東北修築了著名的柳條邊,將其一分為二,施行禁邊政策,漢人不準非法越過邊牆到東面也就是滿人的龍興之地去。這導致中國東北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人口增長...

古代打仗所謂的糧草都包括哪些,古代打仗時候所說的糧草具體指什麼

糧草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糧,軍隊的食物,包括糧食,水,鹽巴,香料等。一部分是草,馬匹的糧食,也就是草料,還包括草藥 古代打仗時候所說的糧草具體指什麼?糧草,指糧秣 草料等軍需物資。糧和草是分開解釋的,草料是為戰馬準備的,糧食是為人準備的。而糧食的種類並不是單純的米,古代人主要以麵食為主,易於儲存和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