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團圓
中子星和脈衝星在天文研究中是經常談及的。宇宙中存在中子星,其理論是馬德和茲威基首先提出來的,並指出中子星是由超新星**而產生出來的。2023年天文觀測到脈衝星的存在,從而也證實了中子星的存在。
一般而言,脈衝星一定是中子星(又稱核子星)。據天文研究發現,中子星都是強磁星,具有極強的磁場存在。年輕的中子星自旋速度較快,其磁場磁力線變化在某個方向就形成了很強的電磁脈衝波輻射出去,於是就被我們測量到了,稱之脈衝星。
當然,如果某中子星離我們過於遙遠或它自轉軸的角度關係,形成的脈衝輻射波波束沒有掃過地球,那麼我們也接收不到,故也就測不到該脈衝星的存在。有些中子星由於年齡太大,自轉速度減慢下來,於是脈衝輻射特性也就減弱了,於是變成了無脈衝的寧靜的中子星。
中子星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它也是在老年恆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過能夠形成中子星的恆星,其質量更大罷了。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當老年恆星的質量大於十個太陽的質量時,它就有可能最後變為一顆中子星,而質量小於十個太陽的恆星往往只能變化為一顆白矮星。
中子星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存在強度極高的磁場,超過10的12次方高斯,它使表層的鐵聚合成長長的鐵原子鏈:每個原子都被壓縮並沿磁場被拉長,而且首尾相接,形成從表面向外伸出的“須狀物”。在表面以下,由於壓力太高,單個原子不能存在。
它使中子星沿著磁極方向發射束狀無線電波(射電波)。中子星自轉非常快,能達到每秒幾百轉。中子星的磁極與兩極通常不吻合,所以如果中子星的磁極恰好朝向地球,那麼隨著自轉,中子星發出的射電波束就會象一座旋轉的燈塔那樣一次次掃過地球,形成射電脈衝。
人們又稱這樣的天體為“脈衝星”。2023年發現了脈衝星,首次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現已發現1620多顆脈衝星,普遍認為它們就是旋轉的中子星。
蟹狀星雲脈衝星和船帆座脈衝星的脈衝週期極短,說明它們不可能是白矮星。據認為,脈衝星是由於它們的旋轉和強磁場而產生的一種電動力學現象,就像發電機的情況一樣。另有證據表明,某些雙星x射線源也包含著中子星,它們似乎是由於壓縮從伴星吸積到它們表面上的物質而發出x射線的。
中子星據信是超新星爆發形成的,在該過程中,隨著核心密度增至10趵15次方/立方厘米,中子壓力便會頂住中心核的坍縮。若坍縮中心核的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2倍,則不能形成中子星而可能變成黑洞。
脈衝星人們最早認為恆星是永遠不變的。而大多數恆星的變化過程是如此的漫長,人們也根本覺察不到。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恆星都那麼平靜。
後來人們發現,有些恆星也很“調皮”,變化多端。於是,就給那些喜歡變化的恆星起了個專門的名字,叫“變星”。
脈衝星,就是變星的一種。脈衝星是在2023年首次被發現的。當時,還是一名女研究生的貝爾,發現狐狸星座有一顆星發出一種週期性的電波。
經過仔細分析,科學家認為這是一種未知的天體。因為這種星體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訊號,人們就把它命名為脈衝星。
脈衝星發射的射電脈衝的週期性非常有規律。一開始,人們對此很困惑,甚至曾想到這可能是外星人在向我們發電報聯絡。據說,第一顆脈衝星就曾被叫做“小綠人一號”。
經過幾位天文學家一年的努力,終於證實,脈衝星就是正在快速自轉的中子星。而且,正是由於它的快速自轉而發出射電脈衝。
正如地球有磁場一樣,恆星也有磁場;也正如地球在自轉一樣,恆星也都在自轉著;還跟地球一樣,恆星的磁場方向不一定跟自轉軸在同一直線上。這樣,每當恆星自轉一週,它的磁場就會在空間劃一個圓,而且可能掃過地球一次。
那麼豈不是所有恆星都能發脈衝了?其實不然,要發出像脈衝星那樣的射電訊號,需要很強的磁場。而只有體積越小、質量越大的恆星,它的磁場才越強。而中子星正是這樣高密度的恆星。
另一方面,當恆星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它的自轉週期就越長。我們很熟悉的地球自轉一週要二十四小時。而脈衝星的自轉週期竟然小到0.
001337秒!要達到這個速度,連白矮星都不行。這同樣說明,只有高速旋轉的中子星,才可能扮演脈衝星的角色。
中子星,磁星和脈衝星磁場強度是多少,它們誰的磁場更強大
應該是磁星的磁場強度最大。先看它們各自的定義。中子星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簡而言之,即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可達1億噸 10億噸。在星體收縮時,磁力線隨之收縮,使星體的磁場...
什麼是脈衝星,脈衝星是什麼?
人們曾經認為恆星是永遠不變的,大多數恆星的變化過程非常漫長,以至於人們根本覺察不到。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恆星都那麼安靜,後來我們發現,有一些恆星很是 調皮 它的調皮表現在它的變化多端。而脈衝星,就是最調皮的那一種。後來經過幾位天文學家一年的努力,終於證實,脈衝星就是正在快速自轉的中子星。而且,正是由...
中子星是怎樣形成的,中子星是怎麼形成的?
恆星演化的一種結果,其質量不足以塌縮成黑洞,它在塌縮時,將電子壓縮排原子核,負電的電子 與 原子核中正電的質子 合成 不帶電的中子,這就是中子星 可以說,中子星幾乎是原子核的集合體 而且都是不帶電的原子核,即原子核完全有中子組成,沒有質子 原子核之間幾乎緊緊挨在一起,因而其密度十分巨大。中子星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