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似鏡風如紗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本文選自《諸葛亮集》。(題目是後人加的)
譯文1.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2.有道德修養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是依靠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不寡慾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就不能到達高尚的思想境界。
學習必須靜下心來,才幹必須學習才能增長,不學習就不能有廣博的才幹,沒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冒險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間流逝,意志隨歲月消磨,於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會,等到悲涼地守著貧窮的小屋時,後悔又怎麼來的及呢?
3.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4.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是這樣進行修煉的:(夫君子之行)
他們以靜心反思警醒來使自己盡善盡美。(靜以修身)
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的高尚品德。(儉以養德)
除了清心寡慾、淡泊名利,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志向明確清晰、堅定不移。(非淡泊無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靜,安定安寧,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非寧靜無以致遠)
要想學得真知,必須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寧靜中專心研究**。(夫學須靜也)
人們的才能必須從不斷的學習之中積累。(才須學也)
除了下苦工學習,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才幹得到增長、廣博與發揚。(非學無以廣才)
除了意志堅定不移,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學業有所進、有所成。(非志無以成學)
貪圖享樂、怠惰散漫就不能夠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發奮向上。(淫慢則不能勵精)
輕險冒進、妄為急躁就不能夠陶冶生性使品德節操高尚。(險躁則不能理性)
如果年華虛度,任隨歲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隨時間而消磨,(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就會像衰老的樹葉般一片片凋落成灰,變成無用之人,(遂成枯落)
這樣的人對社會沒有一點用處,大多不能夠融入於社會,(多不接世)
只能夠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窮家破舍之中,空虛嘆息,(悲守窮廬)
等到將來那時知道要悔過、改過,卻怎麼也來不及了。(將復何及)
2樓: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而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唯有管好時間,善用每分每秒,我們不能蹉跎歲月。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於事無補。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陶醉於已有的成績而稍有懈怠,沒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沒有任何理由滿足現狀而不思進取。
要始終居安思危,更要善於思危奮進。
3樓:彩虹屋說數碼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4樓:乒乒乓乓
意思是: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5樓:緱鬆陸德宇
誡子書是
諸葛亮晚年
時對兒子諸葛瞻寫下的「家書」,教育兒子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學以廣才,珍惜光陰,務求「接世」。
《誡子書》:流芳千古的廉政文化
6樓:斯嘉穎理韻
輕險冒進、妄為急躁就不能夠陶冶生性使品德節操高尚。
全文翻譯: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是這樣進行修煉的:(夫君子之行)
他們以靜心反思警醒來使自己盡善盡美。(靜以修身)
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的高尚品德。(儉以養德)
除了清心寡慾、淡泊名利,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志向明確清晰、堅定不移。(非淡泊無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靜,安定安寧,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非寧靜無以致遠)
要想學得真知,必須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寧靜中專心研究**。(夫學須靜也)
人們的才能必須從不斷的學習之中積累。(才須學也)
除了下苦工學習,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才幹得到增長、廣博與發揚。(非學無以廣才)
除了意志堅定不移,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學業有所進、有所成。(非志無以成學)
貪圖享樂、怠惰散漫就不能夠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發奮向上。(淫慢則不能勵精)
輕險冒進、妄為急躁就不能夠陶冶生性使品德節操高尚。(險躁則不能冶性)
如果年華虛度,任隨歲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隨時間而消磨,(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就會像衰老的樹葉般一片片凋落成灰,變成無用之人,(遂成枯落)
這樣的人對社會沒有一點用處,大多不能夠融入於社會,(多不接世)
只能夠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窮家破舍之中,空虛嘆息,(悲守窮廬)
等到將來那時知道要悔過、改過,卻怎麼也來不及了。(將復何及)
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7樓:夫梓維褚雀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
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諸葛亮《誡子書》的原文
8樓:水滴一滴一滴
原文:誡子書
作者:諸葛亮
朝代:三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翻譯: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裡,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誡子書諸葛亮練習答案,諸葛亮誡子書習題
1用寧靜來提高自身修養 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不做到安靜就不能 遠矚 3告誡自己的兒子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學習,學有所成 4,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 要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2 以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3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顯現出自己的志向。4 ...
諸葛亮 誡子書
又誡子書 夫酒之設,合理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餘倦,可以至醉,無致迷亂。譯文 宴席上的酒的設定,在於合符禮節 表達情意,適應身體和性格的需要,禮節盡到了就該退席,這就達到和諧的頂點了。主人的情意還未盡,客人也還有餘量,可以飲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喪失理智而胡行亂來。談的是...
諸葛亮誡子書詩句,諸葛亮寫的《誡子書》的意思。
諸葛亮 誡子書 中最有名的詩句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寫的 誡子書 的意思。誡子書 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乙個 靜 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乙個 躁 字,對比鮮明。在 誡子書 中,諸葛亮教育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