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互文」,什麼是互文?

2021-09-11 07:11:16 字數 6837 閱讀 5869

1樓:jenny寶媽一枚

"互文"是指這些情況,兩者都具有,抓住這一特徵,就是「互文」

2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互文」應該是指「互文見義」。

具有以下形式的就是「互文見義」

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處相應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避免重複用詞)

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僅指牽牛星,亦指河漢女,「皎皎」不僅指河漢女,亦指牽牛星。兩詞互文見義。

(避免囉嗦)

詳見參考資料

什麼是互文?

3樓:復讀的孩子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對於互文的理解:

「互」就是「互相」,「文」就是「文字」和「文義」。互文,通俗地講就是相關文字可以互相省略也可以互相換交換,文義又互相補充,用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一種修辭。

對於互文,不妨這樣理解:如果文句「甲a乙b」中的相關文字可以互換為「甲b乙a」,那麼其意思就是「甲ab乙ab」,即「甲乙皆ab」,也就是說甲和乙是可以互相交換的,或者說a和b也是可以互相交換的。

互文的作用:

互文可以使文句更加整齊、更加和諧、更加有韻律、更加精煉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互文的文句可以是單句、雙句,也可以是多句。只要文句間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不管是成語、單句、雙句或者多句,都屬於互文修辭。

4樓:有俠濮友

互文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

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例子(1):朝暉夕陰。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暉」。「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陽樓記》范仲淹(

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的環境﹞或「己」﹝個人的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

「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徵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結構特徵:互省。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前部分省去

「壯士」,句後部分省去「將軍」,「將軍」與「壯士」分置,前後互相交錯補充。

二、語義特徵:互補。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木蘭對著窗戶,已包含對著鏡子,「理」和「貼」兩個動作是在同一情境中進行的,譯時應將它們拼合起來。

互文有種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個句子裡出現的互文。如「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秦」和「漢」是互相補充。又如「主人下馬客在船」「東船西舫悄無言」「東犬西吠」亦屬此類。

二、鄰句互文。即在相鄰的句子裡出現互文!

5樓:谷興那婉

互文,也叫

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

參互成文,含而見文

。」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6樓:真煙莫茶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

」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

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7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什麼是互文和排比還有對偶修辭手法

8樓:柔乾顓孫紫安

樓主,互文是一種修辭手法,說白點吧,就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來說,兩句話合起來解釋一個意思!

9樓:麼珉樊合

互文的意思是把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的意思一起說.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這互文老師和我說過

如何區分對偶和互文

10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互文和對偶同為修辭手法,但是並不屬於同一個類別。對偶指的是形式上的相對,互文指的是內容上的相融。它們的判斷標準不同。對偶(互文)的句子可以互文(對偶)。

如 「生則天下歌,死則天下哭」,是一個對偶句,因為它內部了平仄和結構都相對應。但是它不是互文句,因為你就不能把它解釋為「不論生死天下都歌,不論生死天下都哭」,不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個互文句,因為可解釋為「不因為外物或自己而喜,也不因為外物或自己而悲」。

一般來說,互文的句子都同時是對偶句。

對偶和互文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

2、互文是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二、特徵不同。

1、對偶句形式工整、勻稱並節奏鮮明,音調和諧,便於記憶和傳誦;對偶句前後呼應,互相映襯,對比鮮明,語言凝鍊,能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互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上文裡含有下文將要出現的詞,下文裡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即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裡,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煉。

11樓:是你找到了我

1、定義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

2、作用

對偶:語言凝練,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和**美,使兩方面的意思互相補充和映襯,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

互文: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

3、特徵:

對偶: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

12樓:匿名使用者

互文與對偶的區別是:

互文主要是在意義方面(參互成文,合而見義);對偶著重於語句結構形式方面(兩個相對稱的結構整齊的語句).大多數互文不是對偶;大多數對偶也不是互文;如果又是互文,又是對偶,便是兩種辭格的兼用.

13樓:匿名使用者

對仗 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構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手段。

詩的對仗

唐以後近體詩的對仗,顯然是受了駢體文的影響。如果借用散文的術語,律詩可以說是"駢散兼行"。律詩的一般情況是半駢半散:

首尾兩聊是散行的,中間兩聊則規定要用對仗。例如杜甫《別房太尉墓》、蘇軾《有美堂暴雨》等。

初唐律詩還沒有完全定型時,頷聊的對仗還是很自由的。直到王維、杜甫,頷聊還有不用對仗的,例如王維《輞川間居贈裴秀才迪》的"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杜甫《天末懷李白》的"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以後雖然還有人這樣做,但是非常罕見。

與此相反,不但中間兩聊用對仗,連首聊也用對仗,這倒相當常見。比較起來,五律首聊用對仗的情況多一些,原因是五律首句以不入韻為常,比較適宜於對仗。例如李白《送友人》、杜甫《春望》等。

但是我們不要以為首句入韻就不能再用對仗了,杜甫的《登高》和陸游的《黃州》就是首句入韻而首聊用對仗的。

尾聊一般不用對仗,但也有用對仗的。例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總的來說,作為格律要求,律詩一般是中間兩聊用對仗。頷聊不用對仗,尾聊用對仗,都算特殊情況,不構成一般規律。首聊是否用對仗,往往決定於詩的內容和詩人的藝術技巧。

律詩極少完全不用對仗的,也極少全首都用對仗的。

長律的對仗和律詩一樣;首聊可以用對仗,也可以不用;中間各聊一律要用對仗;尾聊不用對仗,以便結束,例如韓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

律絕一般是擷取律詩的首尾兩聊,也就是完全不用對仗。例如本單元所選的七首律絕,除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外,都沒有用對仗。但是也有一種相當普遍的情況,就是擷取律詩的後半,即頸聊和尾聊。

這就是說,開始一聊用對仗。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就是一個例子。又如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至於擷取中間兩聊(完全用對仗),或者擷取律詩的前半(後面一聊用對仗),比起上面兩類就要少見得多,現在試舉兩個例子:

杜甫:絕句四首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李白:九日龍山飲

九日龍山飲, 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 舞愛月留人。

(擷取律詩的前半,後面一聊用對仗。)

近體詩的對仗,和並體文的對仗一樣,句法結構相同的語句相為對仗,這是正格。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近體詩的對仗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隻要求字面相對,不要求句法結構相同。例如: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韓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李商隱安定城樓)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蘇軾有美堂暴雨)

例一,出句的"細"是修飾語後置,"山石細"的意思是"細山石";對句"海波平"是主謂結構,"海波"是主語,這個主謂結構用作動詞"望"的語。例二,出句的"白髮"不是"歸"的直接賓語。"歸白髮"等於"白髮歸";對句的"扁舟"則是"入"的直接賓語。

例三,出句的"吹海立"是兼語式,對句的"過江來"卻是連動式。

字面相對也就是詞類相同的互為對仗: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虛詞對虛詞。依照傳統,名詞還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小類:

(1)天文(日月風雲等); (2)時令(年節朝夕等);

(3)地理(山水江河等); (4)宮室(樓臺門戶等);

(5)器物(刀劍杯盤等); (6)衣飾(衣冠巾帶等);

(7)飲食(茶酒餐飯等); (8)文具(筆墨紙硯等);

(9)文學(詩賦書畫等); (10)草木(草木桃杏等);

(11)鳥獸蟲魚(麟凰龜龍等);(12)形體(身心手足等);

(13)人事(道德才情等); (14)人倫(父子兄弟等)。

同類的詞相對是工對,顏色對、數目對也是近體詩常用的工對型型。同義詞相對在近體詩中比並體文少得多。一聊對仗出句和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上同義),是詩家的大忌,叫做"合掌",詩中極少這種情況。

因為詩的篇幅短,要使詩的內容豐富,就應該讓每一個詞都充分發揮作用。

近體詩的對仗,總是避免用同字相對。同時,由於平仄格律的規定,近體詩的對仗一般總是平對仄、仄對平。近體詩對仗的平仄比並體文的要求嚴格得多。

近體詩的對仗中,有兩種特殊的型別:流水對和借對。

所謂流水對是說相對的兩句之間的關係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意思連貫下來;也就是說,出句和對句不是兩句話,而是一句話。例如: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駱賓王在獄永蟬)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杜甫秋與其二)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懷)

這種流水對最適宜於尾聊;尾聊如果用對仗,只有這種對仗最能收得住全詩。上面後三例就都是用於尾聊。

所謂借對是說一個詞有兩個以上的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或丙義來與另一詞相對。例如:

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漢苑風煙吹客夢,雲臺洞穴接郊扉。(李商隱令狐八拾遺 見招)

例一"行李"的"李"不是桃李的"李",這裡借用桃李的意義來與"茅"字相對。例二"尋常"是平常的意思;但是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借來對數目。例三"漢苑"的"漢"是漢朝的意思,借用"星漢"的意思來與"雲"字相對。

有時候不是借意義,而是借聲音。例如:

馬驕珠汗落,胡舞白題斜。(杜甫秦州雜詩其三)

滄溟恨衰謝,朱紱負平生。(杜甫獨坐)

事直皇天在,歸遲白鬢生。(劉長卿新安奉送穆諭德)

淪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例一借"珠"為"朱",例二例四借"滄"為"蒼",例三借"皇"為"黃"。這種借音多見於顏色對。

總的來主,近體詩的對仗不像平仄那樣嚴格,詩人在運用對仗的時候有更大的自由。詩人善於運用對仗,可以增加詩的藝術性;但是太拘泥了就會束縛思想內容的表達。宋詩在對仗上比唐詩纖巧,風格也往往卑下一些。

唐以後的古體詩,和漢魏六朝詩一樣,可以用對仗,也可以不用。用對仗也不求工整,並且不避同字相對。甚至可以說,詩人在古體詩中用對仗反而是有意求拙,以顯得高古。例如: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支梯。(李**遊天姥吟留別)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難。(同上)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難)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同上)

前兩例對得不工整,後兩例不避同字對。

什麼叫互文,什麼是互文?

什麼是互文和排比還有對偶修辭手法 什麼是互文 什麼是互文和排比還有對偶修辭手法 指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相互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方式。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互文,也叫抄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 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

互文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互文?

什麼是互文和排比還有對偶修辭手法 指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相互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方式。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互文,也叫抄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 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 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

互文修辭手法互文有什麼作用,互文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詳細些

互文修辭,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即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裡,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 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 更加精煉的一種修辭手法。特點是 上文裡含有下文將要出現的詞,下文裡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例如 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 泊秦淮 可以理解為 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