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末你要
「心有慼慼焉,然心慼慼矣」的意思是:心有所動,然而心中卻又充滿憂傷。這句話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的編章《齊桓晉文之事》中。
慼慼:基本解釋
1、相親貌。
2、憂懼貌;憂傷貌。
3、心動貌。
4、低語聲。
5、感動、觸動的樣子,指心中產生了共鳴。
2樓:溫如言
意思:心有所動,但又充滿憂傷。
引義:表達了對感情的無奈。
慼慼:基本解釋
1、相親貌。
2、憂懼貌;憂傷貌。
3、心動貌。
4、低語聲。
註釋:第1個「慼慼」指感動、觸動的樣子。第2個慼慼」指憂傷的樣子。
出處:「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孟子的人物評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是曾子的再傳**。他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大成至聖,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一起著書。孟子與其**的言論彙編於《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性是善的。但孟子只說性善,南宋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後世有學者提出「性向善」。
二、出處:
《梁惠王章句上》選自《孟子》。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巨集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
三、《梁惠王章句上》該作品主要表述孟子勸解梁惠王做一個仁君的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夫子說的話,我深有感觸。於:在慼慼:感動、觸動的樣子,指心中產生了共鳴。
【出處】《齊桓晉文之事》
【全文】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
「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
「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
』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途,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樓:榎笲
心有所動,然而心中卻又充滿憂傷。這句話出自於戰國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
5樓:用心感悟回答老師
心有慼慼焉,然心慼慼矣:心有所動,但又充滿憂傷。表達了對感情的無奈。
註釋:第1個「慼慼」指感動、觸動的樣子。
第2個慼慼」指憂傷的樣子。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原文「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出自《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意思為:
夫子說的話,我深有感觸。於:在慼慼:
感動、觸動的樣子,指心中產生了共鳴。希望對你有幫助。
7樓:壹方靜守
1.意義:心有所動,但心早已傷,表達了男女之間感情的無奈。
2.註釋:第1個慼慼指心動的樣子,第2個慼慼指受傷的樣子。
3.出處:前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
後一句的出處不可考。
心有慼慼焉,然心慼慼矣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原文「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出自《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意思為:
夫子說的話,我深有感觸。於:在慼慼:
感動、觸動的樣子,指心中產生了共鳴。希望對你有幫助。
9樓:迷茫的人
心好淒涼。然而心裡更悽慘淒涼
我之心慼慼然,惶惶不可終日,奈何世事堅阻,夜不能寐……道阻且長,足不可涉!奈何?什麼意思?
10樓:尾晴
答:翻譯如下
我心裡很悲傷,一天到晚內心不安,無奈事情有很多的困難和阻礙,晚上無法入睡。。。道路很艱難還很長,無法繼續前行!又該怎麼辦呢?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前路的迷茫和擔憂,體現出作者消極避世的心態。
11樓:瀟筱默雨
我心裡很悲傷,一天到晚內心不安,無奈事情有很多的困難和阻礙,晚上無法入睡。。。道路很艱難還很長,無法繼續前行!
12樓:籍籍無名的懷
朋友我想問一下這句話的出處
「心有慼慼焉,然心慼慼矣」是什麼意思
13樓:假面
「心有慼慼焉,然心慼慼矣」的意思是:心有所動,然而心中卻又充滿憂傷。這句話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的編章《齊桓晉文之事》中。
本文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這篇文章記孟子游說宣王行仁政。說明人皆有不忍之心,為國君者,只要能發揚心中這種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難保民而王。
文章通過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表現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張,也表現了孟子善辯的性格和高超的論辯技巧。他的主張,首先是要給人民一定的產業,使他們能養家活口,安居樂業。然後再「禮義」來引導民眾,加強倫理道德教育,這樣就可以實現王道理想。
14樓:辛會計
心有所動,但心早已傷,表達了男女之間感情的無奈。
15樓:用心感悟回答老師
心有慼慼焉,然心慼慼矣:心有所動,但又充滿憂傷。表達了對感情的無奈。
註釋:第1個「慼慼」指感動、觸動的樣子。
第2個慼慼」指憂傷的樣子。
心有慼慼焉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內心有觸動的樣子。慼慼 感動 觸動的樣子,指心中產生了共鳴。原句是 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整句話的意思 先生您的話,在我心裡引起了觸動啊。出自 戰國時期 孟子的 齊桓晉文之事章 文章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齊桓晉文之事章 原文 齊宣...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什麼意思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的意思是 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出處節選 寡人之於國也 先秦 孟子 梁惠王曰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白話譯文 梁惠王說 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
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是指什麼意思
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意思是 指任何普通老百 姓都有責任關心它 救助它。原文 保國者,肉食者謀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出處 顧炎武 日知錄 釋義 保護諸侯國的安危,執掌國政的人來出謀劃策 國家的興亡,任何普通老百姓都有責任關心它 救助它。背景 日知錄 是十七世紀中葉中國知識界一部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