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有功於秦朝,為何卻落得個車裂而亡的下場

2022-01-16 12:38:44 字數 4833 閱讀 6518

1樓:

在商鞅變法之前,中原諸侯是不屑於與秦國會盟的。可到了秦孝公七年,即公元前354年,也就是商鞅變法的第四年,魏惠王便主動降下身架,到秦國杜平(陝西澄城縣)與秦孝公會盟;秦孝公二十年,即公元前342年,秦已被天子賜號為「霸」,中原諸侯來賀,於是秦孝公派公子少官與諸侯在逢澤(河南商丘市睢陽區)會盟,並帶他們朝見了周天子。

從中原諸侯不屑於與秦國會盟,到被秦國一個公子帶領,去朝見天子。

這中間的差距自然是天壤之別,諸侯為什麼這麼尊重秦國?

無他,實力而已。

也就是說,曾被視為夷狄的秦國,僅僅十餘年的時間,便已經強大的讓所有諸侯都不敢小瞧了。商鞅對秦的功勞就能有這麼大。

既然對秦國功勞那麼大,秦國對他,就應該像寶貝供著才是,為什麼後來卻殺了他, 讓商鞅落了個車裂而亡的下場呢。

關於這個原因,後人有許多解釋,《史記》當中說,是因為商鞅造反的緣故,為此,還讓商鞅經歷了一段逃亡,逃到魏國不成,轉而回到封地商,並在商地起兵造反,秦惠文王被逼無奈,發兵平叛,這才將商鞅殺死,從這個層面看,商鞅似乎死有餘辜,然而。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六國史料大部遺失,唯有秦史比較完備,他的好多材料也是從秦史當中來的,既然從秦史當中來,出於,原話忘掉了,總之呢,就是為君王隱諱的緣故,秦史能客觀的站在商鞅的角度上討論問題嗎?

既然不能,商鞅因造反而死,就頗有可疑,因為《戰國策》中就有記載,秦孝公臨死之時,曾打算把君位傳給商鞅,這種說法,《大秦帝國》也予以採用,還編纂了一段秦惠文王姑姑找到秦惠文王,為商鞅鳴冤的故事。

從這個層面講,商鞅因造反而死,事情本身是有可疑的,既然可疑,那麼商鞅為什麼最後落了個車裂而死的下場呢。

個人認為,原因無他,就是商鞅在改革當中,因廢井田、獎軍功等措施,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老氏族。

老氏族什麼情況?秦國的老人,歸根結底起來,都是某位國君的後裔,他們代代為官,與國君之間,乃至於彼此之間都有牽扯不清的關係,時間一久,便形成強大的勢力。這勢力究竟有多大呢?

秦穆公之前,秦國產生過一次三父之亂,就跟老氏族有關,雖然時間不長,只有六年不長,卻幾乎把秦國帶到滅亡的邊緣。

秦穆公之後,秦國老氏族嬴針有富可敵國的財富,甚至比國君都更加富有,老氏族就是這麼了不起。

當然,自秦國三父之亂之後,歷代君王都意識到老氏族的危害,所以在利用老氏族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老氏族的控制,比如秦穆公首創客卿制就是對老氏族的一次分權,雖然起了點作用,但畢竟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此後又過了兩百年左右,秦國君王一代不如一代,老氏族的勢力便又開始崛起,而這一次則更為凶猛。

老氏族的第二次崛起,起源於秦厲共公晚期,秦厲共公雖然歷史上名聲不好,但在他的統治下,秦的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包括剿滅義渠,懾服蜀國,甚至讓楚國、晉國進貢等等,如果秦國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秦不敢說提前統一天下, 當個天下霸主還是綽綽有餘的。老氏族就在這些不斷的大事當中漸漸攫取權力。

直到秦厲共公死後,局勢就完全發生了變化,什麼變化?

秦厲共公之後,世子贏欣繼位,以後稱之為秦躁公,諡法上稱「好變動民曰躁」,從這個諡號上可以看出,秦躁公是個很昏庸的君王,怎麼個昏庸法?

在位十四年,便發生兩件足以影響秦國安危的大事。

躁公二年,即公元前441年,南鄭造反,南鄭造反,意味著秦對巴蜀失去控制;

當然,這件事說起來比較模糊,還看不出什麼,但躁公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30年發生的 那件大事,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秦國的恥辱了。

這一年,曾被秦厲共公剿滅的義渠國死灰復燃,發兵攻秦,一直打到渭河以南,打到了秦國腹地,幾乎快到心臟位置。

這一次義渠國的進攻,被老氏族帶領人馬死命打退,此後他們贏得至高的聲望,而秦躁公,卻因此一役憂憤成疾,於第二年含恨歸天。

他倒是太太平平的死了,但留下的問題是,老氏族終於在他這個昏庸的君王手裡尾大不掉了。

秦躁公的昏庸使老氏族權力做大,他是託了外患的福,落了個善終的結局,但秦躁公之後,老氏族就再也不甘心藏在君王身後,而是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向秦國權力中心發起衝擊。

史書上說,秦躁公無子,所以死後,老氏族的代表,庶長晁帶一幫人迎立在晉國交流學習的秦躁公弟弟贏封為君,是為秦懷公。

秦懷公的諡號雖然看起來還有那麼點意思,但他在歷史上卻只留下一件大事,什麼大事?

懷公四年,庶長晁與大臣圍懷公,懷公自殺。

秦懷公不知道什麼原因,在位僅四年,便被庶長晁及一干大臣逼迫自殺,庶長晁逼死秦懷公後,你猜他還幹了什麼?

自己繼位當國君?沒有,秦懷公世子昭子早死,他便迎立昭子的兒子,秦懷公的孫子嬴肅為君,是為秦靈公,而這個秦靈公,就是支援商鞅變法的秦孝公的爺爺。

逼死秦懷公之後又迎立秦懷公的孫子當了國君,老氏族做事,就能這麼從容,此後便再也沒離開權力**,一直把持秦國國政,左右國君的廢立,即便到商鞅變法以後的秦惠文王時期,他們的勢力依舊存在,依舊龐大的難以想象,甚至能夠與君王匹敵。

商鞅變法,從根子上否定了老氏族的特權,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但並沒有徹底消滅老氏族,老氏族能不恨他嗎,而老氏族要集體恨一個人,秦惠王再怎麼喜歡商鞅,他也得掂量掂量其中的分量。

2樓:浩宇星辰

因為他當時變法影響了很多王公貴族的利益,因為惹怒了這些王公貴族,所以他被車裂而死。

3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的一些做法損害了秦朝統治者的利益所導致的結果。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對王位特別重視的新任秦王,他的命沒有王位重要,所以就把他殺了。

商鞅幫助秦國強大,為什麼最後落得一個車裂的下場?

5樓:你是戀夏人

商鞅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變法維新者。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持續十年,秦民大悅,秦孝公也實現了富國強兵的夢想,在諸侯國中脫穎而出。

但就是這樣一位為秦國的強大立下汗馬功勞的改革家,卻落得個車裂的悲慘下場。繼秦孝公位的惠文王將其屍體車裂示眾後,還憤憤地說:「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像商鞅這樣造反了!

」改革居然成了罪狀,而且被稱為「造反」,「改革」怎麼會與「造反」聯絡在一塊呢?作為秦國變法圖強的主導者,商鞅可以說是對秦國功不可沒的,那為何惠文王要如此做呢?

事情就是這樣的:新法在推行之初,遭到舊貴族的反對,尤其是聚集在太子周圍的上層貴族的反對。新法規定殺人者死,但是貴族祝歡殺人後躲入太子宮中。

新法規定,「匿奸者同罪」,因為太子年幼,也因為他是未來的國君,不能用刑,於是商鞅就把負責督促太子的贏虔處以劓刑,負責教育太子的公孫賈則被處於黥刑。

贏虔是秦國皇室成員,公孫賈是舊貴族成員,這兩人都是太子的心腹,商鞅卻一點面子都不給,贏虔被割掉了鼻子,公孫賈臉上被刺了字。這樣一來,商鞅就把贏虔、公孫賈和太子駟三人徹底得罪了,這是原因其一。

其二他觸動了秦國宗室貴族的根本利益。在商鞅變法之前,爵位和俸祿是世襲的。但商鞅制定的,獎勵軍功的新法規定,凡是沒有立下軍功的舊貴族,都要從宗室貴族的簿籍上除名。

相反,立下軍功的平民則可以按照所立軍功進行封賞,成為新的貴族。當時的秦國因為實力弱小,一切便以變法圖強為第一要務,而且當時的商鞅和秦孝公做到了君臣相知。而新王即位,為了拉攏貴族,嬴駟自然會將商鞅當做維護自己利益的犧牲品。

第三一個原因是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所有商鞅的政策、條款都依靠秦孝公得以實施,秦孝公為商鞅擋住了所有老世族老貴族的瘋狂報復,也擋住了中原列國對於商鞅的詆譭、離間,秦孝公是商鞅變法的最強力依靠。而秦孝公一旦去世,秦國內部的攻訐、秦國外部的離間都全部無遮攔的呈現出來,商鞅在主持變法的同時已經沒有精力再來處理繁多的各種計謀,這是商鞅被天下拋棄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第三,商鞅作為變法者,他手中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他又有改變法律、制定法律並執行法律的權力,擁有著軍權和外交權,同時還有著自己的封地領土,可以說商鞅手中握著的權力,幾乎涵蓋了一個國家所需要的方方面面。許多地方的百姓甚至「只知商君而不知秦王」。而這樣的權勢君王都會為之而忌憚,而只有商鞅的死,才能讓貴族們得到安慰,減少自己剛剛上位的阻力,也能很好的獲得貴族大臣的支援和好感。

所以秦惠文王即位不久,公子虔等人便上告商鞅謀反,在惠王面前鼓動說:「如今百姓只知商鞅之法,卻不知大王之法,商鞅好似人主,大王反為人臣。大王還記得當年商鞅對您的羞辱嗎?

」惠王於是宣佈商鞅謀反,走投無路的商鞅最終落了悲慘的下場。

6樓:新鮮妃子笑

因為商鞅幫助了秦國變得更加強大,但是他侵害了很多貴族集團的利益。因此最後落得車裂的下場。

7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的命比不上君王的王位,新任的秦王為了獲得貴族階層的擁護,就將他殺了。

8樓:白珍全全全

因為他幫助了秦國變強大,自己就非常的得意,因此就毫不收斂的做自己的事情,這樣惹得皇帝非常的不高興,最後落得一個策略的下場。

商鞅為何被車裂而死?

9樓:檾茗蔏菏荼

誣告被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憑證,告以商君之法,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商鞅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結果商鞅失敗戰亡。 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秦惠文君同時下令誅滅商鞅全族。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並未被廢除。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樑莊鎮) 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繼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誣陷謀反,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

商鞅變法中,商鞅為何要強制分家

因為強制分家對秦國內部來說能夠鞏固自己的政權,對外部來說能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既然商鞅變法的時候提出要強制分家,那麼就說明在此之前秦人一般都是不分家的。秦人一直選擇不分家那說明不分家肯定對他們有很多的好處。而商鞅變法時強制要求分家則說明了秦王和商鞅都看到了不分家給秦國造成的損失和威脅,以及分家能為秦...

商鞅變法後商鞅為何會被車裂,商鞅為什麼被車裂 商鞅被車裂的原因

商鞅變法遭到了舊貴族的強烈反抗。以太子的兩位師傅公子虔 公孫賈為首的一批舊貴族,故意破壞,唆使太子犯法。商鞅毫不妥協,將公子虔處以劓 割掉鼻子 刑,將公孫賈處以黥刑 在臉上刺字 這就保證了變法的貫徹執行。但是,商鞅是一個剝削階級的政治家,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變法路線。所以當公元前338年,支援變法的秦...

商鞅變法效果十分顯著,為何商鞅不能「善始善終」?

因為商鞅變法觸及了上層階級的利益,而當時的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不得不聽從上層階級的意見處置了商鞅。商鞅變法 究竟都改變了什麼?為什麼呢?改變了舊的封建制度,都被廢除了,秦國的軍隊也有了新的軍制,全國人民都會依法辦事,並且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也都做出了不一樣的改變,因為商鞅他擁有著特別高的智商,然...